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429985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78.34KB
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
《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展经济与管理方向毕业论文Word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ourismManagement;
UndergraduateEducation;
Importance-performanceanalysis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
旅游教育学是以旅游教育现象、旅游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旅游教育规律、指导旅游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出现了旅游的职业培训,而正规学校的旅游教育则始于1978年。
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33所,其中高等院校852所。
全国旅游院校在校生共计952,438人,比2008年增加107,834人,增幅达12.8%。
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共计498,379人,比2008年增加58,341人,增幅为13.2%,旅游院校专职教师数为24,385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2,136人,占8.8%。
1.1.2旅游教育界与旅游业界供求关系不匹配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愈加的迫切,同时对于人才素质能力也愈加的看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在在旅游教育界和旅游业界出现了需求脱节、供需错位的严重现象。
旅游教育方面,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规定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
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民俗文化、法律和旅游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更进一步从事旅游科学、科研潜力的研究型人才。
在这样的指导下,使得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与期望都较高,而且这样过高的培训目标很难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相区别,这样的培养目标必然使得教学模式存在着偏理论轻实践的现实。
旅游业界方,在对人才的需求上,不愿意聘用应届毕业生,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是与中专生、专科生相比,本科生缺乏着实际操作的能力,而且他们若在一线工作职位上岗后,大部分都会感觉到心里落差较大,这样他们会产生跳槽心理,从而导致企业产生过高的员工流失率,这不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很不利的影响,甚至于影响整个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1.1.3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目前旅游管理毕业学生在旅游企业的招聘中并不存在具备着很强的竞争优势,由于旅游业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使得其进入门槛较低,因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旅游行业各部门可以替代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而旅游本科毕业生缺乏替代其他专业类学生的能力(曹丹,2004),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缺乏着核心竞争力(龙江智,2005)。
我国旅游业人力资源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表现为高中级人才比例失衡,高层管理人才短缺。
以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饭店业来说,饭店职业经理人群体普遍存在着“职位与能力不相称”、“管理人员断层”的现象,高层管理者学历偏低,以“经验型”、转行者或“半路出家者”为多,真正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协作型的高级职业经理人非常缺乏,既有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又有将强专业素质的“全能型”高级职业经理人群体基本未能形成。
要想把旅游业更好的发展下去,人才是解决这种行业现状的有效途径。
企业的竞争在于人才,而个人的竞争则是在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点我们需要关注于高等旅游教育,而本科的旅游管理教育更是关注的重点。
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培养的目的是高层次的管理人员,现今的旅游业也是需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员,注重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才能突破旅游业的瓶颈。
所以我们要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做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了解现今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评价和培训的现状,并发掘出一套更为适合的评价体系和培养模式。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从1990年以企业为基础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到现今,只有20年的时间,由于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关注,集体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提出了很多理论成果,但对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学者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
基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匮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更是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使得这一方面的理论基础不完善,这样的状况并不利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不利于旅游行业的健全发展。
1.2.2现实意义
一方面,作为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理论,核心竞争力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自然不能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职业培训的发展不容忽视,怎样使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拥有竞争的优势,是现今旅游管理本科院校面对的关键问题所在。
每个企业都希望控制成本以期达到最大的利润,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时都是期望有经验的应聘者,这对刚毕业的新人来讲就是一个就业壁垒,本文认为院校本身是可以并且有能力让自己的学生避开这样的就业壁垒,院校的这种能力来源于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1.3研究目的
鉴于目前学界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存在的不足,而核心竞争力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发展又越显重要的现状,本文就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思想等方面研究分析,得出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最终建构一套较为严谨、可行性强的评价体系与教学培养模式,推动旅游本科教育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为旅游行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健全我国旅游产业。
1.4研究问题
1、什么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指标要素?
3、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
1.5研究范围与限制
本文对以往专家学者在旅游管理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同时设计调查问卷。
但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笔者主要是对笔者所在的海南省三亚市做调查研究,选取当地的旅游企业、当地设置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发放问卷,调查统计。
由于笔者个人学术水平的限制,本文在很多提法上仍很不成熟,在调研部分也存在一定的地域上的限制,存在着某些局限性,从而导致部分论述略显浅显与不足。
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谢谢!
