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乡镇企业的崛起与泉州模式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331718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0.13KB
泉州乡镇企业的崛起与泉州模式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
《泉州乡镇企业的崛起与泉州模式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乡镇企业的崛起与泉州模式的形成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2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2359.5亿元,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3;
乡镇企业工业产值1826.5亿元,占全省乡镇企业工业产值的40.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4.3%;
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467.1亿元,占全省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的48%;
乡镇企业年营业收入2133.4亿元,缴纳税金48.45亿元,占全省乡镇企业上交税金的36.5%。
乡镇企业的发展之路,就是泉州经济的发展之路,乡镇企业的发展反映了泉州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从泉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看,泉州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79-1986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泉州市的晋江、石狮等沿海平原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在全省率先摆脱单一公有制和“三就地”(就地办厂、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禁锢,多形式、多层次、多成份地创办乡镇企业,特别是利用“三闲”(闲资、闲房、闲人),以群众集资合股的新型的合作经济形式创办企业,承接“三来一补”业务;
由于这类企业的创办以及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均未能纳入计划,因此,企业创办伊始就得走“市场--技术--原料”的发展之路,这就促使泉州乡镇企业较早地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
当乡镇企业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力排“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议,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认识以农民股份合作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在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予以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采取了“放、帮、促”的措施,即放手发动农民集资联户办企业,有关部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制定政策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使乡镇企业顺利起步。
1984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1.43亿元,占当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45.9%,比1978年翻三番。
1985年后,进一步推行“联、扩、带”扶持措施。
联,就是以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为龙头,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成分的经济联合;
扩,就是以乡镇企业力量强的专业镇为中心,向周围乡村扩散,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
带,就是采取山海协作、城乡联营、产品扩散等形式,带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
“联、扩、带”措施促使乡镇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的层次上加快发展提升,有力地推动沿海与山区共同发展,经济总量上了新台阶。
从而,闯出了一条在全国独具特色的以农民股份合作企业为主体的发展乡镇企业路子,创造了与当时“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并称为中国四大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晋江经验”,“晋江经验”初步确立了“泉州模式”的雏型。
1986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8.7亿元,占当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56.4%,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80年增长4倍,在我市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2、扩充阶段(1987-1990年)。
泉州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打好侨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联络侨亲,吸引侨心和“以侨引侨”、“以侨引台”等多种形式,大量引进侨资,嫁接乡镇企业,发展三资企业,有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沿海县(市、区)乡镇企业率先步入外向型发展轨道。
1990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46.7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85年增长1.82倍,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0.08%;
累计创办乡镇“三资”企业581家,相当改革开放12年中创办数的80%。
乡镇企业在我市经济中占据了“三分天下有其二”。
3、快速发展阶段(1991-1995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泉州市乡镇企业基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蓄势待发。
特别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后,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泉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好势头,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企业迅速增多。
1992年和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工业产值、出口交货值连续两年实现翻番。
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比1990年增长13.5倍,年均递增70.8%。
1990年组建全省乡镇企业第一家集团公司--由57家企业组成的石狮新湖工贸集团公司之后,乡镇企业集团迅速发展,至1995年底,全市乡镇企业集团已有82家。
