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商贸创意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257359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0.75KB
xx商贸创意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xx商贸创意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商贸创意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人为本,方便宜人,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创造人性化的自然环境。
e、可持续发展原则
整体规划,系统合理地分配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节约使用的综合效益。
充分考虑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3.2道路系统规划
(1)内外交通联系:
整个地块有3个出入口与发源路连接,其中北侧为人车共用的出入口、基地南侧则为车行出入口,中间人行主入口直接联系中心广场。
(2)道路与交通组织:
区内交通分为三个等级:
最宽为7米环形车道,绕基地环形设置,作为车行主流线同时也是主要消防车道;
串联各建筑单体之间通过广场的为4米宽景观路兼做消防车道,平时主要为人行通道,设计时考虑满足消防车行要求;
最窄的为2米宽景观步行道及其他景观小径;
规划道路详见道路规划图,根据人车流量灵活组合,既满足交通顺畅要求,又节约了用地。
(3)停车场库配置标准:
本案停车主要集中在地下停车场辅助部分的地面及屋面停车。
地下停车场主要位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规划为地下两层,规划地下停车位1148个。
3.3绿地系统规划
本规划的环境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特点是以绿地系统为骨架,以环境为触媒,各区绿地是一个连续的开放空间体系,形成层次分明的绿化体系,体现了居住区以环境生态为主导的规划思想。
采用面、线、点结合的方式形成小区的绿地系统。
场地的总体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以中心广场为重点,提供舒适的环境,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向各建筑组群延伸,联系各组团之间的绿化庭院,共同构成基地的绿化系统。
绿地系统由广场绿地、组团绿地等有机构成,绿地率32.9%。
3.4竖向规划
竖向规划设计原则:
通过对自然地形的合理利用与改造,结合环境设计要求,减少土方工程量,选择合理的设计标高,满足规划区内建设要求,达到工程合理、造价经济、景观优美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区内道路机动车道纵坡控制在4%以内,局部为平坡,场地标高因地制宜,场地与周边道路路面高差大于0.2m。
四、建筑单体设计构思
根据周边建筑的形体特征,建筑单体设计考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性和适应性,采用具有现代感的简单线条与玻璃的结合,立面造型简单时尚,线条的运用让立面极富动感。
根据使用功能和总体规划的要求,办公楼及酒店均为高层建筑按,且满足以下要求:
1、符合总体规划的布局要求,且产业园区定位的要求;
2、平面结构方正,采光及通风良好,平面空间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兼容性特点;
3、布局合理,紧凑实用,比例恰当,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建造的方便性;
五、附表
5.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项目
单位
数值
规划总用地
平方米
60870
总建筑面积
195624.37
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148587.10
其中
商业建筑面积
72354.12
办公建筑面积
76232.98
容积率
2.44
不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47041.28
其中
梯屋及架空建筑面积
901.44
地下室建筑面积
46139.84
建筑基地占地面积
18482.66
建筑密度
%
30.3
公共绿地面积
20056.48
绿化率
32.9
机动车停车位
个
1386
地上机动车停车位
238
地下机动车停车位
1148
非机动车停车位
1161
地上非机动车停车位
103
地下非机动车停车位
1058
5.2用地平衡表
用地名称
面积(平方米)
比例(%)
70870
100
商业商务建筑用地
公共绿地
道路广场用地
22330.86
36.80
5.3建筑明细表
建筑编号
建筑名称
建筑性质
建筑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计容建筑面积(㎡)
层数
建筑高度(m)
1
1#商业楼
商业
4661.28
13345.28
11361.84
3
12.30
2
2#商业楼
6318.40
19176.24
18771.30
12.95
酒店
3200.44
