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304391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62.82KB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余红波
3
混凝土工长
1人
成钢
4
混凝土班长
许克银
5
混凝土供货验收
2人
孙纪千、余才千
6
泵车处放料
7
振捣手
4人
8
找平、抹光、压实
10人
9
护模
10
护筋
11
电工
12
泵管移动
13
紧急修理工
2人
14
搅拌站现场调度员
15
试验员
16
测温布孔
17
混凝土工
20人
混凝土浇筑小组24小时连续进行施工,中餐及晚餐统一供饭至现场,确保混凝土浇筑一气呵成。
施工过程中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0min,以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出现。
3.2机械、车辆配备
商品混凝土厂家现场应配备两台混凝土汽车输送泵(备泵准备一台),汽车泵每小时最大混凝土输出量80m3。
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Q1=Qmax·
α1·
η=80×
0.9×
0.7=50.4m3,
Q1-----泵车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泵车的最大输出量(m3/h)
α1----配管条件系数,取0.8—0.9
η-----作业效率,根据砼搅拌运输车向泵车供料的间断时间、拆装砼泵管和供料停歇等情况,可取0.5—0.7。
混凝土泵配置的数量(以10h完成布料计算):
N=Q/(Q1·
T)=1100/(50.4×
10)=2.18台,现场拟配置的二台汽车泵,可满足施工要求。
N——汽车泵台数;
Q——砼浇筑数量m3;
Q1——汽车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T——汽车泵施工作业时间。
混凝土运输车辆按照现场泵送能力(实际平均输出量Q1)配置,每罐车装方量以12m3计:
N1=Q1/V1×
(L/S+T1)=50.4/12×
(30/40+1]=7.35辆
即,共需配置7辆运输罐车。
2台14辆。
N1——砼搅拌运输车台数;
V1——砼搅拌运输车的装运量;
L——砼搅拌运输车往返行程;
S——砼搅拌运输车的平均车速;
T1——砼搅拌运输车每台的总计停歇时间(h)。
3.3技术管理安排
3.3.1对混凝土振捣手上岗前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目的必须让每位参加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筑的人员知道:
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时间,浇筑流水线,浇筑振捣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各岗位人员的配合。
3.3.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商品混凝土供货验收。
(坍落度140±
30mm,供货小票)并填写浇灌记录。
3.3.3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场参与协调、指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长、质检员、技术员深入施工一线,跟踪监督、检查现场的施工状况。
3.3.4专人负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测温工作,发现控制温差值超过指标,及时反馈到项目技术部,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升和温降的梯度,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混凝土温度差,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环境温度差。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编制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并对班组作业人员交底。
4.1.2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控计算,做好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技术准备措施。
4.1.3加工测温管。
4.2生产准备
4.2.1基础底板钢筋隐检合格,预留洞、预埋管、加强筋复核无误,墙柱插筋位置正确,固定牢靠。
4.2.2混凝土支撑、加固体系必须符合要求,局部防止混凝土侧压用木方楞加固。
4.2.3在施工作业面铺置人员脚手马道。
4.2.4在底板钢筋马凳腿上刷分层浇筑厚度标志红色漆线。
4.2.5备足10支ZX-50型插入式振捣棒。
4.2.6备好作业面振动棒机连接电源箱及夜间施工电源。
4.2.7掌握天气预报,备足遮盖防雨布。
4.2.8现场将运输通道清理到位,无障碍物,通知各材料供应商在底板砼浇筑期间不要有车辆入场供货。
4.2.9将养护覆盖材料运到基坑内(一层薄膜,一层麻袋保温被),备用。
4.2.10泵车停机点及主要行车通道提前清理干净障碍物。
4.2.11备好通讯联系的无线对讲机,在浇筑时使施工作业人员能更好地配合作业。
五、混凝土拌制、供货
5.1供货技术指标
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为C30,施工时,采用商品混凝土。
根据搅拌站厂家多年大体积混凝土供货生产经验,及项目部的施工技术设计,砼配合比单要砼厂提前交施工单位审核,混凝土供货技术指标如下:
5.1.1水泥:
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水泥水化热造成内外温差过大而发生裂缝,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1)采用P.O42.5级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2)水泥的7d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0kJ,不得使用带有R字样的早强水泥。
3)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2.25kg。
5.1.2粉煤灰:
在砼内掺入磨细粉煤灰,能改善砼的黏塑性及后期强度。
粉煤灰的级别不低于II级。
粉煤灰和矿粉掺量不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50%。
