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世界地理及中国地理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459554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6.55KB
高二世界地理及中国地理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高二世界地理及中国地理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世界地理及中国地理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重要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第二亚欧陆桥)
3.灌溉农业(棉花),养羊业、采矿业
4.湖泊缩小,水资源短缺
近些年来,咸海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五、西亚
1.主要国家(石油、战争),沙特、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卡塔尔首都,伊拉克的邻国
2.阿拉伯半岛、安纳托利亚半岛(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河流、
3.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五海
1.亚、欧、非交通要道(五海三洲之地、海峡、运河)
2.多种民族(阿拉伯、波斯、格鲁吉亚;
非阿拉伯国家:
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塞浦路斯等);
多种宗教发祥地(伊斯兰教——阿拉伯,尤太教——以色列,基督教——黎巴嫩、亚美尼亚)
3.气候干旱,高原为主,水资源短缺
4.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5.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小麦、棉花、椰枣、羊毛、地毯);
石油宝库(储量——65%,产量——31%,输出——45%),输出路线
1.本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有哪些?
2.伊拉克战争对本地区生态环境、文化遗产造成哪些危害?
六、北非
1.五国
2.北回归线
3.运河、海峡、地中海、红海
1.交通位置重要
2.与西亚同属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
3.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旱
5.非洲工矿业最发达地区
6.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磷矿、小麦、棉花、亚热带水果)
七、撒哈拉以南非洲
1.40多个国家、开普敦(气候)
2.赤道穿过,好望角
3.高原、盆地、岛屿、海峡、湖波、东非大裂谷、刚果河
1.黑人的故乡
2.水能、矿产和动植物资源丰富
3.干旱和荒漠化严重,人口与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问题
4.殖民主义影响的恶果,经济改革(多样化、合作)
5.铜矿——刚果民主、赞比亚;
金——南非、加纳;
金刚石——刚果民主、南非;
铀矿等
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为什么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八、欧洲西部
1.主要国家
2.群岛、岛屿、海峡、海域
3.北极圈
4.平原、山脉、河流、运河
5.北海石油和航运
1.海岸线曲折,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平原为主,冰川地形分布较广
2.人口稠密,人口老龄化
3.欧洲联盟(国家、总部、中央银行所在地、东扩)
4.南欧——葡萄、柑橘、无花果、油橄榄;
荷兰——牛奶、花卉;
挪威——石油、渔业;
丹麦——乳畜;
瑞典——铁、特种钢、木材加工;
芬兰——木材加工;
瑞士——钟表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原因
九、欧洲东部和北亚
1.七国
2.亚欧分界线
地域广阔,北亚地广人稀,政治地图变迁
十、北美
1.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丹麦)
2.北极圈、大洋、海湾
3.五大湖、密西西比河、瀑布
4.城市群(带)
1.南北延伸的三大地形区
2.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英语为主要语言,居民构成复杂(欧洲、非洲移民后裔,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华人和华侨)
北美地形对气候产生了什么影响?
十一、拉丁美洲
1.范围(南美洲、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
2.赤道,南、北回归线
3.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
4.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水电站
1.地理位置重要
2.居民构成复杂(移民、土著、相互通婚);
西班牙、葡萄牙文化影响大(习俗、文化、语言、宗教等)
3.复杂的地形(最大高原、平原),暖湿的气候,亚马孙河(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4.民族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快(墨西哥城)
5.资源、物产丰富:
墨西哥——石油、银;
委内瑞拉——石油;
智利——铜、硝石;
巴西——铁;
牙买加——铝土;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小麦、畜牧业;
巴西和巴拉圭——伊泰普水电站;
秘鲁渔场
玉米、咖啡、甘蔗、香蕉等重要产地
1.亚马孙流域与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2.巴拿马运河的最大受益国,其开通对世界贸易的重大作用?
十二、大洋洲
1.三大群岛、主要大陆、岛屿
2.赤道、南北回归线、日界线
1.地理位置重要(海上航线,空中航线,海底电缆)
2.岛国众多,热带、亚热带风光
3.瑙鲁面临磷矿资源枯竭,因气候变暖图瓦卢举国移民
十三、南极洲
1.南极圈
2.周围的海峡、大陆
3.长城站、中山站
1.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冰雪覆盖的高原大陆(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3.寒带气候
4.资源宝库(淡水、煤铁、海洋生物),科学考察,未来航空要道
5.《南极条约》宗旨:
保护南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
归纳各个大洲特有的动植物种类
热点地区类型
1.资源、民族和政治敏感地区:
西亚(伊拉克、巴以、阿富汗)、中亚、印巴、巴尔干半岛、朝鲜半岛、车臣、北爱尔兰
2.自然灾害多发地区:
地震、泥石流、滑坡、旱涝
3.生态破坏严重地区:
热带雨林、湖泊湿地、南极、干旱半干旱地区、核泄漏区、海上航线石油泄漏区
4.探险活动、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
两极、青藏高原、天坑群、三江源、三江并流区
6.海陆交通枢纽区
海峡、运河、大陆桥、新建交通线
7.经济发展重心区
高新技术产业区、传统工业改造区、大型工程建设区、生态农业区、区域开发重点区
8.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
欧盟、东盟等
世界地理复习提纲(国家部分)
一、日本
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
2.纬度(30—45)
3.关东平原、富士山
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自然特征:
1.东亚岛国(位置),多优良港湾
2.多山地、多火山、多地震、平原少
3.海洋性季风气候(有梅雨),南北差异明显
4.森林、水利、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经济:
1.农业、渔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现代化特点),农业占比重小,农产品依赖进口,主要种植水稻
2.制造业发达,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原料和市场对外依赖性强(石油、铁矿、煤炭来源地),新兴电子工业多分布在九州岛(硅岛)和本州东北部
居民:
人口稠密,单一民族,黄种人,国家重视教育
1.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2.为什么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二、印度
1.临海:
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
2.三大地形:
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3.三大河流:
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
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
1.农业大国:
自然条件优越(耕地多,热量充足,土壤肥沃,旱涝灾害),从事农业人口众多,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出口量少
黄麻——恒河三角洲,产量世界第一;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沿岸丘陵地区,出口量世界首位
2.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
矿产丰富(煤、铁等);
传统部门——棉、毛纺织、重工业;
新兴工业——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
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居民、宗教、语言复杂(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印巴冲突(宗教、科什米尔问题)
重点思考:
1.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印度发展软件产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三、埃及
1.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
