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306449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33MB
综合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综合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自然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
第1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一节
系统的一般定义为:
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元素的集。
通俗地说,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
系统研究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功能结构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系统的基本分类:
按功能类型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按结构类型形态系统、级联系统、过程-响应系统、控制系统
其他分类
按系统规模大小和结构复杂程度划分(钱学森):
小系统、大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巨系统
按系统的具体对象划分:
工程系统、社会系统、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等等。
第二节
整体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整体性研究的内容:
整体结构、整体功能
地球的圈层构造
大气圈:
对流层平均厚10-12KM,其特征是对流作用强盛、温度随海拔升高降低。
平流层
中间层
电离层
散逸层
水圈
岩石圈(地壳)平均厚度30-35km
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
自然地理环境:
大气圈(下部)、水圈、岩石圈(上部)、生物圈紧密接触、相互作用—“地理壳”
鲜明边界:
空间上呈一个面(没有厚度),界面两侧物质(体系)的性质有明显区别。
如海陆交界。
模糊边界:
空间上呈一个过渡区间,其内不同属性的相邻两物质(体系)并存,且一方属性逐渐消失而另一方属性逐渐显著。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
对流圈
沉积岩石圈
自然地理环境的能量组成:
太阳辐射、地球内能、潮汐能等
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
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动态的。
地貌是地球硬表面的形态或外貌,是转化后的太阳能以外动力形式于地球内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气候是包括大气平均状态与极端的多年天气的综合表现。
水文是指地理环境中各类水体的性质、形态特征、运动变化、时空分布及地域分异规律。
生物虽非原始地球固有的但其地位日趋重要的作用十分特殊是人们公认的。
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派生要素,但绝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太阳能集中于地球表面。
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物质并存
具有本身的形成物-表成体。
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各圈层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
既是整体,有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差异。
人类聚居的场所
外界因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
海洋潮汐的影响
海洋潮汐对地球自转具有阻碍作用
海洋潮汐对生物的演化具有促进作用
海洋潮汐具有巨大的能量
大气潮汐的影响
大气潮汐会使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力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大气潮汐与降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大气潮汐对台风的影响与其对降水的影响相类似
固体潮汐的影响
陨石的影响
增加地球的质量
造成陨石坑和环形山
造成陨震
形成新的矿床
造成沧海桑田变化
其他宇宙因素的影响
臭氧层的作用
紫外辐射对电离层的影响
太阳风的作用
太阳大气扰动对地球大气圈的影响地球内部物质状态的影响
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出的带电微粒流称为太阳风。
分层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层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
自然地理环境中各个自然综合体均由各种组成要素所组成,具有一定的垂直分层现象,各种要素之间均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方式,称为分层结构。
分层结构是自然地理环境普遍的结构特征。
渗透结构
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人们公认的生物活动范围包括对流层下部、整个水圈、土壤圈以及沉积岩石圈上部。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物圈乃是渗透于上述诸圈层之中的。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内部,物质的渗透也很明显。
任何地圈中都包含大量的属于其他地圈的物质,例如,大气圈中含有岩石圈、水圈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岩石圈中有空气、水和多种生物,等等。
地域结构或水平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结构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不同自然综合体之间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
根据组成结构的差异划分的不同自然综合体之间也存在着一定方式的相互联系,并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一定的分布格局。
因此地域结构也可称为水平结构。
取决于两种因素,两种能量。
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循环(蕴含着能量转换)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即:
大气循环、水分循环、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