5.1.3粗骨料:
宜采用5~40mm级配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孔隙控制在39%以内。
5.1.4细骨料:
为降低砼的温升和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细度模数2.79、平均粒径为0.38的中、粗砂,不得使用人工砂。
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
5.1.5外加剂:
5.1.5.1外加剂应采用低碱、低水化热的外加剂。
5.1.5.2掺加缓凝剂,使砼的龄期不得低于60d。
5.1.5.3在预拌混凝土中掺入UEA-F膨胀剂,实现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控制温差裂缝。
5.1.5.4使用减水剂。
在砼中掺入水泥重量0.25%的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
5.1.6对商品混凝土的要求,除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为C30,
⑵水胶比控制0.55以下。
⑶砂率控制在35%~45%之间。
5.1.7为保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兼顾施工要求,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40±
30mm之内,终凝时间宜为12h内。
5.1.8混凝土供应单位可参考以下措施,也可在保证上述温度指标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特点采用其他措施。
1)外加剂、砂石须遮盖,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通风,在拌合前2d
将碎石洒水降温;
2)拌合水应使用地下水,并预先加冰块降温;
3)散装水泥必须提前进料降温,保证拌合时的温度在35℃以下;
5.1.9为保证水化热不超过本方案抗裂计算的要求,试配时须对各试配配合比作混凝土或混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热试验,并及时将试验结果上报本项目部总工办。
5.1.10主要技术措施
1)采用60d混凝土的强度
2)采用三掺法,即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加高炉磨细矿碴粉(S95)和粉
煤灰,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3)在满足泵送要求的条件下,降低砂率,防止混凝土因收缩产生裂缝。
5.2混凝土供货速度
商品混凝土供货采用砼搅拌运输车,每车运输量12m3,混凝土供货车的工作要点如下。
5.2.1要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行经路线,如架空管线高度、桥涵洞口及库门口的净高和净宽,要设法排除各种路障,以利混凝土运输搅拌车的通行。
5.2.2每车混凝土运送时间一般控制不得超过30min。
5.2.3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搅拌筒应低速(2~4r/min)转动,到达工地后,搅拌筒应以8~12r/min的转速转动2~3min。
待搅拌筒停转后,再使筒反转卸料。
5.2.4反转卸料速度为6~8r/min。
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使用接长料斗溜槽时,切勿将手伸入溜槽连接处。
对粘在进料斗、搅拌洞口、搅拌筒拖轮等处的混凝土应及时冲洗干净。
在铲除混凝土结块时,必须先使发动机熄火,停止搅拌筒转动。
5.3供货验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场安排一名混凝土坍落度检测人员,验收每车小票,查看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部位填写是否正确,是否填写了出厂时间,进场时间要签证,并随时抽检混凝土坍落度。
若混凝土搅拌质量及工作性能不符合要求,一律退回搅拌站做报废处理。
六、混凝土浇筑
6.1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布置混凝土汽车泵→混凝土供货验收→开机、泵送砂浆、润管浇筑→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振捣→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振捣→浇筑第三层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第一次赶平、压实、抹光→布温监点→混凝土表面二次赶平、压实、抹光→混凝土及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测温监控
6.2混凝土浇筑顺序
本工程浇筑顺序:
本工程采用2台汽车泵同时浇捣,以后浇带为界限,
号泵由西向东浇捣,
号泵由东向西浇捣,分三层浇捣,每层浇捣厚度控制在400mm,每段分两块(以电梯井为界)。
首泵料分别投放在起始浇筑的基础底板大角:
考虑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当混凝土浇筑至集水坑相邻轴跨时,集水坑底板混凝土先下料浇筑。
6.3浇筑方法
采用分层分块浇捣方案,分三层浇筑,每层约400mm厚左右,分层厚度标志在底板钢筋马凳腿上刷红色漆。
底板振捣采用斜坡式分层振捣,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坡度控制在1:
3左右,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
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等。
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
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
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
混凝土的斜面分层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小于4m。
6.3.1外墙底板上30cm高导墙外墙根部的施工缝在底板上30cm处,该部位有固定模板的钢管,有剪力墙定位梯子筋,并设置了钢板止水带,混凝土下料不能直接将泵送混凝土倾入模板中央,振捣必须慢速、细致的操作。
6.3.2集水坑砼浇筑
集水坑的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分层厚度0.40m。
