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加工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272367
- 上传时间:2022-11-30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3.63KB
母线加工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
《母线加工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线加工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7
1.5
2.0
7、母线的弯形
7.1矩形母线的弯曲一般应进行冷弯,如需加热时,其温度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7.2母线的弯曲应符合下列要求见表4。
7.2.1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表4所列数据。
7.2.2反复弯曲只允许有一次。
7.2.3弯曲处应无裂口,裂纹及脱层等现象。
项次
母线材料
加热温度℃
加 热 方 法
1
铝
250~300
电炉加热,保温3小时,空气中自然冷却
1
铜
350~400
电炉或木材加热,保温5-10分种,水冷却
8.4母线搭接连接时,其接触部分的长度应等于或大于母线的宽度,若图纸无规定时,应参照附表5的要求。
8.5经下料,冲(钻)弯制等加工后的母线如有毛刺及变形应当进行适当的处理,要求如下
8.5.1凡是用冲床或钻床加工的孔如有毛刺均应清除,一般的加工方法是用大于孔径3mm以上的钻头锪去毛刺,也可用锉刀进行清除。
3.5.2凡是用板料剪下的母线,边缘的毛刺,可用锉刀清除。
8.5.3母线在冲孔或钻孔后,如果接触面发生局部变形,影响接触应进行整形。
9、接触面的加工
9.1母线接触面是母线连接的关键部位,接触面加工的好坏对提高母线允许载流量,降低连接处温升,保证运行的可靠性,起决定的因素,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工艺加工。
9.2母线与母线及母线与电器端子的连接应根据不同材料按下列规定进行。
9.2.1铜-铜
接触面应搪锡或镀锡
9.2.2铝-铝
搪锡或涂导电膏
9.2.3铜-铝
方法有两种
9.2.3.1铜铝接触面分别搪锡。
9.2.3.2铜接触面搪锡或镀锡,接触面涂导电膏。
9.3铜母线的接触面的加工方法如下
9.3.1铜母线接触可以在压平模在压床(或冲床)上压平,并使接触面呈现有规则的众多的小接触点。
9.3.2如无上述工艺装备可用粗挫刀将接触面锉成粗糙而平坦的形状。
9.3.3将加工好的铜母线进行酸洗处理,清除表面的氧化层及污物。
9.3.4酸洗后立即进行搪锡或镀锡。
9.4铝母线接触面的加工方法如下
因为铝极易氧化,而且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生成一层较厚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是一种良好的绝缘体,它会造成铝母线螺钉连接处很高的接触电阻和较高的运行温升,因此,在加工时应尽量避免氧化。
9.4.1作为一般清除油污和初步清除氧化膜的加工,可以按“铝母线表面处理工艺OND.125.007”的规定进行处理。
9.4.2经过初步处理的铝母线,应迅速涂导电膏。
9.5铜铝母线表面酸洗工艺见YDZ/QD~007(008),母线涂敷导电膏工艺见YDZ/QB.622.008。
9.6母线经加工后其截面的减少值,铜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3%,铝母线不超过5%。
10、母线相序排列及涂色应符合表5的规定(以产品的正面方向为准)。
表5
相 序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前后排列
颜 色
A
上
左
远
黄
B
中
绿
C
下
右
近
红
中性线
最 下
最 右
最 前
淡 蓝
注:
在特殊情况下,若按此相序排列会造成母线配置困难时,可以不按本表规定。
11、母线的安装
11.1用螺栓连接的母线,使用的坚固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1.1.1贯穿螺栓的配置,当母线平放时,螺栓由下向上穿,在其余情况下,螺帽应置于维护侧。
11.1.2螺栓,螺帽,平垫圈及弹簧圈等紧固件应当选标准的,不选用小圆头,小六角螺栓,小六角螺母及小垫圈。
