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试题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356740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79.66KB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试题Word下载.docx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试题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后巩固】
1、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碳+氧气二氧化碳)
D.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小会导致水面上升
2、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该物质写在题后。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4)空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3、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后,知道了五氧化二磷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
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
同时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
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
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
射器的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上述方法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
课前预习
1、78%,21%,0.94%,0.03%,0.03%。
2、拉瓦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1/5;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4、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5、一氧
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
课堂练习
1、B2、D3、A4、
(1)蔗糖
(2)稀有气体(3)食盐水
课后巩固
1、C2、
(1)氧气
(2)二氧化碳(3)水蒸气(4)氮气点燃
3、
(1)10
(2)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装置漏气等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作燃料B.医疗抢救C.作气体肥料D.作保护气
2.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
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分子不再运动
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
1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没有利用到其他三个实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该实验是( )
A.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伏安法测电阻
D.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Ba(NO3)2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点燃
A.AB.BC.CD.D
5.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能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代表丙,其微观示意图为
B.该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是4:
6
6.在实验时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的最好处理方法是
A.拨打119B.用沙子盖住
C.浇水扑灭D.用湿抹布盖灭
7.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
D.一个分子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8.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西瓜榨汁B.滴水成冰C.纸张燃烧D.蜡烛熔化
9.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
B.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10.小明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酸碱性质时,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
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过量,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实验。
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方案
使用实际
判断方法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PH试纸
如果PH<
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氧化铜粉末
如果溶液变蓝,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硝酸银溶液
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11.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12.2019年3月15日,我县通过省级卫生城市验收,这是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人的素质与城乡环境改善的集中体现。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A.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
B.将垃圾分类投放
C.城区内尽量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D.把废旧电池埋入土中处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1)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其良好的_________性。
(2)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硫酸除去,该反应的生成物为H2O和_________。
(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法,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4)含有锌粉6.5克,铁粉5.6克,铜粉3.2克,铝粉1.8克的混合物,与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14.我们认识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将_____________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2)反应②在农业上用来改良土壤,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反应。
(3)反应③提供的盐为碳酸钠溶液,则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说明Ca(OH)2溶液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会变质,变质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5.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
水的电解
①宏观现象:
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
②微观分析:
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____,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符号是_____。
水的性质
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下列与水有关的实验中,实验和对应的解析都正确的是_____。
实验操作
解析
将燃烧的硫放盛有入留有少量水的氧气的集气瓶中
水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有毒气体外逸污染空气
粗盐的提纯用到水溶解粗盐再过滤
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的不同,把混合物进行分离除杂
用水灭火
水能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环境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试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
小灯泡变亮,说明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16.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其中溶液质量和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加入锌粉的质量):
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小于m1时,溶液的质量为什么减少?
_____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在m1~m2g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大于m2时,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_____(填“有”或“无”)气泡冒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铜、X、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丙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若乙试管中无现象,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
若甲试管中无现象,则____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支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取不溶物于试管丁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试管丁中一定含有的可溶性物质是______。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請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_____(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现有以下步骤:
①蒸发结晶②过滤③洗涤、烘干④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通入;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_____(填编号);
(5)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填编号)。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为测定实验室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小红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废液中其他成份不与铁粉发生反应。
请计算:
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氧气不具可燃性,不能作燃料,不属于氧气的用途;
B.氧气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可用于医疗抢救,属于氧气的用途;
C.氧元素不属于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不能作气体肥料,不属于氧气的用途;
D.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不宜作为保护气,不属于氧气的用途;
故选:
B。
2.C
试题分析:
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
这种“高密度液态水”本身仍然是水,所以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
1。
故选C.
考点:
基本概念和原理
3.C
A、紫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颜色变化,紫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颜色变化,研究中物质改变;
B、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温度相同,都与氧气接触;
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温度都达到其着火点,一个与氧气接触,一个不与氧气接触.通过对比实验,该实验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研究中物质改变;
C、伏安法测电阻是利用了欧姆定律,研究中物质不变,本身量改变;
D、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则应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要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则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研究中物质改变.
ABD物质改变,而C是物质不变,本身量改变.
故选C.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点评:
本题所考查实验的研究方法,分析清楚图示情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4.A
A、NaOH与稀盐酸反应无现象,Na2CO3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正确;
B、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错误;
C、Na2SO4+Ba(NO3)2==BaSO4↓+2NaNO3,引入杂质NaNO3,错误;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不起来,错误。
故选A。
5.A
【分析】
根据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能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甲是NH3,乙是O2,丁是N2,反应前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
3,生成物中有两个氮分子,氮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个数相等,则丙一定含有氢和氧元素,一定不含氮元素,且丙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
1,所以丙是H2O,反应化学方程式
A、从图中分析“?