集水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井筒移位、跑模的质量病,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模时采用外顶内撑的固定方式支模,一定要注意在井筒模周边对称下料,对称振捣,禁止一侧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6.3.4框架柱根部
是混凝土下料振捣密实的重点部位,操作工应防止漏振、欠振。
6.4钢筋防止移位措施
采取定点下料,对称振捣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
底板上剪力墙及柱插筋采用定位水平筋及定位箍控制竖向筋的间距,竖筋外套PVC管或缠塑料薄膜以防止水泥浆污染钢筋,浇筑现场安排专人看护。
6.5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
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
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
6.6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
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靠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测量放线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
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打抹,用木抹子全面仔细打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麻袋进行表面养护。
七、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基础底板覆盖塑料薄膜和麻袋保温被浇水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必须保证砼表面充分湿润。
养护保温覆盖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麻袋保温被的方式,现场另备1层塑料薄膜,1层麻袋被以做保温保湿备用材料。
要求薄膜的搭接不得小于150mm,麻袋保温被的搭接不小于100mm。
墙柱插筋之间狭小空间必须特别注意保温措施,可用条形薄膜加以覆盖后,再加盖麻袋保温被,确保墙柱插筋薄弱环节处的养护保温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在大体积混凝土中设置测温点,及时测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头1~4d内每隔1h测温一次,确保混凝土中内外温差小于20℃。
本项目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掺加了缓凝剂,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面经常湿润状态即可,浇水水源采用自来水。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上料、上机具、上脚手板、钢筋、支架等。
基础底板保温养护期间,应加强现场安全防火管理,施工区严禁烟火,确保保温措施自始至终起到养护作用,严禁随意掀开草帘保温被。
在保温养护期间,因后续工作(如放线等)需要,必须揭开保温层时,只宜局部进行,并且在工作完成后,及时覆盖。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超过温控指标时,应及时加盖备用塑料薄膜和草帘保温被。
八、试块留置
试块制作必须设标养试块以及同条件养护试块,每200m3制作一组试块,具体试块留置方法执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4.1要求规定。
见证试块:
浇筑前通知监理工程师配合做好全部见证试块。
试块制作后,初期在现场标养室养护2~3d后,转交试验室标养。
标养室温度为20±
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环境条件。
同条件试块应锁在现场钢筋笼中,放在现场与结构位置同条件养护。
九、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
9.1温控指标:
1.混凝土浇筑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度升值不宜大于50℃;
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的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9.2测点布置
为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温差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测温并随时将结果反馈。
为保证和减少测温的误差,测温由专人负责。
测温工具采用100℃和50℃的控温式温度计。
每个测温孔采用Φ48的薄壁管三根相距200~250mm,长度为97cm、57cm和17cm,根据要求确定长度,底部应用3厚的钢板焊牢封口,中间位置加Φ100×
3的止水环。
每根管用Φ12的钢筋加固焊接,顶标高统一控制高于砼面层2cm,同时,浇筑前将孔口用棉纱塞严,以防止砼进入管内。
砼浇筑完将管内棉纱取出清理干净,并将管内灌10cm高的水,用水浴法测温。
将温度计置于测温孔内,悬吊于管内水中,并应注意防止损坏温度计,温度计放于管内时间为15min,读数时尽量放于管内垂直温度计读数,必要时可设挡风板。
以保证读数的准确性,并记录表内。
9.3温度监测周期与监测频度:
砼浇捣开始至浇捣完毕7天,每2小时测量一次,每8小时提交一次报表。
砼浇捣完毕后10天,每4小时测一次,前5天每12小时提交一次报告,每次浇捣砼时,要测量砼入模温度及各测点初始温度并做好记录,当温差大于25℃时,及时向有关方面报警,当温差大于30℃时加密测温频度,具体监测周期视现场情况可适当延长或缩短。
当砼内部温度已接近气温,其内外温差小于15℃后即可停止测温,按正常施工。
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验算
10.1裂缝控制计算
10.1.1混凝土浇筑前的裂缝控制计算
(以下计算中的各项参数参见《建筑施工手册》(P1389~1390)
(1)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按照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水泥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以
