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289238
- 上传时间:2022-11-30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130.64KB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范、规程的现象,质量不合格的项目和事故苗头等逐项记录,同时及时研究制定出处理措施。
四、实行材料及半成品检验制度
1、严格限额领料,收发料具要及时入帐,上卡手续齐全。
2、坚持中间核算,也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分阶段进行材料使用的分检和核算,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防止材料超用。
3、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做到随做随清。
每天清理现场、回收、整理余料、做到工完场清,在组织工料消耗与分析的基础上,按单位工程核算材料消耗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增收节约,降低造价。
4、加快周转材料的周转、利用、提高复用次数。
5、加强验收,在一般情况下要全数检查,防止供应中短缺现象。
6、严格控制来料的规格、材质、使其符合使用要求,一般材料可由材料员从外形判断,需要进行技术检验或进行物理化学试验的应向工程部汇报,由技术检验部门抽验。
7、对半成品等重要材料进场,必须同时附有材料供应单位提供的质量保证合格检验单和复试单,才能在工程中使用,无质保单的材料和半成品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五、工序质量验收制度
1、按照设计图,规范施工,强调操作工人认真落实“三检制”工作,同时加强专职质量员的预检工作,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到有效处理。
2、前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必须得到下道工序操作人员的认可,切实做到谁做谁负责。
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必须在业主认可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的施工。
3、坚持质监部门专业检查与工种互检相结合,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并将有关资料收集备案;
接受质监部门和甲方有关部门现场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返工,直至达到质量要求。
4、严格执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及时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
凡属国家尚无明确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的项目,我们充分尊重业主和设计师的意见或意向,随时接受他们的检查,并做到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加以纠正。
5、坚持按图纸施工,如有变更必须征得甲方同意。
6、切实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并派出专人对现场成品进行看管。
第三节质量保证体系及工作流程
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建立全面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第一负责人是项目经理,项目部设置专职质量监督员,为实现质量控制提供组织保证。
一、质量保证体系
自中标开始起,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
在项目经理统一领导下,由项目施工员、项目质监员具体实施对本工程的质量监控和管理使工程质量等级纳入投标质量等级的控制目标。
公司部门配合现场质保体系进行预控、监督和检测。
从技术组织、工序控制、材料管理、质量检测、工程配合、产品保护等方面落实措施。
本工程涉及装饰工程各分项分部工程较多,且质量要求较高,所以对轴线测量、弹线、复核、标高引测的控制,做好分项施工工艺技术交底、控制质量通病源头:
进行施工全过程控制,检验、检测,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等,对本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相关重要。
此外:
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
对施工过程中易产生的质量通病等问题进行预控;
严格按施工工艺程序操作,上道未经检验合格,禁止进行下道工序操作;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质量检验标准要求,落实工程隐蔽前的“三检”制度:
定期召开业主、监理座谈会,接受业主、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指导。
二、质量保证体系流程图
第四节质量保证措施
一、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的质量的一般性要求
(1)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工程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3)工程所用材料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规定。
(4)进场材料具备合格证书、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
进口产品按规定进行商品检测。
(5)工程所用材料按要求进行防火、防腐、防虫处理。
(6)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复试管理要求,以及有关强制性管理规定。
(7)工程材料及主要辅料进场前,提前一周向业主和工程监理提供材料样品,封样保存,并书面提供材料品名、规格、质量、等级、产地、价格、出厂合格证、质保书等。
经业主和工程监理全部认可后材料才可进场使用。
2、材料的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的申请、订货、采购、送料等都要以计划为依据,以保证按质、按量、按时间供应所需的材料。
(2)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验制度。
加强材料和设备的“四验”工作,即:
验规格、验质量、验品种、验数量。
凡属不合格的产品,不能运到现场。
在验收中,发现数量不足、质量不符合要求、损坏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处理。
(3)做好现场和仓库的管理工作。
材料的贮存方法正确,并做到分类分批保管和堆放。
合格证、化验单与材料相符。
现场的大宗材料应按施工平面图和施工顺序,就近合理堆放。
应加强材料的限额管理和发放。
(4)把好进货渠道关
1)施工中积极配合业主,对主材的品牌、型号、规格、质量、提出合理建议,方便业主选择。
2)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不合格材料进场使用。
对于不合格材料做到:
谁购买谁负责;
谁接收谁负责;
谁使用谁负责。
