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及面临的挑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414257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4.26KB
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及面临的挑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及面临的挑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及面临的挑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1—9月份的情况来看,今年农民的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了8527元,扣除物价指数之后,和去年同期相比实际增长9.7%,这个增长幅度比去年略有降低,但是和同期的城镇居民的收入相比,增幅要高于城镇居民。
今年1—9月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2044元,扣除物价指数之后,和去年相比实际增长了6.9%,也就是说前9个月,农民现金收入的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8个百分点,这已经是持续第五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
大家知道,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年是在2009年,2009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达到了1∶3.33,也就是一个城镇居民的收入相当于3.33个农民的收入。
从2010年开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的缩小,到了去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1∶3.03,而且今年这个态势还将继续持续下去,估计201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以缩小到1∶3以内,这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即粮食产量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这两个指标来看,当前的农业农村形势还是相当不错的。
二、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动向
按照比较习惯的分析方法做判断,可以感觉到农业农村的形势确实不错,但是如果我们深一步的探究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也会感到当前的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也可以说,中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主要农品进口数量不断增长
目前中国的主要农产品供给出现了一种非常值得我们去分析的现象,那就是:
一方面,国内的主要农产品在不断的增产,但是另外一方面,进口的农产品品种在扩大,数量在增加。
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又是一个人均农业资源相对稀少的国家,适当的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业市场来调剂国内的农产品供给,使得国内的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有所减轻,这应当是必要的。
但是情况远比这复杂,大家知道,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品种明显增多,数量在不断增加,就目前的情况看,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最主要的农产品,粮食、棉花、油料、糖、奶、肉,这六大农产品现在每一样都需要进口,而进口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有的是国内供求有缺口,有的是国际市场价格比国内低,还有的是品种的调剂和调换等等,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进口农产品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2013年,我国进口的粮食包括大豆在内首次超过8400万吨,8400万吨粮食折过来就是1600多亿斤,这个1600多亿斤是个什么概念?
去年我国粮食产量的第一大省黑龙江省产粮1200亿斤,东北另一个国家商品粮基地辽宁省产粮400多亿斤。
所以去年我国进口的粮食就相当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这两个农业大省的粮食总产量,数量当然是非常惊人的。
当然去年我们也有粮食出口,但是出口有限,各种粮食出口合在一起是243万吨,不到50亿斤。
2013年进口的粮食数量和前年相比,增加了8.4%。
当然进口的粮食中,大的品种主要是大豆,净进口8400万吨粮食中,大豆的进口量就是6338万吨,进口这么多大豆,最重要的第一是为了榨油,第二是为了饲料中要添加植物蛋白。
