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课程设计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255422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30.60KB
发电厂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课程设计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发电厂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课程设计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厂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课程设计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度控制;
摘要·
·
引言·
1
第一章生产工艺概述·
2
1.1锅炉生产工艺介绍·
1.2过热器的介绍·
3
1.3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的干扰因素·
第二章过热蒸汽温度控制原理简介·
4
2.1单回路控制系统·
5
2.2串级控制系统·
第三章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8
3.1系统控制参数的确定·
3.1.1主变量的选择·
3.1.2副变量的选择·
3.1.3操纵变量的选择·
3.2执行器的选择·
3.3控制仪表的选择·
9
3.3.1温度变送器的选择·
3.3.2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3.4主、副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
3.5控制器的正、反作用选择·
总结·
10
参考文献·
引言
蒸汽温度是锅炉安全高效经济运行的主要参数,因此对蒸汽温度控制要求严格。
过高的蒸汽温度会造成过热器,蒸汽管道及汽轮机因过大的热应力变形而毁坏;
蒸汽温度过低,又会引起热效率降低,影响经济运行。
锅炉控制现场环境恶劣,采用传统的基于模拟技术的控制器、仪器仪表或单片机,不仅结构比较复杂,效率比较低,而且可靠性也不高。
本次课设设计的主要考虑部分是锅炉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蒸汽过热系统包括一级过热器、减温器、二级过热器。
锅炉汽温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过热汽和再热蒸汽温度的的调节。
主要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度的稳定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时非常重要的。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的任务是维持过热器出口温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保护过热器,使其管壁温度不超允许的工作温度。
过热蒸汽温度是锅炉汽水系统中的温度的最高点,过热蒸汽温度过高或是过低,对锅炉运行及蒸汽设备是不利的。
蒸汽温度过高会使过热器管壁金属强度下降,以至烧坏过热器的高温段,严重影响安全。
一般规定过热器的温度与规定值的暂时偏差不超过+-10摄氏度,长期偏差不超过+-5摄氏度。
如果过热蒸汽温度偏低,则会降低电厂的工作效率,同时使汽轮机后几级的蒸汽湿度增加,引起叶片磨损。
据估计,温度每降低5摄氏度,热经济性将下降约1%;
且汽温偏低会使汽轮机尾部蒸汽温度升高,甚至使之带水,严重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一般规定过热气温下限不低于其额定值10摄氏度。
通常,高参数电厂都要求保持过热汽温在540摄氏度的范围内。
由于汽温对象的复杂性,给汽温控制带来许多的困难,其主要难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过热器是一个多容且延迟较大的惯性环节,设备结构设计与控制要求存在很多矛盾,所以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很多,例如,蒸汽量、减温水给水量、烟气侧的过剩空气系数和温度等都可能引起汽温变化。
2随着机组容量和参数的增加,蒸汽的过热受热面的比例加大,使其延迟和惯性更大,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汽温控制的难度。
第一章生产工艺概述
1.1锅炉生产工艺介绍
锅炉是过程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动力设备。
它所产生的蒸汽不仅可提供生产过程作为热源,而且还可以作为蒸汽透平的动力源。
在热电厂中按锅炉设备所使用的燃料的种类、燃烧设备、锅体形式、锅炉功能和运行要求的不同,锅炉生产有各种不同的流程。
常见锅炉设备的工业流程如图1.1所示
蒸汽发生系统由给水泵、给水调节阀、省煤器、汽包及循环管组成。
燃料和热空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入燃烧室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系统,生产饱和蒸汽Ds,然后经过过热器成一定气温的过热蒸汽D,汇集至蒸汽母管。
压力为Pm的过热蒸汽,经负荷设备调节阀供给生产负荷使用。
与此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烟气,将饱和的蒸汽变成过热蒸汽后,经省煤器预热锅炉预热空气,最后经引风机送往烟筒排入大气。
