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388540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0.63K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复习重点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它第一次完整的、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是公开问世的第一部正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P6
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于它的批判精神。
P10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或基本特征,集中表现为两大要素:
P12
1)时代性;
是马的本质属性,顺应时代,应时而生,应时而变,是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2)实践性。
实践是产生马克思主义的更笨源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
时代性与实践性不可分割。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中的“时”既包括时代的变化,也包括时间的发展。
5.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宝贵经验。
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时间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重要规律。
6.
(1)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基础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目的。
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必须通过人的努力,是为了人的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
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要求。
同时要把人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把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是人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的自由度不断提高、人的个性不断丰富,最终实现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
P14
7.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要在于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
辩证的方法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要素、各个层面之间,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鱼自然之间,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绝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抓其一点不及其余。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形态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而深刻地坚持了事物相互联系和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以鲜活的时代内涵。
P15
8.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
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
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接受检验,同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P17
第一章
1、人类正是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P27)
2、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P28)
3、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一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划分唯心与唯物主主义的标准:
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是物质还是精神。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P29)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
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概括总结科学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物质观。
列宁指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可知性,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的原则,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及其概念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它以“客观实在”作为物质的唯一特性,这就建立了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飞跃,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P30)
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为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P31)
6、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物质世界的主观现象。
(P30)
7、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P32):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禁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懒、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是运动,世界真正统一性是物质性。
(P32)
9、实践的基本特征:
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P35) 10、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P37)
11、为什么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P38~39)
答: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
(P39)
1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的旧事物的灭亡。
(P41)
14、什么是矛盾?
(P43)
答: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基本属性:
斗争性和同一性。
15、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P45)
答: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相对的。
16、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有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P46)
17、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P46)
1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P46)
19、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P47)
20、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P47)
21、规律是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特征: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规律是客观。
(P54)
2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P57)
2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一是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P56~57)
2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58)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P63)
2、时间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是什么?
答: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3、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
(P64~65)
第一,实践产生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P65)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本,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
实践和认识总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5、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P66)
6、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P66)
7、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8、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P69)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易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9,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P70)
10、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P71)
11、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73)
12、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77)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第三章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P94)
2、社会存在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P95)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97)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及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两种基本情况:
(1)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P98)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102~103):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包括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首先,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的思想理论观点。
(P105)
7、国家的特征:
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
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
征收赋税。
政治上层建筑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国家是阶级不可调节的矛盾。
(P106)
8、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9、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什么?
(P109)
统一性:
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多样性:
就具体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而言,其社会形态的演进发展的实际过程又是复杂多样的。
10、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P112)
1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了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其次,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P113~114)
12、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P128)
13、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P130)
14、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P130~13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第四章
1、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P141)
2、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自然经济是这些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式。
(P143)
3、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包含了抽象劳动。
(P144~145)
4、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价值形式的发展:
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6、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47~148)
答: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
(积极)
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
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料的浪费。
7、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P148)
8、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P148)
9、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P149)
10、货币转化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P155)
1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P154):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1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
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P158)
13、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意义: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4、商品:
W;
货币:
G;
劳动力:
A;
资本:
K;
剩余价值:
m;
生产资料:
Pm;
生存资料:
Cm;
不变资本:
c;
可变资本:
v;
剩余价值率:
m'
;
商品W=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
m'
=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P159)
15、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P159~160)
16、资本积累的本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17、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了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自考 复习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