乡镇企业在我市经济中占据了“五分天下有其四”。
“晋江经验”逐步辐射、扩散到泉州其他县(市、区),在沿海和山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实践创造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泉州模式”的特征和内涵更加充实。
4、壮大提高阶段(1996年以来)。
泉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十六精神和1996年10月29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乡镇企业从过去注重外延发展向注重内涵提高转变,规模化、科技化、名牌化、外向化的趋势更加显现。
至2002年,纳入统计的乡镇企业92415家,乡镇企业职工183.54万人。
主要行业扩展至服装、针纺织、制鞋及皮革制品、建筑陶瓷、石板材、工艺雕塑(石雕、瓷雕、木雕、竹藤编织)、食品、日用工业品、玩具、汽配、水暖与消防器材、电子、机械、冶炼、化工、水泥、建筑施工以及交通运输、商贸、旅游等近30个行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全市组建乡镇企业集团147家,年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企业1752家,其中超亿元企业126家;
年营业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3003家。
乡镇企业在我市经济中占据了“十分天下有其九”的重要地位。
二、主要特征
泉州乡镇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也逐渐形成和充实了“泉州模式”独具特色的模式特征,即“以侨资侨力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股份合作为主体,以外向型经济为取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专业化、区域化为经营格局”的发展模式,从其经济特征看,主要有几点:
1、形成了以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格局。
股份合作制是泉州模式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它区别苏南模式的乡办、村办集体企业和温州模式的个体企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泉州乡镇企业一开始即选择了股份合作制这一形式,有其社会和经济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泉州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没有象苏南地区较为雄厚的集体经济基础,因此泉州乡镇企业的起步无法选择如同苏南社队集体企业的经济模式。
但是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全市海外侨胞众多,占福建省一半以上,占全国1/10,每年汇入侨汇数量可观,民间积淀资金雄厚,加上闲人、闲房多,以及泉州人所具备的创业精神、拼搏胆略和合作理念等人文特点,使泉州乡镇企业在起步时就展现出以农民股份合作企业为主体的模式雏形,它比温州的个体家庭企业模式的起点更高,实力更强。
最先出现乡镇企业的晋江、石狮的农民选择的股份合作联户集资办厂形式,适合了泉州农村的实际,体现了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生产关系。
企业经营者、劳动者和投资者同为一体,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产权明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激发了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企业具有高度的经营自主权,经营方式多样,经营机制灵活,企业发展充满了活力,因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很快蔓延开来,成为泉州乡镇企业的基本形式。
其中农户入股联营型是泉州市股份合作企业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其数量约占全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总数的3/4。
它是由三五个、十几个农民集资兴办起来的企业,往往是由几个能人牵头,并参加经营、管理和劳动,若干农户以资带劳或以劳带资,按照劳资双联,自由结合、合作经营、对等分红崐的原则,合股办厂。
据统计,目前我市乡镇企业中股份合作制企业数量和总产值分别约占全市乡镇企业单位数和总产值的1/3和2/3左右。
近年来,股份合作乡镇企业股本积累不断扩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经营行为逐步规范,其中一部分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壮大或实行新的联合,演变成为内容更加丰实的混合所有制组织形式。
如中外合资企业、多种所有制联合经营企业、股份集团公司等等。
而这种演变,正体现着股份合作企业向规范化发展的方向。
泉州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股权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股权结构多元化。
一是以个人股为主体的股权结构。
个人股股金一般占企业总股金的80%以上,其资金积累增加迅速,往往在短短的几年内成倍甚至几倍地增长。
二是以集体股为主体的股权结构。
就是乡(镇)、村集体企业,经过清资核产、资产评估,作为集体的原始投入资金,由若干管理者承包经营。
承包者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合股追加资金投入,形成新的股权。
三是以法人股为主体的股权结构。
即由具有法人地位的不同所有制企业和单位以法人股的形式在经济上联合起来,组成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乃至企业群体、企业集团。
(2)股权形式多样化。
泉州市股份合作制企业允许以土地、厂房、技术、劳力、信息等要素折价入股,并拥有与资金股同样的权利。
如全市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具有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中,约有一半采取技术入股的形式。
(3)企业管理制度民主化。
一种情况是,不论以何种股权形式入股,只要是合股成员(股东),一般都享有同等权力,实行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的管理制度,真正体现了管理的民主化,另一种情况是,在以法人股为主体的企业中,往往由各成员企业的法人代表组成联合企业的权力组织机构,实行民主与集中的管理制度。
(4)同股同利,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泉州市股份合作制企业股权一般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两种。
优先股得息不分红,不拥有决策权;
普通股要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年终根据企业经营效益按股分红。
其收益分配一般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的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利益。
在按资分配方面,基本实行同股同利的原则,即年终按股分红,以股金计息,多投多得,少投少得。
2、形成以轻型加工业为主、各具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簇群”和“块状经济”格局。
目前,我市以服装、鞋帽、食品、日用工业品、玩具等轻加工行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
