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术语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457280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2.33KB
社会学术语文档格式.docx
《社会学术语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术语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韦伯看来,“理解”应是建立在行动者对其行动意义或动机具有明确认识的前提上,这也是行动作为人的行动所具有的特点,然而,连韦伯自己也没意识到,在现实中,人们的行动往往并不是都被明确的赋予了某种意义的,行动者对其行动常常处于“半意识的”或完全“无意识的”状态。
不解决这一矛盾,理解办法就面临困境。
迪尔凯姆:
社会事实
A.物质性社会事实B.非物质性社会事实
前者虽然是真实的物质实体,但在迪尔凯姆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并不重要,比如建筑物和法律;
后者是迪尔凯姆的重心所在,包括规范和价值等。
但在这里,非物质性社会事实与心理学事实有交叉,但迪尔凯姆认为:
规范和价值观是集体意识的表象,所以它们是社会学家关注的主题;
而本能等则是个人意识的表象,所以是心理学家关注的主题。
社会事实的特性:
第一个特性:
外在于个体的行动、思考和感觉;
我用以表达思想的符号体系,我用以付账的货币制度,我在商业往来中使用的信用手段,我在职业活动中遵循的惯例等。
第二个特性:
它对个体施加一种强制性的力量。
如果说人们不承认社会事实的强制性,那是因为人们通常会自愿地按照某种模式的要求去做,并相信自己的行动产生于自我选择。
迪尔凯姆论证说,事实上,模式就是约束,约束来自于社会。
当我们一企图与之抗衡,它就表现出来。
简言之,只要是对个人产生强制作用的就是社会现象。
第三个特征是它的普遍性。
如何研究社会事实:
研究的准则:
社会事实只能通过社会事实来解释。
角色集: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初级群体(库利)
初级群体的属于引自斯莫尔和温森特1894年所著的《社会研究导论》一书。
库利将个人每天置身其中的初级群体,如家庭、儿童游戏群伙、邻里和其他类似的社会群体成为“人性的摇篮”和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他认为,“我所说的初级群体,其特征是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
它们在许多意义上都是初级的,但主要在与他们是形成个人社会性与社会理想的基础。
”在他看来,正式在初级群体中,个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属于社会,并且了解到人们具有的共同思想,从而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同时指出,在初级群体中不仅有和谐,也有竞争、倾轧和仇视。
初级群体不依赖于大社会,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社会的精神。
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
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
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符号互动论的派别
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
但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1937年,他用这一术语指称美国许多学者诸如C.H.库利、米德、J.杜威、W.I.托马斯、W.詹姆斯、R.E.帕克、F.W.兹纳尼茨基等人的著作中所隐含的“社会心理状态”。
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
1930~1950年间出版的一系列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著作中确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和法国的现象学联系最为密切,与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文化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角色理论、戏剧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相容性。
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主要有:
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
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符号互动论的观点
主要观点有:
①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
如果人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
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
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
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
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⑤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
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⑥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
方法论特征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生活史研究、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方法,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
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
符号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搜集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论的指令,这些指令要求对被调查的对象采取“尊重”态度。
布鲁默曾声称,这种研究需要或至少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考察”,调查者着重了解他想要研究的社会情境的第一手资料。
目的是把在其中生活的人们所理解、所适应的世界照样描绘出来,主要用参加者的语言来表达。
第二阶段,即“检验”阶段。
研究者集中注意环境中的“分析因素”,这些因素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才可能获得。