3)材料购买前对市场同类产品进行调研,做到“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材料。
4)主材进场前,先报送材料小样及质量保证书等相关证明,交业主、设计师及监理审批,在得到认可后,方能进场使用。
(5)严格执行有关的验收和保管发放制度。
对无出厂合格证明和没有按规定复试的材料设备一律不允许使用。
保管贮存中,做到不损坏,不变质,不混放。
(6)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7)材料的防火
1)工程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2)材料按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规范要求进行防火、防腐处理,木结构基层刷防火涂料三度,木质垫块涂刷防腐油。
3)防火涂料进场前,首先提供检测报告,经业主及监理审批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二、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措施
内装工程
1、吊顶工程保证措施
1)吊顶工程所使用材料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2)安装龙骨前,应按设计要求对房间净高、洞口标高和吊顶内管道、设备及其支架的标高进行交接检验。
3)吊顶工程中的钢筋吊杆和型钢吊杆应进行防锈处理。
4)安装饰面板前应完成吊顶内管道和设备的调试及验收。
5)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300mm,当大于300mm时,应增加吊杆。
当吊杆长度大于1.5m时,应设置反支撑。
当吊杆与设备相遇时,应调整并增设吊杆。
6)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
2、门窗工程保证措施
1)所用材料含水率符合《建筑木门、木窗》的规定。
2)成品门进场需提供生产许可文件、质保书及检测报告。
3)建筑外门窗在砌体上固定时严禁用射钉固定,安装必须牢固。
并对建筑外墙金属窗、塑料窗的抗风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进行复验。
4)饰面板门严禁刨透表层面板,不得有毛刺。
横楞和上下冒头各钻两个以上的透气孔,透气孔应通畅。
5)木门窗表面保持洁净,不得有刨痕、锤印、割角、拼缝严密平整。
6)成品误差翘曲小于2mm,对角线长度差小于2mm,表面平整度小于2mm,高度,宽度误差框小于0~1mm,扇1~0mm,框的正侧面垂度小于1mm。
3、饰面板(砖)工程保证措施
1)花岗岩放射性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粘贴砖前对有防水要求的部位在防水实验合格后方可铺贴。
3)饰面砖石材铺贴无空鼓,无色差。
4)抗震缝,伸缝,沉降缝等部位的处理,保证缝的使用功能和饰面的完整性。
5)采用湿作业的石材进行防碱背除处理。
直面垂直度小于2mm,表面平整度小于1.5mm,阴阳角方正小于2mm,接缝直线度小于1.5mm,接缝高低差小于0.5mm,接缝宽度小于1mm。
4、涂饰工程保证措施
1)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在涂饰涂料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旧墙面在涂饰涂料前应清除疏松的旧装修层,并涂刷界面剂。
3)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性涂料时,含水率不大于8%,涂刷乳液性涂料时,含水率不大于10%;
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大于12%。
4)基层腻子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
内墙腻子的粘结强度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的规定。
5)卫生间墙面必须使用耐水腻子。
6)水性涂料涂饰工程施工的环境温度应在5~35℃之间。
7)面层均匀一致,无泛碱、脱色、流坠、疙瘩、砂眼、刷纹现象。
4、墙面板安装工程
1)墙面板安装所用材料的材质和规格、木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和含水率、花岗石的放射性及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墙面板安装预埋件或后置埋件的数量、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墙面板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配件应齐全,安装应牢固。
4)墙面板应顺直、拼缝应严密。
5、窗帘盒、窗台板、门窗套制作与安装工程
1)窗帘盒、窗台板、门窗套制作与安装所用的材料的材质和规格、木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和含水率、花岗岩石的放射性及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窗帘盒、窗台板、门窗套的造型、规格、尺寸、安装位置和固定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
3)窗帘盒配件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
4)窗帘盒、窗台板、门窗套表面应平整、洁净、线条顺直、拼缝应严密、色泽一致,不得有裂缝、翘曲及损坏。
5)窗帘盒、窗台板、门窗套与墙面窗框的衔接应严密,密封胶缝应顺直、光滑。
三、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技术质量培训与持证上岗
(1)公司人力资源部应制订质量教育实施计划,对公司参与项目运作的全体管理人员、专业承包方、劳务承包方进行质量教育和培养,以增强质量意识和树立优良的职业道德。
(2)质量教育内容以《施工质量管理手册》为主,包含公司质量体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行业标准、施工工艺标准和质量验评标准、职业道德以及有关管理制度。
使管理人员熟悉质量管理的岗位责任和规章制度,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先进科学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3)经常进行质量意识、方针及目标的教育,反复向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确立“质量为本、用户至上”的观念,纠正“重速度、轻质量”的思想,禁止“以包代管”。
(4)抓好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施工队伍技术素质,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
工程监管部要按照公司的培训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组织技术工人学好技术规范、规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工艺,提高业务技术素质,使技术人员熟悉并准确应用本专业的规范和标准,使工人能熟练地应用规程、标准、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按照计划对所有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合格的发给岗位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施工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