大豆的进口量这几年也是持续在增长,去年的6338万吨和前年相比又增加了8.6%。
其实我们进口的谷物和谷物粉的数量倒比较有限,去年进口的谷物和谷物粉合在一起不到1400万吨,也就是不到300亿斤,在我们国家的谷物总产量中只占到2.6%。
大豆的缺口现在比较大,去年我国生产大豆大概1300万吨,但是进口大豆6338万吨,而全世界正常产量的情况下,一年生产的大豆不超过2.5亿吨,能够进入国际贸易的这部分大概不到1亿吨,不到1亿吨的贸易量中,进到中国来的就是65%,6338万吨。
所以,大豆这个缺口,看起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会存在。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历史上中国很长时间都是雄居世界大豆产量第一,世界大豆出口量第一,现在我们成为世界大豆进口量第一,总产量降到世界的第三位,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量都比中国高,进口6000多万吨大豆,虽然不是完全都用来榨油,但是总的来说进口大豆折合植物油产量可能在1000万吨以上,但还不够。
我们自己这些年来每年可以生产大概1000万吨左右食用植物油,进口大豆又增加了1000万吨左右的植物油,但是还不够,去年还进口了922万吨的植物油。
实际上,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去年我们全国消费的植物油总量超过2700万吨,人均消费的食用植物油超过40斤,人均消费植物油数量在亚洲是最高的。
按照营养学家提供的,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消费的植物油应该在20克到25克之间,其实一个正常人按照科学的要求,一年消费20斤的植物油就够了,但是现在消费超过了一倍。
当然科学家一直跟老百姓讲,油吃多了不好,但是老百姓还是觉得没有油东西不好吃,舌尖上的中国,大家每天的烹炸煎炒都要用油,所以相当一段时间内植物油的缺口也还会持续的存在。
2013年,我们还进口了455万吨的食糖。
我们大概现在一年要消费1300多万吨的糖,除了自己的产量之外,还有一部分缺口需要进口。
去年还进口了450万吨的棉花,自己大概一年生产700万吨左右的棉花,应该说自己生产的棉花满足国内的需求是绰绰有余,但是中国又是棉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大国,所以包括我们为国际市场提供的棉花和服装在内,我们自己生产的棉花就不够,去年进口了450万吨,这比前年历史上进口最多时的超过600万吨还是有所减少。
去年还进口了乳制品180万吨,其中有100万吨是奶粉,100万吨奶粉相当于800万吨的鲜奶,进口100万吨奶粉是通过海关统计的,如果计算通过各种渠道,如邮寄回来的或者人员外出带回来的,那数量可能远远大于这个。
更重要的是去年我们还进口了100多万吨的肉类,其中55.3万吨的牛羊肉,还有58.4万吨的猪肉,这个在历史上很少见。
所以说,粮棉油糖肉奶这六大农产品,我们现在都面临着需要进口的局面。
从今年1—9月份的情况来看,进口增加的势头仍然没有减。
前9个月我们进口粮食,当然包括大豆在内,接近7500万吨,和去年相比增加了23%,其中进口大豆5274万吨,增加了15.3%。
谷物进口,今年前9个月的进口量和去年全年的数量基本相当,为1358万吨,所以谷物进口增长的速度比较快,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国际上一部分小麦——饲料小麦价格比较低,国内现在又出现了小麦和玉米价格倒挂这样一种局面,饲料工业更愿意用小麦来替代玉米,所以导致了小麦进口的增加。
食用植物油1—9月份进口了515万吨;
糖进口了204万吨;
棉花进口了大概200万吨;
乳制品已经进口152万吨,增长了37%,其中主要还是奶粉;
牛羊肉进口42.2万吨;
猪肉进口了38.2万吨,这些都是有所增加的,意味着市场的需求还在增加。
国内农产品虽然连续在增产,但是很明显,国内农产品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市场上需求增长的速度。
所以,有一部分产品就出现了供求缺口,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行调剂。
2.农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下降
主要农品进口数量增长还有更复杂的原因,就是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力等等这方面的原因。
刚才袁隆平先生在致辞的时候曾经讲到,去年经过中央的反复认真研究,提出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新的基本思路,那就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这么五句话,这是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的,同时提出两方面的具体要求,要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针对上面的情况,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