对于多数符号互动论者说来,这一阶段在辨认、描述和解释基本的社会过程如社会化、整合、协商时已开始了。
应用符号互动论有助于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如对社会越轨、精神疾病、集体行为、儿童社会化、死亡和挣扎、老年、疾病与痛苦和艺术社会学(见文艺社会学)的理解等等。
镜中我(库利)
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
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
“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有三个阶段或三重含义构成。
1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2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3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
这是自我反映的阶段。
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和稳定的联系。
他认为问题不在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如何存在于个人之中。
与他的群体论相一致,他假定:
“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未曾经验过的抽象;
同样,一个社会,当被视为与个体分离的事物时也是如此。
真实的是,人的生活可以从个人方面去考察,也可以从社会的,即总的方面去考察。
”他的这种认识与极端原子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而以相互作用或相互渗透作为社会学研究的特征。
同化(assimilation)
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重要概念之一。
同化原为生理学概念,指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
社会学借用此概念,指不同文化单位融合成一个同质文化单位的渐进或缓慢的过程。
同化的过程 不同的文化群体间的同化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局部到全部融合的过程。
被同化的群体起初并未意识到同化群体文化的优越,只是后来迫于外力而不自觉地模仿。
同化速度开始比较缓慢,被同化群体一旦意识到所接受的文化优于原来的主体文化,就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模式与传统,积极学习同化者的文化,整个同化进程即可加快。
同化的途径 主要有:
①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不受国界的限制,通过各种渠道向外传播。
国情相近、能满足接受民族需要的文化,同化进程短,传播效果好。
②异族或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通婚。
这是同化的另一种途径。
无论是男方或女方,加入新的文化群体之后,因原来的文化群体的人数较少,很快被同化。
③移民。
一个定型的文化群体或民族,整个迁入某一社区,与其他文化群体或民族平等聚居,迁入者将在很长时期内保留自己的文化,同化速度很慢。
如果迁入者打破原来的文化群体,零散分布在各个地区,与其他民族聚居,他们将很快被同化。
④入侵。
入侵者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被入侵者,借助外力强制同化对方。
这会产生两种结果:
如果入侵者文化高于被入侵者,同化将加速进行;
如果低于被入侵者,经过两种文化的反复较量,入侵者最终会被同化。
社会解组(socialdisorganization)
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
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社会解组区别于社会解体。
前者指社会中出现松散、分裂现象,尚保持在原有的社会制度结构、社会体系之内;
后者指整个社会的制度、结构、体系遭受破坏,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社会学对于社会解组的研究主要有3种观点:
①文化堕距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在文化变迁中,构成文化的各部分变化速度不一致,造成了相互间的差距和错位,由此导致社会解组。
②异化观点。
认为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出现了个人在精神上与其周围世界相分离或相对立的现象,这是引起社会解组的重要原因。
在传统社会里,人们从事农牧业生产,以家庭为中心承担特定角色,有特定的生活目标。
然而,现代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将这些秩序打乱了。
在工业生产中,传统知识变成无用之物,家庭的管理、宗教、教育等功能逐渐丧失,它们不再是人们生活的中心。
工业社会产生了一系列为人们所不熟悉的新角色,提出了一些新的生活目标。
人们普遍感到已被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之中,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相分离或相对立。
现代大城市的“匿名式”人际关系、工业流水线以及事务性工作中那种“非人格”的劳动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异化的程度,从而导致社会解组。
③社会机会结构与社会目标结构失调的观点。
认为社会解组是在个人或群体目标无法充分实现条件下发生的社会问题。
照此观点,任何社会均有两种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目标,即在某种社会或文化中为人们所追求的事物;
二是规范,即该社会或文化所规定的、实现上述目标的合法手段。
在理想状态下,社会机会结构为人们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较充分的合法手段,机会与目标协调,因而越轨行为较少发生。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机会与目标之间发生矛盾,如积累财富的目标与致富机会有限的矛盾。
这样,许多很难通过社会认可的合法途径去实现目标的人就有可能违反规范,或认为没有必要遵守这些规范,于是发生社会解组现象。
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是指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大体相同的人,为了满足情感需要而自发形成的伙伴群体。
同龄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是:
1、具有身份认同作用;
2、具有平等信息交流作用;
3、具有情感替代作用;
4、具有学习人际交往作用。
公正性期待(霍曼斯)
公正性期待,是指由个人在过去行动中所付费用和所得报酬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的主观期待。
个人在当前或今后的行动中依然期待着这一比例关系在同样情况下的再现。
若他实际所得少于这一期待时,就会感到不公正,产生相对剥夺感。