(6)针对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通过经验交流、技术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批,突出重点,组织攻关,逐一解决。
2、制定质量计划
施工阶段的质量计划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及检验计划。
每一安装项目均应编制与其项目相适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计划,对安装项目重要工序应编制施工质量计划。
施工管理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分项方案、技术交底内容、技术标准及规范要求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施工现场各班组,应严格按施工质量计划的施工顺序和控制方法现场施工,施工质量计划中注明实施要求。
3、制定质量手册
(1)工序控制
施工工序控制按技术交底、质量计划及必要的作业指导进行。
技术交底要确保施工关键点、难点、质量要求向施工员及安装工人明确,施工质量计划要明确安装各过程的安排和质量要求。
必要时工程部应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指导工人现场安装活动。
安装的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
安装的特殊工序应按明确的要求进行工序控制。
安装人员应按公司培训大纲要求进行必要的培训,安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检验和试验
监理部应对安装过程的检验,编制书面的检验要求,质检员按书面的检验要求对安装过程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上道安装工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安装,经检验不合格的安装过程或项目按安装过程中不合格的控制进行处理。
(3)质量控制程序
1)质量责任人
质检员负责按产品设计图、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安装工序质量检验计划,由监理部经理审批,审批后发相关人员,必要时抄送业主。
2)安装材料进场检验
进场材料由质检员负责进行外观和数量检查;
验证合格后在送货单上签字。
合格的作好标识,可用于安装。
对验证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报公司处理。
3)安装工序自检
安装过程中,工程队根据作业指导书及打胶样板进行自检,并作必要的自检记录。
4)安装工序抽检
根据安装工序检验计划的要求,按《安装质量检测评定表》规定的检验项目的胶缝的外观对比样板进行检验,做好质量记录并作出等级评定后签字。
评定结果经监理部经理批准,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必须经主管品质的副总经理批准。
5)检验和试验设备
监理部对工地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量具,应按计量器具的校准和管理要求,确保测量器具在有效期内使用。
(4)工地检查
1)、工程安装前两个星期前检查将要施工位置。
2)、核实总包提供的每楼层的水平高度及建筑线的标高并通知总包处理任何错误。
3)、施工前检查建筑结构及确认有无任何妨碍施工的问题。
4)、现场施工之前先到现场实地复核建筑尺寸及定位,发现现场尺寸与图纸尺寸不一致时,立即通知业主、总包,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5)、积极与总包单位协商,在工地预留干燥、有通风及有遮挡的空间来存放成品、半成品以及进行现场安装,尽量减少成品和半成品的搬运。
6)、记录检查结果于“工地检查记录册”内。
四、质量检查制度
1、现场质量检查的制度
(1)开工前检查。
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2)工序交接检查。
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3)隐蔽工程检查。
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
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需复工时,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
(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6)成品保护检查。
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此外,还应该经常深入现场,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
必要时,还应进行跟班或追踪检查。
2、工地检查
施工员或质检员的现场目测检查是一种主要方法,其涉及的范围可以很广,能在一天内发现许多警告信号或低劣的征兆。
虽然有些目测检查结果不能作为质量的正式判定依据,但对这些部位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及早解决工程的质量问题,对施工是非常有利的。
经验丰富的质检员与施工员,在觉察缺陷与低劣操作工艺的警告信号方面往往具有敏锐的鉴别力。
但应培养出观察、记录并报告所见到的操作工艺的习惯和洞察力。
根据颜色、表面状况、简单卷尺的测量、步距测量、脚后跟检查压实程序等等最简单的办法,留意工程存在的问题。
3、旁站监督
工程的敏感部位或重要工程都有必要在施工时实行旁站监督,即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始终在现场监视操作过程。
这些敏感部位或重要工序在施工时比其余部位更易于形成缺陷,而且纠正起来很困难和昂贵。
对这一类工程要予以特别的控制。
旁站的目的,在于尽早发现事故苗头,杜绝或减少质量问题的产生,消除质量隐患,因此,旁站应当是全天候、全过程的现场监督。
4、工序管理
工程质量监理不仅仅是质量验收,而是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
落实这一思想的主要方法就是工序管理程序。
工序管理的主要意图是对每道工序的开工和质量验收进行直接控制,并进行中间交工验收,这一程序全部用表格记录下来,并将全部检查和试验结果纳入质量验收过程中。
5、严格执行落实隐蔽前的三检制度
建立操作岗位责任制,严格按“三过程管理”并与“过程挂牌”制度相结合,做到检查上过程,保证本过程,服务下过程。
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确保工程程质量达到要求。
(1)自检:
上岗工人严格按工序要求进行操作,每道工序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班组立即改正,直到全部合格。
(2)互检:
自检完成后,同班组人员进行互相检查,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即时纠正,合格后由班组长填写检查表并注明检查日期,项目经理监督。
(3)交接检查:
过程间的交接检查,包括工程质量、过程完成后的清理和成品保护内容。
由主任工程师主持,上道过程合格才可交付给下道过程,交接双方在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6、隐蔽验收制度
