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中美中小企业信息化比较分析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354072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5.97KB
转帖 中美中小企业信息化比较分析Word下载.docx
《转帖 中美中小企业信息化比较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帖 中美中小企业信息化比较分析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也与我们接触的省内企业相似,在8130家企业中,员工人数少于25人的有1162家,25~99人有2707家,100~499为3224家,大于500人的为1037家。
产业涵盖16个门类、90多个大类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涉及农、林、牧、渔、制造业、电力、煤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交通运输、仓储物流、餐饮、零售批发、房地产、金融、保险、社会服务、文、教、卫、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等。
调查分析结果
1.美方报告得出的结论
1)美国中小企业的确已投资并且运用了新经济工具;
2)中小企业花费近1/4的收入对计算机及通信行业进行投资;
3)超过70%的中小企业在其业务中使用计算机;
4)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也是互联网用户。
数据证实:
尽管中小企业的投资少,但是它们在新经济工具方面均做出了实质性的投资。
2.中方根据原始数据得出的结论
1)经过“企业上网”的宣传、各级政府的号召,大部分企业都知道了互联网,但从实际使用上看,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距美国同等规模企业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2)一般中小企业在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新经济工具方面,实质性投入较少,主要差距仍在观念上,怀疑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效果;
3)只有不到10%的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按企业有无电子信箱或网址计);
4)员工的IT技能普遍较低,而且正是资金投入较低与员工IT技能较低这两个方面制约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基本比较数据
1.
IT基本投入对比
众所周知,信息化是个高投入过程,美方报告中有相当部分篇幅放在了企业IT投资、计算机与通信开支等“硬指标”分析上。
其结论是:
在美国,中小企业在雇员人均投资方面与大公司相比处于劣势。
如在计算机和通信两个行业中,1998年统计表明,雇员人数超过500人的公司人均投资达8700美元;
人数在100~499的公司人均投资为3700美元;
低于100名员工的企业,人均投资少于2500美元。
也就是说,雇员超过500人的大公司人均投资额是中型企业(雇员数100~499)的两倍,更是小型企业(雇员少于100人)的四倍。
但即使按美国低于100人的公司计,其人均投入(2500美元)也高于我省同等规模IT企业人均投入至少20倍。
宏观上看,1998年美国企业设备总支出达人均5585美元,其中801美元花在计算机及外设上,579美元花在了通信、音频、视频设备上。
同时表1显示,人均投资额因公司规模不同而大相径庭,尤其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方面,这在通信设备开支上的差异尤为明显。
员工人数少于25人的公司,通讯设备投入只占全国平均投资额的11%,500人以上的公司投资超过平均额178%。
显然,如全部按美方列表内容进行普查要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和行政力量,这是我们无法做到的。
但作为对比,2001年5月,我们对苏南某发达县级市的知名企业进行了信息化调查,到会企业15家,明确回答将建立应用系统的企业有12家,占80%;
这12家中,7家企业投资预算在100万以内,且希望在6个月到1年半内建成系统;
其中3家的投资预算在100至300万元;
800万元以上的2家。
考虑到这些企业都是省内名列前500位的企业,就可看出我省企业与同规模美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投入上的差距。
2.实际使用情况
美方报告发现公司规模与信息化的相关性:
一般在人均投资方面,中小企业远远低于大型企业,同时在使用IT技术进行贸易实践方面,中小企业较少使用网上交易,也较少拥有交互式网站。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雇员不太可能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计算机。
该结论具有共性。
江苏省自从“企业上网”以来,确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ISP或ICP网站上发布了数帧网页,但却极少维护。
我们将企业填报的近千个电子信箱汇集整理后,发现真正能用的不到300个,且多集中在规模较大、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这也说明上述现象同样普遍存在于我省中小企业中。
所不同的是,美方中小企业上网数量虽小,但网站使用率、存活率较高。
而我们靠行政杠杆催生的一些上网工程,其内在质量往往较差。
同时,美国“中小企业雇员不太可能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计算机”并不意味他们的实际应用水平低。
根据美SIPP(一个家庭调查机构)1999年8月至11月间的调查,1999年下半年1.27亿人拥有工作,其中接近65%的人在100名员工以上的公司工作;
22%在雇佣人数少于25人以下的公司;
13%在雇员数25~99人的公司工作。
在这些雇员中,有55.2%的人经常使用个人计算机,并且有40.6%把个人计算机用于工作。
美方报告指出:
与大型公司相比,小公司(员工人数低于25人)的雇员不太喜欢把个人计算机运用于工作中(表3)。
但是,在不使用计算机工作的人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家中或其他场合使用计算机,家用计算机使用率为16.9%,而那些在传媒行业和大型公司工作的员工,个人计算机使用率分别为15.2%和13.6%。
我省类似数据无从获得,但可以肯定地说,我方员工无论在企业还是下班时使用计算机的比率不会比对应的美方企业高,家用计算机使用率、家用计算机工作使用率均远低于表3数据,足见在企业信息化中,计算机普及率这一硬指标尚需相当时日。
同时也说明有关机构启动“家庭上网工程”的必要性。
3.员工IT技能
中国中小企业尚面临另一个麻烦,就是难于引进IT人才,通常,一个具有计算机专业且具备一点网络技能的本科生,年薪都在5万元以上,且多去外企、电信、IT公司等,很少有人愿意去一般企业,更不要说中小企业。
另外,即使企业对个别IT人才筹以高薪,也难以养活一支队伍,形成一种IT文化氛围,往往项目结束便曲终人散,培训之事更无从有效实施。
因此,中方中小企业员工的IT技能更令人担忧。
在美国,人们对中小企业较少关注其技术进步方面,而更关心其是否有必要手段和信息资源去享受互联网提供的最有效、最具战略性的服务。
从这一点出发,美国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关注个人信息化技能。
随着科技研发越来越朝人才密集、资金雄厚、智能储备密集型的大企业集中,大企业的研发费用远非一般中小企业所能企及。
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尽管小型公司员工在工作中计算机使用率较低,但如把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使用率考虑在内,各规模公司员工间的差距正在缩小。
很多小公司的员工显得更能适应新经济,因为他们拥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去运用新经济工具,即使这些技能在他们目前的工作中并未被采用。
所以,我们最具难度的就是提高员工的信息技能或信息素质。
美国中小企业除去投资大于我方外,其员工的信息技能也普遍高于我国员工。
这样,美国中小企业就能以其信息技能弥补其技术方面的投入不足,而我们的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信息技能两方面均不能互补,市场竞争力和敏捷性显然很弱。
4.计算机与网站数量
报告显示,虽然美国商务活动中计算机不是无所不在的,但是计算机使用的水平开始变高。
1998年的调查表明,76%的500人以下员工的公司(中小型企业最普遍的概念)都使用了计算机,大约有71%的只有1~4名雇员的公司在那时已有计算机。
市场研究也表明计算机在小型公司的渗入率已相当高。
邓白氏报告指出,2001年5月已有80%多的小型公司(25个或更少的员工)都有一台计算机用于商业目的的网站。
相比而言,我省中小企业2000年用于商业网站的计算机不足5%,1~4名员工、500名以下员工公司的计算机使用率约相当于美国同类企业的零头。
5.互联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报告未使用“上网率”这个笼统的概念,而以“互联性”、“网络渗透率”、“联网率”等代之。
报告称“互联网在各种规模的商业活动中的渗透率是很高的”。
市场调查评估指出:
大部分小型公司都已上网。
邓白氏的调查结果显示:
1~25人规模的公司约有67%都上网,2000年,83.9%的美国生产制造厂都已上网。
但是,较大型的公司要比小型公司更有可能上网(见表4)。