公正性期待普遍存在于社会交换过程中。
社会静力学
社会静力学是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学科。
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研究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在孔德看来,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的关系,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一旦这种平衡和和谐被打破,就会出现社会病态,社会革命和动荡就是社会病态的具体表现。
社会动力学
社会动力学是在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速度、方向和规律的学说。
孔德认为,人类社会总体发展的特征是,人身上的动物性逐渐削弱,其知性、德性逐渐发达,并最终取得支配地位。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文明起着决定作用,或者说,社会生活是由精神、道德原则决定的,社会的发展是由精神、道德的完善决定的。
人类社会进化的总方向是:
由于文明的发展,人的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人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不再完全受肉体需要的束缚,越来越求之于社会本能和理性,人的本质属性将得到充分展现。
关于社会进化的速度,孔德认为是由整个自然决定的,即由作为内部自然的人的有机体和作为外部自然的人类有机体生长的环境决定的。
人的平均寿命应保持适度。
一般来说,老年人是保守的,如果平均年龄过长,老年人的保守精神就会压倒青年人的革新精神,从而阻碍社会进化。
青年人是革新的,如果平均年龄过短,革新精神过盛,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同样不利于社会进化。
另外,人口、种族、气候等外界环境也可加速或延缓社会进化。
孔德的分析有一定合理因素,但他并没有抓住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也没有揭示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因此,他的分析仍然停留在现象层面,并没有深入到本质领域。
孔德认为,人类历史从根本上讲是一部精神历史,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是人类理智的进化。
既然人类理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那么社会的进化也相应地经历了三个阶段。
与神学阶段相对应的是军事时期;
与形而上学阶段相对应的是抽象法权时期;
与实证阶段相对应的是工业时期。
孔德说,这种分期法是唯一的能被普遍接受的历史概念。
孔德指出,过渡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一些抽象权利如平等、自由、人权等,对社会起了破坏作用,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和无政府状态,雅各宾专政就是这种状态的顶点。
工业时期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这是由实证哲学决定的。
在这个阶段,有一种新的共同信念来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这个信念就是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体,其中各部分各司其职,相互协调,资本家和银行家既是经济领袖,又是政治领袖,负责调节工业生产,掌管政治权力。
实证哲学家担任精神领袖,用精神的感染力去调节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
孔德把精神看作社会进化的决定性因素,把工业社会看作社会进化的顶点,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历史理论。
控制比较法(杜尔克姆)
由于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隐藏在大量复杂的可变因素背后,而社会研究又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获得能够严格控制各种因素的实验条件,因此,为了排除那些向坏关系中的非因果关系,确定真正的因果关系,杜尔克姆倡导一种控制比较的方法:
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在不同的群体范围里以及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属性所作的各类别之间广泛进行研究。
这种通过统计手段进行控制以排除无关变量的比较法可以产生类似于自然科学试验控制的效果,有助于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现代统计学的多元分析方法就是在杜尔克姆这一思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失范(杜尔克姆)
由于分工的增长而引起社会结构剧烈改组,同时道德规范的发展又没能及时跟上,导致社会调节发生故障,无法维系人们之间的联系,不能有效的控制人们的欲望和行为的状态,称为“失范状态”。
应当强调的是,失范状态主要是指社会联系丧失了必要规范调节这样一种社会结构性质,而不是指个体层次的某种心理状态。
利己型自杀与利他型自杀(杜尔克姆)
杜尔克姆对自杀现象作类型划分时,采用了溯源学的分类方法,对自杀现象将群体自杀率分为三大类型。
利己型自杀:
通过对不同宗教教派在自杀率上明显差异的分析,杜尔克姆提出他的理论假设:
群体整合程度不足是导致利己型自杀率上升的条件。
整合性强的社会群体通过共同的规范和强有力的权威控制着成员的四项行为,使成员完全归属于群体。
在个人遇到挫折时可以得到群体的保护和支持。
因此群体的整合是遏制成员自杀倾向的社会因素。
相反,个人主义的兴起增强了个人的独立性,消弱了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和控制,降低了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松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挫折或不行被看作与他人无关的私事,不可能指望得到群体的援助,这使得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很容易陷入沮丧、绝望而难以自拔,进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
利他型自杀:
利他型自杀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义务性自杀。
这类自杀并非出于自愿,也不是个人享有的权利,而是群体强加给个人的义务。
第二种表现是负疚性自杀。
如果群体对成员抱有很高期望,同时成员对群体怀有强烈的归属感,那么,在成员辜负了群体期望时,就会感到强烈的耻辱和自我价值的丧失,从而选择自杀向群体谢罪。
义务性自杀和负疚性自杀并不意味着个人在群体中受到孤立或处于某种有利状态,而是表明个人完全献身于群体,服从群体意志,为了群体利益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它们绝不是利己主义或个人主义的反映,而是一种忘我精神或利他主义的表现形式。
