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278684
- 上传时间:2022-11-30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1.62MB
古生物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古生物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生物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遗迹化石:
保存在岩石中的生物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和遗物。
痕迹:
足迹、钻孔、潜穴等。
遗物:
粪、卵等。
化学化石:
古生物分解的有机成分保存形成的化石。
脂肪酸、氨基酸等。
6、化石命名
(1)、各级分类单位的学名都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
(2)、属(亚属)以上名称用单名法,种名用双名法:
种的名称由属名+种本名构成。
(3)、属及其以下分类单位用斜体,科以上单位用正体。
(4)、除种本名及其以下单位第一字母小写外,其余分类单位的名称第一字母必须大写。
(5)、优先律:
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生物命名法和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
7、古生物分类系统
动物界AnimalKingdom
原生动物门,典型化石代表:
肉足虫纲有孔虫目亚目
海绵动物门古杯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典型化石代表:
珊瑚纲四射珊瑚目
环节动物门蚯蚓
软体动物门典型化石代表:
腹足纲、双壳纲、头足纲
节肢动物门典型化石代表:
三叶虫形超纲三叶虫纲和甲壳超纲介形虫纲
苔藓动物门
腕足动物门
棘皮动物门
半索动物门典型化石代表:
笔石纲
脊索动物门典型化石代表:
脊椎动物亚门
植物界
低等植物
蓝藻植物门、硅藻植物门、甲藻植物门、金藻植物门、轮藻植物门
高等植物
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
1.生命的起源
外星起源说:
外星有机分子→地球
地球起源说:
分为3个阶段
(1)无机→有机
(2)有机→有机大分子(3)有机大分子→多分子体系的原生体
2.早期生物的发生和演化
(1)非生物的化学进化→生物进化
单细胞无核生物:
38亿年,南非,无花果树群地层发现。
(2)无核生物→原核生物
单细胞原核生物:
20亿年,加拿大,冈弗林特组地层。
(3)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
17-18亿年,中国(华北),串岭沟组。
10亿年,澳大利亚,苦泉组地层。
(已经繁盛,世界最早发现的真核生物)
(4)后生动物出现
6-7亿年,澳大利亚,埃迪卡拉动物群(EdiacaraFauna)。
(软躯体动物的印痕)发现于厐德(PoundQuartzite)石英岩。
3.显生宙生物的演化
(1)动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
时代:
震旦纪末-早寒武世
门类:
小壳动物群(海生无脊椎动物)
特点:
无壳→有壳
(2)生物大爆炸
寒武纪初期(5.2亿年)
门类和特点:
绝大部分无脊椎动物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澄江动物群)
(3)动植物登陆
S—D1-2
门类和特点:
植物的裸子植物中的原蕨植物出现:
茎叶分化、维管束、表皮角质化且具气孔。
动物的四足动物的祖先—骨鳞鱼出现。
4.物种的形成
渐变论:
达尔文学说:
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理论:
微小的变异在极其漫长的时代遗传中积累出现性状分歧,进而在遗传中积累达到物种的等级,就形成了新物种。
突变论:
间(点)断平衡说:
性状突变是主要的,渐变积累是次要的。
新物种的形成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5.生物进化的主要特点
(1)进步性:
简单→复杂低级→高级(地层老)→(地层新)
(2)阶段性:
整个生物界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突破性的分支发展:
①
从异养到自养
②
从两极(合成者和生产者)到三极(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③
从水生到陆生
(3)多样性:
同一时期内,水生和陆生、动物和植物、低级和高级生物同时并存的现象。
(4)适应性:
