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课堂效率有关的两个问题的问答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326507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76KB
与课堂效率有关的两个问题的问答Word格式.docx
《与课堂效率有关的两个问题的问答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课堂效率有关的两个问题的问答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素质教育需要时间,如果学生课内课外都是忙于预习、复习课本上的东西,就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搞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2、两个支点是什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两个支点:
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
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
作为一个出租车司机,第一个基本功就是熟悉道路。
当客人报出地名后,你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路线把客人送到目的地。
如果你拉着客人绕圈子,多收了人家的租车费,浪费了人家的时间,是要被骂娘的。
作为一名教师也是如此,如果由于教师对课标和教材不熟,领着学生绕圈子,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摧残了学生的身体,也是要被骂娘的。
这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问题,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
第二个支点是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为学生终身的发展着想。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呢?
主要通过高效课堂五环节的教学模式来实现。
3、三个途径是指什么?
第一个途径是通过“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引导教师把握课标和教材,落实第一个支点;
第二个途径是通过“赛课”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模式,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落实第二个支点;
第三个途径是通过写“课例分析”,对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进行认真的反思,以便不断总结,逐步提高。
这也是校本教研的三大途径。
老师们要“煮”教材,煮熟煮透。
怎样“说课标”、“说教材”?
具体要求是什么?
前边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
4、高效课堂要回答的四个问题是什么?
答:
怎样才算是一堂高效率的课?
许多老师心中没有数,要等专家或领导的点评才行。
其实,每个老师上完了课不需要问别人,问自己四个问题,就知道这堂课效率是不是高。
第一个问题:
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
(目标问题)
老师在上课时头脑一定要清楚,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
不是说一节课热热闹闹就行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价值观方面的,不能学哪算哪,目标一定要明确。
上海格致中学提出“国家课标校本化”,我很赞同。
国家的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是最低标准,不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达到这个标准,这是教学质量的底线。
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新的课程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校的课程标准,甚至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确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第二个问题:
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
(效率问题)
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如果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
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课前不布置预习,课后不布置作业,课上解决全部问题。
这是最高水平的课。
如北京22中的数学教师孙维刚、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的马芯兰老师等老一辈的特级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
他们的课堂不热闹,但都非常扎实,教学成绩很高。
现在山东省高青县的几个农村初中也做到了“课前无预习、课后零作业”。
他们提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学生的负担很轻但升学成绩很好,这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有的老师课堂很热闹,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而课后却布置大量的预习(学案)和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是违背规律的。
有的老师说预习不是负担。
一定要明确:
预习也是负担,也是作业,凡是课后占用学生时间而与课本教学直接相关的活动都是负担。
我们曾经搞过几个学校的同课异构活动,对一个学校的学生讲同样的内容,有老师提前一天与学生演练了四个课时,有的老师提前与学生演练了2个课时,有的老师只是在课前与学生见面10分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但我们看到的课效果差不多。
这就是效率问题。
如同百米赛跑,当发令枪响的时候运动员都应在起跑线上。
如果当发令枪响的时候有的运动员已经提前跑到了60米处,那就谈不上什么效率。
第三个问题:
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
(方法问题)
要达成教学目标有很多方法,但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
如果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用探究就能获得书本上的知识,但自学的能力却得不到培养。
一堂课老师讲多长时间为宜?
现在有些学校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35分钟。
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在改革的初期硬性限制老师的讲授时间有助于改革的进程。
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能硬性规定时间。
基本的原则是:
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如果老师真的放手让学生看书,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是能自己看会的。
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
小组不会的大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
现在许多老师上课就讲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
今天是新授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讲。
难道学生连一个概念也看不懂吗?
老师给学生自学的时间了吗?
从理论上讲,全班只要有一个学生会,老师也不要讲,先让学生讲,学生不会的老师再讲。
这样一堂课真正需要老师讲的东西并不多,关键是看老师敢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
第四个问题:
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
(达标问题)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这既是课堂效果的体现,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一个老师在下课后能不能自豪地说:
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
这才是真正的好课。
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价值观也不能一刀切,但基本的核心知识、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
如果一个老师下课后对这四个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就能评价自己的课是否效率高。
我们也可以用这四个问题来评价别人的课。
5、高效课堂的五个环节是怎样的?