利他型自杀的原因是社会过度整合。
社会秩序论和社会变迁论
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学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而社会的本质是个人组成的、超越于个人的社会有机体,所以这种有机体的基础及其变迁便成为他关注的核心。
社会团结在形成和维持社会有机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社会秩序的本质是社会团结的形成,社会变迁的本质就是社会团结类型的变化,
他关于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的论述,就是以社会团结的概念为主线展开的。
一、社会秩序论
(一)社会秩序的本质:
社会团结:
社会的本质是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超越个人的品质,那么特殊的品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社会团结。
社会团结(socialsolidarity)是指把个人结合起来的社会纽带,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结合的联系状态。
(二)社会团结的基础:
集体意识(collectiveconscience)
集体意识:
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社会意识尽管依赖于个人意识而存在,但它又不同于个人意识,它弥漫于整个社会空间,是社会的精神象征,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自己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模式。
(训练:
名词解释“集体意识”,提出者、概念内容、特征、意义)
(三)社会变迁的研究视角
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团结,那么社会变迁的本质就是社会团结方式的变迁;
集体意识是社会团结的基础,那么社会变迁的基础就是集体意识存在方式的变迁;
研究社会变迁也就是研究集体意识的发展模式。
涂尔干从当时的社会变迁的实际状况出发,把社会团结划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并认为社会变迁的本质就是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变迁。
三、社会变迁论
(一)社会团结的类型
1.划分标准:
涂尔干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来划分社会类型,并依此建立了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级的社会这种两分法,并把这两种社会是为统一的进化链条上的两个环节。
因此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划分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形态的静态考察,也是对社会变迁过程的描述。
机械团结(mechanicalsolidarity)的概念:
通过共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规范和道德情感基础上的强烈的集体意识(collectiveconscience)将同质性的个体团结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纽带。
有机团结(organicsolidarity)的概念:
在社会分工(thedivisionoflabor)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社会异质性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成的社会联系纽带。
2.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比较:
比较维度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存在时期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和现代的传统农村社区现代发达社会和城市社区
存在条件社会分工程度较低发达的社会分工
成员性质个人的相似性和同质性个人具有异质性
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抽象、一般、模糊的思维、价值和情感;
各种职业群体内部共同的职业道德
相互依赖性低高
法律特征压制性制裁恢复性法律
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
社会唯名论
唯名论者认为,个人是实体,社会仅仅是代表许多人的总和,是一个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单纯的名称,是空名,不是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终极的实体存在。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韦伯、法国的塔德和英国的吉登斯等。
社会唯实论
唯实论者主要观点与唯名论相反,认为社会本身并不是一种代表许多个人的总和,而是超越人类个体,本身含有客观性的统一实体,是先于个人而存在并且规定了个人的存在。
虽然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但并不是个人的简单相加,个人相加起来的整体已不是个人所能代表的,其性质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齐美尔、法国的迪尔凯姆等。
新功能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社会学界兴起的一股力图综合当代最新研究成果以重新建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传统的流派或理论发展趋势,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亚历山大。
60年代以后,随着结构功能主义的衰落,社会学理论之间又形成了以符号互动论、社会交换论和民俗学方法论为一方,以冲突理论为另一方的“微观/宏观大分裂”。
从70年代后期起,帕森斯理论中强烈的综合意识又重新引起社会学界的兴趣,各种理论内部开始出现试图进行新的综合的种种尝试。
新功能主义正是力图以批判地继承帕森斯理论遗产,开辟一条新的综合之路而产生的。
与其他流派相比,新功能主义具有以下3个特点:
①对帕森斯理论传统持批判继承态度,既强调与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承续关系,又强调从内部批判帕森斯理论的必要性。
其中,亚历山大批判了帕森斯理论的实证主义认识论基础,主张在“后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基础上重建多维度的理论框架。
新功能主义者还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学 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