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仪行业市场发展研究分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1728115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48MB
血糖仪行业市场发展研究分析报告.docx
《血糖仪行业市场发展研究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糖仪行业市场发展研究分析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糖仪行业市场发展研究分析报告
2017-2020年血糖仪行业市场发展研究分析报告
目录
一、我国血糖仪市场需求分析3
1、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3
2、我国血糖仪普及刚刚起步6
(1)血糖监测系统与糖尿病治疗6
(2)国内血糖仪普及率远未饱和8
3、行业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9
(1)国内血糖仪市场规模预测9
(2)国家政策及医保拉动10
二、血糖仪行业发展情况11
1、血糖监护系统技术发展路径11
2、血糖监护系统竞争格局13
三、行业标杆分析:
三诺生物15
1、公司基本情况15
(1)公司简介及股权结构15
(2)经营业绩情况16
2、三诺血糖仪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18
(1)品牌积累9年,推动中国血糖仪普及18
(2)低价营销战略奏效,带动试条销量猛增19
(3)成本控制与运营管理出色23
(4)广布渠道获得竞争优势24
(5)与古巴合作拉动出口持续增长27
3、公司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30
(1)盈利预测30
(2)投资建议31
(3)风险因素31
一、我国血糖仪市场需求分析
1、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
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另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去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较高,但近几十年来随着新兴发展中国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肥胖人口增加,糖尿病的主要人群已由发达国家转向低收入国家,并呈现快速蔓延趋势。
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生活方式改变: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使胰岛素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或反应缺陷,产生胰岛素抵抗。
应激:
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
诱因导致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年龄因素:
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
在半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
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患病率在20%以上,比20~30岁人的患病率高10倍。
遗传和种族因素:
相对于白人,亚裔人群更易患糖尿病。
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
其他因素:
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环境污染等。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统计,2000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1.51亿,2012年已达到3.7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8.3%,另有相同数量的糖尿病患者未得到确诊。
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58亿人患糖尿病,年复合增长率2.23%。
中国在过去30年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1980年,我国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不到1%,2007年患病人数已经超过印度跃居世界首位,第三位为美国。
2012年,国内糖尿病人数9228万,约占世界糖尿病人数的四分之一,患病率9.42%。
预计到2030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进一步上升至12.10%,人数达到1.3亿,年复合增长率1.91%。
从我国几次大型的糖尿病调查可以发现,过去10年是糖尿病的高发期,一是社会快速进入老龄化,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后的影响开始在中老年群体中集中表现出来,二是流行病普查方法和标准提高,很多糖尿病人无明显症状,或缺乏糖尿病自查意识,在国家大面积普查后被发现。
我国糖尿病未来增长人群分析:
2010年之后,国内进行的几次较大规模地方性调查显示,我国符合“糖尿病前期”标准的人口约1.5亿,发病率超过15%,表明国内糖尿病的潜在发病人群数量也非常庞大,其中大部分将进展到糖尿病阶段。
“糖尿病前期”——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糖调节已受损,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检测标准为餐后血糖在7.8mmol/L到11.1mmol/L之间(即糖耐量低减),或空腹血糖在6.1mmol/L到7.0mmol/L之间(即空腹血糖受损)的状态。
超过临界上限即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从城乡分布看:
2003-2012年,糖尿病农村和城市患者总人数增长基本保持同步,大中城市的发病率远高于小城市和农村市场。
目前,农村患者4,014万人,城市5214万人,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步伐,2030年的新增病例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
但从短期看,小城市及农村市场由于缺乏对治疗糖尿病认识及治疗诊断等费用等因素,治疗药物和护理产品渗透率相对小,未来扩容需求强烈。
从年龄组分布:
我国糖尿病人主要分布在40-59岁年龄组,符合2型糖尿病中年发病规律。
2030年,这部分人群将进入60-79岁年龄组,成为糖尿病主要人群,40-59岁年龄组紧随其后。
2、我国血糖仪普及刚刚起步
(1)血糖监测系统与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主要危害是长期高血糖控制不理想引起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累及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是损害人类健康,加重国家和个人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
平均而言,在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有一半伴有并发症,发病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有并发症的患者每年医疗费用是无并发症患者的5-10倍。
中华医学会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中国糖尿病社会经济影响研究”报告称,2009年,中国内地糖尿病的治疗费用已经达到1734亿元,占到全国医疗总开支的13%,我国普通糖尿病患者的年平均花费为3726元,但远低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不如巴西、俄罗斯等国,糖尿病相关药物和护理产品有很大发展空间。