凡被下道过程所掩盖而无法进行质量检查的过程、分项工程,由主任工程师及时组织隐检,主任工程师填写报告单交专检人员验收。
需监理人员进行的隐蔽检查项目,主任工程师应及时向监理人员、业主提供报告,并督促其完成隐检工作,隐检记录由主任工程师及时反馈送交资料负责人处归档。
隐蔽工程验收内容包括预埋吊顶、隔墙、木结构及轻钢龙骨吊顶等。
(1)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应提前二天将《工程隐蔽施工验收情况单》报送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注明各工段的隐蔽位置,自检情况及隐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等,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检验,待隐蔽工程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工程施工。
(2)整理工程隐蔽验收自检资料,和建设单位、工程监理、质检部门等单位共同签证的工程隐蔽验收记录,做好施工日记。
7、预验收:
由主任工程师填写预检报告单,交专职检查人员检查验收,及时反馈送交技术资料负责人归档。
五、书面交底与图表使用
规模越大的工程,越需要大量的工人,这样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
现代施工管理,通常使用大量的图表、书面交底和交接材料。
书面交底、交接材料和施工管理图表,是指在工程开工以前和进行中,对参与施工的有关人员就工程的设计情况、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规程、合同技术要点、质量标准及质量达标程度要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旨使他们详细了解工程,掌握关键环节,避免发生差错而事先编写的书面备忘录。
交接材料主要是在班组与班组、工种与工种、工序与工序之间进行;
交底工作则通常是逐级进行的,即设计师向技术员交底,技术员向工长交底,工长向作业班组交底。
交接和交底的目的在于避免出现差错。
每一个单位工程的建成,都是用大量的材料、构件、各种机械设备及工具,在众多工种协调交叉作业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中间存在着发生这样或那样差错的许多“机会”,归纳起来,不外乎是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两大类。
差错一旦发生,必然会带来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失。
有了书面交接和交底材料,就容易避免差错发生,发生了也能及时得到解决。
同时,也有利于明确职责,统一思想,共同把工种建设好。
因此,书面交底的重要性就表现在:
(1)书面交接和书面交底是一份指导书,施工中,一旦作业者在一时之间忘了该怎么办时,交底资料就能及时有效地帮助解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2)书面交接和书面交底是一项有效制度,这项制度具有迫使交底人去熟悉图纸、规范、规程的作用,从而严格地按科学方法办事,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违章作业。
(3)书面交接和书面交底资料是一份责任书,有了它,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便于查明责任,同时也是分析事故原因的必可遇不可求资料,便于总结教训,改进工作。
如果没有它,交底责任人就理所当然地要对事故的发生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4)书面交接和书面交底资料对工长来说,也是一本积累经验的台帐。
养成了书面交底的习惯,就能把学得的知识,实践中的经验加以总结运用,对于提高自己,搞好工作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面交底的内容,一般包括:
设计内容、施工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和质量达标程序要求、注意事项(含避免质量安全事故的办法及要求)等。
(1)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是指《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施工技术问题核定单》、《设计变更通知》等设计文件,对工程上的结构状态和构造形式(尺寸、材质、空间位置、做法等)所作的具体、明确的规定。
具体讲,在交底书上一定要将该工种有关的几何尺寸、轴线位置、标高、构配件、半成品、成品等的质量标准、型号、规格、功能等定清楚。
当某种材料缺货时,能否用其它的代用,代用条件是什么等,也要写清楚。
(2)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是指该项工程“怎样施工”,其内容一般包括:
1)技术性规定及选用;
2)作业小组的组织形式及分工内容。
如明确工种、作业小组内的技工与普工的比例以及各自的岗位责任;
3)与其它工种在交叉施工作业时的配合关系。
如哪些地方必须给别的工种提供条件,哪些地方必须与别的工程协调作业,哪些地方须经本工种同意或准备好以后才允许别的工种开始作业等。
(3)质量标准及质量达标程序要求
质量标准,是指国家颁布实施的施工及验收规范上所规定的产品(分部分项工程)在尺寸、轴线、标高、观感、强度、密度等方面所存在的误差和缺陷、不允许超过(或突破)的数值和观感界限;
达标程序要求,是指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由交底人规定的、在国家标准界限内不得突破的数值和观感界限。
六、做好工程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过程,按时间阶段可将质量控制分为下述三类: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工程完成后的质量控制。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对所有合同文件和技术文件、报告进行详细审阅。
如图纸是否完整、有无漏项、各文件之间有无矛盾、技术标准是否齐全、合同条件的细节等。
另外还包括:
1)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审核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实;
3)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措施;
4)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5)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6)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
7)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8)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9)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10)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2)配备检测试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管理 体系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