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模式的影响研究.docx
- 文档编号:17461044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3.07KB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模式的影响研究.docx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模式的影响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模式的影响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模式的影响研究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模式的影响研究
学院、系:
专业(方向):
年级、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兰州财经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模式的影响研究
摘要
会计模式的建立、发展和变革首先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必须与所在社会环境的经济关相适应,其次还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会计模式的运行和发展是人们对会工作进行管理以求实现会计模式导向的过这是研究会计模式的主要目的。
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会计模式本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使得目前会计模式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包括若干个子系不仅需要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具体的分也需要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
本论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会计模式进行研究,对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会计;模式
ABSTRACT
Theestablishmentanddevelopmentofaccountingpatternandchangetoadaptto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pattern,firstmustbeadaptedtosocialenvironmentwhereeconomicguan,thesecondisundertheinfluenceoftraditionalcultureinChina.Operationanddevelopmentoftheaccountingmodelistosuperviseandcontroltheworktoimplementaccountingmodeofthemainpurposeisthestudyofaccountingpattern.Modetoaccountingtothetraditionalcultureofourcountryhasastrongroleinpromotingthedevelopment,makesthecurrentaccountingmodeisahugesystem,whichincludesseveralsubsystemneedsnotonlytothevariouscomponentsofconcretepointsalsoneedtousesystemviewpointandmethod.Thispaperstudyof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onChineseaccountingmode,analyzethepresentsituation,andputforwardreasonableSuggestions.
[KeyWords]traditionalculture;Accounting;model
目录
一、传统文化与会计模式的概念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与特征1
(二)会计模式的概念与发展2
二、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4
(一)文化环境对会计目标模式的影响4
(二)文化环境对会计规范模式的影响4
(三)文化环境对会计管理模式的影响4
(四)文化环境对会计核算模式的影响5
(五)文化环境对会计报告模式的影响5
(六)文化环境对会计监督模式的影响5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会计模式的影响6
(一)中国现代会计模式的特征与发展6
1.中国现代会计模式的起步阶段6
2.我国会计模式的不断探索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7
3.我国会计模式的繁荣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7
(二)中国现代会计文化对会计模式的影响8
(三)中国古代会计文化对我国会计模式的影响8
(四)中国近代会计文化对会计模式的影响8
(五)商业银行建立专业化管理体制,培养专业人才和团队9
(六)多方合作对融资企业加强监管9
参考文献11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模式的影响研究
会计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对人们生活广泛影响之中,会计模式由此产生。
会计模式作为会计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以其独特的功能对有效整合会计资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会计模式就是要利用其文化属性更有效的指导会计实践活动,并使会计模式在经济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会计是人类社会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这个个体在自成一体前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这样的变迁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强大的背景下所完成的。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传统,由此便会计行业自在中国诞生之日起,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会计模式作为会计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
虽然以往理论界对于中国会计模式的研究较多,但是却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模式的影响,造成了对中国会计模式研究中的缺陷,而本文正是抓住了以往研究的缺陷,着重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会计模式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与会计模式的概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
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
前期,应该说是积极的,各种思想学术观点相互交流碰撞,在春秋战国时期缘于当时的社会形势达到极盛,开创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比肩于欧洲之古罗马和希腊文化。
后期,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封建国家以政权强行推崇,虽然在当时和后来起到了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文化学术被束缚,人们思想被禁锢,儒家学说自身也在皇权的笼罩下不断式微、没落、保守、落后,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官方学术。
中国传统文化是“重人轻物’、讲求和谐的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讲求中庸之道的特点,这一传统文化特点也形成了中国人为人处世时不偏不倚、讲求中庸的民族思维模式。
还具有贵仁爱,尚伦理的特点。