泉州市乡镇企业的发展之所以选择轻型加工业,原因之一是改革开放初,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轻、重比例失衡的时期,人民生活日用品非常稀缺,乡镇企业的轻工产品正好适应当时国内市场的需要,填补了市场空白。
当时晋江、石狮的服装产品可以说是生产多少卖多少。
原因之二是我市乡镇企业靠“三闲”起步,与海外侨胞在资金、技术、设备提供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产业选择上与海外侨胞经营上有很大的趋同性。
原因之三是企业起步时当地的资金、资源相对有限,走的是“两头在外”(即原料在外、市场在外)的路子。
所以乡镇企业起步时投资多数集中在投资少、见效快、市场需求大、劳动密集型的轻型加工行业,如鞋帽、包袋、电子等行业。
由于当时处于卖方市场,企业积累快,一个企业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裂变”出更多的企业,逐渐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商品化、多样化生产格局,成为区域性的生产基地,涌现出如安溪乌龙茶、竹藤工艺,永春芦柑、陶瓷灯饰,德化工艺陶瓷,石狮的纺织服装,晋江的鞋帽、服装漂染、陶瓷建材、食品饮料、玩具、电子机械,南安的石材加工、水暖、消防器材,惠安的金石雕、建筑房地产和水产品等各具特色的“块状”产业基地。
拥有恒安、浔兴、凤竹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了安尔乐、富贵鸟、SBS、金鹿、安踏、七匹狼6件中国驰名商标和84件省著名商标,分别约占全省的1/2和1/4。
在企业簇群形成的同时,以成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逐渐向上游的半成品、原辅材料和下游的包装、运输等服务行业延伸,扩展为“一业为主,配套协作”的生产方式。
专业化分工呈现出“小而全、小而专”的特点,因此往往在某个行业,某个产业链中,做到极致,形成“廉、特、新、优、全”的优势,成为“单打冠军”。
如晋江陈埭鞋业在形成规模的同时,专业化分工更细,原来的一些生产环节逐渐分离出去成为独立的生产企业,每一个环节的生产企业经受了优胜劣汰的竞争选择,使成品鞋的质量更有保证,成本更低,更具市场竞争力。
又如晋江“陶瓷之乡”磁灶镇,陶瓷工业的发崐展,带动了采掘(高岭土)、运输、包装材料以及其他生活服务行业的发展,形成了瑶琼、东山、山仔等运输专业村,官前建筑专业村,曾岭包装材料村。
有了产前产后的服务,企业不劳动手,就有人把原材料、燃料送进厂来,把产品按交付的托运单送往全国各地,大大节省了环节、时间和费用,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3、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依托,面向国内外的大流通网络。
市场发育早、发育好是泉州模式的又一重要特点。
我市人才、资源缺乏,乡镇企业发展一开始就被迫在计划经济夹缝中找出路、求生存。
逐渐探索出一条“市场--原料--生产”的路子。
几乎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从市场获得的,劳动力、技术、生产资料、资金、产品市场逐渐发育完善。
其中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完善最具特色。
从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可以说,每一个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伴随着一个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壮大,专业市场与专业产业基地如影相随,两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联动发展。
专业市场的形成,使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些市场在服务本地企业的同时,逐渐辐射开来,成为辐射周边地区乃至国内外的大市场。
目前较有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有:
石狮市的服装和布料市场,晋江市陈埭鞋原辅材市场、磁灶建材市场、安海糖烟酒市场、福埔车辆机电市场、英林布料市场、华洲水产品市场,南安水头“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官桥粮油市场、英都和仑苍水暖消防器材市场,惠安县的石材、雕艺品市场,德化县的陶瓷工艺品市场,安溪县的竹藤工艺品、茶叶市场,永春县的芦柑市场等。
这些市场有效地发挥了服务本地企业和消费者的作用,有的已成长为辐射全省、全国的专业化、区域性龙头市场。
专业市场的形成,使乡镇企业获取快捷全面的市场信息、丰富多样的廉价原辅材料以及方便周到的销售运输服务,从而确立了泉州乡镇企业产品“款新、质优、价廉、样全”的优势。
此外,各地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力拓展外埠市场和国外市场,现已在国内外共设立上万个大中小型销售网点,形成较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并大胆采用代理制、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网上交易等方式全方位拓展了国内外市场。
仅晋江市的陈埭镇,目前已有安踏、爱尔达等27家制鞋企业在26个国家设立31个办事机构,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泉州模式在市场方面的另一个特点是建立了一支60多万人的供销大军。
这支供销大军有较高的素质、信息灵通、经营灵活、渗透力和应变力强,长年在外,“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面向千家万户,费尽千思万索,道尽千言万语”,为乡镇企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项南同志誉为“金凤凰”。
目前我市乡镇企业供销队伍主要有四种类型:
1、企业供销人员,约占乡镇企业供销队伍的20-30%;
2、社会供销人员,约占60-70%;
3、网点商贸人员,约占10-20%;
4、境外供销员。
其中以社会供销人员人数最多、最具特色。
这种供销人员一般不隶属那一家企业,可以同时为几个或十几个企业服务,其工资和经营费用不由厂家支付,而是从他的盈利中取得。
他们通过为企业开展供销活动,获取一定比例的产品推销费,其个人收入直接与经营效益挂钩。
他们既是产品推销员,又是市场信息员和原辅材料采购员,成为我市乡镇企业产品进入全国各地市场以及外地商品市场信息和原辅材料进入我市的主要媒介。
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供销费用。
随着供销专业户活动范围扩大,其能量也逐步增加,如磁灶镇的供销员不仅推销该镇的瓷砖以及陶瓷卫生洁具、琉璃瓦等建筑陶瓷产品,而且为广东佛山市等地经销瓷砖;
仑苍镇供销员除了推销该镇的水暖器材外,还为浙江温州、河南郑州等地配套推销高、中压阀门等。
这些供销人员已跨出了地域界限,真正成为某一全国性流通市场的经销者,对乡镇企业产品大流通大网络的形成,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也是泉州农民经营乡镇企业的一个创造。
4、形成了以侨资侨力为依托。
有侨乡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
泉州市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祖籍地,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698万多人,分布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居住在台湾的泉籍同胞900多万人。
著名侨乡晋江、石狮、安溪等县(市)的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人数已数倍于本地人口。
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泉州市的一大优势。
泉州的乡镇企业与“侨、港、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乡镇企业一开始就打上“侨”字的深深烙印。