锅炉设备的控制任务:
根据生产负荷的要求,供应一定压力或温度的蒸汽,同时要使锅炉在安全、经济的条件下运行。
按照这些控制要求,锅炉设备将有如下主要的控制系统:
a)锅炉气包水位控制系统:
主要是保持汽包内部的水位平衡,使积水量适应锅炉的蒸汽汽量,维持汽包中水位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
b)锅炉燃烧系统的控制:
其控制方案要求满足燃烧所产生的热量,适应蒸汽负荷的需要,使燃烧与空气量保持一定的比值,保证燃烧的经济性和锅炉的安全运行,使引风量与送风量相适应,保持炉膛负压在一定范围;
c)过热蒸汽系统控制:
主要使过热器出口温度在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并保证管壁温度不超过工艺允许范围;
d)锅炉水处理过程:
主要使锅炉给水的水性能指标达到工艺要求。
图1.1锅炉设备主要工艺流程
1.2过热器的介绍
过热器定义:
锅炉中将蒸汽从饱和温度进一步加热至过热温度的部件。
过热器概述:
过热蒸汽温度的高低取决于锅炉的压力,蒸发量、刚才的耐高温性能及燃料与刚才的比价等因素,对电站锅炉来说,低压锅炉的温度一般为350~375摄氏度,过热器前布置有大量对蒸汽管束,进入过热器的烟温约在700摄氏度上下,中压锅炉多为烧煤粉或重油的室燃炉,其过热汽温为450摄氏度,这时的炉膛辐射传热的烟温可达1000摄氏度左右。
高压锅炉,尤其超高压锅炉,加热水的热量和过热热量增大很多,而蒸发热减少,当有中间再过热时,情况更为突出,这时必须把一部分过热器受热布置在炉膛内,是吸收部分辐射热。
为了提高电厂热力循环的效率,蒸汽的初参数不断提高。
蒸汽压力的提高要求相应的提高过热蒸汽温度,否则蒸汽在汽轮机膨胀终了的湿度就会过高,影响汽轮机的安全。
但蒸汽温度的增高需受到过热器刚才高湿强度性能的限制,因而采用了中间再热,即高压高温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至某一中间压力后,引到布置在锅炉烟道内的再热器,再一次加热升温,然后又回到汽轮机的中、低压缸,继续膨胀至凝汽器压力,这样蒸汽膨胀终了的湿度可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超高压机组采用中间再热时,理论上可使循环经济性相对提高6~8%,在实际设备中,由于有压降损失,热经济性的提高比理论值稍低。
由于过热器管壁金属在锅炉受压部件中承受的温度最高,因此必须采用耐高温的优质低碳钢和各种铬合金钢等,在最高的温度部分有时还要用奥氏体铬镍不锈钢。
锅炉运行中如果管子承受的温度超过材料的持久强度、疲劳强度或表面氧化所容许的温度限值,则会发生管子爆裂等事故。
1.3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的干扰因素
1.蒸汽流动干扰
汽轮机负荷变化会引起蒸汽量的变化。
蒸汽量的变化将改变过热蒸汽和烟气之间的传热条件,导致汽温变化。
图1.2(a)是蒸汽流量D扰动下过热蒸汽温度的影响曲线。
可以看到,温度影响具有自平衡特性,而且惯性和延迟都比较小。
这是因为蒸汽变化时,沿过热器管道长度方向的各点温度几乎同时变化。
图1.2在扰动下温度的变化曲线
2.烟气传热量的扰动
燃料量增减,燃料种类的变化,送风量、吸风量的改变都将引起烟气流速和烟气温度的变化,从而改变了传热情况,导致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的变化。
由于烟气传热量的改变时沿整个过热器长度的方向上发生的,因此汽温变化的延迟很小,一般在10~20s之间。
烟气传热量扰动的汽温响应曲线如图a所示。
它与蒸汽量扰动下的情况类似。
3.喷水量扰动
应用喷水来控制蒸汽温度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控制方式,喷水量扰动就是基本扰动。
过热器是具有分布参数的对象,可以把管内的蒸汽和金属管壁看做无穷多个单容对象串联组成的多容对象。
当喷水量发生变化后,需要通过这些串联单容对象,最终引起过热器出口温度Ɵs变化。
因此,Ɵs影响有很大的延迟。
减温器离过热器出口越远,延迟越大。
喷水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
第二章过热蒸汽温度控制原理简介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采用两级喷水减温,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使汽温调节更灵敏,减小热惯性,二是为了保护过热器。
第一级喷水减温器布置在前屏过热器之后,调节量较大且调节惰性大,用来调节因负荷、给水温度和燃料性质变化而引起的气温变化,为粗调。
另外它还有保护屏式过热器和对流过热器受热面的作用。
第二级喷水减温器布置在高温对流过热器(末级过热器)之前,这一级热惯性小,可保证出口汽温能得到迅速调节。
温度器共有四只,每级安装两只,每只喷水量为每级喷水量的一半。
减温水源为自制冷凝水。
目前,过热汽温的控制方案很多,而且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
发展,新的控制方法不断出现,汽温控制的质量也不断提高。
传统的汽温控制系统有两种:
单回路控制系统和串级气温控制系统。
2.1单回路控制系统
单回路控制系统是各种复杂控制系统的基础,由于其控制简单而得到广泛应用。
由图2.1可知,这种调节方法是最不理想的。
理论上减温器应尽可能的安装在靠近蒸汽出口处,但需在过热器材料安全的基础上,这样会得到较好的动态特性。
但作为控制对象的过热器由于管壁金属的热容量比较大,使其有加大的热惯性,加上管道有一定较长时间的传递滞后,同时在单回路控制系统,调节器在接受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的变化,调节器才会开始动过,去控制减温水的水流量变化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影响到蒸汽温度的变化,这样既不能及早发现现扰动,又不能及时反映控制的效果,将使蒸汽温度发生不能允许的动态偏差,即使整个系统采用PID算法。