2.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
3.北回归线
4.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自然地理:
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尼罗河定期泛滥淤积了肥沃土壤(青—埃塞俄比亚高原、白—东非高原)
北非经济发达的国家
1.灌溉农业,绿色走廊——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世界重要长绒棉产区
2.经济支柱:
旅游业(古埃及文化遗产、沙漠景观、尼罗河),苏伊士运河通行费,石油、纺织、食品和电力。
1.水坝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尼罗河对埃及经济的影响
四、德国
读图识记
1.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
2.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
3.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
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
4.柏林、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最大工业区)
5.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
经济特征:
1.工业大国(仅次于美、日):
四大经济支柱:
机械、汽车、电子电气、化学,新兴工业:
石油加工、航空航天,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新兴工业向南部发展,注重环境保护
2.农业的分布
3.贸易大国(仅次于美国):
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仅煤炭和钾盐比较丰富,大量进口原料、出口高技术工业产品
1.比较德国与日本的经济特征?
2.鲁尔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五、俄罗斯
1.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
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
4.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
5.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
领土与居民: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多民族国家,3/4人口与经济集中在欧洲部分
自然环境:
1.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有寒带气候
2.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广
3.矿产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矿产资源大部分分布在乌拉尔山以东
4.西伯利亚的河流结冰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
1.工业基础好,重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突出,四大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2.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中南部,作物同我国东北,产量不稳定
3.工业、人口向乌拉尔山以东扩散、迁移
六、美国
1.两大洋、墨西哥湾、两个海外州
2.三大地形区(剖面图):
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新奥尔良——墨西哥湾
3.大西洋沿岸(波、纽、费、华),五大湖沿岸(德、芝、底、布),大西洋沿岸(西、圣、洛、硅谷),南部(休、新)
4.主要农业带
1.现代化、地区专业化的农业:
小麦、大豆、玉米等出口量世界首位
2.高度发达的工业,海外投资多,跨国公司遍布各大洲
3.进口原料、能源、轻工业品,出口高技术产品
4.三大工业区
工业区
发展特点
工业中心
东北部工业区(五大湖南岸和东北部大西洋沿岸)
世界著名工业区,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纽约:
美国最大城市、海港、综合性工业中心、金融中心
芝加哥:
第二大城市、最大钢铁工业基地、农产品加工、铁路枢纽
底特律:
最大汽车工业中心
南部工业区(墨西哥湾沿岸等地)
二战后工业迅速发展,条件优越的“阳光地带”石油、化学、宇航
休斯敦:
最大石油化学工业基地,航空航天研究中心
西部工业区(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地)
二战后兴起,资源丰富的“阳光地带”,航空、石油、电子
洛杉矶:
最大飞机制造中心,航天、电子、石油、电影
圣弗朗西斯科:
港口、电子石油、农产品加工、华人集中,硅谷
综合思考:
1.美国战后人口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移动的主要原因?
2.东北部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3.农业地区专业化的优点。
七、巴西
两大洋,南北两大地形,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经度西经30—75,赤道、南回归线
国土和居民:
1.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大部分位于热带,南北差异,9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带
3.为开发内陆地区迁都巴西利亚
1.经济发展较快,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优质铁矿、咖啡、甘蔗、可可、大豆等大量生产和出口
3.钢铁、汽车、飞机、造船工业
4.两大工业中心
1.亚马孙流域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热带雨林的破坏问题:
环境价值;
破坏原因——经济开发(跨国公司采伐,农牧民开垦);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本区域,对全球)
八、澳大利亚
1.两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
2.经度(110—155)、纬度(10—40)、回归线
3.三大地形区(剖面图)、河流
4.四个主要城市
1.半环状分布{东部降水多的原因,中西部气候干旱的原因,盆地的自流井}
2.古老、珍奇动植物多
1.骑在养背上的国家:
发展畜牧业的条件优越,养羊业:
头数、羊毛、羊肉产量世界第一,养牛业、小麦生产,现代混合农业
2.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煤、铁、铝土、铀等矿产品大量生产和出口(西欧、日本、中国等)
3.制造业:
冶金、机械、纺织、食品、绵羊油
4.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中国地理部分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集中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7、开发和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33、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4、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49、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宜宾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6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65、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
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69、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70、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71、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西藏省目前没有铁路线。
7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73、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运送。
74、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运送。
7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7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主业。
7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7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7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8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8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8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8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8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了试验区。
8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更新换代快。
86、高新技术产为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主业为“龙头”产业。
8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8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 地理 中国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