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福建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426235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1.07KB
下半年福建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下半年福建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福建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列教学行为体现了该要求的是()。
A.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并翻译文言课文
B.教师让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C.教师让学生学习并总结“之”的用法
D.教师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文言课文
C
A项,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翻译文言课文,体现了引导学生在“读”与“译”的过程中体会文言课文和谐的音韵美,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要求。
B项,文言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并不属于常见的古代汉语知识。
C项,“之”字的实词、虚词意义与用法,属于常见的古代汉语知识。
D项,教师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文言课文,体现了引导学生在“诵”与“写”的过程中熟读成诵、准确识记与书写的要求。
A、B、D三项教学行为与题干了解并梳理常见古代汉语知识的要求不符,C项符合要求。
4.教师讲解文言文专题,要求学生梳理“宾语前置”句式。
下列语句符合要求的是()。
A.因击沛公于坐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请息交以绝游
D.求人可使报秦者
B
A项,状语“于坐”后置,该句为状语后置句。
B项,宾语“之”前置,该句为宾语前置句。
C项,该句无特殊句式。
D项,定语“可使报秦者”后置,该句为定语后置句。
5.在“魅力广告语”学习活动中,教师出示献血广告“但愿人长久,热血注心田”,请学生参照这个例子,化用诗歌名句仿写。
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献血献爱心,血浓隋更浓
B.以我热血,点燃他人生命之光
C.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
D.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
题干广告化用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B、D三项广告均未化用诗歌名句。
C项,该广告化用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自由与爱情》中的名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
6.教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运用典故的诗句。
下列不适合的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C.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A项,诗句的出句与对句分别化用了“庄周晓梦”“望帝啼鹃”的典故。
B项,“塞上长城”化用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比“万里长城”的典故。
C项,诗句意指琵琶女年老色衰后门前冷落,光顾者渐少,青春既逝便只能嫁给商人为妻。
诗句中未运用典故。
D项,“闻笛赋”化用晋人向秀途经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闻邻人吹笛,激起思友之情而作《思旧赋》的典故;
“烂柯人”化用晋人王质入山砍柴时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归家后方知已过百年的典故。
7.教学《(孟子)选读》,教师设计了初级、中级、高级的分层作业供学生选择。
下列对该做法的分析恰当的是()。
A.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B.教师意在增加阅读训练强度
C.教师重视学生学以致用
D.教师追求作业设计新颖别致
初级、中级、高级的分层作业设计体现了教师对作业层次性的追求,而非对流于表面的作业形式的追求。
此类作业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个体差异性,使学生有机会根据个人学习水平自主选择并完成作业。
A项分析恰当,D项分析不恰当。
该项作业设计并未体现对阅读训练的要求与对学习实践的重视。
B、c两项分析不恰当。
8.教学《前赤壁赋》,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下列不正确的是()。
A.“壬戌”采用的是我国自古以来使用的干支纪年法
B.“既望”是指阴历每月初二,“望”是指每月初一
C.“美人”常被古人当成明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赋”是一种古代文体,发展到宋代时叫“文赋”
A、C、D三项均正确。
B项,阴历每月十五为“望”,每月十六为“既望”;
阴历每月初一为“朔”,最后一天为“晦”。
9.学习“演讲辞”单元,教师组织学生举办演讲比赛,自主设计海报和请柬,制定活动流程和评价表。
下列对该做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创设了基于生活的学习情境
B.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C.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活动平台
D.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演讲比赛、海报和请柬设计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基于学生l3常生活的活动。
教师利用此类活动,组织学生在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即实践)的过程中,深入学习演讲辞,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活动平台,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而非评价能力。
