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练17讲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325262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703.17KB
周练17讲Word文件下载.docx
《周练17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练17讲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①附近河流从西
南流向东北
B.②地坡度
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有瀑布出现
下图为某区域七月份等温线(单位:
℃)图,读图回答5~7题。
5.从地形上来看,以下四幅剖面图与上图甲乙线段经过地最相符的是
6.从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和地形三方面来看,a、b、c、d四点降水最多的是
A.aB.bC.cD.d
7.根据近地面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分析,该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对高差可能在
A.60~80米B.100~800米C.1000~1300米D.1800~2000米
读右图,回答23—25题。
8.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海岛,①②③为等深线,则从水深角度
考虑,最适合建港的是
A.O处
B.P处
C.M处
D.N
处
9.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火山,①②③为火山灰等厚度线,则该处盛行风为
A.东北风
B.东风
C.西南风
D.西风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第10题。
10.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
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A.1处B.2处
C.3处D.4处
栅
格模式
是储存分析地理空间数
据的主
要方式之一。
图1
0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同地理图层的栅格图,每格实际面积约100平方千米。
读图完成11—12题。
11、EV
区域最可能是
A.丘陵B.耕地C.海域D.沙漠
12.该地规划修建大型山水生态公园,最适宜的区域是
A.IBB.ⅡCC.ⅣDD.ⅢE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3~15题。
13.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④-②
C.②-③-④D.③-④-②
14.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①B.②C.③D.④
15.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
据此回答16~17题。
16.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箭头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7.度假村选址建在水库岸边对游人的吸引力强,其主要的气候原因是()
A.库区阴雨天少B.库区昼夜风小
C.库区温差较大D.库区湿度较大,空气清新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18、19题。
18.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19.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图甲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代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20~22题。
20.由图甲和图乙可知()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21.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22.有关低层大气增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B.主要是太阳晒热地面,地面又将热量传导给空气的结果
C.主要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D.主要是受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结果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区域高空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形势图,图中等值线表示海拔。
读图完成23题。
23.图示情况下决定风向的力主要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D.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24、一架飞机飞过日界线后,发现接连过了两个国庆节,这架飞机是
A.自东向西飞行
B.一定飞过1800经线
C.自西12区飞向东12区
D.自东12区飞向西12区
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26.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B.通讯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读我国某城市(117°
E,32°
N)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完成6~7题。
27.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A.1月1日16:
00
B.3月1日6:
00
C.7月1日6:
D.8月1日16:
读某日晨昏线平面与赤道平面关系图,回答28题。
28.当两个平面彼此夹角由目前状况逐渐达到最小时,需要的时间约是( )
A.3个月B.6个月
C.9个月D.12个月
下图为6月某日M、P两地的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29~30题。
29、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地在P地的东南方向
B.M地在P地的西北方向
C.M地在P地的东北方向
D.M地在P地的西南方向
30、关于M、P两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该日两地同一时刻日落
B.两地同在西半球、北半球
C.两地区时相同
D.两地的自转线速度不同但角速度相同
二、非选择题
31.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0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
℃)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效应,并指出该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2)在下图中画出城区与郊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示意图。
(3)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
为什么?
32.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空白部分代表白昼,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点此时的地方时分别是______时、________时;
从A、B两地来看,太阳都位于其____________方向。
(3)若图示日期为12月初,则此日期后至我国春节前后,图中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表示的是_______半球,节气是__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晨线是______________。
(2)在所有字母代表的地区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_________,可达到__________,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可达到________小时。
高二地理周练(1-7讲)答案
1-5CAACB6-10CCACC
11-15CBBBB16-20BDDBC
21-25CACDD26-30BCACA
31.
(1)热岛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导致气温变高。
(2)略
(3)不能。
该地冬季盛行西北风,A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
A地离市区太近,在城郊热力
环流圈内,水泥厂的粉尘和污染气体能流向市区。
32、
(1)(20°
S,150°
E) 从20°
S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小70°
S及其以南地区(或70°
S到南极点
之间)
(2)12 24(或零) 正南
(3)先逐渐增大至23°
26′,再逐渐减小
33、
(1)西,夏至,(23.50N、700E)6月22日15:
20,OQ。
(2)G,900,O点,24。
18题,比较三地的上下温差分布,可知丙地上下温差最小,大气最稳定。
甲地上下温差最大,对流最旺盛。
19题,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乙区域有湖泊分布,水汽较多,温度较高,则空气密度较小,空气最易上升运动;
当正午时,西部地区的冷空气正好移到乙地上空,空气会强烈对流上升,产生强对流天气。
此时三地的大气运动状况如下图所示:
【误区警示】对流运动的强弱主要与温差有关。
在大气垂直方向上,上下温差越大,空气越易对流运动,大气越不稳定,反之,大气越稳定。
25题,从图中可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在湖北省东南部呈负相关,在安徽省大部分地区
呈正相关,在图中中部地区相关性最小,正相关最大值在图中东北部,即安徽省北部。
26题,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太阳活动最强,易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即通讯卫星信号
易受干扰。
27题,根据图中指向标方向可知树影朝向西南,该城市位于我国(117°
N),其树影朝向西南,只有在夏半年日出之时,故选C。
28题,从图中可知晨昏线与赤道平面垂直,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两个平面夹角最小时为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由此可知,由目前状况经过3个月两平面彼此夹角达到最小值。
29、根据“6月某日”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由图中该日M地的昼长大于12小时可知其位于北半球,而P地的昼长小于12小时,则其位于南半球;
再根据M地最大太阳高度出现于北京时间12时可知M地位于120°
E经线上,由P地最大太阳高度出现于北京时间14时可知P地位于90°
E经线上;
从而可判断出M地在P地的东北方向。
C选项正确。
30、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M、P两地都于北京时间19时日落,即两地同一时刻日落。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两地都在东半球,但M地在北半球、P地在南半球;
M地区时比P地区时早两小时;
读图可知,M地昼长14小时,P地昼长10小时,故两地的纬度值相同,因此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
A选项正确
【知识拓展】大气的削弱作用
在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大气对它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明显减弱,特别是波长短的辐射能减弱得较为显著,这种现象称为大气削弱作用或衰减作用。
(1)吸收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吸收很少,绝大部分的太阳辐射能量能够到达地面。
(2)反射作用:
主要是大气中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会将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中去,这种反射无选择性。
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高,就是这个原因。
(3)散射作用:
空气分子和微尘把太阳辐射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从而削弱了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时天空仍是明亮的,这些都是大气散射的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