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397665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68.88KB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之曹操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曹操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勇于进取,是政治家应有的风度。
曹操所期望的是结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战乱场面,此等志向岂是一般的凡夫俗子所敢奢望的。
也是为封建礼教不能容忍的,做一个忠臣良将是何等荣耀的事情,为什么要去过多的奢望呢?
如果他真象其他普通人一样悲天悯地,愤世嫉俗,恐怕就难以成就其后来三国鼎立之业。
三、智勇双全、军事天才
作为军事家,曹操更是有勇有谋。
他胸怀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众多战役中都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天才。
曹操对各路诸侯的战略战术,人力物力均了然于胸,做到了知己知彼。
所以他在军事决策上时时会料事如神,数年间军力扩大数倍,领地增加数十倍。
小说第十二回曹操用计大破吕布于定陶。
曹操率兵至定陶,连续数日不战,而是引军退四十里安营扎寨。
当时正是麦熟时节,曹操军中也确实缺粮,就命军士割麦为食。
吕布得此讯息后带领人马赶来,快要到曹军营寨时,发现左边有一大片茂密的树林,担心林子里有伏兵,而返回了。
曹操便用疑兵之计,在林子里插了大量的旗帜,命部队第二天埋伏于营寨西侧没有水的河堤中,他料定吕布会来烧林。
果然第二天,吕布中计战败,落荒而逃。
此战,可见曹操对敌人的心理分析,以及对作战地形的观察已面面俱到,做到了天时、地利,因而他料事如神,行军布阵井井有条。
再如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仅此一战,曹操即察觉非刘备所能想的战术。
曰:
“但知谁为刘备画策?
”此乃刘备初获徐庶的第一战。
足见曹操那军事上敏锐的嗅觉。
曹操无论在战略、战术方面,都能应付自如。
在战斗时,曹操常能根据敌我情况,临机决策,变化多端。
在战略方面,曹操能集中部属智慧,择善而从,少有失误。
例如当他与吕布争夺兖州,相持不下时,陶谦病死,曹操采用谋士之计,平定了兖州,继而征服了徐州,然后囊收了冀州。
曹操在战略、战术上做得怎样出色,如果其军队没有较强的战斗力还是不行的。
在各诸侯中,吕布的军队号称勇悍,袁绍的军队人数最多,但经过多次较量之后,都为曹操所败,说明曹军的战斗力才是最强的。
曹操一贯作战时身先士卒,重视粮食生产及运输等措施。
第十二回濮阳城曹操大战吕布,曹操领众将,率兵入城。
李典曰让曹操在城外等候,自己先进城,曹操当即训斥道:
“我不自往,谁肯向前!
”遂当领兵直入。
曹操能如此身先士卒,曹军士气怎么能不高?
曹操起兵,也打过不少败仗,但军队始终没有溃散,皆得力于他治军严格,首先从我做起,以身作则。
反观其他军阀,袁绍指挥军队宽松、不严厉,法令就无法建立;
吕布勇敢但没有计谋,不慎重、不稳重,言而无信;
刘表对军事不熟悉,不钻研,只知道保护自己的领地;
袁术娇奢、无礼,一点都没有善良之心。
相比之下,曹操将他们各个击破,是迟早的事。
由此可见,曹操可以称得上三国时代的军事天才。
四、爱才如命、胸怀宽广
自古以来,但凡能成大事者。
都是能容才,爱才,用才之人。
古语有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在那个诸侯群起,四方割据的乱世之中,曹操之所以能从一个起初只有五千人马的小小地方军阀迅速成长,历经几十年的东征西讨,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从而统一北方的大片土地。
应当归功于他的爱惜人才,心胸开阔。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讲到刘备新野兵败,投奔了袁绍,刘关张三兄弟分离失散。
关羽被围于城外土山之上,曹操对关公的神武仰慕已久,在讨伐董卓时见关公温酒斩华雄,便知关公乃不可多得的将才,一心想收为己用,苦于没机会。
现在关公败在自己手上,正是天赐良机。
于是他让张辽去劝降关公,虽然结果关羽答应了,但附加了三个条件,其中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第三条:
“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
这样一来,曹操不是养虎为患再放虎归山吗?