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和生活习性等性状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趋异:
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发生物种分化,一种生物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
趋同:
是指一些类别不同、亲缘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而在体形上变得相似。
适应辐射:
如果其一类群的趋异向着两个以上的不同方向发展,适应各种生活条件,称为适应辐射。
特化:
一种生物对某种生活条件特殊适应的结果,使它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局部变异
(5)相关律和重演律
相关律:
环境条件变化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适应时,必然会有其他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
重演律:
生物总是在其个体发育的早期体现其祖先的特征,然后才体现其本身较进步的特征,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单重演。
6.生物演替
(1)绝灭的概念(extinction):
所有个体全部死亡。
(2)种系代谢:
旧种被子种所代替而衰退灭亡的过程。
(3)生态代替:
一些生物缩小和丧失生态领域、而另一些生物占领和扩大生态领域的过程。
(4)背景绝灭(backgroundextinction):
地史上绝大部分时期具较低的平均绝灭速率的绝灭方式。
(5)集群绝灭(massextinction):
地史上短时期内许多门类近乎同时绝灭的绝灭方式。
7次(后5次为重大集群绝灭):
前寒武纪(Pr€)\寒武纪(€);
寒武纪(€)\奥陶纪(O);
奥陶纪(O)\志留纪(S);
泥盆纪D3f1\D3f2(法拉斯期\法门期);
二叠纪(P)\三叠纪(T);
三叠纪(T)\侏罗纪(J);
白垩纪(K)\第三纪R(T)。
集群绝灭有五大特点:
①绝灭率很高
②所绝灭的类别等级高,包括纲、亚纲和目等高等级类别绝灭
③波及全球或大区
④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
⑤时间短
7.生物复苏:
大绝灭后的生物群或生态系,通过生物的自组织作用和对新环境的不断适应,逐步恢复到其正常发展水平的过程。
第一节原生动物门——ting目
1、真核单细胞;
2、无组织、器官,而具类器官或细胞器;
3、分为四个亚门:
鞭毛虫亚门(少化石)
纤毛虫亚门(化石)
肉足虫亚门(多化石)—有孔虫纲—目
孢子虫亚门(无化石)
4.壳的基本特征
(1)俗称纺锤虫。
大者30-60mm,小者1mm。
(2)形态:
透镜形→球形→纺锤形→圆柱形。
(3)壳质:
钙质或硅质
(4)构造:
多房室的包旋壳
1)旋轴:
包旋时的假想旋转轴。
2)壳圈(包旋形成)。
3)每个壳圈有多个房室,被隔壁分隔开,第一房室称为初房。
最后一个隔壁称为前壁。
4)隔壁孔:
隔壁基部的开口。
5)通道:
隔壁孔贯通形成。
是细胞质迁移通道。
6)旋脊:
通道两侧的堤状堆积物(两条)。
7)列孔:
隔壁基部的一排开口。
8)拟旋脊:
列孔旁侧的堤状堆积物(多条)
5.旋壁:
隔壁和前壁以外的旋壳部分,分为五层
原始层:
浅灰色、不透明的疏松状壳层。
致密层:
黑色、致密的薄层状壳层。
透明层:
位于致密层之下,为一无色透明的壳层。
疏松层:
灰黑色、半透明的疏松状壳层,壳质分布不均匀,厚度有变化。
位于致密层之上的称外疏松层,位于其下的称内疏松层。
蜂巢层:
位于致密层上下,为一较厚的蜂巢状壳层,内有许多垂直于旋壁分布的棱柱状细管,在纵切面上呈假纤维状。
5.生态及地史分布:
生态:
浅海底栖,水深100m左右,热带或亚热带。
分布:
C1晚—P(晚古生代的重要分带化石)。
第二节腔肠动物门——珊瑚纲
1.珊瑚纲概述:
(1)双胚层,有组织和器官;
(2)单体珊瑚虫分泌外骨骼—单体,复体珊
瑚虫分泌外骨骼—复体;
(3)分类:
横板珊瑚亚纲(化石多)四射珊瑚亚纲(化石多)六射珊瑚亚纲(化石少)
八射珊瑚亚纲(化石少)
2.四射珊瑚亚纲
单体和复体均有,形态多样。
内部构造主要有:
(1)隔壁:
纵向板状骨骼
(2横板:
横向分布的板状骨骼。
大多分布在珊瑚体的中部。
(3)鳞板或泡沫板:
均为片状骨骼,鳞板和泡沫板不能同时存在。
鳞板泡沫板
a.形状、大小规则a.形状、大小不规则
b.位于隔壁之间b.可以切穿隔壁
c.分布在珊瑚体的边缘带c.分布在珊瑚体的边缘带或整个珊瑚体内
d.横切面上外凸d.横切面上内凸
(4)轴部构造:
珊瑚体中央的构造。
中轴和中柱(两者不共存)。
中轴:
珊瑚体中央的实心轴状骨骼。
中柱:
珊瑚体中央疏松的柱状骨骼,由三部分组成—中板、辐板、内斜板。
构造组合类型:
带型构造组合
单带型隔壁+横板
双带型隔壁+横板+鳞板
隔壁+横板+泡沫板
隔壁+横板+中轴
三带型隔壁+横板+鳞板+中轴
隔壁+横板+泡沫板+中轴
隔壁+横板+鳞板+中柱
