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 药用植物保护学2各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350416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4.85KB
南京农业大学 药用植物保护学2各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南京农业大学 药用植物保护学2各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农业大学 药用植物保护学2各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喷雾时叶片正反面和植株附近的地面都要喷到。
2甘草锈病发生规律:
1.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病菌为单主寄生锈菌,以菌丝及冬孢子在植株根、根状茎和地上部枯枝上越冬,翌春产生夏孢子。
侵染发病。
夏孢子再侵染危害,其后产生冬孢子越冬。
菌丝也可越冬。
2.栽培甘草发病率高于野生甘草。
如上年秋季多雨,来年春天气温回升较快则有利其发生。
在伊克昭盟,两年生栽培甘草夏孢子病株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病株率10%左右;
6月下旬为发病株死亡盛期,死亡率达90%以上。
冬孢子病株发生盛期为7月中旬。
高温多雨,低洼地,植株长势弱的田块易发病。
种植密度过大,造成通风透光不畅,易发病。
秋季雨水多相对湿度高或叶面凝结有露时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研究发现,光果甘草抗病能力较强,乌拉尔甘草次之,胀果甘草高度感病。
人工栽培时,在水肥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以光果甘草最好;
在开发荒地,防风固沙,耐盐抗旱的胀果甘草最适宜。
2、清洁田园,降低越冬菌源。
病原菌以菌丝和冬孢子在植株根状茎和地上部分越冬,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都能减少越冬菌量,降低翌年的发病。
3、加强田间管理。
选未感染锈病、生长健壮的植株留种;
冬春灌水、秋季适时割去地上部茎叶,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合理密植,增强通风透光能力,防止病害流行。
4、早春夏孢子堆未破裂前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烧毁;
5、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40%多·
硫SC500倍液,50%萎锈灵WP400倍液,97%敌锈钠WP4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50%多菌灵WP800倍液,喷洒20%粉锈宁1500倍液叶面喷雾,7~10天1次,连喷2~3次。
3红花炭疽病发生规律:
1.病菌可在种子内越冬,亦可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
播种带菌种子,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种子带菌也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带菌种子萌发后形成带病苗,发病重者提前枯死。
未枯死的在病苗的子叶和茎上产生病斑并形成分生孢子盘,产生的分生孢子再侵染周围植株,扩大为害。
以病残体越冬的病菌,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再向周围植株扩展蔓延。
温暖多雨的条件下,病害反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不同类型的红花其抗病性不同,有刺的比无刺的发病轻。
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抗病类型栽培。
一般有刺的红花比较抗炭疽病。
2、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
红花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实行3年以上轮作倒茬;
田间发现病苗、病株后及时拔除并进行销毁。
3、选用无病种子或对种子进行处理。
建立无病留种田,生产无病种子是防治红花炭疽病的的有效措施。
无病种子的获得除了无病留种田提供外,也可通过对种子进行处理而去除种带病菌。
常用变温处理的方法:
在室温下先将种子用清水浸10~12h,转入48℃温水中浸1min,再转入53~54℃的温水中浸10min。
捞出并晾干后,用50%托布津WP或50%多菌灵WP按种子重量0.3%的量拌种。
4菊霜霉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或留种母株脚芽上越冬,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
由于病菌耐低温,冬季如气候温暖,病菌也能产生孢子囊传播为害。
行病害在田间一般在春秋季容易发生,年均温16.4℃、春秋季低温多雨时易形成发病高峰。
带病幼苗移栽到田间后,在多雨的条件下,产生孢子囊借风飞散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害就可扩展蔓延,造成苗期病害大发生。
5月中旬后,随气温上升,病害逐渐停止发展。
9月下旬后,随气温渐低病害又开始发展,这时如遇多雨潮湿条件,病害就会流行。