答:
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和多年的教学实验,逐步形成了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五环节”:
1.辅助环节:
导入板题,揭标示导;
2.先学环节:
自主学习,检测效果;
3.后教环节:
更正讨论,教师点拨;
4.训练环节: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5.回归环节:
小结回归,一清三习。
(这项内容上午已经讲过,不再多说)
下边简要说明各个环节如何操作。
(一)辅助环节:
导入板题,揭标示导。
这个环节分四项内容:
1、单元导入;
2、板书课题;
3、揭示目标;
4、出示自学指导。
新旧教材的主要不同是:
旧教材是线形结构,新教材是模块结构。
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一个整体,所以在教学时也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
每个单元教学时,老师不要一上来就讲“第几课”,而是呈现单元的知识树,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文科理科教材都有编者的一段话,一般是在标题下单独成页),这一段话很重要,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
教师要清楚:
随便从报纸和杂志上选一篇文章和讲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是不一样的,课本中的文章融进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先要了解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然后再导入新课,板书或出示课题,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接着就出示自学指导。
每堂课老师都不要急于先讲,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
老师的自学指导要做到五个明确:
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学法、明确标准、明确检测要求。
只有做到了五明确,学生才能集中精力高效自学。
如果本节课所学内容多,可分为自学指导一、自学指导二……。
(二)先学环节:
组织自学,检测效果。
这个环节分为两步:
1、学生自学;
2、教师检测。
学生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独立自主学习。
学科不同,课型不同,自学的要求和方法也不同,或朗读,或默读,或看书,或动手操作,遇到疑难查工具书,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圈点批注,找到答案画线,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做上记号。
教师在学生自学时,要做好组织工作,目光巡视,行间巡视,了解学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自学。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学任务以后,教师通过检测了解学生自学的效果,为后教提供依据。
教师检测的方式根据学科、课型特点和要达到的目的而定,一般有口头提问,练习板演,动手操作三种。
检测就是考试,要求要严格,组织要严密,确保了解真实学情。
检测之前要讲明要求,注重教方法,育习惯。
(三)后教环节:
更正讨论,教师点拨。
这个环节一般分为四步:
1、观察板演;
2、组织更正;
3、组织讨论,教师点拨、归纳、板书;
4、学生自查自纠、消化理解记忆。
对于基本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做到步步清、人人清,这是保证高效课堂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对于检测后发现的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参与更正、讨论解决。
先要组织学生观察、思考,按“五步观察法”的要求(一看思路、二看方法、三看步骤、四看结果、五看规范),对照例题解题步骤和自己做题的实践体会,观察板演中有没有问题,发现有问题及时举手上台更正。
更正时一定要注意教方法。
组织讨论时重点在于弄清“为什么”,对学生都不会的倾向性问题,老师点拨。
老师在点拨时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出易混易错点,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
同步板书重要知识点、易混易错点和解题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在这一环节主要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对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讲评归纳之后,要指导学生自查自纠,消化理解记忆,融会贯通。
(四)训练环节: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每堂课学习新知识后都要通过变式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课堂常规。
教师要根据本节目标和检测当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出训练题,注意题型、题量、难度。
在这一环节难的是能否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这不仅是课堂效率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
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都能到一个学校来上学,这是教育起点的公平。
但学生来到一个班不一定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关注学习差的学生,这就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会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是课程标准的底线。
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补救。
每堂课下课时老师敢不敢拍拍胸膛说:
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达成了教学目标。
要承认差别,区别对待,每节课的训练题要分出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后进生完成巩固练习题,即模仿例题类型出的迁移训练题,中等生、优秀生少做迁移训练题,多做拓展提高题,要求中等生完成其中的必做题,优秀生在完成必做题的基础上,还要完成选做题,重在拓展提高,做到保底不封顶。
对于拓展的内容不作统一要求,要体现分层教学原则。
(五)回归环节:
此环节包括三步:
1、总结本节所学知识,指出倾向性问题,提醒学生注意;
2、回应本节目标,寻找差距,回归单元目标;
3、落实堂清,指导课后补差、日清、复习、预习工作。
每堂课在结束前两分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回应目标,寻找差距,单元回归。
所谓单元回归就是要把下位概念回归到上位概念。
要把本课的知识树回归到单元知识树上,从一开始的单元导入到最后的单元回归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如果是一个单元的结束,还要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回归到整册书的知识树上来。
根据学生当堂训练的作业完成情况,落实堂清,安排课后补差、复习、预习和日清等工作。
高效课堂五环节,是一般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基本模式,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优化。
对于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可以灵活变通,但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效果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唯一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 效率 有关 两个 问题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