这种史无前例的投降方式——败兵之将有条件投降,曹操也应许了。
回到许昌,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邀请关公,金钱美女更不在话下,最后连赤兔马都慷慨相赠。
而关公虽在归降曹操期间斩杀了袁绍麾下的两名大将颜良与文丑,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
但当他得知刘备下落后,便毫不犹豫的辞别曹操,前往投奔刘备。
曹操非但没有强加阻挡,还亲自送行。
这绝非一般人所能做出来的举动,如果曹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那关羽怎能活着离开!
而且关羽在离开中,过五关斩六将将曹操几员守城大将一个不留的杀了,然后扬长而去。
若是别人遭受如此损失,定会马上起兵追杀,而曹操却召回了私自前往追杀关羽的夏侯惇,以常人难及的大度放走了关羽。
其爱才如命也可见一斑。
第四十一回,赵子龙单骑救主,曹操的爱才之心更洋溢于表。
当时,曹操在山顶观战,只见赵云所到之处,威不可挡。
曹操命军士不准放箭,抓活的,但最终未能得到。
在你死我亡的战场上,曹操非常欣赏赵云的神勇无敌。
为了一个对自己能构成很大威胁的敌方将领,曹操可以发出“不准杀死赵云”的命令足以看出其爱才惜才的心胸是如何的博大,怎么不教人为之动容?
再如,袁绍帐下的陈琳曾写过一篇讨伐曹操的文章。
他下笔千言,洋洋洒洒,痛骂曹操,历数曹操的种种罪行,从曹操的祖先骂起,搞得曹操很没面子。
后来曹操击败袁绍,俘虏了陈琳。
手下劝曹操把陈琳杀了,曹操却因为赏识陈琳的才华,不忍杀他而将他放了,收为己用。
我们再看看曹操的《短歌行》,其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流露出曹操爱才心切,求贤若渴的真情。
曹操的爱才之心如此,谁可比之?
俗话说:
宰相肚里可撑船。
在我看来,曹操的气量和胸襟恐怕要比宰相大的多吧。
作为一个乱世中的封建统治军阀,若想独霸一方而虎视天下,完成统一大业,那么爱惜人才,胸襟开阔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而曹操恰能以实际行动践行之一原则,使得许多人才愿意归顺于他,为他出谋划策,出生入死。
五、功大于过、堪称英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那么小说中的曹操有那些过错呢?
杀吕伯奢全家;
在官渡之战中,借粮管首级平众军士对自己的怨愤;
“杨修之死”……所犯这些过错,在小说中就是曹操“奸”的一方面,然而,曹操身上的“雄”与“奸”是相辅相成的,“雄”是其目的,“奸”只是其手段而已,曹操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不得不采取一些行动,这对于曹操恐怕是时势之所然也。
曹操虽然残酷但并不暴虐,冷酷但并非无情。
他虽然杀了不少人但也未必想多杀,他原本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非常重感情的人,但残酷的政治军事斗争又是你死我活的,面对一个个凶险的敌人,他不得不抢先一步要了别人的性命,甚至不惜错杀无辜。
但热爱生命重感情还是他的本性。
他杀人不眨眼但并不以杀人为乐。
执法不讲情面但又通情达理,慷慨多情真豪杰。
文中描写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他对为袁谭,孔融哭尸的王修,习脂就很放了一马,甚至还送去了礼物。
对典韦的英年早逝悲痛的死去活来的描写就更别提了。
所有的这些描写都是作者为了表现曹操作为伟人而不同于别的伟人的一面。
英雄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曹操自己是怎样评价的。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讲到曹操煮酒论英雄。
当时刘备也住在许昌。
有一天,曹操请刘备到俯中饮酒共论天下英雄。
刘备列举了当时雄据一方的封建军阀,如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孙策,却被曹操一一否定。
于是刘备问谁能当之,没想到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听到这话,吓得汗流浃背,匙箸落地,后借听到雷声才掩饰过去。
曹操说:
“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日月之志者也。
”那是说,凡是称得上英雄的人,都有吞吐天地宇宙的宽广胸怀,有宏远高大的凌云壮志,更兼决胜千里的雄才伟略。
凡此三者备,可谓英雄也。
曹操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自古以来,帝王之位,能者居之。
小说中说曹操是汉室的乱臣贼子,那么商汤灭桀,武王伐纣,刘邦诛秦,又算作什么?
