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二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331866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60.61KB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二Word格式.docx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二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
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说明B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
B.在t1时刻将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C.在t2时刻降低C组温度,将使C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D.在t3时刻B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5.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中存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C.细胞内磷脂、DNA、蛋白质等物质受自由基攻击,可能导致细胞衰老
D.同一生物体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般不同
6.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进物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反复循环利用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出生率属于化学防治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二、非选择题:
共54分。
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39分。
29.(10分)为了预防艾滋病,科学家曾给老鼠注射艾滋病疫苗制剂(减毒HIV+生理盐水)试验成功,但在人体身上试验失败。
下图是艾滋病疫苗制剂引发老鼠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编号代表细胞)
(1)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目标是______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艾滋病患者后期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而我们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癌细胞却没有患病,因为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上图中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测已注射该疫苗的老鼠对HIV是否具有免疫能力:
①选取身体健康、体重、大小相同的老鼠若干,均分为两组。
②第1组每只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组每只注射3mL疫苗制剂。
③两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
随之检测两组老鼠体内相应的抗体水平,预期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某种植物的茎叶均为紫色,为探究叶片中是否含有叶绿素,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兴趣小组甲用纸层析法进行色素的分离、鉴定。
色素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出现________色的色素带,说明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2)兴趣小组乙先将同一生长状况的本品种植株均分为两组,分别培养在完全培养液、只缺镁的培养液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两周后,再将两种条件下的植株分别移入两个密闭玻璃容器内,置于室外(晴天)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密闭容器中一天的CO2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________组是在缺镁条件下培养的植株,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这两组植株来说,B1、B2两个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又称为________。
在这一天内,B1对应的时刻________(填“等于”“早于”或“晚于”)B2对应的时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近年来,毕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报道屡见不鲜。
他们有的开垦荒山变成果林,改造洼地成为鱼塘,以及在果林中种植草菇等,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
回答下列问题:
(1)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这种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
(2)果林土壤中的小动物可以改善土质,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调查其丰富度。
在果林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根据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分析此措施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林中需要不断地施肥、治虫、除草等,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使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
(4)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
输入鳙鱼的能量,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余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此外还有一部分尚未被利用。
鳙鱼提供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32.(12分)豚鼠的野生型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D和R时,表现为黑色;
当个体不含有D基因时,表现为白色;
其他类型表现为灰色。
现有两个纯合品系的亲本杂交,其结果如下表:
亲本组合
F1类型及比例
灰色雌性×
白色雄性
黑色雌性∶灰色雄性=1∶1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等位基因R、r,位于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雌雄个体间交配,F2的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豚鼠种群足够大,从F2代开始,每代分别淘汰三分之一的黑色、灰色、白色豚鼠,不考虑突变,照这样随机交配若干代,豚鼠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利用上述实验中豚鼠为实验材料,多次尝试选择不同体色的豚鼠进行杂交,使杂交后代中白色豚鼠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均不能成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发现F1中出现了一只黑色雄性豚鼠,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推断其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在第37、38两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15分)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我国水果生产发展迅速,每年上市的新鲜水果品种多,数量大。
随着水果加工技术的发展,可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水果的加工包括制作果汁、果酒、果醋、果干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可直接用__________法生产苹果汁,加入______能够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
(2)新鲜的苹果汁可发酵制成苹果酒,酵母菌常用于苹果酒的制作,其异化作用类型为________,其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
(3)若想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则应用________法在培养基上进行接种。
平板划线法一般不用于活菌计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发酵葡萄糖溶液,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__________技术对酶活性影响更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5分)
