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县红庙初中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同步训练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293961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77.61KB
安徽省无为县红庙初中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同步训练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安徽省无为县红庙初中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同步训练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无为县红庙初中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同步训练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如图所示,小红家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噪声污染,原因是 。
7.在元旦晚会上,观众听到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
8.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
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 而发声;
人们是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出铃声而不是其它物体发出的声音。
9.
(1)如图所示,将发音齿轮固定在转台的转轴上,均匀地摇动转台使齿轮匀速旋转,然后手持一块胶片接触其中的一个齿轮,硬胶片便振动起来发出声音,这一现象可说明 振动可以发声(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改变转台的速度,但硬胶片仍接触这个齿轮,可听到发声的音调随之改变,转速越大,硬胶片振动的 就越大,发声的音调就越高。
(3)保持转速不变,用硬胶片由上而下依次接触不同的齿轮,硬胶片就发出 不同的声音(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0.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
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 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小不同的编钟用相同的力敲击,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其原因是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声 不同。
11.如图所示,把装有少量水的高脚酒杯放在桌面上。
按住高脚酒杯的底座的同时用润湿的手指沿着杯口边缘摩擦,使其发出声音。
该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
当杯中水量增加时,所发出声音的音调将 (选填“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1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又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现象说明;
声音能在 中传播。
如果将图甲所示的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13.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 产生的。
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14.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
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 。
如图乙、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
如图乙是 的波形。
如图所示的招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15.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
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
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 。
16.下列实验或实例,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往鼓面上撤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
说明 。
(2)用手机甲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乙,能看到手机乙显示手机甲的号码,却听不到手机乙响铃。
17.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的。
18.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
19.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
20.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三.解答题(共1小题)
21.【探究名称】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红:
用小锤轻击音叉,然后立刻将音叉接触水面,可以看到水花四溅;
小军:
在鼓面上洒一些纸屑,用小锤击打鼓面,在听到声音的同时,可以看到纸屑跳动;
你的方法是: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首先我们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
①.让音乐播放器播放一段音乐,放在如图所示的泡沫塑料上,罩上玻璃钟罩。
②.启动抽气装置,如果实验成功,我们将可以发现:
从玻璃钟罩内传出的声音响度会 。
【交流评估】
①.根据我们以往的实验经历,这个实验最终一般无法做到完全听不到声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我们的抽气装置不能将钟罩内抽成绝对的 状态外, 可以传播声音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②.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得出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结论。
这一结论的得出,实际上并非由实验结果直接得到的。
它应用了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就是 。
很显然,这种研究方法也离不开 。
著名的 定律就是应用这一方法得出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分析】
(1)声音不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阻断噪声的传播;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解答】解: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靠无线电对话,故A错误;
B、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会发生振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
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故C错误;
D、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利用的是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特点,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该题各选项分别考查了噪声、声音传播条件、声的利用等方面的知识,难度不大,但要逐个理解掌握。
2.
(1)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3)减弱噪声的途径:
①在声源处减弱﹣﹣消声;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
③在耳朵处减弱﹣﹣隔声。
(4)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A、人们小声说话,声带的振幅小,响度小,与音调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利用回声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
D、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该选项说不法正确。
C。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回声、真空不能传声以及声与能量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3.
【分析】首先明白成语表示的含义,然后和物理知识相联系,明确声音的三个特征、声音传播的介质、声音的利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A、“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通过墙传播出去,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故A正确。
B、“震耳欲聋”指声音很大,声音的大小指声音的响度。
故B错误。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声音辨别人,这是要根据音色来判断发声物体的。
故C正确。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通过音色能辨别发声物体。
掌握声音的传播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4.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①由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所以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只能看到指示灯在闪烁,但是不能听见铃声;
③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是因为光速大于声速;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故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②④。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5.
【分析】A、根据音色定义去分析;
B、人的听觉范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超声波,无论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见;
C、防治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D、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
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正确;
B、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而不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故B错误;
C、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中减弱噪声,而不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故C错误;
D、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故D正确。
AD。
【点评】解答此题应掌握以下知识点:
①应该掌握音调、音色、响度的区别;
②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③防治噪声的途径。
6.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小红家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这样声音在通过窗户传播时,由于玻璃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将不能传入室内,从而起到减少噪声污染的作用;
故答案为:
真空不能传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比较简单。
7.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在元旦晚会上,观众听到演员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即声音的大小(或强弱)。
空气;
响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的条件和声音特征的运用,属于基础题。
8.