在这样一个态势下,怎么能够保持国内农业发展的好的局面,能够实现国家提出的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能够实现我们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这个目标。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一方面要看到十余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但另外一方面也确确实实要看到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进口粮食的数量只是一个方面在增加,因为进口8000多万吨粮食中,绝大部分是大豆,而目前主要的大豆生产国还是有增产的潜力,所以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看,通过国际市场调剂来减轻国内的资源压力,还是有空间。
我们曾经也算过,我国大豆的亩产比较低,全国平均亩产产量才二百五六十斤。
我是搞农业的,我记得我40多年前下乡到黑龙江当知青,那时候强调农业发展有个纲要,纲要就是粮食产量的目标,1956年国家通过的农业发展纲要,提出了我们所在的黑龙江那个地区,就是在北方地区,黄河以北地区,白龙江以西地区,粮食的亩产达到400斤就是上了纲要,那时候强调大豆的纲要就是260斤,现在从全国的粮食产量看,更不用说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稻亩产可以超过一千公斤,绝大多数粮食产品都已经早就上了纲要,过了黄河,跨了长江。
那时候定的粮食的亩产,黄河以北地区是400斤,黄河以南地区是500斤,长江以南地区是800斤,这个目标早就被实现了。
但似乎我国的大豆这个纲要到现在上的还很艰难,大概也就是在这个纲要的边上上上下下,260斤好像现在还没有稳定的跨过去。
因此,如果这些大豆不进口,大家可以算,6338万吨的大豆,如果要我们自己来生产,大概要接近5亿亩的播种面积才能满足,显然国内很难有挤出5亿亩地种大豆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际市场有这个条件,那么我们多运用一些国际资源,运用一些国际市场,应该说对我们是会有利的。
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可能就要复杂得多。
从最近的情况看,由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我们多数大宗农产品正在承受着国内价格超过国际市场这样一种压力,也就是说国际市场的天花板已经顶到头了,有些已经突破了,所以有一些品种的进口,其实未免见得是国内的供给不足,而实际上主要是我们的价格竞争力不够。
人家比我们便宜,它才进来。
从目前看,主要的大宗农产品,比如说谷物,谷物的价格如果按批发价来算,国内外的价格大概每一吨要差400到800元钱,也就是说我们国内的谷物价格大概要比国际市场价格贵400到800元,折合到每一斤就要差2毛到4毛钱,这样就给国外的谷物进入国内市场提供了一个价格竞争方面的优势。
比如我们统计的8月份的数据,如果从越南进口大米,越南大米是鲜米,到岸完税以后的价格8月份平均是3329元钱一吨,大数就是3300,同样的我们的鲜米同一个时间在国内的批发市场大概在3800到3900元一吨,与3300元一吨相比,一吨要差500到600元,一斤鲜米在市场上的价格差2毛5到3毛钱。
进口小麦到岸完税之后价格是2017元一吨,现在向农民收的价格也要两千二三百元一吨,再到批发市场,一般在2400到2500元左右,玉米的价格到岸完税之后是1766元一吨,那么现在国内市场已经出现了玉米和小麦价格倒挂现象,玉米比小麦还贵,国际市场上进来的玉米到岸完税之后不到1800元一吨,但是我们批发市场的玉米价格特别是在南方要2400元左右一吨。
大豆呢,到岸完税后价格3900多元一吨,但是今年国务院决定在东北和内蒙古实行目标价格试点,向农民收购的价格,国家制定的目标价是2.4元一斤,就是4800元一吨,每吨差八九百元,所以这无形中就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国内的农产品相对于国际市场农产品在谷物价格上并没有竞争的优势。
油菜籽进口,价格和大豆差不多,今年8月份的平均价3977元一吨,但是去年国内对农民的临时收储价是5100元一吨,一吨价格差1100块钱以上;
棉花进口完税之后的价格大概是15400元一吨皮棉,今年在新疆已经开始实行棉花目标价格的改革试点,今年定的棉花目标价是19800元一吨,去年的临时收储价是20400元一吨,今年降了600元一吨,还要19800元一吨,但是国际市场到岸完税价格才15400元一吨。
糖的进口也是,国际上进口糖完税之后不到3000元一吨,大概是2700元一吨,而在我们最主要的糖的生产地区广西自治区,大概要保本不能低于5000元一吨。
特别是肉类,以前中国是一个肉类的出口国家,现在开始进口,当然还有一部分出口。
进口的肉类价格差就更大,牛肉和羊肉从一段时间来看,进口到岸的完税价格,每吨不到26000元,到了批发商手里每吨大概每吨30000元,一公斤就是30元,这个价格比我们零售市场上牛羊肉价格几乎低了一半,现在国内市场上,牛羊肉的价格,牛肉大概在62、63元一公斤,羊肉要64、65元一公斤,而批发价就是30元一公斤;
猪肉的价格到岸完税价格大概是11000元一吨,还不到12000元一吨,折过来就是6元一斤,现在我们零售市场上猪肉价格大概都得12、13元以上,比国际市场上价格确实差了很多。
3.WTO对农产品的影响加深
大家看到,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的复苏一直比较乏力,到今年9月份又开始出现了大宗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下跌。
9月份国际市场上所有的谷物、大豆、豆油和8月份的环比价格都下跌了10%以上。
这个价格要传导过来,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我们的压力。
这里头就涉及一个国际贸易的规则问题,很多同志就说,你不愿让他进,应该设置关税壁垒,把关税提起来不就进不来了吗?