11.1.3用标准紧固件连接的母线,当其它方面全部符合本工艺标准,而温升又超过规定时,应按表6来选择垫圈。
11.1.41000安以上母线连接处垫圈相互之间应有1毫米以上距离,以防止磁通引起发热。
11.1.5螺栓在拧紧后,螺栓应高出螺帽2-5扣。
表6
项 次
螺栓直径
mm
垫圈尺寸(mm)
附表3的母线连接序号
外径
内径
厚度
6
14
6.5
3
18 32 38
2
10
22
10.5
4
1115 16 17 19 20 21 22
24 30 31 34 36 37
12
28
34
13
7 9102325263335
12131429
16
37
42
16.5
3 5 6 8 (12) (13) (14) 27
28 (29) 2 4
5
18
19
8
带括号的序号相应于附表3的备注栏的说明。
11.1.6母线的连接螺栓的两侧均应加垫并应有防松装置。
11.2母线的连接螺栓应逐个拧紧,但不应过紧或过松,推荐采用扭力搬手来拧紧。
11.3所有母线接点的接触部分应紧密接触,并应以0.05毫米×
10毫米的塞尺检查
,其塞入深度对于母线宽度有60mm及以上者,不得超过6mm,在母线宽度50mm以下者不得超过4mm,母线接触点的接触处不得加塞垫片。
11.4母线相互连接或母线与电器端子连接时,不应使其接点受到任何外加压力。
11.5母线在绝缘子上固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1.5.1当母线电流大于1500A时,每相母线的铁件及母线支持夹板的零件(双头螺栓,压板,垫板)应不使其成闭合磁路。
11.5.2当母线平放时,母线支持夹板上部压板应与母线有1.5~2毫米的间隙。
11.5.3母线支持夹板与支持绝缘子间的固定,应平整牢固,不应使其支持的母线受到任何机械压力。
11.5.4母线在支持绝缘子上的结实固定点,应位于母线全长或两个较长母线伸缩补偿接头的中间,以便使母线有纵向伸缩的可能。
11.6母线及导线部分应无显著的棱角,以防尖端放电。
11.7多片短形母线间应保持与其厚度相同的间隙,片间应按设计规定放置加强衬垫,两相邻衬垫的垫圈不应相互碰触,应有3mm以上的间隙。
11.8交流1000A及其以上的母线在穿过封闭铁架或铁板时,要避免因涡流所引起过热,一般保证三相母线同时从一个铁架或铁板中穿过。
11.9当母线跨距过长,因振动和电动力的作用易产生短路现象时,应当在跨距间的适当位置敷设母线夹。
11.10母线装好后,应便于电器设备和母线的维护和检修。
11.11母线的安装应严格按照图纸和供需双方的有关协议施工,保证接线正确,力求整齐美观,尽量减少接头弯曲,交叉,重叠等现象,并且要努力节约材料。
二次线配制工艺规程
/GY—02-
1、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适用于公司目前生产的各种低压开关柜的二次线配制亦适用于低压配电箱、屏的二次线配制。
2、使用材料
2.1绝缘导线(铜芯、塑料线)颜色见附二
2.2白色塑料屏型套管(简称字头)
2.3Φ6<内径>塑料管
2.4紧固件
2.5各种规格铜质线鼻子<铜接头>
2.6标记牌
2.7压线夹
2.8乙酸乙脂,环已铜
3、使用设备及工具
3.150-250℃烘箱
3.2剥线钳
3.3冷压钳
3.4尖嘴钳
3.5斜口钳
3.6螺丝刀
3.7电烙铁
3.8电池试灯<自制>
4、工艺准备
4.1看清图纸,注意图纸上的备注说明,注意事项以及材料,操作等有特殊要求。
4.2熟悉本工艺守则,备齐所要的材料及所有工具。
4.3按图纸要求备齐电器元件,并检查其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及质量是否合格,合格
证及使用说明书是否齐全。
4.4元件及材料与图纸要求不符,必须备有代用手续方可使用,否则不得使用,不合格
的元件及材料不得使用。
4.5根据产品型式及图纸各方面要求,确定走线方案。
4.6根据图纸在字头上打字<无打字机,可用龙胆紫加冰片配成液,用蘸笔写,要求
(字体工整,字迹清晰)然后涂配制液体(2.9)。
4.7根据图纸在标记牌上打字<无打字机亦可采用上述方法>。
5、工艺过程
5.1粘贴标记牌
5.2按确定好的走线方案,量料下线<端子接线预留40-50mm>并按图纸
要求套字头。
5.3绑扎排线
5.4剥去导线的绝缘层,弯圆圈,多股软线按导线规格套上相应的接线鼻子并夹紧。
5.5将导线接到电器元件上。
5.6端子排接线
5.7其它接线排线
5.8自检,用电池试灯检查线路是否按图要求接通。
5.9交检,评定质量
6、工艺要求
6.1下线。
6.1.1凡是在可转动的门、面板上的线束,其导线必须采用多股软线,其它用单股硬
线。
6.1.2同一排列<同一工号>柜上所用的塑料线应保持颜色一致或力求相同。
6.1.3导线规格使用见附件1
6.2剥线