隔壁+横板+泡沫板+中柱
泡沫型泡沫板充满整个珊瑚体
3.横板珊瑚亚纲
(1).全为复体。
(2).隔壁不发育或无。
(3).鳞板少见,有时具边缘泡沫板。
(4).无中轴、中柱。
(5).横板发育:
完整—水平、倾斜或中央下凹;
不完整—交错、泡沫状或漏斗状。
(6).具联接构造:
联接孔、联接管、联接板。
4.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的生态和地史分布
(一)生态
1.造礁珊瑚2.非造礁珊瑚
(1)复体
(1)单体、复体均有
(2)温度:
23-280C
(2)正常海水温度
(3)水深:
<70—80m(虫黄藻)(3)水深:
最小0m,最大400m
(二)地史分布
(1)、横板珊瑚:
€3-R(Pz最盛)
(2)、四射珊瑚:
O2-P(属于P\T绝灭的重要成员)
第三节软体动物门
1.概述
(1)身体柔软而不分节,一般可分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四部分;
(2)有发育的外壳,一般由钙质组成;
(3)以鳃呼吸为主;
(4)分为10纲。
化石中以双壳纲、头足纲最重要。
现代腹足纲丰富。
包括:
双壳纲头足纲腹足纲
3.双壳纲:
左右壳大小一致、相互对称,同一壳前后不等大。
壳体构造:
外部
(1)壳喙:
最早形成的壳尖。
(2)壳顶:
壳面上包围壳喙的突起部分。
(3)铰合线:
两壳背缘铰合的边缘。
(4)基面:
壳喙和铰合线之间的平面。
前:
新月面(小);
后:
盾纹面(大)。
(5)耳。
(6)壳饰(单组或者两组+刺、瘤、结节)
内部
(1)外套线:
外套膜外缘在壳内面留下的痕迹。
(外套湾)
(2)闭肌痕:
单柱或双柱(等柱或异柱)。
(3)铰齿、铰窝:
主齿(窝)、侧齿(窝)。
壳分背、腹,前、后,左、右。
(1)背腹:
两壳铰合的一方称背方,相对壳开闭的一方为腹方。
(2)前后:
确定壳的前后可据下列特点:
①一般喙指向前方;
②壳前后不对称者,一般后部较前部为长;
③放射及同心纹饰一般由喙向后方扩散;
④新月面在前,盾纹面在后;
⑤有耳的种类,前耳常大于后耳;
⑥外套湾位于后部;
⑦单个肌痕时,一般位于中偏后部。
两个肌痕有大小不同时(异柱),前小后大。
(3)左右:
当壳的前后确定以后,将壳顶向上,前端指向观察者的前方,左侧壳瓣为左壳,右侧为右壳。
“先人后己”原则。
4.生态及地史分布
水生为主,海生居多,底栖、潜穴、钻孔均有。
€—Rec.(Mz-Kz为主)
6.头足纲:
直壳、弯壳、旋壳都有。
(1)定向:
(2)壳体构造
1)胎壳:
最早形成的壳体。
2)壳口:
3)腹弯(软体伸出的漏斗)
4)壳饰(单组或者两组)
5)生长饰:
平行于壳口;
6)纵向饰或旋向饰:
垂直于壳口。
1)隔壁:
水平方向的板状骨骼。
2)隔壁孔:
3)隔壁颈:
4)连接环(有的没有)
5)体管(由于隔壁颈和连接环的不同,体管类型多样)
无颈式:
隔壁颈无或极短,无连接环;
直短颈式:
隔壁颈短而直,连接环直;
亚直短颈式:
隔壁颈短而直,仅尖端微弯,连接环微外凸;
弯短颈式:
隔壁颈短而向外弯曲,连接环向外凸;
全颈式:
隔壁颈长而直,其长度达到或超过一个气室,一般无连接环。
6)气室(被隔壁分割)和住室(最后一个气室)。
7)缝合线:
隔壁边缘与壳壁内面的接触线。
只有表皮被剥去才能看到。
7.生态及地史分布
海生,肉食,游泳或漂浮生活。
€3—Rec.(Mz盛:
菊石的时代)
第4节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
1.节肢动物门
(1)动物界中最大的门,占现生85%;
(2)各种生活方式和生态领域;
(3)身体分节,具附肢;
(4)分为9纲,三叶虫纲化石丰富
2.三叶虫纲背甲构造
从前到后分为:
头、胸、尾三部分;
从左到右分为:
轴、和两肋三部分(轴和肋之间以背沟分割)。
头甲的三分:
由背沟将头甲分为轴部和2个颊部。
轴部:
1、头鞍、鞍沟、鞍叶
2、颈沟、颈环、颈刺
颊部
3、边缘沟、前边缘
(外边缘、内边缘)、
侧边缘、后边缘
4、颊角、颊刺
5、眼、眼叶、眼脊
6、面线(一对缝线,穿越眼和眼叶)(类型见后)
7、活动颊、固定颊
8、头盖(固定颊+头鞍)
三叶虫面线根据后支延伸方向分4种类型:
后颊类面线—后支交于后边缘
前颊类面线—后支交于侧边缘
角颊类面线—后支切于颊角
隐颊类面线—面线处在头甲边缘,从背视看不到,如隐头虫。
胸节:
轴节、肋节(数目相等);
间肋沟:
肋节之间的沟;
肋沟:
每一肋节上的沟;
肋刺:
肋节外展的刺(有时无)
轴节、肋节:
轴节数目≥肋节数目(数目有时候不相等)
尾缘:
尾部外缘不分节的部分。
尾刺:
多样(分类的依据之一)。
3.三叶虫演化趋势
1)、头鞍:
前窄后宽→前宽后窄。
2)、鞍沟:
多→少;
横穿→不横穿。
3)、眼(叶):
方向1:
大而细长、新月形、靠近头鞍→小、远离头鞍→盲目;
方向2:
→大→棒状。
4)、胸部和尾部:
胸节多→胸节少。
造成三叶虫三部分大小的关系变化。
依据头、尾大小可分为:
小尾型、异尾型、等尾型、大尾型演化趋势由小尾型→大尾型
4.古生态及地史分布
古生态:
全为海生,浅海底栖爬行或游泳,少数漂浮。
地史分布:
€—P(€-D为主,€极盛)是P/T集群绝灭的成员!