难道说他们也是奸臣?
曹操虽然在有生之年没能结束军阀混战的局面,但他统一了北方,消灭了那里诸侯割据的局面,发展了经济,人民得以修养生息,为后来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鲁迅先生评价曹操说: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色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军阀割据的动乱年代,曹操作为一个封建统治军阀,能胸怀大志,爱惜人才、文武兼备、策马驰骋华夏、挥鞭平定北方,堪称一世之英雄。
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英雄本色不容诋毁。
宋江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宋江作为一个受封建礼教熏陶下的知识分子来说,自然在他身上会体现的淋漓尽致。
正如大家熟知的宋江冒死探父的故事所讲的那样,当他得到弟弟写来的书信,知道父亲已故后哭得昏迷,半响才醒。
后来又星夜兼程回家吊丧,当被官兵拿去时不断的给宋太公宽心。
如此之人,真是孝义的典范。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概括,而中国人的谦虚是中庸思想最浅化的表现,作为一名儒生,在他身上也会寻找到这一点。
如《水浒传》第六十二回中有这样一段话:
“……次日,宋江杀羊宰马,大排延宴,请出卢员外来赴席,再三再四,谦让在中间坐了。
酒至数巡,宋江起身把盏,陪访道“夜来甚是冲撞,希望宽恕。
虽然山寨窄小,不堪歇马,员外可看“忠义”二字之面,宋江情愿让位,休得推却……”。
单从这简单的对话足以看出谦虚内敛这一特点。
也许有人会说,宋江此番话完全是容套之意。
试问宋江既然想做第一把交椅又为何要请卢俊义进梁山呢?
宋江作为一个封建知识分子,难道他就没有抱负,没有理想吗?
其实在《水浒传》第三十九回中,宋江的那首言志诗《西江月》足以看出他的抱负:
心在山东身在关,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好一个“凌云志”道出了他的心迹,道出了招安的一个原因,道出了那时知识分子的心愿。
卓越的军事才能梁山泊的发展壮大与战斗取得的胜利是分不开的,而取得胜利的关键又与宋卓越的军事才能是分开的。
在《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合中,宋江率领将士攻打大明府时,已猜出关胜将采取围魏救赵一计,于是不得不退军。
同时,他又想到敌军定会反攻,于是将计就计,在途中做好埋伏,采取引狼入室,再用关门打狗的方法,当敌人进入埋伏圈时,一战告捷。
这既保全了梁山军队的实力,又打破了敌军反攻计划。
在《水浒传》第五十六回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徐宁道:
“……家中妻少,必被官司擒捉,如之奈何?
”宋江道:
“这个不妨,观察放心,全在小可身上,早晚便取全到此完聚。
”这寥寥数语足以见得宋江在军事上考虑周全细微。
又如第七十六回,面对童贯雄兵压境,宋江泰然处之,用九宫八挂阵把敌人围的水泄不通,最后一举歼灭了所用敌军。
这些都充分证明宋江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才可以看到好汉们的英雄气魄。
宋江除了这三方面的特点外,仗义等其它性格也是其具有的。
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招安,选择了归顺朝庭,的确在今人看来,招安这步棋确实是走错了,错在哪呢?