6.2.1截面在1-2.5平方毫米的导线,应使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层
6.4.4二次线接到发热元件上或电阻上时,必须在导线上穿瓷套管。
6.4.5电器部件采用直接压线时,导线可不弯圆,与接点直接压线。
6.5弯曲转向
6.5.1根据走线方案需弯曲转换方向时,用手指进行弯曲,不得用尖嘴钳等锋利工具
弯曲,以保证导线绝缘层不受损伤。
6.5.2导线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导线外径的2倍。
6.6 扎线
6.6.1采用塑料带扎紧法。
6.6.2所有的线束要求扎紧,塑料扎带要求距离均匀。
6.6.3所有线束内的导线不得有凹凸不平,歪斜现象。
6.6.4线束应保持横平竖直,线束应为圆形。
6.6.5每一线束的始末二端必须压紧。
7、线束的固定
7.1过门的线束,必须在活动点的两端固定线束,为保证可动部分的自由开关,导线束
应留有余量,但在转动时不得碰及柜体。
7.2线束原则上不应在信号灯,电阻等热元件上方敷设,否则应有50mm以上的距离。
7.3线束与其它带电体,距离不得小于表2所规定的数据。
表二
额定电压(KV)
0.5
距 离(mm)
15
75
100
7.4线束在线架上固定时,应将塑料扎带缠绕2-4层,然后夹紧。
7.5线束在行线过程中,对保证其牢固,线束的自由摆动量不大于40mm,可用活动
线架固定,横向距离应小于40cm,纵向距离应小于50mm,也可用绕线管束线。
8、端子排的安装及接头。
8.1端子排的首尾两端必须装有终端挡板,不同的安装单位的端子排也必须用终端挡板
分清。
8.2每个端子的接线端只允许接一根导线。
9、字头的要求:
9.1 字头上打字应清晰,不得褪色。
10查对导线规格是否合适正确<按附件1为准>。
11检查工艺要求
第3.4条
第4.1、4.2、4.4条
第5.2条
第5.1-6条
第7.1-7条
第8.1 8.2条
第9.1-9
第10.1-10
第11.1-11
以上条款均适用于自检和专职检验。
元器件安装调试工艺规程
/GY—03-
1、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适用于成套开关设备用的(以下简称设备)元器件装配和调整。
2、引用标准
3、元器件工艺装备
3.1.元器件
电流表,电压表,空气开关,刀开关,转换开关,接触器,互感器,避雷器,电抗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
3.2.工艺装备
扳手,专用钳,螺丝刀,刃具,手电钻等。
4、材料
塑料套管,面布,凡士林油等。
5、工艺准备
元器件选择符合产品标准或技术要求的合格品,并且要求有原出厂合格证与使用说明书,对超期使用和元器件,经过检修交检查科专检人员检查,有复检合格证方可使用,凡属元器件代用应有完整的代用手续,必经工艺采取措施后才能进行装配。
6、工艺过程
6.1首先是进行一次元器件和部件装配,其次是进行二次元器件和部件的装配,一次元器件装配顺序至上而下,从左到右。
6.2二次元器件装配顺序是先进行仪表门上的元器件装配,其次是进行面板上的元器件安装,然后是设备内部元器件的安装,最后是设备表面标志元器件安装。
6.3主要元器件的装配和调整。
6.3.1.刀开关的装配和调整。
6.3.1.1.刀片插入静插座的深度应合适,如不合适可伸缩连杆的长度进行调节,一般留有1.5~3㎜的备用行程,将因合闸时冲击而损坏开关操作手柄不能上推到头,备用行程留程过大则会使接触不好导致发热。
6.3.1.2.三相刀片要求平衡,不平衡度不大于3㎜,如果三相刀片不平衡时,应检查原因,按下述则予以处理:
a、如刀片根部的触点太松将使动作有快有慢或前有后,应分相进行检查,适当拧紧其螺栓。
b、如刀片变形,应将刀片取下用硬质橡胶锤校正。
c、如静插座高低不一致,应在静插座和底板间增减垫片进行垫平;
d、如刀开关本身安装不平衡,应松开固定螺栓,调整合适;
e、如三相刀片的连动轴不平衡,应进行调整,有时连动轴倾斜较大,可适当移动底板位置或用垫片找齐。
f、如三相刀片与静插座距离不等,一般是由于连动不平衡之故,应该调整。
6.3.1.3.合闸时,三相刀片应能顺利进入静插座。
如有上卡阻现象可能是刀片静插座位置不对应,其中心不在同一平面上,应该检查原因,并且按下述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a、如刀片变形,应将刀片取下校正;
b、如静插座相间距离不合适,应松开固定螺栓进行调整;
c、如刀片根部不合适,应松开固定螺栓调整。
6.3.1.4.如静插座对刀口应有足够压力,如压力不够,在通过大电流时将因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静插座和刀口的发热将加速铜的氧化而增加接触电阻,如此恶性循环将烧毁刀开关。