第5节腕足动物门
(1)海生单体动物;
群居;
具真体腔、不分节而两侧对称;
(2)滤食性生物,有纤毛腕—摄食器官(非足)
(3)有两瓣大小不等的外壳:
钙质或几丁磷灰质【几丁质又名甲壳素、甲壳质,其有效成分是几丁聚糖(壳聚糖)
(4)除低等类型外,具有铰齿和铰窝。
2.壳体外形及定向
两瓣分背腹:
大—腹,小—背;
但每瓣左右对称。
壳形:
侧视:
从两侧的方向观察:
背-第一个字
腹-第二个字
前视:
直缘型、单褶型、单槽型等
3.壳体基本构造
1)壳外
①壳喙:
腹喙较明显,或尖耸或弯曲
②壳肩;
喙向两侧伸至主端的壳面
③铰合线(后缘铰合处)
④铰合面(基面):
壳肩与铰合线包围的三角形壳面
⑤主端:
铰合线两端的壳面
⑥茎孔:
喙下基面上的孔
⑦三角孔:
基面中央三角形的孔
⑧三角板(覆盖三角孔)
⑨中隆(背)中槽(腹)
⑩壳饰:
同心饰(生长饰):
据粗细可有同心纹、同心线、同心层、成波状起伏的同心皱
放射饰:
放射纹、放射线、放射褶
两组可以组成网状饰
有些腕足动物可有刺、瘤等壳饰。
(2)壳内
①腹内:
铰齿—齿板(支持铰齿)—匙形台(齿板相向愈合)—中隔板(支持匙形台。
单柱—一块,或双柱—两块)
②背内:
齿窝—铰板—匙形台—中隔板(单柱或双柱)
③腕骨类型:
纤毛腕的支撑构造是腕骨
浅海底栖,深度200m左右最多,正常海水(盐度35‰)。
古生代时均在较浅水,而Mz以后有少数类群向较深水迁移。
与双壳类的互为消长关系!
€1—Rec.(Pz盛,Mz以来生态领域被软体动物的双壳类所占领)
三次繁盛期:
O、D、C-P
5.腕足类和双壳类外壳的区别特征
腕足动物
双壳动物
两壳
分背腹
分左右
两壳关系
大小不等,不对称
大小相等,对称
同一壳
左右两侧对称
前后不对称
铰齿、齿窝
腹壳具齿,背壳具窝
同一壳具铰齿、铰窝
壳质构造
由表壳层、棱柱层、柱状层三层构成
由表壳层、棱柱层、片状层三层构成
壳的开闭
无韧带,壳之启闭靠肌肉
具韧带,为开壳之用
足丝凹口
无
有
肉茎孔
外套线
腕骨
第六节半索动物门笔石纲
(1)何谓半索?
半索即口索(口腔背面向前伸出的短盲管)。
是脊索?
还是脑垂体前叶?