单方水泥用量340kg计算
T(t)=[(mcQ)/(cρ)](1-e-∞)
=[(340×
334)/(0.97×
2400)](1-e-∞)=67.9℃
mc:
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
Q:
单位水泥28d的累计水化热,此处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查表得出水泥水化热为334KJ;
c:
混凝土的比热,取0.97kJ/kg·
K;
ρ: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kg/m3。
混凝土5d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T(5)=[(CQ)/(cρ)](1-e-mt)
2400)](1-e-0.3×
5)
=67.4℃
(2)5d龄期收缩变形值:
εy(5)=εoy(1-e-0.01t)×
M1×
M2×
⋯⋯×
M10
(M1=1.0,M2=M3=M4=M5=1.0,M6=0.93,M7=0.7,
M8=0.54,M9=1.0,M10=0.61)
=3.24×
10-4×
(1-e-0.01×
5)×
1.25×
0.93×
0.7×
0.54×
0.61=0.968×
10-5
(3)混凝土5d收缩当量温差为:
Ty=-εy(5)/α
=-0.968×
10-5/1.0×
=-0.968℃
(4)混凝土5d的弹性模量:
E(5)=Ec(1-e-0.09t)
=3.25×
104×
(1-e-0.09×
=2.3×
104N/mm2
(5)混凝土露天养护最大温差为:
△T=T(t)+T0-Tn
=67.9+15-30
=52.9℃
(6)露天养护期间基础混凝土产生的降温收缩应力:
σ(5)=-[E(t)α△TS(t)R]/(1-ν)
=1.37N/mm2
fct=1.1N/mm2
K=fct/σ(5)=1.1/1.37=0.80≤1.05
由此计算知基础混凝土在露天养护期间可能出现裂缝,在此期间混凝土表面应采取养护和保温措施,使养护温度加大(即Tn加大),综合温差△T减小,使σ<
1.1/1.05,则可控制裂缝出现。
混凝土的3~15d水化热绝热温升变化表11-1
天数
砼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66.8
67.1
67.4
66.3
65.7
64.7
63.6
62.0
59.8
56.7
52.8
47.4
40.1
图9-1混凝土的3~15d水化热绝热温升示意图
10.1.2混凝土浇筑后裂缝控制的施工计算
混凝土浇筑后,根据实测温度值和绘制的温度升降曲线,分别计算各降温阶段的混凝土温度收缩拉应力,如其累计总拉应力不超过同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则表示采取的防裂措施能有效控制预防裂缝的出现,如超过该阶段时的抗拉强度,则应采取加强养护、保温等措施,使其缓慢降温和收缩,以控制裂缝的出现。
若降温速度超过规定范围,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加盖草帘保温被。
10.1.3养护材料选用理论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是个突出问题,养护不足,容易产生裂缝或温差裂缝。
养护的目的是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途径有两条:
一是减少混凝土与外界热交换、即将已浇筑的混凝土封闭;
以减少内外温差,在小温差条件下,使混凝土得以硬化。
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本工程采用混凝土封闭保温养护。
封闭的目的是使已浇筑的混凝土不直接暴露在大气中,而是在封闭的空间内,以较小的温差自行固结硬化。
该温度差一般为25℃。
在此条件下,混凝土一般不会产生温差裂缝,创造此条件须考虑两个因素;
即保温材料多厚?
如何覆盖?
(1)保温材料厚度计算
1)混凝土的最高温升Tmax(℃)
Tmzx=To+W/10+F/50
式中To—混凝土浇灌温度,℃
W—单位水泥用量,(kg/m3)
F—单位磨细粉煤灰掺量,kg/m3
Tmax=33+34+1.6=68.6
2)保温材料厚度
δ=0.3Hλ1(Ta-Tb)/[λ2(Tmax-Ta)k]
式中H—底板厚度;
λ1——麻袋保温被材料导热系数(取值0.08);
λ2—混凝土导热系数2.3;
Ta=Tmax-∆T(∆T为温差);
Tb—施工时日平均气温;
k—传热系数修正值1.5。
Ta=43.6℃
δ=0.3×
1.8×
0.08×
(43.6-27)/[2.3×
(68.6-43.6)×
1.5]=0.03m
(2)保温材料的铺设
以上面计算结果与依据,将保温被盖在混凝土的外露面,保温被下盖以塑料薄膜,薄膜间与保温被间应互相搭接,确保混凝土无外露部位,以保湿保温,混凝土浇筑后必须测量实际内外温差,以指导养护工作,若中心温度处于平稳期,且内外温差又能保持在规定的25℃范围内,可适当拿掉保温被以透气,但此操作必须在测温监控下进行。
十一、质量保证措施
11.1质量主控项目
11.1.1混凝土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11.1.2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11.1.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技术要求时间,(掺入缓凝剂后,终凝时间控制在12h)
11.2一般项目
11.2.1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及本方案要求。
11.2.2混凝土浇筑后必须按方案及时养护。
11.2.3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严禁上人、上料。
11.2.4混凝土振捣密实,无漏振、涨模、露筋等现象。
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无裂纹,混凝土棱角完好、无磕碰及损伤。
11.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1.3.1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将影响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直接影响补偿收缩及减少收缩裂缝的效果。
11.3.2止水带位置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浇筑振捣,保证密实,止水带不得偏移。
11.3.3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积 混凝土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