但是大家都知道有个WTO规则,中国又是承诺了加入WTO之后要遵守一些关税规则,十几年前,当我们加入WTO的时候,很多情况确实没有想到,到现在我们农产品的成本会这样如此大幅度的上升,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会如此大幅度的上升。
当时是为了在入市之后,能够多争取一些我们薄弱环节的保护力度,这些薄弱环节比如说制造业,汽车、电器等,比如说金融业,银行、保险等,比如说服务业,因为这些我们和国际市场上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为了对这些行业能够多争取一些保护,而相应的在农业上,我们实际上是做出了不小的牺牲。
因为在上世纪末,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之际,全球各国农产品进口的平均关税率是45.2%,但我们最终向WTO承诺的中国如果成为世贸组织成员,那么中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率降到15.2%,只不过相当于世界当时平均关税率的35%左右,应该说这方面我们是做出了比较大的牺牲的。
当初即使做了那样的承诺,国外的很多农产品仍然占领不了中国市场,因为它进来之后没有价格优势,销售不动。
但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在入市之初对一些重要的农产品(WTO叫敏感产品),单独承诺了它的进口关税的配额,这个具体的办法大家都清楚,就是配额之内我承诺允许你进口的这部分产品,我是低关税,如果进口量超过了我承诺的配额,那么将实行高关税。
当初承诺的关税配额中,低关税可以进口的小麦承诺每年进口是962万吨,962万吨以内的小麦进口关税率平均是1%,如果超过了962万吨,从超过的第一吨开始,关税将提高到65%,我们现在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小麦的进口这两年看是三四百万吨。
玉米的进口关税配额是720万吨,配额内的关税也是1%,超过配额以后关税是65%。
大米的进口配额是两个266万吨,即266万吨的鲜米、266万吨的精米,两个266万吨之内都是低关税1%,超过之后是65%。
此外,我们还承诺进口棉花配额89.4万吨,这个也是关税内是1%的配额,关税外是40%的配额。
还有进口食糖194.5万吨,关税内的配额是15%,关税外的配额是50%。
从目前来看,棉花和糖都已经突破了我们的关税配额,所以上了高关税。
但是即使关税水平提高,我们的糖和棉花的价格仍然要高于国际市场。
在粮食方面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特别是大豆,大豆没有设置关税配额,就是进口多少,都是低关税率3%,正是这样一种局面才造成现在大豆进口长驱直入,不管进多少都只有3%的关税率,这是十多年前做的一种选择。
应该说当时做的这种选择,使得我们在入世之后的最初十年,农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稳定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从现在来看,新的压力已经形成了,我们的农产品的价格已经突破了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突破了这个天花板。
这对国内的农产品、对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
也不是说当初这个选择就不对,世界上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总而言之,对大宗农产品的进口都必须更加对市场开放,这是WTO规则的基本要求。
日本做的选择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但它现在压力可能比我们还要大,日本当时就没有选择关税配额,我们选择的关税配额就是国家不干预这些农产品的进口,你只要进得来,你卖得掉,我允许你进,但是设一个量,在没有达到这个量之前我是低关税,超过这个量之后就实行高关税。
这是我们政府的选择。
日本的选择是加入WTO之后,经过五年时间,政府承诺,不管国内的供求情况如何,每年向国际市场购进87万吨大米,至于卖得掉卖不掉那是自己的事情,日本本身是大米过剩的国家,进口大米主要用于工业加工、饲料、酿造,还有一部分用于国际援助。
如果说撇开这个,日本对WTO承诺每年进口80多万吨大米之外,自由的通过市场机制进口大米设置了极高的关税,2013年日本进口大米的平均关税率达到了766%,可以想象,在日本国内市场销售的大米价格,大概相当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的8.5倍。
当然这个市场是进不去的,别人就没有办法进去,可问题是现在日本面临的一个极大的挑战是,美国要他加入TPP,即加入环太平洋的经济贸易伙伴组织,他们之间当然是有很明显的交换,美国在政治上军事上支持日本,日本要在经济上支持美国,如果要加入TPP,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日本的农产品进口的关税率应该大幅度降低,甚至达到美国提出的零关税,那对日本来说这个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大家看到TPP的谈判很难有进展,这就因为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农产品价格的关税始终谈不下来。
我相信,他们的首相也不敢轻易的承诺,一承诺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国内反响,这很难设想。
日本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说,有五大农产品是不许人家碰的,所以他叫圣域,五大农产品就是大米、小麦、肉类、牛奶、糖。
我开始很不理解,我说糖怎么就看得这么重,后来跟日本的农学省的官员交谈之后,他们说糖这个东西非常重要,糖是能量最高的食品,糖也不需要有更多的加工,抓一口吃进去,能量补给就很高,所以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战争,其他的实在供不上去送糖就行,一人发半斤糖维持三五天没有问题,所以他们对糖看得非常重。
正是这样一些情况,在WTO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准则不是一个国家自己在制定,而是WTO的规则在起作用。
现在我们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世界各国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和当年加入WTO时候的承诺有关系。