表中“联网率”一词显然比我们所称的“上网”有更丰富而准确的内涵。
美国是个崇尚实用的国家,企业通常不会长时间将几帧死页面放在网站上,且因电子商务总体水平较高,相应的网络广告、营销、邮件、链接、在线调查等都得以在各种规模的企业中广泛开展。
相比之下,我省相同人数规模的制造业企业联网率约是其1/10左右。
6.网络营销及电子商务
美国中小企业虽然人均投资相对较低,但它们正致力于在每个工业领域投资并开拓信息技术的新商业模式。
互联网可通过低成本切入点的业务来尝试各种模式的可行性,还可以提供日益增长的各类相关业务。
1999年的一项普查,其中84%的调查是在网上开展的,超过75%的雇员在20~49人数之间的工厂通过互联网做出答复。
1999年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显示:
网上交易及服务几乎占据了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但是,在整体交易量中所占份额很低,也不能与大多数行业的贸易方式相提并论。
在制造业中,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电子商务所占的比例较小。
邓白氏征信所调查表明:
2001年,27%的小型公司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
同时,网上销售占了以下行业中相当一部分:
生产制造商总出货的12%,批发商总销售的53%,且制造业中几乎所有的零部件行业都至少与网上交易擦边。
我国由于网上结算、安全认证及传统的生意习惯等原因,企业间电子商务尚在酝酿阶段,但主要原因仍是联网企业太少,网上应用太少。
再一个是认识上的误区,许多企业认为构建应用系统一定需要高投入,其实,低成本运作正是互联网的特性之一,许多全新商业模式正是利用互联网实现的。
美方报告认为:
电子商务及相关科技的渗入使各种在线商务活动蓬勃发展。
而日益增多的中小企业也采用了信息经济的许多基本工具,它们的计算机运用程度很高,许多都是互联网用户。
并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正尝试着利用网络构建全新商业模式。
另一方面,报告也认为:
在将网络空间和他们的商业过程相结合的过程上,这些公司仍处于初期阶段,而最好的实践还没有彻底的发展起来。
同时,由于小型公司的多种多样,一家公司的工作模式很有可能不能适合另外一家。
各类公司同样都有可能使用并且从互联网中受益,但是他们面对的机遇和压力各异。
对策与反思
中国中小企业人数众多,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大事。
多年来一种现象另人担忧:
IT业界一拨又一拨的新概念均源于全球知名的几大企业,他们在中国市场攻略多定位在银行、电信、电力、政府、金融和大型企业身上,各种宣传、解决方案、路演等也有很强的指向性。
久而久之,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似乎被有意冷落了,以至于许多中小企业自己也认为信息化是与己无关的“豪门午宴”。
其实,正如美方报告指出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投入虽相对较少,但多是实质性的,不追求各种新噱头。
中小员工更将掌握信息技能视为职场竞争、多渠道供职的必要手段,企业也将信息化视为弥补其研发投入不足之良药。
所以在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践中,应始终将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如下相应措施,多方努力,加大扶持力度。
1.转变观念,改善企业信息化条件
企业自身应转变观念,增加在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基本信息环境上的投入。
因为计算机与基本通信设备两个项目的投入,始终是衡量企业信息化的硬指标,中小企业领导应对此有足够的重视。
2.加大应用与信息建设上的投入
上网并不代表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仍在应用上。
需要强调的是,美国各种商用数据库、各种收费信息源和咨询业历史悠久,中小企业也已习惯有偿使用信息资源。
我们特别需要克服长期以来那种重硬件轻软件、忽略资源与应用的现象,扎实地从基本数据、基本流程、基本程序做起。
同时,一些为企业经营和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如行业、市场、技术法规、商讯及经济动态等方面的信息,也需列入购置计划中。
3.重视员工基本IT技能培训
一般员工对生产及基本管理技能较为重视,因其与效率和质量直接相关。
但员工对如何使用计算机、利用网络查询信息与通信等基本IT技能培训则不重视,视其为“花拳绣腿”。
因此,全社会应营造这样的舆论,将员工个人的“信息化”与“知识化”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逐步在职工技术晋级、干部考核时将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技能放到考评内容中去。