1.6名词的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最早的提出是在1923年由美国的物理学家布里奇曼(P.W.Bridgman),他提出:
一个概念的真正定义不能用属性,而只能用实际操作来给出。
在实证研究中,如果要想避免概念的界定不清楚,做名词操作性定义是很有必要的。
其运用在教育研究中的目的是为了能客观准备地测量变量,为他人重复验证提供具体的做法,便于学术间交流,同时也可避免歧义和争论。
因此,在此对文本文涉及到的一些概念作了其名词操作性定义。
1.6.1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组织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带来巨大利润得独特能力,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优势的技术、文化和机制所决定得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
1.6.2旅游管理
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社会旅游组织中,为了实现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通过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使得社会资源和生产力各要素在整个旅游行业内有效配置,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协调活动。
1.6.3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学科,该专业研究旅游业经营与管理,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属于工商管理下新兴的二级学科。
1.6.4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指的是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体。
1.6.5问卷法
问卷法又称自填法,由调查人员将调查表送交被调查者,并说明填表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由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填写,然后交调查人员审核。
采取这种调查法时要对被调查者讲明调查的意义和用途,以解除其思想顾虑。
1.6.6IPA分析法
重要-表现程度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Analysis,IPA),是一种通过对“重要性“和“表现性”的测度,将特定服务或产品的相关属性优先排序的技术。
2理论基础
2.1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这一词最早出现在1990年,由美国的两位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中首次提出。
这两位经济学家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组织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带来巨大利润得独特能力,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优势的技术、文化和机制所决定得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
现今,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最新的战略思想管理理论。
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组织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组织自身组织能力,是组织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于爱云,2008)。
2.2个人核心竞争力
2.2.1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产生
我们可以看到核心竞争力的提出源于企业竞争能力的研究,是一个企业得概念,为企业所服务。
在今天,作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中最基本得主体——个人,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个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但是相对于大多数专家学者所注重的对企业、地区或产业、国家核心竞争力得研究,个人核心竞争力得理论研究和时间探索则显得尤为薄弱。
目前,只有少数相关专家涉及个人核心竞争力这一领域,提出得观点也较为零散。
2.2.2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虽然个人核心竞争力这一领域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但随着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得专家学者人数得增多,在对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内涵等得到了较有影响力得观点结论。
所谓个人核心竞争力,是指人这一竞争主体,在社会竞争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获得社会资源及利益的能力,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知识和技能。
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目的是增强个人竞争优势,无法被他人取代,使其成为某领域的第一(于爱云,2008)。
个人核心竞争力与组织和国家的竞争力相似,是一种综合能力,一般由健康力、形象能力、职业选择力、社会影响能力5大分力构成。
这5方面的能力既是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也是人与人之间竞争的结果,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江广长,王海花,梁杏2007)。
2.2.3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观点的认识和整理,我们可以认为,个人核心竞争力是指个人能以自身知识技能为基础,并能在不断学习中创新、整合可利用资源,为组织或个人带来利益得一类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得能力。
但是尤为注意一点,虽然核心竞争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但绝不等同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等于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竞争力的基础,是前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想处于不败之地,只有综合素质是不够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
2.3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2.3.1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所谓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指的就是一名大学生以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通过对其战略性资源的获取、创造、整合从从而使自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特有的能力。
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素质的预备性人才,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影响甚至于决定着国家、民族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是个人竞争力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教育成功学理论结合的产物(茹凤莲,2007)。
茹凤莲(2007)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
概括起来体现为“五力”,即思维力、意志力、凝聚力、适应力和创造力。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智力资本,是学习能力、预测能力、发现能力、分析能力的基础;
意志力是行为指向的维持力,推动学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不断进取;
凝聚力是重要的人格魅力,它使大学生形成对自己的克制力,对合作者的亲和力,对组织的领导力和维系力;
适应力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能力,它使大学生具有超前的预测性,能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用最优化的方式和最小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创造力是价值实现的直接驱动力和应用能力,是把知识、技能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最核心的能力。
俞锋(2003)认为,创新人格作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能力。
张小刚(2005)将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炼为人格魅力、学习能力、创新素质、实践能力、身体素质5个方面。
吴世丽、仪建红(2008)认为工科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包括:
工程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张琦(2008)指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包括:
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关键能力和成就能力4大方面。
潘利民、徐继开(2008)则认为正确的战略定位是大学生核心;
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学习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3.2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张晓洪(2003)指出: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主要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构成。