连作、栽植过密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
春季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深埋或烧毁。
合理栽植,加强生长期间的肥水管理,防止田间积水,创造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的条件,防止田间相对湿度过高。
2、种苗处理。
移栽前将种苗用40%乙磷铝WP300倍液浸5~10min,然后栽种。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40%乙磷铝WP250~300倍液、72%克露(64%代森锰锌+8%霜脲氰)WP6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烯酰吗啉和代森锰锌)WP800倍液喷雾,隔10左右1次,共防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5丹参疫病发生规律:
1.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随病残体组织遗留在土中越冬,翌年菌丝或卵孢子遇水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到丹参上萌发芽管,产生附着器和侵入丝穿透表皮进入寄主体内,遇高温高湿条件2~3天出现病斑,其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借风雨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2.该病发生轻重与当年雨季到来迟早、气温高低、雨量大小有关。
发病早气温高的年份,病害重。
一般进入雨季开始发病,遇有大暴雨迅速扩展蔓延或造成流行。
生产上连作或采用平畦栽培易发病,长期大水漫灌、浇水次数多、水量大发病重。
1、实行3年以上轮作。
2、采用高畦栽培,可减少与病菌接触,如能采用地膜覆盖,效果更好。
3、加强水肥管理,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有条件的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撒生石灰消毒。
4、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喷洒72%霜脲锰锌(克抗灵)WP800倍液或72%克露(64%代森锰锌+8%霜脲氰)或72%克霜氰WP800~1000倍液、18%甲霜胺·
锰锌WP600倍液、70%乙膦·
锰锌WP5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L,隔10天左右1次,视病情防治2~3次。
6桔梗轮纹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假囊壳在病叶的病斑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生长期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1、合理密植。
2、加强管理,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减少菌源。
3、发病初期喷洒36%甲基硫菌灵SC600倍液或50%苯菌灵WP1500倍液。
7曼陀罗黄萎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或土壤中越冬,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条件适宜时侵入寄主在维管束内蔓延,引起发病。
东北、内蒙古、河南7月发生,有时为害较重。
防治方法:
1、进行轮作。
2、必要时在发病前浇灌50%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WP600~700倍液。
8芍药灰霉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菌核和分生孢子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
次年菌核直接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风雨传播为害。
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引起多次再侵染,扩大为害。
病菌可通过伤口侵入或在衰老的组织上生长,侵染花器造成花瓣变褐腐烂。
病花瓣接触花梗、叶片或叶缘有外伤时,病菌能在上面迅速生长,引起植株顶枝枯萎和叶枯。
低温潮湿、连阴雨天气有利于发病,开花后植株间长期潮湿则发生严重。
除芍药外,病菌还能为害牡丹、百合、玉簪、黄精等多种药材。
1、选择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植;
早春及时去除防寒覆盖物,植株不宜过密。
2、秋季彻底清除落叶,剪除地上残茎并集中烧掉;
春季发现病叶枯芽应及时摘除。
3、灌水不超过植株基部,培土不堆积于叶基;
施有机肥不能接触新生的枝叶,重病地要实行轮作,或土壤充分翻晒处理后再种植。
4、嫩芽出土前喷1次1∶1∶150波尔多液保护,以后可选10%多抗霉素WP800倍液、50%万霉灵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克灵)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2~3次。
