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doc 50页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410369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297.08KB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doc 50页Word格式.docx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doc 50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doc 50页Word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主要内容为: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使传统产业得到全面调整和升级;
信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信息网络构成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数字神经系统,政府管理和决策知识化、科学化,通过信息流实现对物质、资金、人力资源和其它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建立健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和社会环境;
拥有一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信息消费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消费,全民信息教育高度普及。
信息市建设的指导方针:
按照国家和广东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南海信息市的指导方针是: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市场牵引,企业运作;
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并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
信息市建设的总体目标:
(1)建设一个通信网络-----公用互联传输网。
完善和发展现有的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逐步实现三网互联互通,形成以同步数字序列(SDH)光纤网为主干、异步传输模式(ATM)为交换方式、光纤同轴混合网(HFC)和数字专网为接入网的先进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并试用和推广先进的宽带IP技术(IPoverSDH、IPoverDWDM等),使骨干网带宽达到Gbps级,用户以Mbps级的带宽双向接入骨干网。
(2)构筑一个平台-----公用信息平台。
该信息平台由信息网络互联层和信息交换层,通过信息网络互联层将公用信息网、专用信息网和内部信息网从底层联接起来,实现互连互通,而信息交换层采用信息交换机、信息代理服务器和中间件等技术和面向对象的体系结构(如CORBA、DCOM等)将各种应用系统以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接口标准联结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同城交换,并建立集中的管理、维护及安全中心。
(3)建立一批应用系统-----在政府管理、经济、科技、教育、卫生、金融及社会生活等主要领域,建成十个以上经济调控、社会发展、城市管理、公众服务所急需的重大信息应用系统。
主要有综合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电子社会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城建信息系统,科技教育信息系统,公安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系统,财政税收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
结合这些应用系统的建设,开发一系列信息资源:
政府信息数据库、资源信息数据库、经济信息数据库、科技信息数据库、文化教育信息数据库、公众信息数据库。
(4)发展信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以系统集成和软件生产为先导,引进公司、团队、人才、技术和资金,加快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使信息产业逐步成为南海市的支柱产业;
通过建设信息基础结构和发展信息产业,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高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
(5)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环境------建立集行政管理、技术支持和专业协会于一体的管理架构,从企业到政府职能部门全面推行CIO制;
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管理办法,健全信息市运营环境;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吸纳大量社会资金,为信息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6)造就一支信息化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市民信息技术素质。
通过建立信息产业基地和其它信息化建设项目吸引国内外著名IT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进驻南海,成批引进人才,满足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的需要。
2000年,在全市高中及高等学校学生中普及计算机教育,受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总人口的15%。
2010年,全市高小以上学生普及计算机教育,受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总人口的35%。
信息市建设的阶段划分与指标:
1999年~2001年:
1在通信网络方面,建立政府专用的、物理上独立的政务网;
以ATM、SDH为基础技术的光纤网络通达各镇,通信带宽达到622M~2.5G;
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络(HFC)覆盖各村;
基于多时隙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的无线通信投入试运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始建设。
2实现公用信息网、专用信息网和内部信息网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同城交换,建立网络互联和信息交换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发所需的中间件,构筑由信息网络互联子平台和信息交换子平台构成的公用信息平台。
3在应用系统方面,重点建设以下系统:
综合电子政务系统、教育信息系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色金属、轻纺、陶瓷三大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中心、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试点。