【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Bt基因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adcilusthuringiensis)基因,其表达产物伴胞晶体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蛋白质晶体,能使一些鳞翅目害虫瘫痪致死。
如图为培养转Bt基因试管苗的基本操作过程。
(1)Bt基因可从构建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组文库中获取,也可以从其cDNA文库中获取,后者获取的基因与前者的区别是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启动子。
若目的基因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也可以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2)图中用到Ti质粒作为载体将Bt基因送入受体细胞中,质粒DNA分子上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位点,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Ⅳ中产生的细胞团称为______________,步骤Ⅳ的结构通过_________(过程)形成步骤Ⅴ的结构,步骤Ⅳ和Ⅴ过程要注意控制培养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浓度比例,以便获得幼苗。
(4)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所谓循环经济,是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西北的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很小,只适宜种植少数的草本植物,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转Bt基因的植物,结果造成减产,这个案例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原理。
2020年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
(二)答案
1.解析:
选A。
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二者的化学元素组成均是C、H、O、N、P,A正确;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分别是碳和蛋白质,B错误;
糖原位于肝细胞或肌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错误。
2.解析:
选B。
类囊体薄膜上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A错误;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液,可以调节细胞内的环境,B正确;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内[H]与O2结合的过程能使ATP含量增加,C错误;
核糖体上直接合成的是多肽,还没有生物活性,分泌蛋白一般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D错误。
3.解析:
根据图示,实验开始时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在慢慢加大,细胞在失水,故甲、乙溶液的浓度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A正确;
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在放入乙溶液中时,乙溶液中的溶质分子进入细胞液,在外界溶液大于细胞液浓度之前表现为质壁分离,后来随着溶质分子进入细胞液,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时,表现为质壁分离复原,与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由于有乙溶液溶质分子进入,浓度增大,B错误;
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水分子进出平衡,故有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C正确;
实验结束时,细胞液中的水进入甲,故甲溶液的浓度有所下降,D正确。
4.解析:
分析曲线图可知:
在B组(40℃),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酶的活性最高,故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但不能说明B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
从曲线图来看,三个温度条件较适合的是40℃,而A组是2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故在时间t1时刻,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能会加快,B正确;
据图可知,在t2时刻,C组(60℃)酶已经失活,降低C组温度酶的活性也不会提高,故曲线不会上升,C错误;
在t3时刻B组曲线不再上升,原因是反应物已经反应结束,D错误。
5.解析:
选C。
种子属于植物的幼体,种子萌发形成个体不属于全能性的体现,A错误;
原癌基因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进程,B错误;
自由基学说认为:
当自由基攻击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时,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损伤比较大;
此外自由基还会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
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C正确;
同一生物体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般相同,均为体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一半,D错误。
6.解析:
选D。
引进物种不当会导致生物入侵,外来入侵物种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本地物种,成为优势种群,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本地物种灭绝,使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的反复循环利用,能量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虫降低出生率属于生物防治,C错误;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
29.解析:
(1)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目标是T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艾滋病患者后期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而我们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癌细胞却没有患病,因为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2)图中物质A是淋巴因子,④是记忆细胞。
(3)实验目的是检测已注射该疫苗的老鼠对HIV是否具有免疫能力,因此应设置两组实验,一组为实验组,注射适量疫苗,另一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给两组老鼠注射HIV,观察体内抗体产生的多少。
因此实验设计为:
①选取身体健康、体重、大小相同的老鼠若干,均分为两组;
②第1组每只注射3mL生理盐水,第2组每只注射3mL疫苗制剂;
③两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等量的HIV。
由于注射过疫苗的个体再次接触到抗原时会引发二次免疫,二次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数量多且速度快,因此随之检测两组老鼠体内相应的抗体水平,预期结果是:
第二组老鼠体内的抗体水平高于第一组。
答案:
(1)T 监控和清除
(2)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3)3mL的生理盐水 等量的HIV 第二组老鼠体内的抗体水平高于第一组
30.解析:
(1)分离色素的原理是:
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慢。
叶绿素a是蓝绿色,叶绿素b是黄绿色。
(2)①缺镁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相对低于完全培养液中的植物,由图可知,光照较强的时间段内,Ⅱ组的光合速率明显小于Ⅰ组的光合速率,故判断Ⅱ组是缺镁条件下的。
②曲线图中B1、B2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对应的光照强度表示光补偿点。
随时间推移光照强度逐渐减弱,Ⅰ组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对光的吸收转化能力远大于Ⅱ组,故B1对应的时刻晚于B2对应的时刻。
(1)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蓝绿色和黄绿
(2)①Ⅱ 光照较强的时间段内,Ⅱ组的光合速率明显小于Ⅰ组的光合速率 ②光补偿点 晚于 随时间推移光照强度逐渐减弱,Ⅰ组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对光的吸收转化能力远大于Ⅱ组