无论是起步时的“三闲”企业,还是“三来一补”加工企业,其资金、技术、设备等都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对祖国大陆政策仍心存疑虑,不敢以他们自己的名义投资,往往采取或委托大陆亲友投资或汇款支持大陆家人投资的方式办企业,所以当时很多称为“乡镇企业”的,企业资金、设备都是来源港澳台和海外,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海外对祖国大陆的政策渐渐明了,大量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纷纷至沓来,名正言顺地以个人名义投资办厂,或注资内地企业,“嫁接”乡镇企业,创办了大量的乡镇“三资”企业,“侨”字号“三资”企业发展步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小洋货、大创汇”的外向型经济特征。
利用外资经历了“‘三闲’起步,‘三来一补’过渡,乡镇企业铺路、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的阶段性发展历程,目前已呈现外资来源多元拓展、投资领域日益广阔、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产企业谋求升级四个特点和趋势。
迄今,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8904家,合同外资136.7亿美元,外商实际到资78.96亿美元。
其中出口超500万元企业1433家。
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发展,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人才,获得了国外市场信息动态和流通渠道。
海外侨胞的投资,为泉州市乡镇企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乡镇企业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生产要素,加速了资本积累进程,泉州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
从发展看,1992年、1993年泉州市经济连续二年翻番,也正是外资涌入的高峰时期。
这使泉州乡镇企业与内地同行相比较,获得了宝贵的先行优势。
三、重大贡献
20多年来,乡镇企业总量的迅速增加,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加速“两个率先”步伐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推动泉州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20多年泉州经济的腾飞,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壮大发展。
乡镇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泉州经济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国民经济连年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经济总量和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前列。
1978—2002年,泉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18.73%;
从1989年—2002年的13年,年均增长23.46%。
按可比价格计算,2002年的经济总量是1978年的61倍。
全市GDP从1978年的7.79亿元,到1992年突破100亿元,2000年跨过1000亿元,2002年达到1223亿元。
20多年来泉州GDP已实现翻五番。
泉州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前的全省倒数第二位跃升为全省第一位,占全省比重由1978年的11.7%上升到26.1%,在全国212个地级市中(不包括计划单列市)居苏州、无锡之后,位列第三。
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87元增至2002年的1680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2倍。
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0.79亿元增至2002年的87.08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5.2%上升到16.7%;
2002年财政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7.1%。
所有县(市)继续位列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市)或发展十佳县(市)。
晋江市、石狮市、惠安县、南安市入选全国“最发达100县(市)”,上述四县(市)及安溪县入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二)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由单一的自然经济逐步向多元化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农民不仅难以涉足乡村工业,而且不得从事建筑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其他非农产业的经营活动,因此,长期存在自给自足的单一农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了“一业兴、百业旺”的显著成效,缓解了泉州长期以来耕地不足,劳力过剩,国家投入有限的矛盾。
农村进一步改变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经营结构,形成了农工商综合经济的新格局,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8.59%下降到2002年的6.8%,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由61.41%上升到93.2%。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劳动力从土地转移出来,目前,全市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达183.54万人,占当年全市劳动力总数的64%。
众多的侨眷属也从过去“靠侨吃侨,快乐逍遥”的消费者,变为“进厂务工,自食其力”的生产者或经营者。
这种植根于农村的乡镇企业,转移出一支有较高素质的二、三产业大军,为“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促进了农民生活从低水平温饱向小康方向迈进。
改革开放前,由于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发展速度很慢,因此,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很低,1978年,全市农民从集体中分配的收入人均不足50元。
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后,家家户户有人进厂做工,每年从乡镇企业中获得可观的工资收入,农民的生活逐步向小康方向迈进。
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强了泉州经济综合实力,有力地支持了泉州市委、市政府“翻两番、奔小康、建新村”的战略决策的实施。
至2002年,全市涌现出乡镇企业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乡镇90个,其中超50亿元乡镇6个;
年营业收入超亿元村448个,其中超5亿元村29个。
乡镇企业总产值连续10年保持全省第一。
全市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县级财政自1990年晋江市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泉州 乡镇企业 崛起 模式 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