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三年级教材教法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391299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58.81KB
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三年级教材教法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
《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三年级教材教法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三年级教材教法培训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另一方面也能使他们初步感受图形运动与变化的一些基本方式和特点,拓宽观察、分析现实空间与平面图形的视角,逐步增强空间观念。
第三是综合与实践部分:
本册先后安排了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第一次是结合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安排“周长是多少”,引导学生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等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周长及其计算方法的认识,提高测量、计算和估计不同平面图形周长的能力。
第二次结合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安排“多彩的分数条”,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等分数的含义,感受这些分数与1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他们在活动中发现和提出更多有意义的问题,不断增强问题意识。
下面我们来逐单元梳理: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这一单元主要教学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相应的估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
本单元内容是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表内乘法和二年级下册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教学的,后续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四年级下册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算理,这一方面是因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在整数乘法运算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本身也是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
由于在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特别是连续进位以及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等问题的具体处理方法,学生均不易掌握。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重视口算,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算法。
本单元教学的乘法口算主要有:
几十或几百乘一位数,如40×
5,6×
700;
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加一位数,如6×
8+5;
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如24×
2,6×
16。
在这里举个例1的例子,首先用图画凸现实际问题里的数学问题“求3个20是多少”,列出算式20×
3,安排学生摆小棒、想算法。
有人会通过3个20的连加计算;
有人会想“3个2捆是6捆,就是60根”;
也有人会从2×
3=6说出20×
3=60。
虽然大多数学生看着算式20×
3或看着摆的小棒会很快说出得数60,但怎样想的、怎样算的未必清楚。
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把20×
3理解成“2个十乘3,得6个十,是60”。
逐渐明白:
几十乘一位数可以看成“几个十乘一位数,得到若干个十,写成几十或几百几十”,这就是几十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二)加强估算,让学生体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及其应用
估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算法,有些实际问题不需要精确的得数,只要得出“大约多少”就够了。
这时,采用估算比笔算更为合理。
而且,估算能发展数感,所以新课程十分重视估算的教学,例2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想想做做”里还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材在编写估算内容时注意了三点:
1. 创设估算氛围。
例2给出西瓜每箱48元,哈密瓜每箱62元这两个条件,问题不是买4箱西瓜要多少钱,而是“带200元钱买4箱西瓜够不够”。
这个问题情境一方面不要求算出48×
4的精确得数,只要回答48×
4的积比200大还是小;
另一方面学生还不会笔算48×
4,只会口算50×
4。
在这样的氛围中,引入估算是比较自然的。
正如前面曾经说过的,估算应接着掌握的口算教学,估算要避免笔算的干扰。
2. 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估算。
例2没有告诉学生怎样估算,而是让他们直接解决“带200元钱够不够”的问题,并交流想法。
学生一般会这样想:
如果每箱50元,买4箱正好要200元;
事实上每箱48元,不满50元,买4箱的钱一定不会超过200元,所以带200元买4箱西瓜够了。
这是联系生活经验的思考,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3. 让学生愿意估算。
例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头脑里估算,不写出估算的步骤和方法,直接口头回答问题。
“试一试”回答“带300元买5箱哈密瓜够不够”,只要在“够”或“不够”两个答案中选择一个,用画“√”的方式回答问题。
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头脑里估算,但不善于把想法写出来。
如果一定要他们书面表达估算步骤与方法,就加大了估算的难度,这也是造成学生不愿意估算的一个主要原因。
教材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只要他们会思考、会估计,暂时降低书写的要求。
教学应该理解教材的这个意愿,并落实到估算教学中去。
显然,不要学生写出估算的过程,他们会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
如果要他们写出估算的方法,会有多难,可想而知。
(三)算理与算法并重,让学生有意义地掌握笔算方法