9人参、西洋参根腐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土壤中或参根上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而保持其侵染力。
病菌一般在寄主生长衰弱的条件下入侵为害,主要侵染西洋参、人参的种子、地下茎、主根及须根。
6月中、下旬田间出现明显症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严重流行。
4年生以上的参发病较重,2~3年生的参很少发病。
1、选地参场宜选择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最好是新开地,切忌与水稻、土豆、茄子等连作。
2、土壤消毒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如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10~15g处理每平方米畦土或以70%代森锰锌10~20g处理每平方米畦土的10cm表土。
3、种子、种苗消毒人参、西洋参种子是根腐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在种子催芽前用50%克菌丹,按种子重量0.3%拌种或用500~1000倍液代森锰锌(70%WP)浸种24h,对减轻苗病效果显著。
4、生物防治绿色木霉对根腐病菌有拮抗作用,用种子重量的5%~10%木霉制剂拌种或用木霉制剂的1500~2000倍液灌根都能有效地防治根腐病
10百合细菌性软腐病发生规律:
病菌在土壤及鳞茎上越冬,翌年侵染鳞茎、茎及叶,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
1、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百合。
2、生长季节避免造成伤口,挖掘鳞茎时要小心从事,不要碰伤,减少侵染。
3、必要时喷洒30%碱式硫酸铜SC400倍液或47%加瑞农(春雷霉素+王铜)WP8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
11太子参花叶病发生规律:
病害以作为繁殖材料的带毒太子参种根为初侵染来源。
在田间主要通过带毒的蚜虫传毒,引起发病,并扩大为害。
太子参生育期蚜虫发生量大及管理粗放发病重。
另外,病毒可通过汁液摩擦接种、带毒块根、病株残体和土壤传播,种子不带毒。
据研究,用病叶汁液对鉴别寄主进行摩擦接种,在普通烟草上出现花叶,在心叶烟、曼陀罗和苋色藜的接种叶片上出现局部枯斑,在豇豆和洋酸浆上无症状。
1、注意选种,种子进行处理。
在留种地内,选择无病植株留种。
播前种子用10%磷酸钠浸种20min,或用1%硝酸银浸种1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或者对种子经0℃低温处理40~60天后播种,培育无毒实生苗。
2、培育无病种苗。
采用种子繁殖,并建立无病繁育基地,向大田提供无病种苗。
也可利用茎尖脱毒,或进行热处理,培育无毒种苗。
3、实行轮作倒茬。
育苗地应选择生茬地或前茬为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的地块,避免选前茬为烟草、蔬菜等地块作前茬.4、防虫治病。
在太子参生长期间,要及时防治蚜虫,确保种苗不带毒。
12桔梗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
1.桔梗根结线虫是以卵及及雌虫在土壤中或桔梗的根部越冬。
当地温达到12℃以上时,卵孵化为幼虫,1龄幼虫在卵壳内,2岭幼虫破卵壳到土壤中活动。
雌性幼虫侵入桔梗根部危害。
随着龄期的增长,雌虫虫体逐渐增大,3~4龄幼虫为豆荚形,成虫为梨形。
由于受线虫危害的刺激,桔梗根组织过度生长形成根瘤,雌虫在瘤内为害。
雌雄线虫成熟以后,交配产卵。
卵产于雌虫后部的胶质囊内。
桔梗根结线虫25~30天可完成1代,一年可繁殖数代。
2.根结线虫能危害多种药用植物,引起病害。
在地温25~30℃、土壤湿度40%的条件下活动为宜。
重茬田和沙质土壤中发病重。
1.实行轮作:
最好水旱轮作,或与禾谷类作物轮作.2.土壤处理:
土壤可用农药处理,每亩用40%棉隆可湿性粉剂1.0-1.5kg,拌10-15kg细土,进行沟施或撒施,覆盖无病土,15天后播种。
也可
用50%棉隆可湿性粉剂135g,加水45kg在离根100-130cm以外距离
浇灌,持效期4-10天。
13黄连列当发生规律:
主要靠列当种子传播,春季雨多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列当萌发,栽培管理粗放易发病,重茬地发病重。
春季降雨多、栽培管理粗放易发病。
1、早期发现及时挖除病株,要求在7月上中旬列当种子成熟前清除干净。
2、喷洒0.2%二硝基邻甲苯酚或1∶1∶100~200倍液的2,4-D丁酯有一定效果。
14东方蝼蛄发生规律:
根据东方蝼蛄的活动规律,将其1年的活动为害分为四个时期:
(1)越冬休眠期:
从11月上旬(立冬)至翌年2月下旬,成、若虫停止活动,一洞一虫,头部朝下,在40~60cm深处土中休眠。
(2)苏醒为害期:
2月上旬(立春)气温回升到5℃左右,蝼蛄洞穴深度由45.3cm上升到36.2cm;
3月上旬(惊蛰)沿穴深度上移到31.8cm,中午气温超过10℃以上,开始为害幼苗;
4月上旬(清明)至5月下旬(小满),20cm土温已上升到14.9~26.5℃,此时是为害最严重时期。
(3)越夏繁殖为害期:
6~8月气温高,平均23.5~29℃,此时是蝼蛄产卵盛期,对夏播作物为害严重。
(4)秋播作物暴食为害期:
8月(立秋)以后,新羽化的成虫和当年孵化的若虫已达3龄以上,均待取食,为生长发育积累养分,以抵御寒冷做越冬准备,故为害秋播作物严重。
11月上旬后停止为害。
改造环境是防治蝼蛄的根本方法,通过改良盐碱地,并结合人工防治和药剂防治进行。
(1)农业防治药材收获后适时耕翻,以减少虫源;
不施用未经完全腐熟的有机肥.