4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重点完成以下数据库:
政府信息数据库、法律法规政策数据库、公安信息数据库、企业与产品数据库、科技情报数据库、人才数据库、国土资源数据库、房地产数据库、旅游资源数据库、社会保险数据库。
5信息产业形态具雏形,形成若干个产品龙头,信息设备制造业(如信息家电)开始起步。
6建设南海信息产业基地,高科技产业园初具规模,园区企业、研究机构达15家以上,年产值达30亿元。
以下是具体的数字指标:
●软件业和系统集成业年产值达15亿元;
●电信业务总值达15亿元;
●信息通信终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5部;
●高中学生100%普及计算机教育;
●受过信息技术培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人员占总人口的15%;
●政府上网率达100%;
●通过电子商务建设,使网上交易额达20亿元以上。
2002年~2005年:
1在通信网络方面,以宽带IP、DWDM为技术基础的骨干光纤通达各村,通信带宽达到2.5G~10Gbps。
基本实现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小区。
GPRS接入在人口较稀少地区得到普及。
2建设总体规划中的其它应用系统,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应用系统。
3开发总体规划中的其它信息资源。
4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继续发展系统集成和软件产业,使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的产值大幅上升;
随着信息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其产值和从业人员大幅增加;
信息设备制造业开始蓬勃发展。
5加快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大力推广ERP、CIMS、电子商务和国家高科技计划的有关研究成果,使传统产业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6南海市政府机关将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达到无纸化办公,政府的办公效率空前提高,政府宏观信息管理和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有效地辅助政府进行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同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对社会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减少甚至消除社会的阴暗面。
具体的数字指标如下:
●系统集成和软件产业产值达50亿;
●信息服务业产值达100亿元;
●电信业务总值达30亿元;
●信息设备制造业产值达60亿元;
●信息通信终端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00部,其中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终端达到每百人60部;
●初中学生100%普及计算机教育;
●受过信息技术培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人员占总人口的25%;
●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占全市GDP值的30%以上。
2006年~2010年:
1在通信网络方面,基础通信网络以宽带IP为基础,带宽达到20Gbps,基本实现光纤到户(FTTH)。
实现“三网合一”,基本实现家庭信息化,形成三电(电话、电视、电脑)一体、三线(电话线、数据线、有线电视线)合一的格局;
各种接入方法(FTTH、FTTB、无线接入、卫星接入等)达到优势互补。
2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覆盖南海市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消费成为市民消费的主要内容之一。
3信息产业高度发达,成为南海的支柱产业,其产值超过南海市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信息部门从业人员超过全部就业人口的50%以上。
4产业结构调整到位,其它高科技企业迅速崛起,知识经济带动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一起快速、协调发展,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居于全国的前列,南海市成为广东省和全国现代化的示范城市。
具体数字指标如下:
*信息产业年产值占GDP的50%以上;
*电子商务在企业普及率达80%;
*各种通信工具普及率达90%以上;
*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家电等信息终端家庭普及率达95%;
*小学生100%普及计算机教育;
*受过信息技术培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人员占总人口的35%;
*信息消费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
第二篇信息市的内在结构
如前所述,信息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本篇从技术、管理和社会经济的角度来描述信息市所要涵盖的内容。
信息市的技术模型对于信息基础结构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设计方法和体系结构来规划信息市的建设,可以保护已有的投资,从技术上规范将要建设的基础网络和应用系统。
信息市的管理架构主要描述从哪些方面来管理和规范信息市的建设和运营。
信息市建设是南海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重要内容,必须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高度来定位信息市建设,信息市建设是南海实现“两个转变”,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重要步骤和内容。
第一章技术模型
1、体系结构
面向对象是先进的成熟的信息技术理论,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的基础。
南海市信息化建设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基础。
南海信息市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体系结构示意图
南海市各类应用系统及最终用户在理论上抽象为应用对象,即上图的应用对象;
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提供一台或多台机器上运行许多应用程序公用的各项服务,如金融、健康、制造、零售等,即为各类公共设施;
事务服务、查询服务、许可服务、安全服务等即为上图的公共对象服务;
信息总线则容许许多不同厂商制作的对象在统一的信息通道中无混乱地进行通信。
公共信息网络、专用信息网络及私有信息网络在物理层互联的基础上,以“软件信息总线”的方式构建各网络中的应用,各种业务信息的交换在“软件总线”上进行,实现各种业务超强分布处理与信息交换集中控制的功能。
南海市各类信息服务和消费工具之间信息流程,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2客户应用程序与服务应用程序