这样的控制方案会影响到锅炉生产的安全,而且还不够经济。
图2.1单回路控制系统原理图
2.2串级控制系统
由图2.2可以看出,锅炉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两级调节器串在一起的;
两级调节器各有其特殊的任务,调节器1直接控制调节阀的动作,同时调节器2控制着调节器1的设定值,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双闭环系统,其中副环由
调节器1和减温水出口温度组成,调节器2和出口蒸汽温度形成的闭环为主环,主环和副环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串级控制系统。
其中调节器1为副调节器,主调节器是调节器2
图2.2过热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原理图
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框如图2.3所示,具有内外两个回路。
内回路由导前汽温变送器、副调节器、执行器、减温水调节阀及减温器组成;
外回路由主汽温对象,汽温变送器,主调节器及整个内回路组成。
由图可知,主调节器的输出即副调节器的给定,而副调节器的输出直接送往调节阀。
其中主调节器的给定值是一个定值,所以主回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
副回路的给定值是由主调节器的输出给定的,所以它随主调节器输出的变化而变化,为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系统中以减温器的喷水作为控制手段,通过减温水的控制达到控制蒸汽温度的效果。
由于汽温对象具有较大的延迟和惯性,主调节器多采用PID控制规律,副调节器采用PI或P控制规律,在主、副调节器均具有PI控制规律的情况下,当系统达到稳定时,主。
副调节器的输入偏差均为零。
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准确度和实用性。
图2.3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再者,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两个调节器串联工作,但是以主调节器为主导,保证主变量为目的,在整个控制过程两个调节器协调一致,互相配合,若干扰来自副回路,副调节器首先进行粗调,主调节器再进一步进行细调。
相对于过于简单的单回路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明显优越。
具体体现在:
1由于副回路的存在没减少了控制对象的时间常数,缩短了控制通道,使控制作用更加明显;
2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工作频率,使振荡周期明显缩短,调节时间也有一定程度上的缩短,系统的快速性相对增强了;
3整个控制系统对二次干扰即包括在副回路范围内的扰动具有很强的克服能力,这是单回路控制系统所不能实现的;
4对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串级控制系统更适应锅炉蒸汽温度的控制。
第三章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3.1系统控制参数的确定
3.1.1主变量的选择
根据串级控制系统选择主变量的原则: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先应尽量选择能直接反应控制目的的参数为主变量;
其次,要选择与控制目的有些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单数作为主变量;
最后,所选择的主变量必须足够的变化灵敏度。
所以,在本系统中需选择送入负荷设备的出口温度作为主变量。
该参数可以直接反映本系统的控制目的。
3.1.2副变量的选择
副回路应该把生产系统的主要干扰包括在内,应力求把变化幅度最大,最强烈和最频繁的干扰包括在副回路内,以充分发挥副回路改善系统动态特性的作用,保证主参数的稳定,为发挥这一特殊作用,在系统设计时,副参数的选择应使得副回路尽可能多的包括一些扰动。
同时要求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应适当匹配。
且应保证副变量的选择能实现生产工艺上的合理性,可能性和经济性。
终上所述,应该选择减温器和过热器之间的蒸汽温度作为副变量。
3.1.3操纵变量的选择
控制变量和扰动变量时工业过程的两大输入变量。
其中,干扰时刻存在的,它是影响系统平稳操作的主要因素,而操纵变量的主要作用是克服烦扰的影响,是系统能重新稳定运行的因素,选择操纵变量的基本原则为:
1选择对所选定的被控变量影响较大的舒服变量作为操纵变量;
2在1的前提下,选择变化范围较大作为控制变量,以便于控制;
3在1的基础上选择被控制变量作用效应较快的输入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是控制系统响应较快;
4综上所述,应选择减温水的输入量作为操纵变量。
3.2执行器的选择
在本系统中,调节阀是系统的执行机构,是按照调节器所给定的信号大小和方向,改变阀门的开度,来实现调节流体流量的装置。
调节阀的口径大小,直接决定着控制介质流过他的能力。
为了保证系统有较好的流通能力,需要使控制阀两端的压降在整个管线的总压降占有较大的比例。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要求调节阀开度应处于15%~85%之间,具体应根据实际需要的流通能力大大小进行选择。
调节阀按驱动方式可分为:
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即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气动调节阀,以电动力源的电动调节阀,以液体介质压力为动力的电液动调节阀;
由于生产现场有防爆要求,所以应选择气动执行器。
此设计中的串级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换热来达到控制目的,过热蒸汽在过热器内与减温水进行热交换被冷却,调节阀安装在减温水的管道上,用换热
后的蒸汽温度来控制减温水的水量,在气源中断时,调节阀应处于开启位置更安全些,宜选用气关式调节阀。
3.3控制仪表的选择
3.3.1温度变送器的选择
温度变送器可分为电动和气动,常用的控制仪表有电动
型、
型。
在串级系统中,选用的仪表不同,具体的实施方案也不同。
电动
型仪表就其功能而言是基本上相同的,但是就其控制信号而言是存在差异的。
具体变现在:
型的典型控制信号为0~10mADC动
型的典型控制信号是4~20mADC。
另外,与
型仪表相比操作、维护更为方便简捷,同时仪表还有较完善的跟踪、保持电路,使得手动切换更为方便,随时都可以进行转换,而且保证无干扰。
综上所述,在本设计中需选用电动
型仪表。
3.3.2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和热电阻两种,在本设计中,最好选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原因在于热电偶的测温范围广,耐高温,精度高,结构简单,更换方便,压簧式感温原件,抗震性能好,可以将热转换为电能,用所产生的热电势测量温度。
具有采用K型热电偶,原因在于:
1K型热电偶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中从0摄氏度到1300摄氏度范围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便面温度。
2K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等优点,能用于氧化性惰性气氛中。
3.4主、副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
由于在控制系统中,主、副调节器的任务不同,对他们各自的选择也应有不同的考虑。
主调节器的主要任务是确保被调量符合生产要求。
凡是需采用串级控制的生产过程,对控制的品质都是很高的,不允许被调量存在静差。
因此主调节器必须具有积分作用,一般都采用PI调节器。
如果控制对象惰性区的容积数目较多,同时又有主要扰动落回在副回路以外的话,就可以考虑采用PID调节器。
副调节器的任务是要快速动作以消除进入副回路内的扰动,而且副参数并不要求误差,所以一般都选P调节器,也可采用PD调节器,但这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在一般情况下,采用P调节器就足够了,如果主、副回路频率相差很大,也可以考虑采用PI调节器。
3.5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
对于一个完整的串级控制系统,主、副控制器的正。
反作用的判断应该是先副后主。
副回路的正、反作用的选择:
副回路的具体情况决定论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而与主回路无关。
为了使副回路能构成一个稳定的系统,所以副回路的
开环放大系数符号必须是“正“。
即副回路中所有环节的放大倍系数符号的乘积为”正“在本串级控制系统中随着调节阀开度的增加,减温水的流量会随之增加,副对象即减温器后端蒸汽会有一定幅度的降低,所以调节阀对副对象的作用为负;
而调节阀是气关阀,其控制作用为负;
变送器的控制作用均为正,为了保证开环放大系数乘积的符号位”负“,所以副控制器的控制作用符号需为”正“,所以主控制器的控制作用符号”正“,即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为反作用。
总结
我的课程设计题目是“发电厂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刚开始选的时候,自己觉得特别迷茫,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在设计的头几天,自己一点头绪都没有,虽然每天都会上网或者看书来找相关的资料,但是觉得用到的少之又少。
但当自己真的安下心来整理时,才发现其实这这的不算什么。
本次的设计运用到了很多学到的知识,基础是根本的,在设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周围的老师、同学就成立最完美的求助对象,。
在他们的建议下,一切温度都变成了不是问题。
虽然这次的设计只属于课程设计,但它的基本思想将会适用于以后得各种设计。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论你做什么,态度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如果只是敷衍了事那万万不可的,对待任何一件事都要认真去思考,用思想来完成每一件事。
参考文献
1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0-80
2俊华·
锅炉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的优化江苏电机工程,2004:
43-59
3石成江·
锅炉控制系统总体实施方案沈阳化工学院院报2002,3:
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电厂 锅炉 过热 蒸汽 温度 控制 课程设计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