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模拟试题A卷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386807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14KB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模拟试题A卷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模拟试题A卷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模拟试题A卷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加强职业归属感
B.道德心里优化
C.增强职业安全感
D.道德行为内化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的是五岳中的哪一岳?
()
A.北岳
B.南岳
C.东岳
D.西岳
5、小王在大学学习期问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毕业后,任教于某市一重点中学。
刚上班,他总是觉得自己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方法先进,吃老本足够了,备不备课都无所谓。
前两学年还勉强适应教学要求。
可是后来发现给学生传授知识时越来越吃力了。
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于是整天苦闷彷徨,垂头丧气。
小王的行为没有做到()。
A.教书育人
B.关爱学生
C.终身学习
D.爱国守法
6、考试结束后,又要调整座位了。
赵老师排座位的原则是:
考分高的学生坐在教室的中间区域,考分低的学生坐在边角位置。
赵老师的做法是()。
A.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
B.违背平等待生的理念
C.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
D.违背分班教学的要求
7、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
有部分同学对某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引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
对于段老师的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A.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B.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C.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D.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8、孟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
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孟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A.情感枯掲
B.却个性化
C.成就感低
D.知识枯掲
9、我国古代有五行之说,指的是()。
A.青、黄、赤、白、黑
B.仁、义、礼、智、信
C.金、木、水、火、土
D.宫、商、角、徵、羽
10、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是()。
A.升堂入室
B.教学相长
C.诲人不倦
D.有教无类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写的()。
A.中秋
B.端午
C.重阳
D.清明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正确处理其与同事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的是( )。
A.尊重
B.理解
C.协作
D.支持
13、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14、人们常说的“耄耋之年”是指()。
A.六十岁
B.七十岁
C.八九十岁
D.百岁
15、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16、以下句子中,没有动词的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B.且庸人尚羞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晋侯饮赵盾酒
17、学生李某因在上课时嬉戏打闹,被班主任罚打手心30下。
班主任的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B.错误,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C.正确,这是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
D.错误,对学生的体罚应当适度
18、某中学在资助贫困生的公示中,将拟资助学生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等信息予以公布。
该校的做法()。
A.符合校务公开的办事原则
B.体现了学校自主管理权利
C.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D.违背公平待生的教育理念
19、中国大陆第一部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是()。
A.《本命年》
B.《一个都不能少》
C.《霸王别姬》
D.《红高粱》
20、当工作遇到挫折时,刘老师总是能够乐观、豁达地面对。
这表明刘老师具备()。
A.健康的职业心理
B.丰富的学识修养
C.较强的教育能力
D.高尚的职业道德
21、某教师《思想品德——学会拒绝》的课堂处理如下:
在上课前一周,利用闲谈时问,不经意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诱惑影响你的学习?
”“你有为抵制不了诱惑苦恼过吗?
”该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老师进而问“为了抵制诱惑.你们有没有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呢?
”同学们静了下来。
从他们的眼神里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布置预习,你最能成功抵制的诱惑是什么?
你是怎样抵制诱惑的?
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按最难抵制的诱惑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要求每组讨论出抵制本组最难抵制诱惑的最佳方案,并进行介绍,最后教师点出教学主题“学会拒绝”。
这说明这位教师()。
A.善于启发诱导
B.善于因材施教
C.以学生为中心
D.重视学生品德发展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
A.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B.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C.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D.绝对真理的完美体现
23、在《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孔子“仁”的中心是()。
A.爱人
B.人心
C.诚信
D.谦让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25、发挥人的创造性离不开求异思维。
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注重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间的差别。
它要求对公认为是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
正如李四光所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根据上文,下列对“求异思维”理解正确的是()。
A.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揭示
B.是富有怀疑和批评态度的思维模式
C.是李四光所用过的思维方式
D.是一种传统的习惯思维方式
26、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27、1972年,考古学家在发掘一座汉墓时发现一具女尸,不尽千年不腐,而且各部位和内脏器富的外形相当完整,各组织细微结构保存较好,为世所罕见,该基种的名称是()。
A.满城汉墓
B.狮子山汉墓
C.西汉南越王墓
D.马王堆汉墓
28、教育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29、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下列戏剧作品中不属于他创作的四大悲剧的是()。
A.《麦克白》
B.《奥赛罗》
C.《威尼斯商人》
D.《李尔王》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给否定了。
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
“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
”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
“这有什么奇怪的!
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说道:
“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
”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
“老师对!
”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不像以前那样“炸刺”了。
问题:
请根据尊重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蕴涵的思想观念,分析说明本例中教师的表现会产生什么危害?
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事情?
2、某校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
李老师解释说:
“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
请问:
(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
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
为什么?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
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D
2、A
3、答案:
D
4、C
5、C
6、B
7、D
8、A
9、C
10、B
11、C
12、D
13、D
14、C
15、B
16、B
17、B
18、C
19、D
20、A
21、A
22、A
23、A
24、D
25、B
26、D
27、答案:
28、C【解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工作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发展的关键时期。
29、C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
(1)主要问题是师道尊严的不良反映。
(2)主要危害:
如此下去将束缚或压抑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的主动性,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格,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正确做法:
对学生动脑思考、爱问问题在态度和行为上给予肯定;
以这一问题激活全班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共同寻求合理的结论。
(4)理由:
这是新的师生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联系案例展开论述。
2、
(1)李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的规定。
(2)李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李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
《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中李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素质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模拟试题A卷 含答案 中学教师 资格证 模拟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