2、物理拓扑
网络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服务,根据服务种类的不同,各种网络可以分为通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公用信息网、专用信息网络和内部信息网络(图3)。
图3网络结构示意图
3、信息模型(应用系统与信息资源)
(1)信息资源(静态信息)
静态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逻辑图如下。
(2)应用系统(动态信息流)
信息化建设中,各种业务应用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以及对通讯中各性能要求的不同,相应采用不同的对象模式进行开发。
各重点建设应用项目(如综合电子政务、医疗卫生、教育信息网络、社会保障等)直接在信息交换平台的控制下,在信息总线上安全有效快速地交换数据。
代理服务器为公网(如163.169等)上的计算机用户以及通讯网(如PSTN.GSM等)用户提供统一的接口。
各信息交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5动态信息流程关系图
第二章信息市的保障体系
信息市建设要健康有序地发展,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
信息市建设的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有括:
管理体系与运作机制,政策规定与管理办法,技术规范与标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人才培养与引进,资金保障等方面,可以用如下的层次结构图表示:
根据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南海市的实际情况,对于信息市建设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信息市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或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南海市综合发展的战略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的密切配合。
(2)对于这样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具有相当权威的政府部门或组织机构,行使组织管理、总体规划、监督协调等多种综合职能。
(3)必须根据“市场牵引,企业运作”的指导思想,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开展信息市建设项目,充分调动个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政企分开。
(4)人才、技术、资金是信息市建设的关键要素,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5)信息市建设要充分利用南海市已有的基础,发挥优势,避免照抄照搬。
第三章信息市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2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要内容,信息技术是首要的高技术;
3信息基础结构的建立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前提和基础;
4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对于南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关键作用;
5信息技术对于传统产业的调整和升级起关键作用;
6信息社会和电子化政府的实现必然导致政府机构重组和管理流程再造;
7信息市建设不仅促进南海经济再次腾飞,而且对于整个社会进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将起到关键作用。
第三篇
信息市基础结构建设规划
信息市基础结构主要包括:
基础通信网络、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
本篇从这三个大方面对信息市建设进行规划,这是信息市建设规划的基础部分。
共分四章。
第一章通信网络的规划
1、通信网络建设总目标
建立集数字、文本、语音、图象、视频信息于同一通信网络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实现通信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和一定程度的个性化,覆盖整个地区,以Gbps级的速率在骨干网上传递信息,以Mbps级的速率双向接入用户,以先进的智能技术和多媒体终端,方便地为全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信息通信业务和应用信息。
各阶段发展目标如下:
第一阶段(1999~2001年)
•视频终端用户(主要为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30万户;
•电话网交换机装机容量达50万门,电话用户数达40万户;
•数据用户终端达到2万户;
•多媒体终端发展到10万个;
•SDH光纤环路骨干网,采用宽带ATM交换机,实现干线的宽带化,用户接入网实现光纤到路边(FTTC),部分地区实现光纤到大楼(FTTB);
•完善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有线电视网;
第二阶段(2002年~2005年)
•视频终端发展到50万台;
•固定通信终端达50万户(其中多媒体终端达20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数达25万户,普及率达每百人25部;
•用户接入网实现光纤到大楼(FTTB),部分用户实现光纤到户(FTTH),基本实现交换的综合化及用户终端的宽带化和多媒体化,部分实现光交换,骨干传输网采用SDH系统;
•进一步发展HFC综合业务网,逐步增加小区光结点数量,实现用户网络的交互式宽带化;
第三阶段(2006年~2010年)
•依照总目标和技术发展另行制订。
2、大力建设南海互联网络
南海互联网络(NHnet)是南海市下一步网络建设的骨干通信网络,各网络的逻辑关系如下图:
图7南海网络逻辑关系图
第一阶段目标(1999~2001)
建立通达市局、各行政区镇的光纤骨干通信网络,形成南海互联网络的物理平台;
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政府办公网、科技教育网、医疗卫生网等应用网络;
骨干通信速率达到2.5Gbps。
第二阶段目标(2002~2005)
光纤骨干通信网络通达各行政村,大部分居民小区已铺设光纤,部分地区以10M双向进入家庭;
骨干通信速率达到40Gbps。
第三阶段目标(2006~2010)
全市大部分地区以10M速率进入家庭。
其它依照总目标和技术发展另行制订。
第二章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规划
1、系统结构和特性
南海公用信息平台逻辑上分为互联平台和信息交换平台两个子层。
其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8公用信息平台结构示意图
网络互联层是采用Internet规范和技术建立的全市统一的信息网络中文交互平台,具有分布式的网络结构,提供Web、ODBC和CGI等服务和接口。
此平台是各类计算机公用信息网、专用信息网、单机用户进行互联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开放式互联,而且能适应各种通信环境,支持各种用户接入方式。
结构如图9所示。
图9南海市信息网络互联平台