(2)具腹神经索及开管式循环,肛门位于身体最后端,所以不是真正的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只具背神经索,而无腹神经索)。
(3)笔石是已经绝灭的古生物,其软体是复原的,可与半索动物的一些现生类群相比较,所以作为半索动物的一个纲。
笔石体外具外骨骼,由骨胶原(一种硬蛋白)组成,其化石是升馏作用保存的碳质薄膜,状如象形文字,故名。
(4)笔石是海生,个体小,群体动物
2.半索动物门分类(四个纲)
肠鳃纲(现代)(又叫柱头虫)
羽鳃纲(奥陶纪-现代)
浮球虫纲(现代)
笔石纲(绝灭)
4.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分类:
树形笔石目:
构造复杂正笔石目:
构造简单
(1)胎管:
笔石动物最早分泌形成的一个长锥形或长柱形的住室。
基胎管:
尖端
亚胎管:
口端
线管:
由基胎管的尖端长出的丝状体,有的硬化成为中轴(正笔石目分类的依据之一)
(2)胞管:
单个笔石虫分泌的管状外骨骼。
树形笔石目:
正胞管、副胞管、茎胞管(茎系)。
正笔石:
只有正胞管,茎系成为共通管
5.正笔石胞管类型:
形态多样
(1)均分笔石式:
直管状
(2)单笔石式:
胞管外弯,呈钩状
(3)卷笔石式:
胞管向外弯曲,呈球状
(4)半耙笔石式:
胞管向外扩展,大部孤立,呈三角形
(5)耙笔石式:
呈耙形
(6)纤笔石式:
胞管腹缘呈波状曲折
(7)栅笔石式:
胞管强烈内折,具方形口穴
(8)叉笔石式:
胞管口部向内转曲;
(9)瘤笔石式,形成背褶,口部内转,腹褶弱
(10)中国笔石式:
形成背褶及柱状腹褶
6.笔石枝:
由胞管组成的枝状骨骼。
生长方式:
以胎管尖端向上,口部向下。
笔石枝分为:
(1)下垂式:
两枝平行,腹相对;
(2)下斜式:
两枝0-900,腹相对;
(3)下曲式:
两枝0-900→1800,腹相对;
(4)平伸式:
两枝1800;
(5)上曲式:
两枝0-900→1800,背相对;
(6)上斜式:
两枝0-900,背相对;
(7)上攀式(攀合):
两枝平行(或相贴),背相对;
7.笔石体:
由胎管+笔石枝构成
(1)单列式:
一列胞管;
(2)双列式:
二列胞管;
(3)四列式:
四列胞管。
8.笔石簇:
许多笔石体聚在一个浮胞上,以中轴相连
9.古生态及地史分布
固着(树形笔石)或漂浮(正笔石)。
可以生活在滨海—半深海。
往往保存在页岩中,即黑色笔石页岩,反映了缺氧的还原环境:
页岩相、黑色笔石页岩相。
€2—C1(O-S盛)
第1节脊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1)身体背部具一条富弹性而不分节的脊索支持身体,低等的种类,脊索终生保留;
多数高等种类只在胚胎期保留脊索,成长时即由分节的脊柱(脊椎)所取代;
(2)具背神经管,位于身体消化道的背侧,脊索(或脊柱)就在它的下方;
(3)具咽鳃裂,位于消化道前端的两侧,为对称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与外界相通,司呼吸作用,水生的脊索动物终生保留鳃裂,而陆生的脊索动物仅见于胚胎期或幼体阶段(如蝌蚪)
2.分类
3.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1)脊椎动物身体有头、躯干和尾的分化故又称有头类。
(2)多数种类脊索只见于个体发育的早期,以后为脊柱所代替。
(3)脊椎动物身体的躯干部具附肢(偶鳍或四肢),少数种类附肢退化或消失。
(4)除无颌纲外,均具上、下颌。
(5)具完善的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身体背侧,其前端发育为脑,循环系统位于身体腹侧;
具内骨骼。
4.鱼类的演化与四足动物的起源
→软骨鱼(海生)
盾皮鱼→硬骨鱼(陆生)→肺鱼类
(D)→总鳍鱼类
(骨鳞鱼)→四足动物
(D3)泥盆纪——鱼类的时代。
5.四足动物的演化
————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最早:
始祖鸟)
(D3)(C1)(T)(J3)
(C-P繁盛)(Mz繁盛)(Kz繁盛)
两栖类的时代爬行类的时代哺乳动物的时代
两栖纲
(1)始现于晚泥盆世,繁盛于石炭纪和二叠纪,延续至现代。
(2)迷齿亚纲最早代表是发现于格陵兰晚泥盆世淡水沉积中的鱼石螈(Ichthyostega),是鱼类向两栖类演化的过渡类型。
爬行纲
(1)出现于晚石炭世早期,二叠纪逐渐增多,全盛于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白垩纪末,多数种类绝灭。
现有4个目。
(2)比两栖类进化之处是出现羊膜卵,可在陆地上进行繁殖。
(3)根据颞颥孔类型可分为四个亚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生物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