只有认真而扎实地开展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并构建新的教育机制,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培养当代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之目标才能实现”。
段秀芳、巩丽华(2006)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来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但是要注意在加强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时,校方要处理好自身、实习单位和学生三方的关系,要建立好完善的激励管理机制,减少三方因理解差异降低实习效果。
陈澎(2007),首先指出我国部分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培养人才与社会要求相差甚远等问题;
根据以上情况,他提出了应该要通过教育改革及科学的、有效地教育实践,调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两方面的积极性,完善和实施素质教育,使大学生的创新潜能获得较大程度的开发,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王平平、张丹(2008)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应从高校、教师和个人层面3个方面入手。
在高校层面,高校要充分利用整合资源和环境,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水平;
专业设置上要以社会和科研需要为依据;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革新实行自主选课制,培养复合型人才。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首先要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创新意识;
高校辅导员要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方面,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对于个人而言,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分析自我;
其次,开发与获取核心专长和技能;
最后,要围绕核心优势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
2.4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
2.4.1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旅游教育研究成果颇丰,根据对旅游产业和旅游管理学科的认识,目前,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构成分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部分。
张日新、诸丹(2004)提出把旅游理论教学体系中国的实践环节为相对独立的“层次+模块”型实践教学体系。
张凌云(2004)提出了旅游景区课程教学的重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原理讲解与案例讨论向结合、课堂讲授与情境教学相结合、传授知识与素质培养相结合的“一个重视和三个结合”的教学方法。
王瑜(2005)在《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探索》中指出,实践问题往往不能用理论与实践一对一的方式解决,而应运用综合知识去解决。
2.4.2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则是指本专业学生以其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不断学习中充分整合各项可利用的资源,凸出各资源要素的效用,在旅游职业市场中获得就业和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目前,针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较少。
2.4.2.1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相关研究
在姚小云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实证研究”(2009)一文中提到,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二是层次性,三是“顾客”价值型。
其中姚小云构建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树状模型图。
刘雨涛(2007)认为,具有较强的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导游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八点特征:
热情、亲和、自信、善于应变、敏感、幽默、健康的体魄以及善于组织;
而导游专业学生的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包含分析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复原能力和创新能力。
张奕晖(2010)分析得出旅游院校大学生应该具有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这四种基本的就业能力。
2.4.2.2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的研究综述
目前针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仅有江广长、王海花和梁杏(2007)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建构了地学类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人格稳定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6大构面、42项指标8。
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的评价更为稀缺,姚小云(2009)提出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树状模型,也提出了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应有学生自身的参与,实现动态的控制22。
在对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上,表现为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
因素分析法、对比差距法、内涵解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多层次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以及多因素分析法。
以上的研究方法我们都可用于评价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这些方法也将是我们构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的基础。
但是,基于旅游学、旅游教育学、旅游业等旅游界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只用上述的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作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性使得我们应探讨出更符合实际的评价体系。
2.4.2.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的研究综述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理论教育的“宽口径、厚基础、突出专业特色”的课程教育模式,需要适应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旅游业人才市场对高等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与之配套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全方位旅游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培养,王平平、张丹(2008)认为,应该从高校、教师、和个人三个层面入手。
最后,要围绕核心优势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18。
2.5IPA分析法
2.5.1IPA分析法内涵和特性
重要-表现程度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Analysis,IPA),是一种通过“重要程度”(参与者对该项指标要素的重视程度),和“表现”(参与者自接触研究对象后,认为其表现好坏情形)两个测度评分,并将两方面的平均得分会治愈一个二维坐标系中,其中横坐标表示表现程度,纵坐标表现重视程度,并分别以总评分均值作为区分得分值高低的标准,形成四个象限。
重要性-表现性分析法,是一种系统的定量分析方法,最先在1977年由Martilla和James提出,最初只是用于评价市场营销项目的有效性。
因为其具有快速、容易使用且能直接提供经营者有用资讯的特性,也被学界认为是一种测量休闲活动及服务的满意度的理想工具。
2.5.2IPA分析法的步骤
重要-表现程度分析法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步骤一:
列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各项指标要素,并发展成为问卷的问题形式。
步骤二:
请参与者针对这些指标要素分别在“重要程度”与“表现程度”两方面评定等级。
前者是参与者对指标要素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构成的重要性的看法;
后者是参与者就旅游专业本科学生在各指标要素的表现上的评定。
步骤三:
以重要程度为横轴,表现程度为纵轴,并以各指标要素的评定为坐标,将各项属性标示在二维空间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展 经济 管理 方向 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