仁学使各种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止于礼而富于感情色彩;三纲五常这些以伦理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也对我国会计文化建设产生良好的影响,如会计职业道德中以廉洁奉公、公正不阿、无私奉献等为主,会计人员加强自身修养。
在中国悠远的文化史上,恐怕找不到另一类能似儒家文化那样一以始终地给中华民族以如此深刻如此广泛的巨大影响的思想文化流派了。
当然这种主流和正统地位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和稳固的过程,是儒家文化向理论和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开拓的过程。
儒学作为宗法社会小农经济农业国度中生成的意识形态,它产生于春秋时代,本来只是作为地域性文化的鲁文化之一脉,战国时就已向中原传播而成为中原文化并在当时儒、墨、法、道、阴阳等的百家争鸣华夏文化格局中有了“显学”的声名。
到秦汉时期,随着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权的建立和思想文化的统一工作尤其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的实行,儒家思想成为一贯的官方意识形态,以儒家为主导的汉民族思想文化才正式开始形成,并不断向周边少数民族和海外国家流播,乃至成为世界性文化。
相应的,儒学在其创始人孔子那里也还只能被看成是一种很少探讨人与自然关系、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简洁展开的伦理政治思想。
直到孟子、荀子那里包括《大学》、《中庸》、《易传》的作者的论说,兼取法家道家诸学精华,儒学得到了系统的阐述与新的发挥,既完成了“内圣”与“外王”的完整的伦理政治学说体系,也使其具有了更多的哲理化色彩。
儒学简洁地说就是:
天人一体万物同源的宇宙观、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义以为上”的价值观、“法先王”和“复三代”的社会理想、重视现世、经世济民的实用理性、为政崇德、修身为本的政治关怀等,道德理想主义则是其最大的理论特质。
会计模式的产生和发展要受到各种会计环境的影响,文化作为会计环境的重要因素,是一种更具体的人类思维的产物,也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的底蕴。
(二)会计模式的概念与发展
会计模式是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的基本特征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的综合表述,它反映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是会计实践的标准化的、定型化的形式。
由于会计模式的产生和存在依赖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它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会计模式是对一定地域或范围内会计事务的规范性总结,体现了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政策环境对会计在社会经济上所发生作用的基本要求。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92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财务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单行阶段。
在此期间,我国会计模式演变经历了三个大的时期,即1949至1957年统一会计制度建立时期、1958年至1977年会计制度停滞与倒退时期及1978年至1992年会计制度恢复、整顿时期。
20世纪80年代,会计模式开始作为会计学中的一项研究对象,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应当是一种文化。
会计做为企业发展的决策者和财务信息的提供者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会计模式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为了会计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90年代初开始,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我国对会计进行了重大改革,特别是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从为计划经济服务的模式转变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模式。
但从总体上看,会计的改革还跟不上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具体表现在会计理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会计实务中还是以“会计制度”作为操作指南,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具体会计准则”,仍在借鉴与创造的两难中选择。
会计为核算监督会计对象,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必然要使用一定的货币计价单位,依据一定的计价基准,运用一定的方法,采用一定的程序,并将它们科学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固定的程式,这种在会计核算中的固定的程式,这种在会计核算中的固定程式称为会计模式。
张云在《中国会计文化研究》指出“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大家认可、遵循,带有会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的方式、会计反映监督作风、会计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总和。
”肖正再在《经济机制视角下的对外会计报告模式研究》指出所谓的会计模式即是为促进社会经济、会计人等方面全面发展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特色的物质环境、知识系统、价值体系、管理制度、教育方式等的总和。
我国会计模式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对文化研究较著名的霍斯蒂德(G.Hofstede)归纳了四种国家文化维度(或社会价值观):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对应,更倾向于一种松散交织的社会构架,而不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结的构架;权力距离:
在机构和组织中等级制度和权力的不公平分配能被接受的程度;不确定性规避:
社会对不确定的未来感到不安的程度;阳刚之气:
与阴柔之气相对应,是区分性别功能与强调业绩和看得见的成就(传统的男性价值观)的程度,而不强调关系和关怀(传统的女性价值观)。
我国的文化特征是:
集体主义,社会结构较紧密;社会权力距离较大;对不确定因素有不安全感;阴性,相对注重人际关系,比较谦虚。
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对一国会计模式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会计模式在确定过程中,除了科学性、技术性外,必须考虑文化因素,使会计文化成为各国会计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我国来说,以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为基础构建的会计文化必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所谓会计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形成与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
由于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
因此,由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社会表现出出明显的差异。
文化环境的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国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环境方面的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国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以下将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子系统的影响作具体分析。