(2)药剂防治可兼治其它地下害虫①施毒饵可用90%晶体敌百虫拌麦麸或炒香的豆饼,每公顷用药1.5kg,加适量水,拌饵料30~37.5kg制成毒饵。
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施于苗穴里。
也可用50%乐果EC1.5L,兑水75kg,拌麦麸450~600kg,撒于田间,效果也很理想。
②堆马粪于蝼蛄发生盛期,在田间堆新鲜马粪,粪内放少量农药,可消灭一部分虫量。
③施毒土用50%辛硫磷EC,按1:
15:
150的药:
水:
土比例,每公顷施毒土225kg,于成虫盛发期顺垄撒施。
(3)灯光诱杀利用蝼蛄趋光性强的习性,在有电源的地方,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4)挖窝灭虫(卵)根据蝼蛄早春可在地表造成虚土堆的特点,查找虫窝。
发现虫窝,挖到45cm深即可找到蝼蛄。
或夏季在蝼蛄盛发地、蝼蛄产卵盛期,查卵室,先铲表土,发现洞口,往下挖10~18cm可找到卵,再往下挖8cm左右可挖到雌虫,将雌虫及卵一并消灭。
15蛴螬发生规律:
1.成虫趋光性极强,可用黑光灯诱进行数量监测。
2.有假死习性,昼伏夜出,在大风大雨期或大雨之后,成虫很少出现,气温在22℃以下,成虫活动不活跃,而以晴朗无风或闷热天气之夜,成虫活动最盛。
3.幼虫多发生在水浇条件好的湿润沙壤地,比旱地虫量要高。
(1)农业防治实行深耕多耙,尤其是秋冬季节深翻土壤,杀灭越冬成虫和幼虫;
不施未经腐熟的有机肥;
药用植物避免与蛴螬嗜食的其他作物连作、套种
(2)物理防治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置黑光灯诱杀趋光性强的铜绿丽金龟及暗黑鳃金龟成虫。
(3)人工防治春季组织人力随犁拾虫。
蔬菜定植后如田间发现有蛴螬为害,可逐株检查,捕杀幼虫。
(4)药剂防治①毒土防治幼虫将一定量的药剂兑水拌细土制成毒土。
毒土拌匀后,撒于种苗穴中,注意种苗与毒土隔开,免生药害。
常用药剂有:
50%辛硫磷EC、25%辛硫磷微胶囊缓释剂或48%毒死蜱EC,每hm2配比为:
药剂1.5kg+水7.5kg+细土300kg。
②药液灌根在幼虫发生量较大的地块,用上列药剂灌根效果也较好。
配比为:
每hm2用药3~3.75kg,兑水6000~7500kg。
③毒饵诱杀每hm2用干粪1500kg,拌2.5%敌百虫粉30~45kg,制成毒饵,撒施于地面。
16地老虎类发生规律:
1.小地老虎为迁飞性害虫,发生世代自南向北呈阶梯式逐渐下降。
愈北越冬的虫口密度愈低,甚至难以发现。
2.小地老虎成虫昼伏夜出,以黄昏以后活动最强,并交配产卵。
成虫活动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0~16℃时活动最盛,低于3℃或高于20℃时很少活动。
夜间微风或阴雨天活动性强,但遇有大风或降雨活动减弱或停止活动。
3.成虫具强烈的趋化性,喜食糖蜜等带有酸甜味的汁液,作为补充营养,故可用糖、醋、酒混合液诱杀。
成虫对普通灯光趋性不强,但对黑光灯趋性强。
地老虎的防治各地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但应根据不同作物受害的生育阶段、为害幼虫的龄期、害虫的发生规律、种群的田间分布状况及数量、以及防治投资的效益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使用。
(1)农业防治①早春铲除地头、地边、田埂路旁的杂草,并带到田外及时处理或沤肥,能消灭一部分卵或幼虫。
②春耕多耙,消灭土面上的卵粒;
秋季施行土壤翻犁晒白,土壤曝晒2~3天,可杀死大量幼虫和蛹;
或进行秋耕冬灌,能破坏黄地老虎越冬场所,减少越冬基数。
③黄地老虎喜产卵在小白菜和苘麻上,可作诱集产卵植物,引诱成虫产卵,当诱集产卵植物出苗后,每5天在其上喷一次药,20天后处理掉,防治效果显著。
(2)诱杀成虫和幼虫①利用糖醋液诱杀器(盆)或黑光灯诱杀成虫。
②泡桐树叶诱杀幼虫利用泡桐树叶能诱集地老虎的习性,将比较老的泡桐树叶,用水浸湿,每hm2均匀放置1000~1200片叶,次日晨人工捉拿幼虫。
(3)捕捉幼虫对高龄幼虫可在每天早晨到田间,扒开新被害植株的周围或畦边田埂阳坡表土,捕捉幼虫杀死
17金针虫类发生规律:
成虫对禾本科杂草及作物枯枝落叶等腐烂发酵气味有趋性,并有群集在烂草堆下和土块下的习性。
具有较强的假死性和微弱的趋光性。
幼虫分11龄,有随土壤温度、湿度变化而垂直迁移的习性,喜钻入被害种子和幼苗的地下部分取食为害,有明显的趋湿性。
幼虫老熟后做土室化蛹。
(1)农业防治春、秋翻与整地可压低越冬虫源;
加强中耕除草可机械杀死部分蛹和初羽化成虫;
搞好田间清洁和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可减轻为害。
(2)诱杀成虫对以细胸金针虫危害为主的地区,在成虫大量产卵前(4~5月间),利用春锄杂草堆于田间,可诱杀大量成虫。
(3)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各种益鸟、蟾蜍、步甲等对金针虫类的灭虫作用。
(4)药剂防治药剂防治金针虫可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综合考虑。
对金针虫效果较好的药剂及施药方法:
15%毒死蜱GR9kg/hm2,或3%克百威GR33~66kg/hm2拌粪沟施;
35%克百威PS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2%;
48%毒死蜱EC3.75~4.5L/hm2,稀释1500倍,用去掉喷片的手压喷雾器顺垄喷施。
9月下旬后,随气温渐低病害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京农业大学 药用植物保护学2各论 药用植物 保护 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