大气循环是以大气环流的形式进行的,它包括了行星风系(环流)、季风环流和局地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焚风、峡谷风、布拉风、城市风)三种不同尺度的模式。
其中行星风系支配着全球性的大气循环。
大气循环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
水分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循环有两种主要方式:
一是通过水本身的相变,即从液态或固态转换成气态,随着空气的运动输送到远方,在适当的条件下,再由气态转换成液态或固态返回地表;
二是液态水在热力梯度或势能梯度的作用下,通过洋流或陆地上河川径流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大规模传输。
水分通过蒸发-输送-凝结降水-径流等相互联系的环节,不断地在海洋-大气-陆地之间循环往复。
生物循环即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生物循环包含着两个基本的意义:
一是生物作为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的一个联系环节,从而使它成为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能量交换的一个基本通道;
二是实现了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的互相转化,这是生物循环的最本质的体现。
生物循环对于能量的贮存和消耗,对于化学元素的迁移和积累,对于碳循环、氮循环、氧循环和其它有关成分的循环等,都具有明显的作用。
节律性是指由自然地带过程的循环和振荡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有规律演替的现象。
节律性也称周期性。
节律的时间可短可长,有昼夜节律、年节律、世纪节律、超世纪节律,甚至以几百万年为周期的地质节律等等。
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的基本形成因素有二:
一是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这种地域分异因素,被称为纬度地带性因素,简称地带性因素。
二是海陆分布、大地构造和地貌差异导致偏离纬度方向的地域分异,其所形成的大地构造、地貌分区和干湿度分区不沿纬线方向延伸,而是或呈南东-北西向,或呈南西-北东向,甚至南北向,因此相对于“地带性”而言,称为非纬度地带性,简称非地带性。
其形成因素称非地带性因素。
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能量都来自自然地理环境的外部。
前者来自太阳辐射能,后者来自地球内部聚集的放射能。
两种能源本身互不联系,也互不从属
分异因素
地带性因素是指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非地带性因素是指由地球内能所形成的海陆分布对比关系、地势起伏、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等。
分异规律:
制约或支配地域分异的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地带性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在地带性因素作用下随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不同自然地理要素,甚至同一自然地理要素的不同方面,其地带性分异规律的表现都可以有很大差别。
非地带性规律则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在非地带性因素制约下发生变化的规律。
地域分异的尺度
全球性地域分异
热量带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气候带,贯穿海洋和陆地,这种地带性地域分异属于全球性分异。
非地带性的海陆分异及海陆起伏,前者形成了地球表面两个最大的地域系统:
由四大洋组成的海洋系统和由七个大陆组成的陆地系统;
后者则导致海洋内部形成海沟、洋盆、洋中脊、大陆坡、大陆架,陆地表面形成平原、盆地、山地与高原。
两者都是全球性地域分异的表现。
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既是全海洋的,也是全大陆的地域分异。
干湿度分带性在陆地最广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在其他纬度区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应属于全大陆地域分异范畴。
区域性地域分异
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非地带性区域内的地带性分异,统属于区域性地域分异。
中尺度地域分异
包括由高原、山地、平原内部地貌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地方气候(如林区气候、灌区气候、海岸气候、湖区气候、城市气候)和地方风引起的地域分异,以及山地垂直带性分异等。
小尺度地域分异
由局部地势起伏、小气候差异、岩性与土质差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聚积和排水条件不同等引起,通常只在小范围内发生作用的地域分异,均属于小尺度地域分异。
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热力分带性
影响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行星因素。
地球公转的影响
因为地球公转的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具有一定的交角(黄赤交角),使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引起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位置的改变,从而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并使得自然地理环境中许多现象和过程都以年为周期而变化。
地球公转的效应涉及到自然地带的性质及分布。
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黄赤交角在周期性地、极为缓慢地变化着。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大小。
日地距离和黄赤交角是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热量分布不均匀的背景或前提。
热力分带和热量带主要表现辐射平衡值与气温在地表呈纬度地带性分布,同时也暗示气压、湿度、降水量和行星风系分布具有纬度地带性特征。
而气候的地带性使得其他自然地理成分亦相应呈地带性分布。
大陆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纬度地带性分异的特点是同类自然景观和自然地理成分沿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呈带状分布,超过一定带幅后即被另一类景观及其组成成分取代。
地带性的起因是由于地球呈球形,太阳高度角不同导致太阳辐射沿纬线呈不均匀分布。
太阳能的地带分布直接间接地反映在地球表面各种过程中,首先使各大气过程,如气温、气压、大气环流、蒸发、空气湿度、云量和降水等表现出地带性,作为这些因素之综合的气候最终也表现出地带性差异。
地带性规律在植被分布上有关特别鲜明的表现。