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他的阶级本性与保守这一性格决定的。
封建大一统的思想和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同时他有时时刻刻为自己的兄弟千古名声着想,他对朝廷抱有着幻想,幻想着在那里实现理想。
宋江,一个半农半吏的地主阶级与封建知识分子的结合体.孝义,他谦虚,他仗义,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又充满了抱负,面他却又难以跳出时代的怪圈。
蓼儿洼上的一抹黄土,那是他的悲剧,也是作者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宋江形象分析
一胸怀大志患得患失
作为郓城县刀笔小吏,宋江生逢末世,胸怀大志。
《水浒传》第十八回对他出场的描写是:
“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
他为人排难解纷,济人贫困,周全人性命,注意收拢人心。
这是乱世枭雄的首要特点。
不过,宋江不以武艺称雄,也不以文采见长。
他抑自身短处,扬自己长处,重点在做人上下功夫而不重于做事,深得征服人心的奥秘,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及时甘雨四方称”。
在豺狼当道,社会黑暗混乱的季世,宋江的早期活动突出表现了他处心积虑图谋天下的抱负。
只是因为时机未到,才暂时守着刀笔小吏的岗位,上通官府,下结豪杰,只等时机来临,揭竿而起,聚积好汉,养成势力,摇动天下。
正所谓“他年遂得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那时候,北宋王朝承平日久,累世因循末俗之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徽宗荒淫无耻,重用蔡京、高俅、杨戬、童贯等“四贼”,政治腐败。
他们公开卖官鬻爵,养拉私党,争权夺利,互相倾轧。
英雄豪杰试图靠文才武略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是不可能的。
即如蔡京以翰林学士出身,实非因才略见用。
他凭着早年遭迹端王,当上老师,工书善画,投合端王;
又凭着几十年的官场操练,练就一身察颜观色,溜须拍马的本事,把小主子伺候得烫贴舒服。
一朝端王登基,蔡京夤缘而上,成为当朝太师宰相。
浑如明朝大奸臣严嵩以善写“青词”阿附世宗嘉靖皇帝的路数。
其他像高俅、童贯、杨戬之流,斗筲之辈,亦皆因遭迹端王,迎合端王通熟浮浪子弟门风,里外帮闲,无非吹弹歌舞,踢球打弹,相朴玩耍,做低服小,委屈忍让,慢火煎鱼,持之以恒,把一个“捧”字做到十二万分。
一旦功德圆满,遂篡庙堂高位,连亲结党,横行霸道,仗势欺人,扰乱天下。
另外,宋朝鉴于残唐五代藩镇割据之弊,尽夺藩镇之权,世代谨守祖宗“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立国原则,事权分散,人浮于事,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政治局面。
徽宗让高俅、童贯这种无知奴才掌兵权,不必提防篡位之患,免蹈残唐五代皇帝形同傀儡之侮。
奴才治国治军无方,维护自身权位却煞费苦心。
如此逐层蔓延,形成一个腐败低效的官僚体系。
国力日益衰弱,社会愈加黑暗。
尽管如此,北宋末年的政治腐败还没有导致大饥荒,大瘟疫等天下大乱,人口大量死亡的局面。
全国性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还没有形成。
英雄豪杰难以借助社会潮流的力量称王争长,改朝换代。
在这种形势下,宋江想成大器很难。
他试图走一条造反之路,又不敢冒造反失败的风险,只好过早地放出“天子圣明,奸臣当道”,“替天行道,赦罪招安”等自相矛盾,自欺欺人的声音。
例如《水浒传》第二十回里,宋江见了济洲府新太守宗府尹行下所属各县的文书,心内寻思道,“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犯了迷天大罪,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观察,又损害了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
月下别了刘唐后,一头走,一面肚里寻思道,“那晁盖倒去落了草,直如此大弄”。