33974.15
33803.41
15
58.40
4
1#办公楼
商业、办公
1443.00
21227.96
21165.48
48.71
5
2#办公楼
6
3#办公楼
1571.30
21609.04
21536.83
52.50
7
4#办公楼
1288.24
20884.54
20782.75
8
地下车库
地下室
----
44179.20
8.10
六、综合管线工程规划
6.1电气方案说明
6.1.1设计依据
1.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1.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J627-2006);
1.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0-T;
1.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1.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建筑单位及协作专业之资料图纸。
6.1.2供配电设计:
2.1本工程共设24个变配电站。
电源取自市电,电压等级10千伏,采用单电源五回路的供电方式。
各变电所采用环网方式配电。
本工程在各建筑组团设置变电站,以减少低压供电半径,满足低压供电压降的要求,节约投资。
各分站的变压器容量不宜太大,减少变电站占地面积。
变电站设置在较为偏僻的地方,不影响小区景观。
2.2高压配电系统采用环网式,当其中一个配电房发生故障或计划检修时,都能保证其他配电房的正常供电,不会造成小区大面积停电,以提高其可靠性。
低压供电系统采用树干和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对较为重要的负荷采用专线供电。
低压供电及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
2.3本工程供电系统采用分散式功率因素补偿方式。
在各变电所设低压补偿装置。
系统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要求不低于0.9。
2.4由于供电设备设置分散,为了方便其管理,可把对供配电系统的控制管理纳入物业管理网络。
2.5管线敷设及用房面积:
高压电缆及主要的低压电缆一般敷设于道路的东南侧人行道。
高压低压电缆主要采用穿管埋地敷设。
导线在穿越道路或私家花园加设金属护管。
通信、闭路电视、小区局域网等弱电传输线采用穿管埋地敷设,弱电传输主线护管暂定四根(HDPEΦ98)管。
主线敷设设在道路的西北侧人行道。
管线离道路石一米,路灯装设在这一米范围内。
各配电站用房面积约为150平方米~250平方米。
中国电信程控电话站用房、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机房、有线电视主机房设置在小区主入口附近,各弱电机房预留用房面积约320平方米。
2.6防雷接地:
各建筑物构筑物都应加装防雷设施,所有用电器都应接地保护。
尽量利用自然接地体(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内钢筋、金属水管等)作为接地装置。
在变配电站高压侧装设避雷器。
对重要的低压负荷加设涌流抑制器或避雷器。
2.7住宅负荷计算参考业主所发之有关规定,按下表执行:
户建筑面(m2)
负荷指标(W/m2)
户安装容量(kW)
S≤80
60
80<
S≤120
120<
S≤150
150<
S≤180
10
180<
S≤200
12
200<
S≤300
300<
S≤400
50
18
400<
S≤520
23
2.8.本工程总负荷容量约为:
88000KVA。
6.1.3道路照明:
3.1道路照明设计提倡绿色照明。
着重考虑与周围环境协调,提高照明的舒适性,尽量减少光污染,节约能源。
本工程道路照明电源取自各就近的变电站。
照明参数按规范要求及实际情况确定。
灯具选用与环境协调的高效灯具,其保护等级要求在IP55及以上,应具备好的抗震性能,以提高光源的寿命。
照明系统建议加设节能设备,减少运行费用。
3.2道路照明的控制采用集控、光控、时控等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为了方便管理,建议纳入物业管理网。
6.1.4小区智能化:
小区智能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是现代3C技术在建筑中的综合应用,它综合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因此对其应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定位。
其受物业销售市场的影响及外部条件制约,同时以人为本。
小区智能化就目前情况主要体现在能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信息服务,其主要内容是因特网的接入。
目前情况因特网接入方式有:
普通电话线用Modem/ADSLModem/B-ISDN适配器TA等接入,上网应拨号;
或采用DDN专线接入,用户终端可以是PC机或电视顶盒。
通过视讯宽带网(双向CATV网),用CableModem免拨号直接进入。
用户终端可以是PC机或电视机顶盒。
上述接入方式都是用户直接面向ISP,速度慢或不经济,体现不出群体优势,是立足现有条件的办法。
基于上述情况,建议在本小区建立局域网(LAN)。
局域网与公众网的接入方式可视用户实际需要,采用ISDN、ADSL或DDN等接入方式。
此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灵活可靠:
方便分期发展。
经济:
用户接入设备是标准以太网卡,较Modem、适配器便宜,单位信息费用较低,体现群体优势。
高速:
用户上网速度只受出口带宽的限制。
而出口带宽可由发展商根据用户使用情况逐步扩大。
方便:
不影响电话电视的使用,不用拨号。
智能化系统内容还包括:
电话电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物业管理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周界防卫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巡更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可视对讲及家庭安防系统等。
物业管理系统:
网络化物业管理系统、小区设备管理系统、三表自动计费系统、LED电子公告栏系统、音响广播系统等。
各弱电系统应由业主委托专业设计公司进行深化设计。
6.2给水工程规划
6.2.1设计依据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划》GB50084—2001(2005年版)
8.建设方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及部分基础资料
9.本专业收集的其他技术资料
6.2.2给水现状
本工程所处地区目前还没有市政自来水的管网,为了确保小区供水,拟采用从就近自来水厂单独引来一路DN800供水干管的水源方案;
现阶段规划居住人口31370人(共9697户)。
6.2.3给水方式
(1)全区内共有9697户(居住人数31030人),按350升/人·
日,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0860.5m3/日。
由于近期居住小区所处地区还没有市政自来水的管网,为了确保小区供水,拟采用从就近自来水厂单独引来一路DN800供水干管的水源方案。
(2)高层住宅区采取分压供水的方式:
建筑楼层绝对标高在122m以下的为低区供水区,由组团内的配水支管直供;
建筑楼层绝对标高在122m以上的为高区供水区,设置区域集中加压泵房及水池,作二次加压供水。
泵房内生活及消防水池分开设置,并设室内消火栓系统立式主泵2台、自动喷淋主泵2台、大流量生活变频调速供水设备一套,水泵出水管处压力应满足最不楼层出水压力要求,并在较低楼层作减压阀分区减压的处理。
区域加压供水管在中高层住宅区内沿主干道路敷设,并以支状配水管的形式供给区里各个建筑单体。
(3)消防设计:
小区内沿道路两旁布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为120m左右,室外消防用水量按35L/S。
高层单体的室内消防采用消火栓灭火系统及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当建筑物高度>50米时,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当建筑物高度<50米时,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
自动喷淋用水量为30L/S,每幢单体都设消防水泵接合器。
消防水池及水泵设于区域集中加压泵房内。
6.2.4供水系统设计要求
1、管材
(1)市政给水管DN≥100采用水泥砂浆衬里球墨铸铁管,DN<100采用衬塑钢管。
(2)加压给水管埋地部分采用衬塑钢管,DN≤100丝扣连接,DN>100沟槽式卡箍连接,应视具体情况考虑防腐。
(3)绿化、喷灌管采用PVC-U给水管,管道阀门DN≤50采用铸铁截止阀,DN>
50采用铸铁闸阀。
(4)水景管材:
水泵出水管、埋地部分及水池补水管均采用PVC-U给水管。
2、管道基础
采用槽底夯实后垫300mm粗砂或石屑。
3、管道回填
为确保管道在使用机械回填时不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在管道两侧填石屑,并填至管顶以上300mm~500mm。
当用人工填土至管顶700mm以后,才能使用机械回填。
4、设计一般说明
(1)小区分支管
除注明外均采用DN100(PE)接至路侧2m处,在路侧2m处设阀门井。
小区分支管设置在环形道路通往小区的主要入口处;
(2)阀门设置
在管道适当位置加设阀门以利于抢修,在管道高点加设DN20自动排气阀,在管道低点设DN80(PVC-U)泄水管及放空阀。
(3)消火栓设置
本工程生活给水管道均为环状,兼做室外消防管道使用,高层室内消防用水集中设消防水池及消防系统专用的给水设备,由消防按钮起动。
室外消火栓管从路两侧的配水管上接出,每隔120m左右设一个消火栓。
为便于消防车上水不妨碍交通,且远离建筑物外墙,拟将消火栓布置在行车道旁2m宽的绿化带内,距路缘石0.5m处。
6.3排水工程规划
6.3.1设计依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5.建设方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及部分基础资料
6.本专业收集的其他技术资料
6.3.2排水现状
本工程所处地区目前还没有市政雨、污水的管网,为满足污水排放的环保要求,拟采用污水全区收集,集中输送至小区右下方处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中水标准后排放至区外自然水体。
6.3.3排水方式
区内的排水系统按分流制考虑,并结合河涌水系,形成并完善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