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还是笔算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重要基础。
教材编排例5、例6、例7三道例题,引导学生经历建构竖式、体验进位、掌握连续进位的过程。
笔算是有法则的,学生应该按照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笔算主要是教学法则,但不应是向学生传递法则,而是帮助他们意义建构算法。
要通过建构算法,让学生懂得算理,理解竖式的结构,掌握计算步骤和方法。
1. 例5,摆小棒,形成有条理的计算思路;
写竖式,把计算过程按步骤搭建。
2. 例6,摆小棒,感悟怎样进位;
说竖式,形成计算法则。
3. 例7,利用已有的计算经验,有条理地连续进位。
(四)从一般到特殊,教学几百零几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
例5到例7及其练习里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的各个数位上都不是0。
这些乘法,有利于教学乘法计算法则。
事实上,有些乘法的三位数里有0,或者是几百零几的数,或者是几百几十的数。
这些乘法既要按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法则计算,又要处理好“0乘任何数都得0”这点特殊性,并简化竖式的写法。
例8~例10专门教学这些乘法。
(五)教学“倍数”关系,解答一步计算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倍数关系是数学里的基本数量关系。
儿童建立“倍”的概念比较难,安排在三年级教学会顺利一点。
倍数关系的问题之所以能用乘、除法解答,因为“倍”与“几个几”“平均分”有联系。
沟通这些联系,就形成了“倍”的概念,就梳理了倍数关系,就可以用乘、除法解答倍数问题。
本单元编排两道例题,教学有关“倍”的意义与倍数关系的问题。
本单元教学建议:
理清算理,掌握方法,勤加练习,形成技能。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这一单元内容大体分两段安排:
第一段,了解判断物体轻重的基本方法,知道千克是常用的质量单位,感受1千克或几千克的实际轻重;
第二段,认识克,进一步掌握称物体轻重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表。
本单元内容就知识本身而言,在这之前需要二年级下册学习的认识万以内的数作为基础,但是就它所属的领域而言,都属于常见的量的范畴,那么在这之前已经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了元角分,二年级下册认识了时分秒,在后续学习当中还会学习更多的量,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吨,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年月日,四年级上册的认识升和毫升等等。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探索并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这是因为三年级学生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他们需要通过丰富的活动积累经验,形成鲜明的表象。
而单位换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比较广泛,对后续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也应作为重点来对待。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合理估计物体的轻重,这是因为估计物体的轻重不仅需要学生对千克和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还需要他们对物体自身的质量有一定的了解。
由于学生受生活经验所限,再加上刚刚接触质量单位,因此他们完成相应估计活动会有一定的难度。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质量和重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简单些说,一个物体的质量表示这个物体含有多少物质,质量是恒定不变的。
一个物体的重量是这个物体受到的地球吸引力,重量因物体所在位置的纬度和高度不同而略有变化。
在物理学中,质量和重量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
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区分物体的质量与重量,经常以“物体有多重”来代替“物质有多少”。
三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严格区别质量与重量的条件,因此,本单元教材既使用“质量”这个词语,又把物体“有多重”视为物体的质量。
本单元教材十分重视有关质量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知道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而且要求他们具有1千克和1克的初步观念,能用秤计量物体有多重。
为此,教学前应添置或借用一些盘秤和电子秤,尽量为学生创造称物重的条件,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例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热情,设计多项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体会1千克有多重,初步形成千克的观念。
“克”是比较小的质量单位,1克是相当轻的物重。
学生认识克,形成1克的观念会比较困难。
为此,我们联系身边的小物体认识克,体验1克有多重。
这一单元教学建议是要不怕麻烦,让孩子尽可能地亲身体验才好。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本单元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会用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测量线段长度的基础上编排。
主要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结构特征,平面图形的周长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从列出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到,从本单元起,学生进入认识平面图形的第二阶段——学习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是后续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以及圆的认识等等的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求是: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从这些教学要求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教学内容虽然传统,教学方法绝不能守旧。
描述教学要求的“观察”“操作”“探索”等动词,是改进教学方式的着力点。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学习多边形的开始,认识其特征,不仅是学习本单元周长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以及其他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础,同时还有利于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