这体现了宋江衷心羡慕晁盖等走造反之路,势力迅速发展,初具割据基业的入伙念头,次日早晨即借故杀了阎婆惜。
因为在实际上,当时宋江完全可以夺回晁盖回书,然后烧掉证据,而不是杀掉阎婆惜。
第三十五回记叙清风山人马投梁山泊入伙时,宋江直说到,“刘唐寄书,将金子谢我,因此上杀了阎婆惜,逃去在江湖上”。
可见,怒杀阎婆惜掩盖着宋江处心积虑逼迫自己走上造反之路,断绝偷生念头的做秀心态。
第二十三回里他逃到柴进庄上,结识武松,拜为兄弟,临别并未嘱咐话语。
到第三十二回,离怒杀阎婆惜已经一年,宋江看到全国性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没有形成,推翻北宋王朝需要长期斗争,起义失败的风险很大,不敢冒造反失败的风险。
他与武松分手时道“......入伙(二龙山)之后,少戒酒性。
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
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按《水浒传》记年,第三十二回记公元1108年冬的事,第七十一回英雄排座次是公元1120年夏的事,第一百二十回结束于公元1124年夏。
宋江的这种腔调一直持续到最后,体现了他虽然胸怀大志,但面对现实又患得患失的衷肠。
这块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自相矛盾的招牌,体现了宋江的政治动摇性,使天下多少英雄好汉望而止步,使多少梁山好汉心灰意泠,既大大削弱了自己在天下的政治号召力,又大大削弱了梁山义军的斗志,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这在第七十七回至第八十回里表现很多,朝廷派往征剿梁山泊的很多高级将领被梁山泊捉了又放,极大地削弱了义军的斗志。
特别是第七十九回里,李俊活捉统制官刘梦龙,张横活捉步军校尉牛邦喜,恐宋江再放,就地格杀。
二仗义疏财网罗豪杰
宋江试图以江湖领袖起家,早年就注意从生平小事起,仗义疏财,受人喜欢,日积月累,名闻遐迩。
他不仅仅为结识江湖好汉而疏财。
例如第二十回里,他一听说阎婆有难,当即写贴让阎婆去支取棺材,又另付十两银子做送葬费。
第二十一回叙述他赍助唐牛儿,许给卖汤药的王公一具棺材及送终之资。
在清风寨他厚待花荣手下;
在江州牢城营买上买下,自管营至囚徒,无不欢喜他。
正是因为他所到之处,善待凡夫俗子,才赢得在江湖上有最响亮的名气,令天下豪杰倾心向往,遇难时投奔他。
而对他来说,网罗豪杰更重要,也更热心。
《水浒传》第十八回道,“若有人来投奔他,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
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地是挥霍,视金似土......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
在这方面,宋江比柴进、晁盖更成功。
按第九回,柴进作为一个大财主,“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
。
他认识到家族危机,结交豪杰为留条后路,无心做江湖领袖。
“小旋风”比不得“及时雨”得了民心。
按第十四回,晁盖作为本乡富户,“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
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
”他独霸村坊,江湖都闻他名字。
凭着这种威望,刘唐、公孙胜牵头,推举他为首领,智取生辰纲,占据梁山泊。
这对宋江是个极大的冲击!
但是,晁盖生性耿介,脾气急躁,对下属未免严苛,不够圆通善变。
按第四十七回里,晁盖听说时迁偷了祝家店里报晓鸡引起争闹,立命斩其同伴杨雄、石秀。
结果宋江、吴用、戴宗及以下众头领力劝,晁盖势不压众。
大家也觉得受不了晁盖的气,逐渐心归宋江。
作为江湖领袖,容忍不良品性比善恶分明更重要。
像宋江厚待花荣手下,在江州牢城营买上买下的做法,晁盖是学不会的。
在收买人心方面,宋江更成功一些。
他多立战功,又对众头领体贴关怀,安抚解劝,步步为营,慢火煎鱼,逐渐提高威信。
等晁盖觉察,为时已晚。
“托塔天王”称号是就一件事获取的,比不得“及时雨”生平普施恩惠,图谋天下。
仗义疏财的目的是网罗豪杰。
有江湖声望而不去奔交,专等豪杰遇难投奔,结识的豪杰就很有限。
在梁山好汉中,受柴进资助结交的有杜迁、王伦、林冲、武松、石勇、宋江兄弟;
受晁盖资助结交的有白胜、刘唐、阮氏三雄。