土壤的地带性表现在土壤水分状况、淋溶程度、腐殖质含量和种类组成等方面。
陆地表面的各种水文过程,如径流的形成、径流总量、径流系数、径流年变化状况、潜水位高低、河水和潜水的化学成分等也都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差异。
地貌往往被称为自然景观的“非地带性”组成要素。
实际上地貌是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地貌的非地带性特征决定于内力构造运动和岩浆入侵、火山喷发等作用,而其他地带性特征则决定于外力因素,特别是气候因素。
景观各个组成成分的明显的地带性,决定了作为这些组成成分之综合的“景观”本身也具有地带性。
地带性表现为景观及其组成成分的性质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并且形成一系列东西延伸的区域单位。
但是这些单位实际上只能与纬线大致平行。
通常采用一定的指标或指标组合在热量带范围内进一步划分地带性区域单位,并把这一级单位称为自然地带。
自然地带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自然亚地带、次带等。
因此大陆的地带性单位可有4个等级:
热量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和自然次带
自然地带可以在不同大陆重复出现,但都被大洋所切断。
海洋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海洋也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表现。
海洋地带性指大洋表层的沿纬线延伸的自然带,主要是太阳辐射、气温、风向、降水等的地带性分布引起的大洋水温度、洋流、盐度和含氧量差异,以及海洋生物的区别等。
最终导致大洋表层性质按纬度方向的有规律变化。
全海洋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如洋底中央基本上呈南北延伸的大洋中脊和岩浆溢出带,两侧的大洋盆地,以及从海平面到海底分化为大陆架、大陆斜坡、大洋盆地和深海沟等全海洋规模的垂直分异,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干扰。
第三节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太阳辐射是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能量基础,地球内能是地表自然界发生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础。
海陆分异,海底地貌分异,陆地上大至沿海-内陆间的水分分异,小至区域地质、地貌、岩性分异,以及山地、高原的垂直分异,均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范畴。
海陆分异
大陆分布为相应的三对,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各为一对,南极大陆独立分布。
海陆起伏分异
大陆形状与面积分异
全球大陆的外形多呈三角形,且尖端指向南方
陆地干湿度分带性
广阔大陆的干湿度分带性表现为以周边海岸带为起点,愈向大陆腹地愈干旱的多向辐合模式。
干湿度分带性在高纬和极地并不十分明显,但在中低纬度区表现很典型。
这是一种在沿海和内陆地区温度状况没有重大区别的背景下,以水分差异为基础导致全部自然景观发生偏离纬度方向更替的规律。
大陆的地带性分异图式,实际上是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带性共同作用的产物。
水平地带性的分布图式可分三类:
某些大平原或低山丘陵分布区,无论是大陆内部和边缘的大平原,纬度地带性表现明显。
干湿度的分异占优势的地方,水平地带延伸方向严重偏离纬线方向,例如北美大陆西部。
当海陆分界线与纬线斜交,而热量分异和干湿度分异同时起作用时,水平地带延伸方向与纬线斜交。
我国华北和东北的水平地带即是明显的例证。
地方气候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
地方气候造成的地域分异属于中尺度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范畴。
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
地带性区域如自然带与自然地带内的非地带性分异,主要由地貌-气候分异引起。
中纬度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非常明显,其中尤以北半球中纬度为甚。
地带性区域如自然带与自然地带内的非地带性分异,主要由地貌-气候分异引起,米尔科夫把这种分异称为省性
小尺度非地带性分异
由于局部地势起伏、地貌部位、小气候、岩性、土质、地表水和潜水的排水条件差别等形成的自然景观分异,虽只在小范围内发生作用,也可视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地貌部位-小气候变化引起的分异
岩性、地表组成物质和排水条件引起的地域分异
第4节垂直带性分异
垂直带性分异是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现象。
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发生垂直带性分异的两个前提。
当山地具有足够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时,气温随地面高度的增加而递降,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递增,不同高度层带水热组合特征各异,首先形成气候垂直带,进而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发生相应变化,形成地貌、植被、土壤等垂直带和自然景观垂直带,这就是垂直带性分异。
垂直带性分异本质上是非纬度地带性分异。
垂直带谱的特征:
(1)带谱性质决定于基带性质,除极地和高纬区山地外,均有海洋性带谱与大陆性带谱之分
(2)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偏低的带
(3)垂直谱上部是否出现高山冰雪带是衡量垂直发育是否完备的标志,而这取决于山顶海拔是否突破地球冰冻圈下限
(4)山地垂直带在数千米高度内完成了纬度地带需要数千千米才能完成的地带更替,
(5)同一山系中的不同山脉,同一山脉中的不同地段和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结构都有很大差别。
第5节三维地带性于高原地带性问题
地带性,即纬度地带性。
是指地球上生物的分布,大致呈带状沿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有规律地变化。
生物的这种地带性分异规律,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的梯度变化,引起气候(温度、降水)呈带状分布,从而使动、植物也相应地呈带状分布。
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从赤道向极地应该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和极地荒漠。
垂直带性是指生物分布随山地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发生规律性的交替的现象。
山地地势是形成垂直带性的前提。
山地气候条件随着海拔高度发生变化,是形成垂直带性的直接原因。
四度:
经度、纬度、高度、时间变化
三维地带性
自南向北的变化、南东-北西向的变化、垂直变化