为使周长的含义更具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教材中没有给出抽象的周长定义,而是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经历由具体实物某个面的“边线长”到平面图形的“周长”这一抽象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
(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在平面图形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比较基础的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从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开始,逐渐向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圆和扇形发展,是比较合理的安排线索。
学生获得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和探索图形特征的经验,会长期影响其他图形的教学。
1. 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取教学内容。
日常生活的许多物体都有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一年级上册在玩积木的活动中,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
本单元例1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用图画呈现教室的场景,里面有国旗、黑板、讲台、课桌等物体,让学生从物体上寻找长方形的面和正方形的面,与已有的直观认识相衔接,引出例题要教学的内容。
2. 安排操作活动,鼓励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表现在它们的边和角上。
为了让学生有针对地研究图形特点,教材细致安排学习活动。
一是要求“拿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准备操作活动的材料;
二是提出“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要求,并且通过四张照片,示范了怎样量、怎样折、怎样比的操作;
三是指出“看看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明确研究的内容。
这些细致的安排,能帮助学生主动开展探索活动,发现图形的特点。
3. 组织学生交流,从边和角两方面分别整理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能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但是,大多数人的发现往往点滴零星,有人看到了边的特点,有人看到了角的特点。
因此,十分需要相互交流,在各抒己见的同时,也吸纳别人的发现,共享成果,全面了解图形的特点。
学生的交流往往不成系统,需要整理。
整理的主体仍然是学生,由他们把自己的点滴认识系统化。
一般先整理长方形的特点,再整理正方形的特点。
每种图形都先整理边的数量与特点,再整理角的数量与特点。
4. 回顾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点的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组织回顾、反思学习过程,是数学教学应该十分重视的环节。
过去的数学教学只关注知识的小结和总结,让学生记住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现在的数学教学,不仅注意知识内容的归纳,还关注学习活动的体验和学习经验的积累。
因为学生的发展,不只是知识的增加,更是能力的提高和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
学生能力的提高,不只是会解数学题,更是会学习数学。
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应该喜欢学数学、有信心学好数学,并乐意应用数学。
经常组织学生回顾数学学习过程,反思数学学习的收获,是培养学习能力和积极情感态度的重要渠道。
例题要求想一想,“是怎样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这就是对曾经进行的学习活动的回顾和反思。
应该体会到认识图形需要“探索”,“量”“折”“比”是探索图形特点的方法;
应该体会到相互交流的好处,在交流中可以讨论、互补、共享成果;
应该体会到整理知识的重要,有利于记忆和表达;
应该体会到……
(二)联系实例教学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让学生初步建立周长概念
由线段或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图形的周长。
教材没有给出抽象的周长定义,而是让学生联系实物的某个面以及简单的平面图形,直观体会周长的含义,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操作,表达对周长的理解。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涉及周长的现象和问题,学生有接触这些现象与问题的机会。
如,沿着环形跑道走一圈,所行的路程是环形场地的周长;
给镜子做一圈边框,边框的长是镜子面的周长;
给台布缝一圈花边,花边的长是台布的周长……联系身边的实例,有利于理解周长的含义、形成周长的概念,有助于解决关于周长的实际问题。
(三)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具有解决与周长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属于小学数学里的基本技能,它的概念与思想方法适用于其他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
所以,教科书精心安排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加强形成周长算法的探索过程,重视周长知识的实际应用。
特别要指出的是,能想到先算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的学生不会很多,对这种算法的评讲要多一些,使尽量多的学生理解并喜欢这种方法。
这种算法不只是新颖、简便,对以后的部分数学内容的教学也会产生较大的作用或影响。
“试一试”通过求手帕周长这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由于有探索长方形周长的经验,学生会联系正方形特点,顺利得出“边长乘4”这种算法。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其中,“正方形周长=边长×
4”只有一步计算,现在得出它没有困难。
但“长方形周长=(长+宽)×
2”涉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现在还没有条件给出,教材会在适当时候安排出现。
本单元的教学建议是几个关键词:
观察、操作、探索。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小学数学把整数除法分成三段教学,依次是:
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如果除数是三位数、四位数的除法,则用计算器计算。