目前糖尿病无法治愈,只能采取“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药物治疗+血糖检测”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根据糖尿病诊治的“对半规律”,多数地区的糖尿病人在确诊率、采取治疗率、规范治疗率及取得理想效果等方面仍然不够乐观,很大程度是由于糖尿病管理是长期性的,需要多种方式联合防范,而患者往往依赖自身感觉用药,容易造成血糖的波动。
因此,患者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血糖,进而调整用药、饮食和运动强度,是规范性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基础。
(2)国内血糖仪普及率远未饱和
血糖仪在欧美糖尿病患者中的普及率在90%以上,而我国经常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检测的比率仅占糖尿病总人数的10%,其中农村地区使用可能不足5%。
主要原因是:
血糖仪及试条长期由国外品牌垄断,价格相对较高,未进入医保范围和糖尿病教育和病人自我管理意识不足。
如今,血糖仪和试条的价格已经因为国产品牌的崛起大幅下降。
进口品牌血糖仪产品维持在300~900元价位,国产血糖测试仪价格在100~400元不等。
国产试条价格也降至国外产品的一半。
进口血糖试条的价格维持在3.5~4.5元/条,国产血糖试条价格在1.5~3元/条的价格水平。
如果使用国产品牌,按照我国目前平均年使用100条试条计算,每年花费150~300元,对于农村低收入患者来说,可能选择在监测而不是药物上消费仍不容易接受,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即便是达不到每周两次的频率,购买血糖仪及试条家中常备的费用亦能够承受。
通常,糖尿病患者在初次诊断或重要药物调整时,仍然需到医院采用生化方法采集静脉血,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较准确。
而家用型血糖仪采取的是手指末梢全血,虽然存在一定误差,但不影响日常的监测。
因为其使用方便快速,血糖仪也常被医院门诊和急诊配备,进行急症检测。
国内建议血糖监测的频率(平均年使用100条):
1)病情稳定且已经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患者可每周监测1-2次
2)病情危重者或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应每天监测4-7次
3)使用胰岛素治疗者或刚开始治疗者应每天至少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2-4次
4)使用口服药物的患者在血糖达标后仍应每周监测2-4次
3、行业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
(1)国内血糖仪市场规模预测
国内血糖仪市场虽然经过外资品牌多年渗透,国内品牌大举争夺,但本身市场空间大,行业仍然可以保持高成长。
中国血糖仪及试纸市场规模目前超过30亿元,行业增长25%左右。
其中医院市场超过15亿元,外资品牌占据90%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OTC市场规模约15~18亿元,国内外厂家各占50%,国内产品在二、三线城市有较大优势。
血糖仪渗透率:
有调查指出,2011年城市中血糖仪渗透率约10%,农村不足3%。
考虑到2011-2012年国内品牌血糖仪销量增长很快,我们估计2012年总体保有量已经达到10%左右。
据此做2015年和2020年的血糖监测市场(包括血糖仪和试条)的保守、中性、乐观情景预测:
在中性假设(2015年渗透率25%,2020年渗透率55%)条件下,不考虑到血糖试条使用率及价格变化因素,2015年的血糖监测市场将比现在扩增1.2倍,达到78亿规模。
2020年将达到189亿元市场规模。
(2)国家政策及医保拉动
2007~2008年期间我国大型糖尿病普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发病形势严峻,国家开始加大了对糖尿病的防治疗和教育投入。
社区看病、大病免费普查等措施极大提高了糖尿病的就诊率,新增病例和定期检测血糖的患者增多。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加重,糖尿病患者还会继续上升,国内糖尿病相关医疗需求正处于释放阶段。
出台的防治糖尿病政策或重要行动:
2012年5月8日,卫生部等15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加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含血糖)检出和管理,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需开展血糖测定服务。
争取在2015年实现:
35岁以上成人血糖知晓率达到50%,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到60%。
2012年10月8日,国务院发布《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加强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和预防性干预工作。
开展糖尿病等基层综合防控,在80%以上的社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血糖测定服务,支持贫困地区糖尿病患者免费药物治疗,使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超过40%。
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和中华医学糖尿病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糖尿病诊疗基层项目”已经启动,拟在未来三年内,为基层县级医院培养近10万糖尿病医生,为基层进行诊疗,这将进一步推动基层对该类慢性疾病重视和基层潜在的需求。
二、血糖仪行业发展情况
1、血糖监护系统技术发展路径
血糖测试仪模型由汤姆•克莱曼斯(TomClemens)在1968年设计,拜耳公司率先将其产业化。
其工作原理是:
血糖试条相当于生物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集“生物样品反应”和“换能信号处理”功能于一身。
血糖仪器相当于生物传感器当中的辅助设备,负责信号的处理和显示。
当试条插入血糖仪插槽,并加入血样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GOD)(有的仪器采用葡萄糖脱氢酶GDH,原理一样)催化下与铁氰化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葡萄糖内酯和亚铁氰化,亚铁氰化钾被继续氧化,在血糖仪施加电压后产生氧化还原电流,电流大小与葡萄糖浓度成线性正比。
血糖仪通过检测电流的大小即可得出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数值。
至今血糖测试仪已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主要技术进步包括了血糖测试技术由光反射法发展到电化学法,使结果更加精准快速,试条虹吸采血,以及微量采血等。
未来血糖仪将向采血量更小、反应时间更短、抗干扰性更强和测试自动化方向发展。
国外一些非侵入性监测、连续性监测等概念性血糖仪也开始问世。
光反射法,其原理是通过检测反应过程中试条的颜色变化来测定血糖值。
光反射技术的优势是比较成熟和稳定,但这种方法在强光环境下操作会产生误差(如夏天室外);另外高脂血症和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用这种血糖测试仪进行测试时,误差也会加大。
电化学法,通过检测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流信号来测定血糖值。
较光反射法更为精准,但试条导电性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是市场上的主流。
三诺生产的血糖仪均采用电化学法,“SXT-1型”和“安稳型”属于第四代血糖测试仪,“安准型”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糖仪 行业 市场 发展 研究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