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10.某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师围绕“教材使用”展开讨论。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教材的编排对我们设计教学方案很有帮助,但学情也不容忽视
B.要严格按教材来教,不然大家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还不乱套了
C.教材就是个材料,我们自己心里最有数,擅长教什么就教什么
D.教材可以看看,真正教的时候,还要遵循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关于“教材使用”,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该要求重在强调三方面内容:
①教师不应严格甚至死板地依照教材教学;
②教师不能完全脱离课本,按照个人教学喜好或教学经验教学;
③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应充分考虑教材编排意图与学生实际情况。
A项观点符合“用教材教”的要求,B项观点与要求①不符,C、D两项与要求②不符。
11.阅读某教师的写作教学案例,按要求答题。
设立“班级墙壁贴吧”,定期发布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发布。
话题发布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讨论之后,教师布置课后写作任务,请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贴在贴吧上,互相阅读、评论。
学生发帖讨论持续一周后,教师组织课堂点评与总结,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作文。
对上述教学案例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B.能够降低作文题目的难度
C.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D.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题干教师设立形式新颖的“班级墙壁贴吧”,鼓励学生定期发布并在课堂上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互评作文,均能够调动学生在讨论与思考的过程中参与写作教学的积极性。
A项说法正确。
课堂讨论、思考练习、互相评价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写作能力,而非降低作文题目的客观难度。
B项说法错误。
师生发布话题帖,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交流,有利于学生积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写作素材。
C项说法正确。
教师在学生自主讨论与表达的基础上,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D项说法正确。
12.阅读某教师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
“整本书阅读”的“整”具有“完整、整体”的意思,既包括对全书脉络的通盘把握,也包括对全书内容的周延思考;
“本”是阅读的数量单位,既可以是独立的一本,也可以是相互关联的多本;
“阅读”可以是深读、浅读,也可以是精读、泛读,还可以是课内读和课外读;
阅读对象可以是文学作品、文化典籍,也可以是科学论著、学术著作。
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围绕整部经典作品展开的,与作者、文本、教师、同伴对话的过程;
阅读的对象具有多样性,阅读的过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阅读的目的是养成阅读习惯、探索阅读方法、建构阅读经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对上述研究论文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整本书阅读的具体策略要与书籍类型逐一对应
B.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可以任意组合多部经典作品
C.整本书阅读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
D.整本书阅读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多样的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应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采用符合学生实际的、个性化的阅读策略,而非符合书籍类型的阅读策略。
A项分析错误。
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可以是独立的某一本书,也可以是相互关联的多本书,但并非“任意组合”的多部经典作品。
B项分析错误。
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是“养成阅读习惯、探索阅读方法、建构阅读经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即阅读能力获得整体提升。
C项分析正确。
探索、掌握多样的阅读方法是阅读目的之一,但并非“主要”目的。
D项分析错误。
13.阅读某高中语文考试题,按要求答题。
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之中,选择一个人物,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
要求:
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180字左右。
对上述考试题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创设了基于学生生活体验的考查情境
B.考查学生对经典作品比较阅读的能力
C.考查学生对主要人物的深入理解情况
D.考查学生对艺术形象再造想象的能力
题干考试题中的雕像设计,是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雕像艺术知识为基础的。
A项“基于学生生活体验”说法正确。
考试题要求学生从四个人物中选取一个进行雕像设计,对特定情境下该人物的形象特点展开深入分析,并未涉及对四部作品的比较阅读。
B项“比较阅读”的说法错误,C项“对主要人物的深入理解”说法正确。
考试题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理解,充分发挥想象,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设计雕像,是对文学艺术形象的再造想象。
D项“再造想象”说法正确。