(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振动而发声。
(2)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人们根据铃声与其它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
振动;
音色。
【点评】明确声音的产生靠振动、深入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
可解答此题。
9.
(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3)某确定的齿轮,转速不同,则硬纸片振动的频率不同,从而影响音调;
不同齿轮的锯齿个数不同,与硬纸片相碰后,纸片振动频率不同,影响音调;
(1)硬胶片便振动起来发出声音,这一现象说明固体振动发声;
(2)转速越大,硬胶片振动的频率就越大,发声的音调就越高;
(3)保持转速不变,用硬胶片由上而下依次接触不同的齿轮,硬胶片振动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
固体;
频率;
音调。
【点评】明确声音的产生条件,理解影响音调的因素;
10.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
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的钟,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响度;
音调;
频率。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和音色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
11.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由频率决定。
用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杯子由于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增加注入杯中的水量,杯子振动的频率变慢,音调变低,而振幅不变,所以响度不变,音色也不变。
发生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及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有关内容,比较简单。
12.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声音的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真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将图甲所示的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但听不到声音。
能。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解答。
注意转换法是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13.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2)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1)笛声是靠管子里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2)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空气柱振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和音色的知识,是一道基础题目。
14.
(1)结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进行分析解答。
(2)利用图中反映出的声音的波形图,结合乐音与噪声的定义,可以确定这两个声音是噪声还是乐音。
(3)根据对交通标志的认识和减弱噪声的方法来作答。
(1)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
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2)从产生的角度定义,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在图示的两种声音的波形图可以看出乙图的振动是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所以乙图是噪声的波形。
乙。
(3)如图题中所示的标志是禁止鸣笛的标志。
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保持安静的意思
禁鸣喇叭。
【点评】这是一道生活常识题。
解此类题目,不仅要求我们对物理常识有系统全面的掌握,还要求我们对现实生活多留心观察。
15.
(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1)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塑料膜的振动产生的;
(2)纸杯被击落,是声波对纸杯做了功,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能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声音与能量关系的理解,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
16.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故据题目中的信息,结合上述知识逐个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1)由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所以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按住鼓面后,泡沫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
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只能看到指示灯在闪烁,但是不能听见铃声。
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真空不能传声。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7.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2)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
(1)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外传播的;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所以能“闻其声而知其人”。
波;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以及音色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8.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音叉实验可以证明物体发声的原因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进行解答。
19.
物理实验中常遇到一些微小物理量的测量。
为提高测量精度,常需要采用合适的放大方法,选用相应的测量装置;
(2)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
(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
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2)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这用到了转换法;
再如:
使劲敲桌子,由于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将桌子的振动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
被弹开;
使劲敲桌子,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可显示桌面的振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以及用转换法来设计显示声源振动,其中设计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有一定的难度。
20.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播能量。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往往会引起积雪层雪崩,造成危险。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两个角度分析解答。
三.
21.
【分析】通过以下三方面知识点解答此题:
(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发声时,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研究声音传播实验时,从玻璃罩中抽出的空气越多,罩内的传声介质越少,听到的声音越小,由此推理,把空气抽没,就听不到声音了。
由于罩内空气不能全部抽出,固体也可以传声,因此总会有一些传声介质,声音不会消失。
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再推理而得出的。
(3)直接通过实验不能得出结论,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结论的方法,叫理想实验法。
初中物理中另一处涉及理想实验法的内容是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由此经推理得出的是牛顿第一定律。
(1)拉紧橡皮筋并拨动,可以看到橡皮筋振动;
大声说话时触摸喉咙,手感觉发麻;
拨动钢板尺发声时,发现尺在振动;
…经过归纳总结可以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真空罩里面的空气逐渐抽出,传声的介质逐渐减少,因此听到铃声逐渐减小;
由于罩内空气不能全部抽出(即不能抽成真空状态),固体也可以传声,所以不论怎么抽气,声音总不会消失;
这种在实验的基础上再推理的方法叫理想实验法,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就是这种方法的实例,推理概括和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
(2)减小;
真空;
理想实验法;
实验;
牛顿第一。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综合类习题,要掌握生活中现象和知识点结论的联系,还要注意归纳法、理想实验法的特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无为县 初中 学年 上学 年级 物理 同步 训练 21 我们 怎样 听见 声音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7293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