处理时,可将插座取下用面布裹住,在台虎钳上将它的距离夹小,涂上层凡士林油。
6.3.1.5.在设备上如发现刀开关受到硬母线连接应力的作用时(即连接不好而吃劲),应卸下母线进行校正,然后再将它联接上。
6.3.2.接触器的装配和调整
6.3.2.1接触器垂直安装,因其断开复位动作常与重有关,倾斜度为±
5度。
6.3.2.2.接触器安装位置应按制造厂产品说明书或样本有关规定的飞弧空间,并且方便于配制母线,引线,保证安全。
6.3.2.3.对于使用在重要回路中的吸引线圈,应测定其动电压和返回电压,以防止交流接触器因电压略有下降而跳开,或直流接触器由于残磁作用而跳不开,如不符合要求,应调整相间隙或距离及调整释放弹簧的行程等。
6.3.2.4.接触器在断开位置时,其常闭辅助触头应接通。
当用人力将接触器推向接通位置时,可能是接触不良或桥式触片位置不对,应予处理。
当然,过早接通将使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6.3.2.5.安装时,应勿使螺栓,垫圈,导线线头等异物失落,以免掉入在接触器的可动部分或导电部分而造成卡阻或短路事故。
接线后应同时旋转拧紧未接线的接线螺栓,以防接触器在工作时的振动在而失落,螺栓均应配有弹簧垫圈以防松动。
6.3.2.6.作为设备内安装的若干台接触器均应妥善接地(即保持导电连续性)。
6.3.2.7.在交流接触器合闸后,如有振动、噪声过大的现象,因检查原因予以处理。
一般有以下情况和处理方法:
a、如释放弹簧反作用过大,应调整弹簧压力;
b、如极面有污垢,应予擦净;
6.3.3.自动空气开关(以下简称自动开关)的装配要求
6.3.3.1.自动开关应垂直安装,倾斜度不超过5度。
6.3.3.2.自动开关的安装位置应按结构设计规定,考虑到灭弧罩上方或相邻电器导电部位或金属框架的飞弧距离,它应该满足和方便母线的配制和引线的需要,如果满足不了,必须采取相应的隔弧措施,加绝缘相间隔板封闭盖板,防止因弧光飞溅引起短路事故。
安装母线时,需取下灭弧罩,并且注意对灭弧罩的保管。
6.3.3.3.承受自动开关的重量支架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在自动开关与支架间可考虑加装5~8㎜厚的胶皮垫以缓冲分,合闸时的冲击力,并可减轻其它振动对自动开关的影响。
6.3.3.4.检查脱扣器操作机构的额定电压,必须使其实际回路相符。
其电阻值应与加路有关件如指示灯等的电阻值相匹配,以防误动作。
6.3.3.5.自动开关在断开位置时,常闭辅助触头应接通,自动开关在接通位置时,常开触头应接通,如不合适应检查原因加以处理。
6.3.3.6.自动开关必须在手动试验操作合适后才允许作电动试操作。
各机械如动作不协调应作调整使之灵活可靠。
锁钩必须锁挂良好,吻合面不小于2㎜。
6.3.3.7.脱扣器必须整定合适。
并且通电校核。
对不入使用的脱扣器应拆下(失压脱扣器应缚住)或将它从连接处解开,以防误作。
6.3.3.8.对传动用电动机,应正确调整其终端限位开关,使制动器动作及时可靠。
6.3.3.9.检查触头的不同期性一般不大于0.5㎜,不能满足要求时作调整(调整相应的螺栓)。
6.3.3.10.自动开关的触头压力和断开距离,应按产品样本或说明书为依据进行调整。
如对大容量的自动开关,弧触头的距离可调整垫片,使之符合规定,具体作法是:
推动手柄使弧触头刚闭合。
此时主触头的间隙应大于5㎜再用力推动手柄使副触头刚闭合,此时主触头的间隙应大于2㎜(可用塞尺检查)。
6.3.4.对仪表,断电器装配要求
6.3.4.1.对应A、B、C三相为左,中,右,测量仪表和继电器均应经过校验或检查才允许安装。
仪表、继电器、紧固器受力均匀,端正不歪斜,装配时两个人协调操作。
继电器安装前应特别检查其型号,规格,线圈使用电压及触点数是否与处壳名牌和设计要求相符。
盘后接线时,接线柱的孔眼应对称于继电器接线柱的中心线,接线柱套有长短一致,颜色相同的绝缘套管。
套管的长度应以伸出盘后不小于15㎜接线柱与继电器固定的一端必须使用弹簧垫圈和螺母固定,另一端则应使用垫圈,弹簧垫圈,螺母与导线连接。
盘前接线时,应使用配套的接线端子和安装零件。
安装时要注意继电器端子上的裸露带电部分与其它金属部件之间必须有不小于4㎜的间隙。
否则应垫入适当厚度的胶皮。
6.3.4.2盘前接线式继电器安装时,要防止将导线压在继电器底坐下,造成短路。
6.3.5控制元器件和限流元器件的安装。
6.3.5.1控制按钮,控制开关,组合开关,电阻器,熔断器等安装时,应先用导通灯检查各不同位置时触点的闭合情况,并与设计图相符。
各角点的接触应紧密。
触点接触不良时,应解体清理。
并检查弹力是否合适,处理完毕回装时,应再检查触点闭合情况及开关使用性能,保证动作可靠。
6.3.5.2熔断器垂直或水平安装时,相互距离应考虑操作方便。
瓷质熔断器基座在装配时需加绝缘垫片。