本单元教学的除法是上述的第二段内容,这是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已经学习过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和本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后续相关教学内容有两步混合运算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等等。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这一方面是因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在整数除法运算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表内除法的自然延伸,同时也是除数是两位数乃至更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它本身也是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在除法计算中,遇到某一位上“0除以一个数”,或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后,遇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比除数小,这时就需要在商里写0占位。
学生初次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较大。
(一)教学口算,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在交流中整理算理、掌握算法
本单元要求口算的除法是比较容易的除法,都没有余数。
具体些说包含:
几十或几百除以一位数(商是几十或几百),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商几十),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等几种情况。
有些编排例题教学,有些在练习里通过题组带出。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教学,都鼓励学生想办法说出得数,在交流中整理算法、明白算理。
(二)教学笔算,像“滚雪球”那样,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计算法则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法则是一套计算操作系统,它包括先除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还是前两位上的数,商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分两步除,商是三位数的除法一般分三步除,每一步除的商都要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被除数百位或十位上的余数要与它下一位上的数合并后继续除。
教材把这些内容编排在例3、例5、例6、例7里,每道例题都教学法则里的某一个知识,汇总成完整的计算法则。
1. 回忆除法竖式,重温“商——乘——减”的计算过程。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是基于二年级下册教学的“有余数的除法”安排的。
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写在竖式的什么位置上,怎样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等都是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分需要的基础,应该在教学本单元的新知识之前得到回忆和强化。
回忆已经学习的除法竖式,熟悉竖式上的“商——乘——减”过程,并初步形成习惯。
如,计算17÷
3,在竖式上写出商“5”→在被除数的下面写出商和除数的乘积“15”→计算17减15,写出余数“2”。
2. 把分小棒的步骤抽象成竖式计算的步骤。
例3着重解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结构、除的步骤以及商的位置等问题,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除法笔算。
除法竖式的形式和结构与加、减、乘法有很大差别,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里的分段计算是教学难点。
教材利用学生平均分实物的经验,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和竖式之间建立起对应联系,从而解决教学难点。
例题设计的实际问题是“把46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求每班分得多少个”。
直观情境把羽毛球表示成4筒和6个,让学生经历“每班先分得2筒(20个),再分得3个,合起来是23个”的操作过程,并整理出三步口算:
40÷
2=20,6÷
2=3,20+3=23。
教材把这些操作与口算作为学生意义接受除法竖式的感性基础,在竖式上用两种色块显示分两步除的过程,引导学生把实物操作抽象成数的计算,把分三步进行的口算综合成一个竖式。
教学46÷
2的笔算,要一边回忆平均分羽毛球的过程,一边进行竖式计算:
先把4筒平均分成2份,每份2筒,竖式上先算4个十除以2,得2个十;
再把6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3个,竖式上再算6个一除以2,得3个一;
2筒和3个合起来是23个,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
竖式上每一位商的含义及其书写位置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
教材由“茄子”卡通提出问题“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引导学生体会笔算的算理。
对于这个问题,既可以联系分羽毛球的操作回答:
每班先分得2筒,应该对齐4筒的“4”写出2,表示2筒;
也可以从数的组成推理:
46是4个十和6个一,4个十除以2商2个十,所以应该在商的十位上写“2”。
在此基础上及时回顾和反思46÷
2的竖式,整理笔算的要领:
分几步除?
每步除什么?
商写在哪里?
引导学生复述笔算过程,内化算法。
3. 操作学具,探索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的处理办法。
例5着重解决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的问题,所进行的除法计算比例3复杂些。
例题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把“5筒带2个(即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求每班分得多少个”。
学生看着图画里的羽毛球,会先分给每班2筒,再把余下的1筒羽毛球打开,和另外2个合起来,每班分得6个。
教材用小棒代替羽毛球,清楚地展开第二步分的活动:
把1个十和2个一合成12个一,12个一除以2得6个一。
为了让学生经历竖式的第二步除,例题在完成十位上5除以2商2、余1以后,让学生接着往下算,在“白菜”卡通“余下1个十,接下去怎么算”的引导下,把被除数个位上的“2”移下来,完成1个十和2个一合成12,以及12除以2商6的计算。
然后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义务教育 数学 教材 三年级 教法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