(一)文化环境对会计目标模式的影响
会计目标模式的构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必然受其文化环境尤其是价值趋向因素的制约。
在全面强调个人价值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侧重于将维护私人投资者的利益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方向,形成以投资人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
美国是这种模式的突出代表。
美国政府及公众都非常重视个人价值,认为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只有充分实现个人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价值。
这种文化反映在会计目标上,认为保护私人投资者利益与维护全社会利益是一致的。
而大力倡导社会价值的国家或地区,会计倾向于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公众利益。
由于社会利益实质上是通过国家利益体现的,这就必然形成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
我国社会公众着重集体主义精神,认为个人只是集体的一分子,个人价值也只是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社会价值。
因此,从会计目标上看,则是以服务于国家利益为基本倾向。
(二)文化环境对会计规范模式的影响
会计规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特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般来说,会计法规制度的特征与文化价值趋向密切相关,越是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价值的国家,会计法规制度的统一性越强、强制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如法国的/会计总计划、瑞典的宏观会计法规便是如此。
相反,崇尚个人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国家,则会计法规制度的灵活性越大,强制力越小,如美英等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只提供原则性指导,注重专业导向,提倡依赖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很少具有强制性。
(三)文化环境对会计管理模式的影响
会计管理模式取决于国家经济管理模式,但文化环境同样具有影响作用。
如同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美国和法国,会计管理模式却大相径庭,不能说与文化环境没有关系。
在美国,会计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协会模式,民间性会计职业团体的管理权限很大,会计行业的自律性较强,政府的管理作用极其有限。
这与结构松散的美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权力差距及思维方式等正好相符。
法国的管理模式属于/政府模式,即国家基本上控制了全国会计工作的管理权力,民间会计职业团体的管理作用极其微弱。
这与法国比较注重集体主义、权力差距较大、强调社会组织程序、对不确定性问题和不明朗因素比较敏感等文化特征密切相关。
(四)文化环境对会计核算模式的影响
由于会计核算模式的构成元素更多地表现为业务技术和方法,因此受文化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如果因此否定文化环境的作用则是错误的。
美国与法、德等国比较,会计核算的保守程度为什么偏低?
方法、技术、手段的更新为什么较快?
为什么更强调实用性?
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从美国社会的文化特征中找出合理的解释。
众所周知,美国人对社会人生较为乐观豁达,标新立异,求真务实,面向未来。
这种信念追求和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成为美国会计人员大胆创新的精神动力。
加之会计规范的灵活性、会计管理行业的自律性,留给会计人员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较大,客观上促使美国的会计核算模式偏向乐观,技术方法的发展更新较快,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因此更有利于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会计问题。
而法、德等国则相反。
这说明社会文化越保守的国家,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市场越大。
(五)文化环境对会计报告模式的影响
各国会计报告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的公开化程度和主要服务对象的不同两个方面。
两种区别的存在都与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关。
一般来讲,凡价值观趋向于个人主义,社会成员要求公平分配社会权力的欲望较强,对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回避较弱,能够直面现实、敢于迎接挑战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要求较高。
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报告较为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既全面又详细,并把满足投资人要求作为首选目标。
如美国就是典范。
相反,社会价值观念较重、权力差距较大、对不确定性因素反应较强、个人成就欲和决断能力较弱、思想比较保守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不仅公开化程度低,而且更倾向于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
例如,法国、德国、瑞典和我国就属此类。
(六)文化环境对会计监督模式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会计监督模式是否健全完善,基本上可以从该国审计业的发展状况考察,而审计业的发达程度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尤其受到各民族观念意识的影响。
现将中美两国的审计发展状况作一比较,便可说明问题。
在美国,不仅社会审计业发达,从事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地位较高,而且内部审计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这与美国社会对人性的怀疑不无关系。
相比之下,我国对人之本性的传统看法是:
人之初,性本善,这种文化观随着历史的发展,虽然受到当代人的怀疑甚至批判,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痕迹依然存在,有时还十分明显。
可以说它对我国审计业的发展有直接的阻碍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一)中国现代会计模式的特征与发展
1.中国现代会计模式的起步阶段
中国现代会计文化开始于新中国的成立,随后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我国会计文化模式展开了新的一页。
中国会计文化也在经历了漫长的传统文化已步入了现代文化。
这一点,由于长期文化研究本身的沉寂,未被人们足够关注,但规律总是客观存在和发展的,并不以我们认识与否而前进或停止。
时至今日,现代会计文化的真切内涵已逐渐为人们所共知。
中国现代会计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企业亚文化在会计管理领域中的体现。
随着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我国的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会计工作的发展。
会计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记账方法和中式簿记的改革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付诸于实践,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能够应用于中国会计行业。
