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 》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729679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41.96KB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 》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 》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教案
3.短诗五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沈尹默、戴望舒、卞之琳、芦荻、聂鲁达,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文知识。
2.理解五首短诗的内涵。
3.体会五首诗的思想或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
1.理解五首短诗的内涵。
2.体会五首诗的思想或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沈尹默、戴望舒、卞之琳、芦荻、聂鲁达,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文知识。
2.《月夜》《萧红墓畔口占》的内容与思想。
教学内容与步骤学习《月夜》:
情景激趣: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也是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近代诗人康白情评价说:
“具备新诗美德的是沈尹默的《月夜》,此诗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看看我们学习之后有怎样的收获。
探究生趣
第一步,背诵课文。
第二步,课堂探究
1.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本诗描绘的月夜图描绘出来。
明确: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
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2请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一列意象的象征意义:
“树”:
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
象征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
象征挣脱、倔强,也象征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2.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学习《萧红墓畔口占》
情景激趣: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是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
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
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
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探究生趣第一步,
背诵课文
第二步,课堂探究
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表达了怎样的内容与情感?
明确:
内容:
花了很长时间,走了很远的距离来到萧红的墓前。
“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
情感:
作者对已故者友谊深厚,情感诚挚;作者也倍感寂寞。
2.“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作者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
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中的“长夜漫漫”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4.“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的“却”字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卧听着海涛闲话”又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
“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听“海涛闲话”,表达的是,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但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
小结: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总结固趣《月夜》以意境美见长,而《萧红墓畔口占》却以情感美感染我们,这两首诗都值得我们认真品味。
布置作业:
预习《断章》《风雨吟》《统一》,争取背诵,基本理解文意,列出不懂之处。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卞之琳、芦荻、聂鲁达,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文知识。
2.背诵理解《断章》《风雨吟》《统一》。
3.体会《断章》《风雨吟》《统一》的思想或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内容与步骤:
学习《断章》
情景激趣: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社主编、诗人高洪波说:
“卞之琳先生是中国诗坛的琢玉者。
他一生写的诗歌没有超过五千行,惜墨如金,是个很特殊的例子,真有点儿像当年唐代的孟郊、贾岛这样的苦吟诗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诗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才华横溢式的,写得很多,像龚自珍:
另一种是披沙拣金式的,拙于言语,但有耐心和耐力,写得持久,不以数量取胜,如卞之琳。
他把诗当成一块玉来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诗作铮铮然有金玉之声。
卞之琳长于内心思考,短于社会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绝对不是公众人物,不是表演式的公众人物,就像孙犁,是远距离征服式的作家。
但他却是文化和精神意义上的真正的公众人物。
其诗,表现了人生深层次的痛苦、孤独、命运和思索,博采中西各家之所长,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层挖掘,沉着、大气、精光内蕴同时也静气内敛,并直接影响了当时的九叶诗人等诗作者。
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
”《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
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今天我们学习《断章》,看看我们学了之后有怎样的收获。
探究生趣第一步,背诵课文。
第二步课堂探究
1.请找出诗中的意象:
明确: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
2.本诗的八个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请探究这四个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明确: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
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3.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得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4.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学习《风雨吟》
情景激趣:
芦荻,1912年生,现代诗人。
原名陈培迪,生于广东南海。
30年代开始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
抗战时期曾任桂林《广西日报》副刊《漓水》主编。
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专业作家。
后任暨南大学教授。
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远帆》《旗下高歌》《田园新歌》《海南颂》《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
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这首短诗。
探究生趣
第一步,背诵课文。
第二步、课堂探究1.本诗的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明确:
“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2.“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3.诗歌之中的“风”“雨”有什么象征意义?
“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明确:
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
“大地”遭受“风雨”侵袭象征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
4.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
“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总结固趣:
诗中,“大地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对未来感到茫然。
“大地的海”的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的舵手”等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学习《统一》
情景激趣:
巴勃罗·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
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
1945年获得智利国家文学奖,1950年获得加强国际和平奖。
1971年10月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邮差》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国,同名电影荣获1996年奥斯卡金像奖。
中文版《邮差》是被翻译的第31种语言。
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一生中曾经三次到过中国。
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探究生趣
第一步,背诵课文。
第二步,课堂探究
1.作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明确: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木与一棵,都是对立的关系,作者用“是”等同起来,又构成了统一的关系。
2.作者为什么认为“繁多是个谎言”?
明确: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3.作者认为“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
为什么?
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
预习《海燕》,结合注释,基本理解课文,列出不懂之处,背诵课文,上网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与课文有关的趣味资料
沈尹默简介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
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
五四前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历任北大教授、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北平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长、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等职。
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最早的新诗尝试者之一,但后来长期写作旧体诗词,有多本旧体诗词集问世。
其部分新诗收入《秋明集》,主要新诗作品有《月夜》《落叶》《三弦》等。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
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
[1]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
”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诗五首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 教案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短诗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