”代表丙,丙是H2O,每个丙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微观示意图为
,符合题意;
B、该化学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所以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不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是4:
3,不符合题意。
6.D
在实验时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的最好处理方法是用湿抹布盖灭,故选D。
7.B
【解析】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丁烷是打火机的主要燃料,可见它定能燃烧放热,正确;
B、丁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错误;
C、丁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
4):
(1×
10)=24:
5,正确;
D、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每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B。
8.C
【解析】A、西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蜡烛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9.B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氢铵、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属于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10.D
A、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pH值,若小于7,说明溶液显酸性,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C、氧化铜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如果溶液变蓝,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D、氯化钠、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表明盐酸已经过量,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D。
11.B
A、K2MnO4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
2+x+(﹣2)×
4=0,则x=+6价;
KMnO4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y+(﹣2)×
4=0,则y=+7价;
MnO2中,氧元素显﹣2价,设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z+(﹣2)×
2=0,则z=+4价;
锰元素的化合价不是按由低到高排列的,故A错误;
B、硝酸钾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20℃时,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为硝酸钾、氢氧化钙、碳酸钙,故B正确;
C、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7;
硫酸显酸性,pH<
7;
氢氧化钠溶液显酸性,pH>
溶液的pH由小到大排列应为硫酸、氯化钠、氢氧化钠,故C错误;
D、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氧、硅、铝、铁,正确排列顺序应为硅、铝、铁,故D错误。
12.D
A、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利于改善环境,不符合题意;
B、将垃圾分类投放,减小了污染,节约了资源,利于改善环境,不符合题意;
C、城区内尽量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利于改善环境,不符合题意;
D、把废旧电池埋入土中处理会造成水、土壤污染,不利于改善环境,符合题意。
故选D。
13.导电Fe2(SO4)3ZnCl2FeCl20.6
(1)铜丝做导线是利用了其良好的导电性;
(2)三氧化二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该反应的生成物为:
H2O和Fe2(SO4)3;
(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铁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位于铁之前,铁不与氯化锌反应,故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FeCl2、ZnCl2;
(4)解:
设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x=0.2g
y=0.2g
z=0.2g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氢之后,不与稀硫酸反应,故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g+0.2g+0.2g=0.6g。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4.无色酚酞复分解有白色沉淀生成CO2+Ca(OH)2=CaCO3↓+H2O
(1)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氢氧化钙属于碱,所以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2)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3)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4)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
(1)无色酚酞;
(2)复分解。
(3)生成白色沉淀;
(4)Ca(OH)2+CO2═CaCO3↓+H2O。
15.2:
1增加溶液的导电性,加快反应速率水分子H、O2K+2H2O=2KOH+H2↑ABCD
(1)①由电解水装置可知,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分别是电源的负极、正极产生的气体分别为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
1,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增加溶液的导电性,加快反应速率。
②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原有分子中的原子或离子重新组和生成新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的过程。
故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水分子;
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符号是H、O。
(2)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2H2O=2KOH+H2↑。
(3)A、将燃烧的硫放盛有入留有少量水的氧气的集气瓶中,是因为水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有毒气体外逸污染空气,故选项正确;
B、粗盐的提纯用到水溶解粗盐再过滤是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的不同,把混合物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正确;
C、用水灭火,是因为水能吸收环境的热量,从而降低环境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故选项正确;
D、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试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小灯泡变亮,说明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ABCD。
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原有分子中的原子或离子重新组和生成新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的过程。
16.锌和硝酸银的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减小Zn+Cu(NO3)2=Cu+Zn(NO3)2有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
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Zn+2AgNO3=2Ag+Zn(NO3)2,当AgNO3完全反应后,锌粉与Cu(NO3)2溶液反应,Zn+Cu(NO3)2=Zn(NO3)2+Cu。
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小于m1时,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减小。
故答案为锌和硝酸银的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减小。
(2)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在m1~m2g时,是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u(NO3)2=Zn(NO3)2+Cu。
故填:
Zn+Cu(NO3)2=Cu+Zn(NO3)2。
(3)当加入锌粉的质量大于m2时,锌过量,所得固体中含有生成的银、铜及过量的锌,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有气泡产生。
有。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
17.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X、铜、锌乙铜和锌硫酸和硫酸锌
解:
丙试管中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锌,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反应的化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二 单元 课题 空气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