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是这些农产品大部分突破了关税内配额的进口价格,当然我们的关税配额没有用完,没有达到顶点,这三个品种的关税配额,900多万吨的小麦、700多万吨的玉米、500多万吨的大米加在一起,允许它进口的关税配额大概在2000多万吨,现在进口的谷物才1400万吨左右,所以还是在关税配额的低关税期间,因此这个压力对我们国内市场就会比较大,如果突破了配额,关税调到65%,相应的压力就会降下来。
但问题是我们国内的价格,它也不是说永远就稳定在这个水平,它也是在不断提高的。
我们2004年开始实行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特别是对小麦和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当时定的是每斤6毛9到7毛2这么一个水平,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就是每斤7毛到7毛5。
现在大家已经看到,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已经涨到了每斤1.1元到1.2元,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从每斤1.33元到1.55元,已经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在这十年之内,小麦的价格大概提高了三分之二,稻谷的价格大概提高了100%,这才使得我们顶到了国际市场价格这个天花板。
以后怎么样呢?
还会不会再继续上涨,再继续上涨和关税以外配额的高关税进口是个什么关系?
有些专家们做的测定认为,如果按照现在这个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来看,大概也就是七年左右可以顶到那个高关税的天花板,那个时候真正的压力会比较大。
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就表明什么呢?
表明我们农业到了今天这个水平,从价格的角度来看,大宗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因此就守不住自己的国门,国际农产品就有可能会进来。
我一直讲,适当的进口,我们应当欢迎,因为中国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的压力太大,但是进口过多却会带来方方面面的问题,从经济上,对产业对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会有影响,从政治上讲会涉及粮食安全、经济安全这样一些重大问题。
怎么想办法去努力扭转这种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4.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导致原有政策的成效在降低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去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的总人口,说大数是13.6亿,其中常住在城镇的人口超过7.3亿,常住在农村的人口已经降到6.3亿以下,因此去年的城镇化率是53.73%,从常住人口的角度看,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人口总数是9.6亿,和现在相比,35年增加了4亿人,有了很大变化。
9.6亿人口的时候,在城镇居住的有户籍的居民就是1亿7千多万,所以当时的城镇化率不到18%,现在的城镇化率超过了53%,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因此,农村出现了大量劳动力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现象。
说大数,农村的总的劳动力大概在5.4亿到5.5亿之间,但是到今年6月底,农民工包括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和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这两个数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2.75亿,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已经有一半离开了土地,转向了二、三产业和城镇去就业,其中外出务工离开本乡镇,到外地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是17567万人,数量还在增长。
但是这些年来,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长的速度在明显的下降。
这个趋势大概从2010年开始,2010年外出农民工到外地去就业的农民工的数量增长幅度和上一年相比是增长5.4%,到了2011年这个增幅降到了4.4%,到了2012年降到了2.9%,到了2013年降到了2.4%,到了今年1—9月,增长幅度只有1%。
这就说明整个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化、城市二三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农民工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就业的增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未来的趋势会怎么样?
当然还得看,但是总的来说,持续五年来,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增长幅度是年年下降,这里面当然有更深刻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等原因,同时有关部门测算,今年前9个月,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平均每个月的收入是2797元,这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增幅还是明显的,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的幅度降低了三个百分点,去年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农业 发展 形势 面临 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