在新中国建立后,建立了高度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和预算会计制度,同时颁布了一系列会计行政法规,初步形成了计划经济会计模式。
这种模式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我国原来的会计模式是建国初期为克服国民经济极度困难的局面,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借鉴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以企业和预算会计制度的拟定、实施和决算的编审为主要内容。
当时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繁多、过于庞杂。
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中间曾进行过几次会计改革,比如:
1956年精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制定简易会计制度;1958年又提倡“大力简化”、“大破大立”,出现了“门框账”、“脑袋账”、“无账会计”、“不算账钱也跑不到外国去”,等等;1964。
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简称“八字”方针),财政部发出《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纲要》(试行草案)和《预算会计工作的改革要点》,提出了会计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和要求,《纲要》和《要点》刚刚开始实施,“文革”开始,会计改革被中止。
由此可见,“文革”以前所进行的会计改革,主要是在繁与简之间进行的,科目报表繁杂就简化,简化过头再恢复,繁也罢、简也罢,都没有脱离计划经济会计模式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十年动乱,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无法计量的巨大损失,同时也使我国在建国后十几年所初步建立起来的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教育科研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会计理论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
体现为会计体系受到严重破坏,大学的会计专业停办,会计专业刊物停刊,会计理论与实务停滞并出现倒退,因而根本就谈不上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学术探讨。
2.我国会计模式的不断探索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开始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也必须进行会计改革。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会计理论研究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对“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认同,也为我国会计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会计改革应当着眼于发挥会计的经济管理职能。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主要会计工作都是围绕这一主旨展开,故这一时期会计理论发展亦呈现出新的特点与具有倾向性的学术观点。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革”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提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上来,接着中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的八字方针,并且提出经济工作要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至此,我国会计也开始进入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转轨变型的全面改革阶段。
1978年以后,会计界仍有学者坚持“会计工具论”或“方法论”(上海财经学院工业会计教研室,1978;顾准,1979)。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理论界的思想逐渐解放,以及会计实践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我国会计理论界相继形成了“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种新的主流认识,从而在我国掀起了有关会计本质的一场大讨论。
这场讨论为我国会计学界的百家争鸣揭开了序幕,不仅发展和完善了各种学术观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会计本质的全面认识,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3.我国会计模式的繁荣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进程的加快,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重心,主要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1995年全国会计工作会议讨论通过、后经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动会计理论研究促进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向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奋进;二是围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一中心,大力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三是围绕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对会计行业的冲击,以及所形成会计准则体系向国际惯例协调与趋同的刚性要求,进行会计准则理论的系统研究与准则体系的全面构建工作。
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即呈现出一片日益繁荣和发展的大好局面。
我国现代会计文化模式的特征:
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会计法制化和规范化受到重视。
拓展了传统研究范围,由于科学发展,各个学科开始发展,各个学科开始融合,会计的研究也不例外。
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相互学习融合。
(二)中国现代会计文化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从会计学的角度讲,中国现代的会计制度是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制度、是与国际社会趋于一致的会计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会计制度才开始了新的生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规范、统一,真正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会计制度的建设。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会计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国际社会会计制度体系几乎达到了同步发展的水平,我国会计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瞩目,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构建中国文化特色的会计模式,必须结合中国自身的国情,遵循相应的原则。
这些原则是会计模式在中国当代发展中的主要要求,是若干年来我国会计行业实践经验的具体概括和总结。
当前我国以建立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 会计 模式 影响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