14.阅读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某教师想借助《说“木叶”》这篇课文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围绕节选的重点段落设计批判性阅读任务。
课文节选内容如下: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
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
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
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
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
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围绕上述内容设计的相关批判性阅读任务,合适的是()。
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B.勾画出体现诗歌语言特征的关键语句
C.概括“木叶”与“落叶”的内涵差异
D.评析作者论述“木叶”相关问题的思路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在理智上主动参与同作者进行内在对话的阅读模式。
A项,该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B项,该任务重点培养学生对课文浅层内容的常规理解能力。
C项,该任务重点培养学生对课文涉及概念的对比、概括能力。
D项,该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立足原文与作者的批判性阅读、思考、评析能力。
A、B、c三项任务设计不符合批判性阅读要求,D项任务属于批判性阅读任务。
15.阅读《沁园春•长沙》课后资料链接,按要求答题。
某版教材把《沁园春•长沙》编入“文学阅读”单元,课后链接了如下资料。
领字:
词体术语,指用在词句之首起领起作用的字词。
领字以一字为多,俗称“一字领”。
“一字领”多用去声字和虚词,常用者如“又”“况”“正”“甚”“但”“纵”“便”“岂”“已”“怎”“恁”“只”“渐”“方”“莫”等。
引导学生运用上述“课后链接资料”鉴赏诗词,下列教学活动不恰当的是()。
A.进一步补充“领字”知识,要求学生记忆背诵
B.抓住词中的“领字”,弓l导学生反复诵读体悟
C.围绕“领字”知识要求学生拓展学习其他诗词
D.请学生思考“领字”在本词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B项做法锻炼了学生的朗读与鉴赏能力,C项做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D项做法符合教学重难点要求,都是针对“鉴赏诗词”设计的恰当可行的教学活动,故B、C、D三项均正确。
“领字”知识属于教材中的补充扩展部分,不应要求学生记忆背诵,并且题干要求引导学生运用“领字”知识鉴赏诗词,而A项做法只针对“领字”组织教学,错误。
教师应当合理运用“资料链接”等教材补充扩展内容,将其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突破相关教学重难点。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
第16题20分。
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
阅读《登高》教学实录片段,回答第16题。
案例:
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沉郁顿挫”的含义。
“沉郁”应从内容情感角度来理解,“沉”就是“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
“郁”就是“积”,指情感的含蓄、凝重、深沉。
“沉郁”意味着思想博大深广、韵味深远,“顿挫”指音调、情感的起伏变化。
这节课我们仅从情感变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鉴赏。
从情感角度来看,“顿挫”是指情感跌宕起伏、郁结难舒、一唱三叹。
下面我们读一读《登高》,试着感受“沉郁顿挫”这种风格,然后请谈一谈你从哪里读出了“沉郁顿挫”的意味。
提示:
1.从秋景描绘和蕴含的情感中去读“沉郁”。
2.从诗人的情感变化中去读“顿挫”。
表达要求:
我认为(某联/句/字)给人(沉郁/顿挫)之感。
因为这句写了_______景,抒了_______情,感情的变化是_______,给人_______的感受,所以_______。
(生齐读,并自由讨论)
下面请大家分享讨论的结果。
生:
我认为首联有“沉郁”之感。
“风急”和“猿啸哀”表达了悲凉的气氛;
“渚清”“沙白”这两种色调都很冷清,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悲凉之感。
《沁园春•长沙》同样描写秋景,“层林尽染”就没有秋天的萧瑟之感。
(点头)所以我认为首联给人一种“沉郁”的感觉。
这位同学从“沉郁”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同学们还有补充吗?
我想重点说首联中的“鸟飞回”。
我感觉“飞回”是鸟在疾风中飞舞、盘旋的意思,照一般理解,飞鸟在风很急的情况下要归巢,但它为什么不归巢而在天空中盘旋?
这好像在暗示诗人的命运。
他这个时候正在西南漂泊,而尾联中的“艰难”,说的就不仅是自身命运,还有国运。
那么,这句秋景描写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沉郁。
非常好,同学们还有补充吗?
“万里悲秋常作客”,我觉得这一句是说诗人在秋天远离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是指诗人年老、体弱多病,而且独自登高。
这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呀?
压抑、沉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本来是非常壮观的景象,但诗人在这里却写出了凄凉、茫然的感觉。
说到“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来”,但没有说到“去”,是诗人不知自己的前途奔向何方,也不知国家的未来会怎么样;
还有“无边落木萧萧下”,本来落叶已经够让人感到凄凉了,诗人再加上形容词“萧萧”,显得更加冷清。
很好。
“无边”和“不尽”给人的感觉非常壮阔,正像她说的这样,壮阔的景物让我们感觉无助。
场景越壮阔,人就显得越渺小。
她又抓住了“落木”这个意象,落叶已经给人带来凋零衰败的感觉,再加上“萧萧”的声音,更有一种空旷荒凉之感。
这样,她把“沉郁”的特点说清楚了,如果在分析之后再明确结论就更好了。
有没有同学感受到诗中的“顿挫”之意呢?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说国运衰落和命运坎坷导致诗人头发都白了;
“潦倒”是说失意的时候,诗人本想借酒消愁,可因年老体病不能喝酒,心中的忧郁无从排解。
诗人郁结难舒,这是“顿挫”风格的一种体现。
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音频,从缓慢的语速和低沉的音调里再去体会《登高》“沉郁顿挫”的特点。
问题:
16.