污水全区收集,集中输送至小区右下方处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中水标准后排放至区外自然水体。
污水排放量为给水量的90%,即为9882m3/日。
雨水管道的设计重现期为2年,按照按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
Q=qF
式中:
q表示降雨强度(l/s.ha),t表示降雨历时(min)。
t=t1+mt2,t1为15分钟,t2为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取2;
Q为流量l/s,Æ
为径流系数,综合迳流系数取0.65,F为汇水面积(ha)。
经计算,雨水总出流量为12923L/s,
设计管径见附图。
6.3.4排水系统设计要求
1、污水管道系统
(1).地质情况较差,基础需处理时,DN≤500mm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DN>5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地质情况较好,基础不需处理时,DN≤400mm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DN>4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2).采用双壁波纹管时,位于人行道及绿化带下采用环刚度S1级(4KN/㎡);
位于车行道下采用环刚度S2级(8KN/㎡)。
UPVC双壁波纹排水管采用橡胶圈承插接口。
(3).管道基础
(4).管道回填
为确保管道在使用机械回填时不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在管道两侧填石屑,并填至管顶以上300mm~500MM。
(5).设计一般说明
污水管接入小区的分支管,除图上注明外,均采用DN300(PVC-U),i=0.005,分支管的检查井井面标高与人行道设计标高持平,井径φ1000,接户井原则上放在距人行道边线1.5米外。
2、雨水管道系统
(1).雨水管道管材
DN≤400,采用UPVC双壁波纹排水管。
DN>
400,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2).管道接口形式
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UPVC管采用槽底夯实后垫300mm粗砂或石屑。
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混凝土带状基础。
a.平入式进水井采用偏沟式单蓖雨水口,井深H=1000。
b.雨水口井连接支管用DN200,i=0.01,PVC-U双壁管接入检查井或沉沙井。
c.雨水管接入小区的分支管,除图上注明外,均采用DN300(PVC-U),i=0.005,接户井面标高与人行道设计标高持平,接户井直径φ1000,接户井原则上放在距人行道边线1.5米处。
d.雨水干管每隔约30米左右管线变更处、水流方向改变处必设检查井,雨水检查井两边设雨水进水井;
每隔120米设一个沉砂井,井底标高比管底出水标高低0.5米。
6.4燃气工程规划
6.4.1气源
近期考虑使用城市管道油制气(热值为650Okcal/NM3)、密度0.86KG/NM3,远期考虑使用天然气(热值为9500kcal/NM3)、密度0.802KG/NM3。
6.4.2用气量预测
根据广州市居民年耗气量72万kcal/人.年计算,本居住区居民生活用气量为1.28万NM3/日(天然气为0.88万NM3/日)。
区内的公建及配套设施用气考虑按居民用气量的20%。
区内总气量预测为1.54万NM3/日(天然气为1.06万NM3/日)。
日平均用气量油制气641NM3/时(天然气442NM3/时),月、日、时不均匀系数取1.27、1.16、2.65(该数值为广州市煤气公司数据),则小时高峰用气量油制气1698NM3/时,天然气1171NM3/时。
6.4.3燃气管网规划
拟在小区西侧设置一处小区煤气加压站,并从其中引出一条DN300煤气管接小区环干管,煤气干管在小区主干道路处布置成环(煤气环状主干管管径为DN200),并以支状管的形式供给区里各个组团,埋深0.8米。
6.5管线综合平衡
6.5.1概述
1.综合考虑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单项工程设计、布置要求,进行管线综合平衡,协调、安排各种管线的建设,以利今后的施工和管理。
2.对于基建施工所需临时管线,在条件许可时应与永久性管线结合考虑。
3.针对本区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方案,尽可能将管线布置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下。
尽量避免同种管道分期建设、不同种管道交叉建设导致重复开挖道路的现象,达到减少综合投资、便于管道维护管理的双重目的。
6.5.2管线间净距要求
应根据各类管线的不同物性和设计要求综合布置各类管线,管线相互间水平距离与垂直净距应符合下表-1、表-2。
表-1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给
排
燃气管③
电力
电信
管线名称
水
低
中
高
管
压
电缆
管道
排水管
1.5①
1.5
—
燃
低压
1.0
气
中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商贸 创意 修建 详细规划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