配置熔体或不可拆卸熔体的容量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熔断体与熔断器固定部分如:
插座,刀座,静触头等的接触良好,管型熔断器两端的套帽应与熔体压紧。
有熔断指示器的熔断器应将指示器面向便于检查侧。
插入式熔断器的固定触头钳口应有足够的压力,否则应调整上下钳口的张口。
当固定触头的钳口突出在底座侧面时,熔断器之间应加绝缘隔板,防止两相邻熔断器短路。
6.3.5.3对管型电阻安装要求:
电器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等与发热件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大小按JB/DQ6459《低压固定面板式成套开关设备品质量分等》规定。
如果元器件与发热件之间采取隔热措施。
6.3.5.4对电流互感器安装要求:
电流互感器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首先检看名牌是否和表计相符;
其次,在穿线时要注意匝数;
另外,互感器安装位置与回路对应。
6.3.6信号元器件的安装:
位置指示器、光字牌和信号灯安装前都应进行外观检查,并作通电试验,信号灯应检查灯罩颜色和附加电阻值或小变压器是否与设计相符,除在设备中已将电阻在灯具上外,单独提供的附加电阻应用小支架固定的盘的骨架上,不应该悬吊在灯口接线螺栓上,它们的绝缘电阻应用500V。
摇表检查,不应小于0.5M。
电笛和电铃用螺栓固定在设备项上,电笛的喇叭应面向开阔处,便于声音扩散。
安装前检查其额定电压是否与设计相符,并用500V摇表检查其绝缘电阻不小于0.5MΩ。
6.3.7连接元器件的安装
6.3.7.1连接元器件包括各种型号的端子、切换片、连接片等。
6.3.7.2对连接元器件的要求:
a、要保证电器连接可靠
b、应保持对地具有足够的绝缘
c、能保证可靠的夹紧或焊牢导线
d、便于迅速地更换损坏的部件而不致影响其余连接部分的工作
e、可能于连接部分之间装设跨接片或连接桥。
6.3.8标志元器件的安装
标志元器件是由模拟接线图,铭牌,题名框,元器件代号等组成。
安装效果应方便观察有利于运行值班人员监视和操作。
元器件代号标志在粘贴时应在元器件附近醒目的地方,切勿粘贴在元器件上。
相同的设备元器件代号标志粘贴位置要求一致,外观整齐。
7.检查
7.1元器件选择的规格,型号,数量和元器件安装位置均应符合图样要求。
7.2元件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使用寿命,接通和分断能;
短路强度等方面应满足设备的电气参数的要求。
7.3所有元件应按其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使用条件,需要的飞弧距离,折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进行安装。
7.4设备指示类和按钮颜色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7.5元器件的安装一律垂直牢固在框架或架角钢上,并且标注醒目的符号或代号,使用的符号要与原理展开图和接线图一致。
7.6元器件安装应该使其正常功能不致相互作用受到损害或误作,关键部位采取必要措施,如隔热,防震垫,隔弧板。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元器件电弧和火花不致危及人身安全,并且能方便的折更换,而不影响其它回路电气的正常运行。
7.7设备内的元器件应符合各自有关规定,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也应保持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设备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体之间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该产品型式试验报告的规定。
柜体安装调试工艺规程
/GY—04-
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低压开关柜装配
2、工作准备
2.1按产品安装图领取相应规格和数量的结构件如:
基本台架、隔离板、隔板、固定件、支架、槽板、门组件(上、中、下)安装板横档、电镀表板、母线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母线 加工 工艺 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