在这方面,应两条腿走路,发挥企业与员工双方面积极性,提倡个人自学为主。
同时,社会上也应多出一些简单实用,面向广大工人的计算机与网络培训教材。
还应充分将“企业上网工程”与“家庭上网工程”相结合,利用网络教学的便捷性与互动性,将广大员工的IT技能培训当作重要项目来建设。
4.企业上网、实用为先
此原则知易行难。
正如美商务部报告指出的:
在商务中如何算是有效使用互联网和其它信息技术工具还没有一个具体标准。
网上业务对于一个中小型公司(或同一业务的大型公司)意义的大小,取决于公司是否有效地运用网络来达到商业目标。
其实,现在最需要的是建立基于网络的商务模式,而这方面成功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如:
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融资与会计、远程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等。
而政府应发挥指导功能,扶持一些有推广价值的网络业务模式及示范工程。
在这方面,中国台湾地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扶持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其“资策会”每年对一些企业申报的信息化项目,如供应链管理、ERP或客户关系管理等项目进行评审,针对一些条件较好、短期目标明确的项目进行资助,使企业能很快见效并进入良性运行状态,然后再资助下一批企业。
5.发挥第三方资源与平台作用
中小企业如果从搭建网络平台、运行服务器群、养一支IT队伍考虑,确需较高投入。
但事实上,他们可以把网站建设、系统管理和常规运行等外包出去,企业只需要关注核心的业务流程即可。
这方面成功的实例也很多,如某台资纺织企业,其内地设计中心位于厦门,通过租用第三方系统,做到每日对远至乌鲁木奇、哈尔滨等地共200多个销售点中每种规模款式的商品盘存一次,实时掌握各地市场的销售节奏,既可优化存货调拨方案,又能及时反馈市场信息、改进设计。
近来,许多拥有一定数量上游供应厂的总装型企业,或拥有一定数量下游买主的原料供应商,在利用第三方平台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方面都达到了低成本、高效率、动态化的目标,特别值得其它企业借鉴。
对比脚本:
中国:
2000年,江苏省信息中心在建立《中国产品数据库——江苏分库》时对全省近90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
2001年,又对苏南某发达地区一批知名企业信息化现状完成了调查;
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江苏经济信息网”对全省各行业各规模的企业进行了数年的网络信息服务,得到了大量的一手信息。
美国:
2002年2月,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数字时代之道:
中小企业如何运用新经济工具》的研究报告,对一些机构近年调查到的美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虽然大部分数据来自于2000年前,但其分析手段、内容体系等均对此文所作比较分析提供了一个定性的参考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方面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江苏省,但省信息中心在抽访《中国产品数据库》的同时,曾经与很多兄弟省市信息中心进行过广泛的交流和研讨,结果发现,江苏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在全国具有普遍性意义,而本文仅以定性分析为主,故权以该省为据推测全国。
编辑视点
有时候,最简单而有效的描述非数字而无他。
几组干干净净的数字,或带来惊喜或展示忧虑。
通常情况下,比较性数字则会更多地承载警醒之功用,阅后易让人变得沉重。
正如本文。
“信息化”铺天盖地了很多年,作为最广大最活跃的中小企业,自然不能等闲视之。
于是,在上网工程的政策指导下、在各大厂商的推波助澜下,中小企业信息化似一场运动般,来得猛烈、叫得震天,却常常忘了最关键的两点:
为什么做和怎么做。
所以,花架子好搭,最后却只能用来观赏。
真实的数字往往让人怕,就像我们在本文中可以看到的一些统计数字或报表,冷冰冰地昭示着一些现实的残酷。
各种差距明摆着,有人感到失望,有人看到潜力,但总比遮遮掩掩的盲目乐观强一些。
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现实躲在数字背后,虽说知易行难,但有勇气面对和披露总是跨出了最重要一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帖 中美中小企业信息化比较分析 中美 中小企业 信息化 比较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