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82大连育明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验收考试.docx
- 文档编号:1741651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1.40KB
高考82大连育明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验收考试.docx
《高考82大连育明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验收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82大连育明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验收考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82大连育明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验收考试
2014年高考(82)大连育明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验收考试
大连育明2013—2014学年度高三学年第一次验收考试
语文试卷
第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徽派建筑的最大特点是规范化、系统化,具体表现为:
一、聚族而居,杂姓不得混居。
即使同一村落,各族宗祠、民居亦界域分明。
二、无论宗族人丁多寡,象征宗法势力的祠堂,展现宗族荣耀的水口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三、讲究体布局,即以封建风水术为理论依据,在封建族权的制约下强调宗族建筑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
如不符合要求,则须设法修改或弥补。
站远了看,徽派建筑总体布局与封建城池模式如出一辙:
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开的民居类似于拱卫内城的外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水口类似于护城河,具有抵御外族入侵的防卫功能;被民居众星拱月般团团簇拥着的祠堂则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表明了宗法势力的至高无上,不容侵犯,也便于在此召集宗族成员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
祠堂在徽派建筑中的地位也体现在其建筑规模上。
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设施直接反映了一个宗族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经济实力,是宗族间相互攀比争雄的首要内容。
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毫不含糊,尽力而为,从族产收入,挨家摊派到主动捐赠,族人有钱出钱,没钱交粮卖力,将祠堂修得高大雄伟,壮观亮堂。
囿于族权的约束,徽派民居的地势、规模均不得超过祠堂,且不能遮挡与其遥相辉映的山峰河流,影响风水,妨碍宗族的繁荣昌盛。
民居外廓大,住房多,却井然有序,有回廊彼此连通,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有序排列,主人住正(厢)房,佃仆散居四周,缜密繁杂,等级森严,堪称封建王室寝宫位序结构的翻版。
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
学子赶考,高官归省,巨贾还乡,族人在此迎来送往,举行欢庆仪式。
在显示族威荣耀、宗族凝聚力的同时,教育族中晚辈笃学敬业,勤勉执著,将来光宗耀祖。
宗族的荣誉和荫护使族人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对水口建设热情洋溢,不遗余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慷慨解囊,一掷千金,支持家乡的水口建设:
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大力弘扬水口文化,以协调宗族内部关系,淡化阶级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水口砌有专供祭祀孤寡的坟台(不葬灵枢),厚实的石碑上书:
孤坟总祭。
清明节家家户户竞相祭拜,一时纸钱纷飞,香火袅袅,给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蒙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
散布在徽州大地各交通要道上(旁)的牌坊岿然挺立,引人注目,也是封建统治者强化封建功名意识,宣扬封建道义礼教的产物。
在宗族攀比竞争意识的诱使下,各族对树牌坊投以巨大热情。
他们以封建国法礼教为准绳,制定了谨严繁缛的族规家训,鼓励敦促族人前赴后继建功立业,循规蹈矩为人处世,持之以恒尽孝守节。
在这种封建思潮的教导下,一座座因功勋、科甲、忠孝、贞节而建的牌坊冲天而起。
徽州大地牌坊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举世无双,可见程朱理学宗法制度对徽州人思想奴役范围之广、程度之深。
徽派建筑的宗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使封建社会垂直结构的阶级对立变为横向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是统治者淡化、消解被统治者反抗意识,巩固政权、族权的外在表现。
l.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徽派建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派建筑系统化、规范化,表现为徽州百姓聚族而居,杂姓不混居,基础设施全面以及讲究体布局。
B.徽派建筑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宗法势力的祠堂位于村落的正中央,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宗族成员议事、祠祭,公布村规民约,行使族权的重要场所。
C.按男女长幼、房系嫡庶标准有序排列的徽派民居虽然外廓大,住房多,但可通过回廊,彼此连通,仍显得井然有序。
D.水口是走官道进村的必经之地。
水口建设有育林、砌桥、修亭、刻碑、撰联等,族人对此不遗余力,功成名就的高官巨贾更是一掷千金。
2、下列各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徽派建筑在封建族权的制约下强调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以封建风水术为理论依据,讲究体布局,如不符合要求,有时需要修改或弥补。
B.各族各姓对祠堂建设方式各不相同:
有的宗族使用族产收入;有的宗族采用挨家摊派的方式;有的宗族采取主动捐赠的方式,族人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C.民居以祠堂为中心放射状散开,像封建城池中拱卫内城的外廓。
水口类似于护城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具有防卫功能。
D.间接反映一个宗族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经济实力的祠堂的外观形象、内部设施,是宗族间相互攀比争雄的首要内容。
3.下列对原文中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派民居不能遮挡与祠堂遥相辉映的山峰河流,其地势和规模不得超过祠堂,妨碍宗族的繁荣昌盛,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受封建宗法族权制约。
B.清明节家家户户在水口竞相祭拜祖宗神灵,一时纸钱纷飞,香火袅袅,给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蒙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
C.徽州各族对树牌坊投以巨大热情,一座座因功勋、科甲、忠孝、贞节而建的牌坊冲天而起,这是因为徽州人深受程朱理学宗法制度的影响。
D.徽派建筑的宗法意识,是统治者巩固政权、族权的外在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封建社会垂直结构的阶级对立向横向结构的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
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
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不上。
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
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
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
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
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
或恐为祸阶,克敬曰:
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
脱有衅,吾当坐。
事闻,朝廷嘉之。
番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
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
都中因得免。
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
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拗蕃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
克敬曰:
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
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
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
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
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
克敬以谓:
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
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
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
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
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
克敬曰:
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
具论免之。
(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
【注】内外艰:
父母丧事。
诛求:
强制征收。
抽分舶货:
向从海外运货来贸易的人抽税。
拗蕃:
违背货运规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
待:
抵御
B.脱有衅,吾当坐
衅:
事端
C.拗蕃者例籍其货
籍:
户籍
D.众不能夺,商人德之
夺:
改变
5.以下各句中,全都表现王克敬为官尚宽的一组是(3分)
悉去之,抚以恩意
诉于克敬,愿还本乡
脱有衅,吾当坐
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
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
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随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希望回到家乡,王克敬极力主张接纳他。
B.番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护,都中因此得以免罪。
C.王克敬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苦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额。
D.元统初年,担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时,王克敬请求富民租种江淮农田,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克敬曰:
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
(5分)
(2)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8.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6分)
9.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概括。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0分,每空1分)
(1)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劝学》)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逍遥游》)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4)明星荧荧,
;绿云扰扰,
。
(《阿房宫赋》)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赤壁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7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的文化老人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
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朝中大官,母亲是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
王世襄虽然出身豪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是通的,他更的却是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等。
他的很多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就不被许多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
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
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他被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
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北京城可以算得上是小有名气。
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一袋洋面粉才两块五。
王世襄头一次托人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从小的心思都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判断是:
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艰苦的学问。
王世襄曾说:
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
即使雕虫小技,王世襄都玩出了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等。
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儿,同样都非常精深而成一领域之专家。
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l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重又缝合。
l945年8月,日本投降。
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损失的文物。
当时,许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82 大连 中学 三年级 第一次 验收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