南海市信息网络互联子平台必须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1)连接性:
平台与现有的网络之间具有良好的连接和互操作能力。
(2)接入性:
网络能接纳众多用户,能使市内大量的机构、组织、家庭和个人方便地接入网络。
(3)传输性:
网络具有高速率、高宽带、低延迟等优良传输品质,能统一有效地传送多媒体信息。
(4)安全性:
保证网络运行的可靠性、用户使用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等。
(5)开放性:
符合国际标准和重要行业标准。
信息交换子平台主要从应用层上实现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
信息交换平台构建在南海公共数据网上,为企业用户,个人用户,政府用户等各个行业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交换环境,保证所有平台用户业务上能够互联互通,并建立一个集中的管理、维护及安全中心。
其层次结构如图10所示:
图10信息交换平台的层次结构图
2、系统功能
(1)网络互联功能。
以南海网络为基础,建立一个高效、高速、宽带、具有统一网控中心及中文环境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大平台,并提供统一的出口,以便与广东省、国家和国际网互联。
(2)各种应用系统互连的功能。
各应用间通过信息交换系统相互通信,实现应用层的互联互通;
实现部分网络主机之间的并行处理和分布处理。
(3)应用请求代理功能。
信息交换平台负责接收各客户应用程序发出的服务请求,并将结果返还给客户应用程序;
建立信息目录库,提供各种信息和各个数据库的全文检索功能,以方便上网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迅速获取信息。
(4)安全管理功能。
为分布对象提供高于C2级的安全。
(5)统一接入功能。
将各类用户统一纳入信息交换体系,使南海信息网络可以为更多更大更专业更复杂的用户群提供全面的服务。
提供Internet接入、电子新闻出版、网上购物、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数据交换(EDI)及电子商贸系统(ECS)、电视会议、视频点播(VOD)等多媒体增值服务。
(6)信息统计分析功能。
对一定时间段内信息交换的数量、质量、类型等数据进行统计并可形成报表。
(7)新业务生成功能。
由于CORBA体系结构的开放性,使得信息交换平台可以方便的将新的业务应用纳入信息交换休系。
3、建设目标
将南海市现有的综合信息网建成覆盖全市的公用信息平台。
以此为基础,采用Internet规范和技术,建立面向全社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信息网络互联平台,即Nhnet,并通过它实现全市各公用信息网、商用网等各类网络的互联互通,使用户可通过Nhnet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网上漫游。
到2010年,建成以SDH光纤作传输网,多层线速交换为核心,并融合当前先进的DWDM技术,以宽带用户光纤网为接入网的宽带通信网络平台。
以实现家庭信息化为目标,逐步做到三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数据线)合一、三电(电话、电视、电脑)一体,为市民提供诸如远程购物、远程医疗、电子银行、可视电话、会议电话、视频点播(VOD)等信息服务。
4、实施策略与步骤
(1)统一与联合相结合
同类网的统一与异类网的联合是网络建设的主要方法。
南海公用信息平台采用统一规划,分工实施的方法。
(2)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不同的网络在不同的业务应用中各有长短,各网融合后的业务要相互取长补短,分工合作。
(3)网络体系与应用建设同步进行
南海市三网合一的建设使得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与计算机网实现了互联、互通,但网络的互通只是为应用的扩展提供了底层的支持,真正使网络具有生命的是构建在网络之上的形形色色的应用。
因此业务应用的建设要与网络的建设同重并举。
(4)步骤:
1999~2000年:
建立中文环境的南海信息网络互联平台。
2000~2001年:
建立南海信息交换子平台。
2002~2010年:
根据南海应用状况扩充公用信息平台的功能
第三章应用系统的建设规划
应用系统是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直接为用户服务的部分,必须调动社会各领域的力量,努力建设好南海市各应用系统。
1、建设总目标
在规划期内,要在政府管理、经济、科技、教育、卫生、金融及社会生活等主要领域建成大型应用系统,并逐步实现各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使南海市信息化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2、投资机制
所有应用系统按投资效益可大体划分为政府型、市场型和公益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按不同的投资体制进行建设。
①政府型:
这种类型的应用系统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重要手段。
以政府投资拨款为主,当然也不排除以其他途径筹措资金。
②市场型:
这类应用系统与南海市经济建设直接相关,是南海市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要素,对这类系统,主要是由各收益单位和建设单位以市场手段筹措或引进建设资金。
③公益型:
这类应用系统具有广泛的共享价值和社会公益性。
对这类系统,建设资金的筹措可以采取建设单位筹措为主,政府给予必要的经济扶持或政策倾斜的方法。
3、主要的应用系统
信息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各行业的各类信息系统建设并投入运行的过程。
在2010年前分批完成的主要应用系统有:
(1)、综合电子政务系统
综合电子政务系统是全市党政机关、主要行业管理部门和主要事业单位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办事效率,实行政务公开,提高领导能力、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决策水平的综合性应用系统。
是政府连接上级、沟通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综合电子政务系统包括:
●办公自动化及政府上网系统:
利用工作流和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技术,实现政府部门内部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文件传递、审批、上情下达,通知、签报的发送,信息共享,会议管理、日程管理、多媒体档案管理等。
政府的各职能部门将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在网上公布,提高透明度和服务水平。
●专业职能管理信息系统:
计划、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经贸等专业职能部门内部,以现有业务流程为基础形成的专业职能管理信息。
它们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其他部门提供经过专业处理的各类专业信息。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包括统计信息、宏观经济预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doc 50页 企业 信息化 建设 发展 现状 doc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