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351598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35.38KB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文档格式.docx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升华,后凝华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D.某昆虫翅膀10秒钟振动60次,这个频率的声音人耳能听见
5.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音叉、长笛发声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音色相同
B.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响度相同
C.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
D.音叉、长笛发出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6.在无其他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色光照在穿白
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她
A.全身呈绿色B.上身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身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身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7.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D.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温度前要先甩一下
8.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这种白雾是
A.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升华使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D.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9.如图所示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
“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10.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的量减少了B.冰的量没变化
C.冰的量增大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1.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而断
B.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所以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
D.在-265℃时,氢气是固态
1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则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是
A.圆形B.半圆形
C.椭圆形D.直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3.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
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火山爆发时会发出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使人丧生,这种声波叫▲波。
14.发送“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氢和氧在常温下都用▲的方法液化后装在火箭中;
在火箭发射台的下方有一个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水汽化时要▲(吸热/放热),使周围温度不致太高.
15.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液化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下表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金属的沸点,试根据数据判断(加热条件可满足),1000℃铝主要是▲态(固/液/气),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铜铁/铝铜/镁铁)合金。
16.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水的温度是▲℃.
17.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如图所示,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呈现的颜色为红、橙、▲、绿、蓝、靛、紫。
18.用激光侧距仪测量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激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
在激光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再反射回地球的过程中,所需时间2.6s,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m。
19.如图所示,平面镜MN高30cm,与一支长20cm的铅笔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上.它们间相距20cm,倘若要使铅笔与其像垂直,则可将铅笔转过▲度;
如果铅笔不动,平面镜绕N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
,则平面镜中铅笔的像尖端A'
与A的距离为▲cm。
20.图中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中(试管未碰底),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试管乙内的液体最终也沸腾起来了.根据有关物质在1个大气压下的沸点.可判断试管乙中的液体一定是▲(煤油/甘油/酒精)。
21.小汽车的前窗玻璃是倾斜的,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正前方/下方/上方),而路上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司机不容易产生错觉,可以将车内乘客的▲与路人区分开来。
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比小汽车高,即使前窗竖直装,▲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司机也不会产生错觉。
三、解答题(共58分)
22、(2分)
(1)如图甲中,S是光源,P是不透明的物体,MN是竖直墙面,试画出光源S照不到墙面的范围(用小斜线标出)。
(2)(2分)如图乙,人眼在室内A点,通过木板隔墙上的小洞MN可以看到室外部分景物。
请画出光路图,表示出眼睛可以看到室外的范围。
(3)(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AB在平面镜中的像A'
B'
23.(8分)有人做了一些声学实验:
甲: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了:
乙: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
用硬纸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梳子的齿,纸片发出声音不同;
丁:
敲击鼓面时,越用力敲,鼓声越大
甲说明了▲
乙说明了▲
丙说明了▲
丁说明了▲
24.(6分)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的声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试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试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试验,请填写表格中缺少的部分:
▲、▲。
25.(8分)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位置,确定▲(A/B)的位置.
(2)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
图乙中①、②所示,则图▲(①/②)是沸腾时的情况.
(3)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在图丙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
(5)小明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6)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足够长时间,水越来越凉直至达到室温,下列图像中能表示其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26.(5分)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酒精灯不直接给试管加热,而要通过“水浴法”加热,目的是▲.
(2)试管中的固体最好是颗粒大点好还是小点好?
▲.
(3)根据正确实验获得的信息,画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可看出,该固体是▲(晶体/非晶体),t1到t2时间段内,该物质处于▲
(固态/液体/固液共存状态)。
(4)如果该物体开始熔化,还没熔化完时,把试管从“水浴”中取出,则固体▲(继续熔化/停止熔化)。
27.(6分)艺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3)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5)在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
(有/没有)蜡烛的像;
这说明:
平面镜成的是▲像;
①我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②我们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③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④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
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
28.(4分)如图所示是小刚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支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
①竹管开口②管侧劈形小口③竹管④木劈⑤布团⑥铁丝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位置是▲,音调最低的位置是▲.
(3)在民族乐器中,▲(二胡/腰鼓/古筝/萧)的发声原理与此相似.
29.(4分)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李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李丽的猜想是否正确.
(1)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都相同.
(2)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a)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
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
(3)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相同时
间后进行对比,这样做▲(填“正确”或“不正确”).
(4)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b)所示,据此,你认为李丽的猜想▲(填“正确”或“不正确”).
30.(4分)小明与同学们在树荫下玩耍时发现:
地上有许多圆形的和非圆形的光斑.小强认为:
小孔成的是太阳的像,应该是圆形的,怎么会出现非圆形的呢?
小星猜想;
非圆形的光斑可能是由于小孔太大造成的;
小明猜想:
非圆形的光斑可能是由于小孔离地面太近造成的.为此他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在卡片纸上挖一方形小孔,在地面上放一白纸作为光屏;
让太阳光穿过小孔,移动卡片纸,在光屏上形成圆形光斑;
测出卡片纸离光屏的距离为s;
②让卡片纸逐渐靠近光屏,发现像由圆形慢慢变成方形;
③保持卡片纸离光屏的距离s不变,逐渐增大方形孔,发现像由圆形慢慢变成方形.
(1)通过以上探究证实了▲(小星/小明/两人)的猜想是正确的。
(2)小明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
当小方孔的边长一定时,若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大于某一个值(通常称为临界值)时,光斑是圆形;
而当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小于临界值时,光斑开始变成方形,且通过实验收集了上表所示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知:
临界值s和小方孔的边长a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如果小方孔的边长为1.0cm,则卡片纸到地面的距离至少为▲cm时才能看到圆形的光斑。
(3)如果他们采用形状的光源进行实验,则光屏上所出现的像的形状是▲
31.(5分)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铁站台,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设计了在站台上粗略测量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请你帮他完成相关实验步骤.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2)标记出▲的位置;
(3)利用仪器▲,测出▲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
(4)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
▲。
32.(2分)甲、乙两位同学利用长铁管研究声音的传播速度,甲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乙在另一端敲一下,甲要能听到两次声音,水管至少要▲米长(结果保留整数)。
已知:
声音在铁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52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年级 物理 学期 期中 试题 苏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