(1)简述教师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过程及教学效果。
(10分)
(2)指出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
参考答案
(1)教学过程:
①明确含义。
教师在开始《登高》一诗“沉郁顿挫”风格的讲解前,逐字逐词为学生明确“沉郁顿挫”的字面意义,自然地引出“从情感变化的角度”来分析鉴赏本诗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进入下一环节学习明确目标,打好基础。
②合作讨论。
教师紧承上一环节引出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对学生关于“沉郁顿挫”风格的读、思、说做出要求,既进行了合理有效的提示,又出示了具体规范的表达要求。
这使得学生在带着问题朗读诗歌、思考问题、自主讨论的同时,激发求知欲,提高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③以问促思。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追问,在逐步深入的、具有引导性的提问中,对学生加以点拨,启发学生结合具体诗句,从“沉郁”“顿挫”两个角度深入感知、体会、思考、理解本诗的风格。
教师的“问”既是对学生思考的有效引导,又是对学生回答的有效评价。
④听音悟情。
教师要求学生一起听《登高》一诗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在听读的同时,从语速、音调等方面感受诗作的情感变化,体会诗作“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这一过程既向学生展示了规范的诗歌朗读形式,又加深了学生对诗歌风格的直观感受。
教学效果:
题干中教师在明确本课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和探究;
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具体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并理解教学内容。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积极性获得了有效激发;
学生逐步理解了“沉郁顿挫”的含义,深化了对关键词句的认知,体会了诗作风格特点,掌握了诗歌学习的有效方法。
本课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达成了既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然而,教师在指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中,仅从浅层的词意、语速、音调等方面做了切入,却缺乏对诗人生平经历的介绍,未做到“知人论世”,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未能有效达成。
(2)优点:
教学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题干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诗歌内容及情感变化特点后,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自由地表达并给学生以思路指导,发挥了教师评价的激励功能与引导功能。
例如:
学生在回答“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的感受时,有效切入对“沉郁”的理解,教师以“非常好”的肯定性评价鼓励学生;
在学生分析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用词特点后,教师以更进一步的具体讲解与“她把‘沉郁’的特点说清楚了,如果在分析之后再明确结论就更好了”的评价说明,有效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与表达的方法,推进了课堂教学进程,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缺点:
教学评价未体现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视。
题干中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一味地侧重于学生对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理解,过于重视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控制;
只关注了学生的探究结果,却缺少对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的激发、引导与重视。
在学生感悟出“鸟飞回”似乎在“暗示诗人的命运”时,教师未能及时对这一课堂生成资源进行利用,展开“知人论世”教学,而是按照原定思路,从“沉郁顿挫”的角度询问学生的感受,错过了最佳评价引导时机。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教学评价缺乏有效性,因而未能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思维的发散,也未能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回答第17~18题。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虫鸣
①去年十一月时,闲来无事,恰逢雪天,便与父母一同前往陶然亭赏雪。
不想在花鸟鱼虫市场门口竟听到了清脆的虫鸣,让这漫天飞舞的雪花霎时都变得温暖起来。
我连忙快走几步,发现原来是一位大姐在卖蝈蝈。
闲聊了几句,这位大姐竟然还记得我爸,说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带着我来买过,没想到十几年后她依然卖,而我们也依然来买。
②听到这儿,我也渐渐想起来,除了蝈蝈声,还有其他虫鸣也响彻我的童年。
小时候我常去郊区的姨妈家玩,草丛里的蚂蚱、蟋蟀就成了我最好的玩伴。
捉一只蚂蚱,把它的腿绑住,或是放两只蟋蟀,看它们鼓动着翅膀示威进攻;
头顶树上的蝉扯着嗓子嘶鸣,我在各种知道的、不知道的虫鸣声中流连忘返。
那时候的整个夏天是虫鸣织成的一张网,被笼罩在我的记忆上。
③而我又有多久没有听到虫鸣了呢?
小学毕业以后,我就很少再去那里了。
记忆中的虫呜,全凭在大姐这儿买的蝈蝈顽强地延续了下来。
每逢秋天,我在家中趴在桌子上看玻璃罐里的它们对抗,听它们发出或清亮或撕哑的声音,才觉得找回了一些夏天的感觉。
在我的眼里,虫鸣是夏天的符号,而在其他人眼中,又变得不一样。
或是寒蝉凄切,带来秋天的萧瑟;
或是惊蛩初鸣,带来春天的生机。
但无论怎样,它总归会引发人们的暇思,给生活带来一些味道。
④一位老人说,没有秋虫的秋天是没有味道的。
我已不知是过于单调的生活恶杀了虫鸣,还是虫鸣的消逝使生活变得苍白无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的越多,听到的虫鸣就越少,夏天的蝉鸣变得无力,秋虫的低吟变得稀疏,钢筋水泥代表的理性充斥了生活,我愈是清醒,愈是迷茫,生活似乎也要随之融进一碗寡淡的白汤里。
⑤但好在蝈蝈还在,我付钱买了两只,期盼着能借由它们的叫声重回一场热烈的夏天。
转身离开时瞥到了花鸟鱼虫市场要拆迁的通知,忍不住心中黯然:
这里也消失的话,我又要到何处找寻虫鸣呢?
⑥如果有一天没有了虫鸣……我不敢想,却又不得不去想。
17.请从第③④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②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
(8分)
18.请指出该作文的一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2分)
17.错别字:
第③段中,“撕哑”的“撕”应改为“嘶”,“暇思”的“暇”应改为“遐”;
第④段中,“恶杀”的“恶”应改为“扼”。
(第③段两个错别字中写出任意一个即可)病句:
上述病句介词滥用,应改为:
那时候的整个夏天是虫鸣织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半年 福建 教师资格 高中语文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