受宋江资助的有武松、李逵、薛永。
而因奔走结交,被宋江网罗上梁山的先有花荣、秦明、黄信、燕顺、王矮虎、郑天寿、吕方、郭盛、石勇、后有戴宗、李逵、李俊、李立、张横、张顺、穆弘、穆春、童威、童猛、薛永、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侯健等。
到第四十一回宋江正式投托梁山泊时,40位头领中属宋江网罗上山的有25位,属晁盖网罗上山的仍是7个,甚至晁盖等一行8人也是宋江报信纵放上山的。
于是晁盖对宋江谦让山寨第一把交椅。
宋江虽推辞过去,坐了第二位,但是当即发号施令,让梁山泊新旧头领分左右两边坐下,属宋江网罗上山的新头领待日后出力多寡,再排座次。
新旧头领的数目为27比9,明显地宋江占了极大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仗义疏财,宋江也非胡滥使钱。
第三十八回里“及时雨会神行太保”,一文未花,也网罗一条好汉。
可见疏财与否,完全服务于网罗豪杰的需要。
客观地说,宋江、晁盖、柴进等仗义疏财,结识的豪杰多是风尘中不安分之人。
贪官污吏盈天下,“苛政猛于虎”,百姓就认强盗为义士。
宋江以笼纳英雄自负,所过清风山,对影山、黄门山、揭阳岭、浔阳江,强梁豪杰皆望风下拜,敬服归心。
朝廷上权奸当道,屈压俊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林冲、杨志、花荣、裴宣、宣赞、鲁达、薛永等正直耿介,落魄潦倒。
世俗还以为他们头脑僵化,不合于世。
他们被逼上梁山,是起义队伍的中坚力量。
宋江对他们也重加网罗,为其所用。
奔走结交是宋江网罗豪杰的鲜明特点。
生平疏财买下江湖声名,时机成熟时他会积极摘取胜利果实。
杀了阎婆惜后,阎婆大闹郓城县。
第二十二回里,“朱仝义释宋公明”,与宋江商议投何处去好。
宋江虽欲上梁山,却要先投托三个去处:
一是沧州横海郡柴进庄上,二是青州清风寨花荣处,三是白虎山孔太公庄上。
目的是结交多路豪杰,一块拉上梁山泊;
免得单身投奔梁山,恰似走投无路。
如此权威扫地,谈何施展人生抱负!
宋江计划投托这三个去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沧州横海郡柴进庄上,“专一招接天下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
宋江投奔柴进庄上,可以结识、网罗那儿的好汉,收为知已,一同投梁山泊。
事实果然不出所料,宋江在柴进庄上结交了被柴进疏慢的武松,拜为兄弟,赠送盘费,尽情笼络。
青州清风寨花荣处通三处恶山:
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皆是强盗渊薮。
宋江凭着江湖上声名远播,打进去收纳那儿的英雄好汉;
拉出来同归梁山泊,自成体系。
这也基本遂愿。
他送别武松入伙二龙山后,冬夜独闯清风山收纳燕顺、王矮虎、郑天寿等一伙;
投清风寨抛头露面生出事故,迫使花荣造反并收降朝廷将领秦明、黄信;
在对影山劝服吕方、郭盛一伙人。
最后这三起人马都随他投梁山泊入伙时,与梁山泊旧有人马相差不多。
白虎山孔太公庄上孔明孔亮兄弟也是一方豪杰,实力雄厚。
到第五十七回造反时,能聚集起五七百人,占住白虎山。
宋江到白虎山孔太公庄上,联络加深感情。
一旦有变,这方豪杰自会鼎力跟他同上梁山泊。
到第三十五回,宋江联合了几处人马同投梁山泊。
因有事故,宋江回家。
第三十六回断配江州途经梁山泊时,宋江完全能上山入伙。
表面上宋江害怕不忠不义,以恪遵父训相辞,不愿上山落草;
实际上他仍嫌此时上山实力不足。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宋江在前面已犯下杀人落草、造反谋逆的大罪。
后来在江州浔阳楼仗着酒醉掩盖,故意索借笔砚题下反诗,留下籍贯姓名并配军身份,掀起风浪,闹了两处州郡,仍到梁山泊落草。
综观前后,可知他根本谈不上恪遵父训,害怕不忠不义。
上山落草是他实现抱负的基本条件和一贯想法,不存在所谓父训,忠义的顾忌。
最后连宋太公也随宋江落草梁山泊,谈什么不忠不孝,清白姓字?
宋江胸怀大志,太公有所察觉,但父子天伦胜过愚忠观念,太公后来支持宋江落草梁山,公开造反。
所以,断配江州途经梁山泊,宋江嫌上梁山泊入伙的时机仍不成熟。
因为他拉上梁山的头领和人马仍少于梁山泊旧有人马,他的威望仍不如晁盖。
此时上梁山泊坐第二把交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演义 人物形象 分析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