高原地带性分异
首先,高原地带与同纬度低海拔水平地带的本质差别在于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热量背景。
其次,高原地带乃是高原边缘山系某个上部垂直带,因为地貌形态由山地转变为高原面、宽广山间盆地或谷地而极大扩展后的一种平面表现形式,因此,地貌形态由山地转变为高原是形成高原地带性的前提。
第三,扩展了的垂直带,由于在地面上占据比较广阔的面积,因而表现为水平地带,并成为高原内部山地进一步发生垂直分异的基础,即高原内部山地垂直带的基带。
第四,既然高原地带在本质上由山地垂直带在高原面上扩展而成,那么,除了低海拔平原区的纬度地带和干湿度地带之外,任何处于垂直带谱自下而上第二带及其以上的带,只要有可能扩展成为水平地带,即可视为高原地带。
第五,在广大的高原上,打着垂直带烙印的高原地带,同任何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一样,必然发生水平方向的分异。
第6节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水平地带的平面结构
南北两半球地带性谱基本对称
环球分布的自然地带只限于极地、高纬和赤道,其他纬度出现了所谓干湿度地带性变化,即自沿岸森林,经草原到内陆荒漠的变化
大陆两岸除寒流经过的地方外,基本上分布着各种森林地带,并向北过渡到草甸草原地带。
这种更替方式属于海洋性地带谱。
大陆内部分布大陆性地带谱,自荒漠地带开始,经草原、泰加林和苔原地带过渡到极地冰雪长寒地带。
在寒暖洋流发生分支的沿岸,出现特殊的海洋性地带—地中海地带。
水平地带和垂直带的关系
垂直带性分异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且降低速度与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相比要快得多。
各个纬度自然地带与相应垂直带之间具有明显相似之处,因为两者具有温度递降这一共同成因。
但也存在差异:
①水平地带的湿度变化主要决定于大气环流和海陆对比关系,而垂直带的湿度变化一般是降水量由下而上增多,在某一高度出现最大值后复又下降,并有背风坡和向风坡的明显差别,因而水热对比关系的变化与水平地带并不完全一致。
②光的强度和组成也有很大的差别,水平地带太阳高度角随纬度而变化,昼夜长度由赤道向两极发生变化,而垂直带不发生这种变化。
③垂直带的地貌、气候均很复杂,并使土壤和生物群落特征,甚至冰川特征出现水平地带所没有的性质。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按广义理解,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
按狭义理解,地带性仅指纬度地带性,即只有导致自然景观沿纬线平行分布,而沿纬度方向发生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才叫地带性。
以热量分带为基础的纬度地带与以干湿度分带为基础的非纬度地带的综合表现,即水平地带。
显域性:
土壤植被跟地带性相一致。
(地带性)
隐域性:
土壤植被跟地带性不一致。
(非地带性)
第三章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
自然区划:
按照区域内部的差异,把自然特征不相似的部分划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限,进而对各自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从属关系。
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的地域系统研究方法。
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区划原则(5个)
一般认为,发生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是进行任何区划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发生统一性原则
发生统一性是区域单位都具有的特征。
任何区域单位都是在地域分异因素作用下的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自然历史体。
而历史发展道路的共同性则使其具有自己的发生统一性特征。
因此,必须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区域单位的划分。
也就是说,在区划工作中必须遵循发生统一性原则,或简称发生学原则。
区域等级越低,年龄越小,等级越高,年龄越大。
区划单位的等级愈高,相似中的差异程度也愈大。
相反,区划单位的等级愈低,相似中的差异程度也愈小。
相对一致性原则
相对一致性原则要求在划分区域时,必须注意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
不同等级的区划单位的一致性也是相对的,各有不同的标准。
例如,自然带的一致性体现于热量基础大致相同。
自然地区的一致性体现于热量辐射基础相同情况下,大地构造和地势起伏大致相同。
区域内部特征的一致性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
表明其本身存在着一个等级单位系统。
这样,就可以对自然区域进行自上而下顺序划分和自下而上的合并。
但无论划分或合并,都应以相对一致性原则为指导。
空间连续性原则
空间连续性原则又称区域共轭性原则,意指自然区划中区域单位必须保持空间连续性和不可重复性。
任何一个区域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没有纯粹地带性的自然区域,也没有纯粹非地带性的自然区域。
因此,进行自然区划必须综合分析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表现程度和结果。
任何自然区域都是由各个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整体。
进行区划时必须全面分析区域所有成分和整体特征的相似和差异,认识其地域分异的具体规律性,并依据这些特征划分区域和确定界线。
主导因素必须是那些对区域特征的形成、不同区域的分异有重要影响的组成要素。
主导因素原则与综合性原则并不矛盾。
后者强调在进行区划时,必须全面考虑构成自然区域的各组成要素和地域分异因素;
前者强调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查明某个具体自然区域形成和分异的主导因素。
自然区划的方法(6个)
古地理研究是阐明区域分化历史过程的最有效办法。
顺序划分和合并法,即所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
“自上而下”进行区划,主要是根据大、中尺度地域分异,按照区域的相对一致性,从划分高级区域单位开始逐级划分。
类型制图法是根据土地类型单位的对比关系进行区划的方法。
地貌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等都是以其类型图为依据的。
部门区划图叠置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是贯彻综合性原则常用的方法。
地理相关分析法主要是运用各专门地图、文献及统计资料,对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分析后进行区划的方法地理相关分析法在区划工作中运用比较广泛。
如与叠置法配合使用,将会得到较好的区划方案。
主导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自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