【易错点拨】 密闭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表示只有呼吸作用或呼吸速率>
光合速率;
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表示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转折点的含义是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31.解析:
(1)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因此,荒山、洼地改造成为果林、鱼塘属于次生演替。
(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果树-草菇结构农林生态系统充分的利用了群落的空间和资源,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因此,需不断地对果林实施能量的投入。
果林中的氮、钾等元素随农产品输出不断减少,需通过施肥的方式及时补充相应的物质。
因此,对果林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使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保持相对稳定。
除草、治虫可调整能量的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水果,进而流向人类。
输入鳙鱼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掉,其余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
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包括鳙鱼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乌鳢粪便中的能量),此外还有一部分尚未被利用。
(1)次生演替
(2)取样器取样法 充分利用了群落中不同的空间和资源 (3)结构与功能 (4)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鳙鱼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乌鳢粪便中的能量
32.解析:
(1)根据分析可知,实验中纯合灰色雌性和白色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黑色,雄性都是灰色,可见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因此等位基因R、r位于X染色体上。
(2)根据分析可知,由于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D和R时,表现为黑色;
子一代的基因型是DdXRXr(黑色雌性)、DdXrY(灰色雄性)。
那么F1雌雄个体间交配,F2的基因型为3/8D_XR_、1/4dd__、3/8D_Xr_,故F2的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灰色∶白色=3∶3∶2。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从F2代开始,每代分别淘汰三分之一的黑色、灰色、白色豚鼠,使种群的D、d、R、r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豚鼠种群不发生进化。
(3)由分析可知,白色豚鼠的基因型为dd__,而D、d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不能使杂交后代中白色豚鼠只在雌性或雄性个体中出现。
(4)实验发现F1中出现了一只黑色雄性豚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D和R时,表现为黑色,且正常情况下F1中为DdXrY(灰色雄性),因此从可遗传变异的角度推断可能是其中的r基因突变为R,则F1中黑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DdXRY,或者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亲代中的父本减数分裂时产生了含dXRY的配子,其与含DXr的卵细胞结合形成了DdXRXrY的黑色雄性豚鼠。
(1)X 由于纯合灰色雌性和白色雄性杂交,F1雌性都是黑色,雄性都是灰色,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
(2)黑色∶灰色∶白色=3∶3∶2 否 种群D、d、R、r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3)白豚鼠的基因型为dd__,而D、d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
(4)DdXRXrY、DdXRY
【技巧点拨】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意分析得出亲代的基因型和F1代的基因型,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思路,然后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推断,理解生物进化的实质,利用所学的知识点来解决综合性问题。
37.解析:
(1)日常生活中可直接用压榨法生产苹果汁,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果胶酶作用:
①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
②把果胶分解为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故加入果胶酶能够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
(2)新鲜的苹果汁可发酵制成苹果酒,酵母菌常用于苹果酒的制作,由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故其异化作用类型为兼性厌氧型,当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当其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综上所述,其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3)若想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则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培养基上进行接种。
平板划线法一般不用于活菌计数的原因是得到的菌落多数不是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菌落数远小于活菌数。
(4)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发酵葡萄糖溶液,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对酶活性影响更小,原因是固定化细胞由于保证了细胞的完整性,酶的环境改变小,所以对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1)压榨 果胶酶
(2)兼性厌氧型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3)稀释涂布平板 得到的菌落多数不是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菌落数远小于活菌数 (4)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细胞由于保证了细胞的完整性,酶的环境改变小,所以对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38.解析:
(1)Bt毒蛋白基因属于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可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也可从cDNA文库中获取,细胞核中转录的mRNA,已经加工去除启动子转录后的mRNA,而cDNA是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的,因此从某生物cDNA文库中获取的目的基因,不含基因中的启动子,故前者含有基因中的启动子,后者不含;
当基因比较小,且核苷酸序列已知时,也可以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2)图中用到Ti质粒作为载体将Bt基因送入受体细胞中,质粒DNA分子上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位点,其作用是供外源DNA片段(基因)插入。
(3)步骤Ⅳ中产生的细胞团是经过脱分化形成的,称为愈伤组织,步骤Ⅳ到Ⅴ(再分化)过程要注意控制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例,生长素促进生根,细胞分裂素促进生芽,以便获得幼苗。
(4)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所谓循环经济,是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我国西北的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很小,只适宜种植少数的草本植物,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转Bt基因的植物,结果造成减产,这个案例没有考虑到环境和物种的适应性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1)不含有 基因比较小,脱氧核苷酸序列已知
(2)供外源DNA片段(基因)插入 (3)愈伤组织 再分化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 (4)废弃物的资源化 协调与平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安庆 一中 高考 模拟 试题 精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