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18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249550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86.74KB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18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18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18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
这一变化表明
A.地方政府的任用官吏权逐渐扩大
B.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
C.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
D.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表明当时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故B正确。
地方政府只能举荐官吏权,故A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故C排除。
察举制之前官僚富豪也没有垄断官位的特权,故D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察举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察举制。
学生需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4.明朝,内阁可以封驳皇帝的诏旨。
嘉靖时,阁臣杨廷和为大礼议一事,“先后封还御批者四,执奏几三十疏,帝常忽忽有所恨”。
可见,当时内阁的作为
A.表现了对皇权的约束
B.使内阁失去皇帝的信任
C.完善了中央决策体制
D.改变了内阁的行政职能
【答案】A
【解析】“内阁可以封驳皇帝的诏旨、帝常忽忽有所恨”等字眼足以证明内阁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是有约束的,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材料根本就没体现出内阁失去皇帝信任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内阁没有决策权,所以内阁的作为也不会起到完善中央决策体制的作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从材料来看内阁的行政职能并未改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A。
5.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
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D.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中央官署
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军机处,未涉及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故A项错误;
材料主要涉及廷寄制度,并未体现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故B项错误;
据材料“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和“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可知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故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名师点睛】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决策封闭性显著,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6.清朝废除了沿自明代的巡按御史制度,总督、巡抚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
军机处曾上折曰:
“近来督抚提镇之权,亦大盛矣,挟赫赫炎炎之势,令人敢怒而不敢言,即有过举,谁为参究?
”这反映出清朝的上述举措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打破了地方权力制衡架构
C.注重监察制衡行政的作用
D.有利于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清朝废除了沿自明代的巡按御史制度,总督、巡抚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挟赫赫炎炎之势,令人敢怒而不敢言”可知废除御史制度,总督权力渐升,打破了地方权力制衡,B项说法正确;
材料并未体现中央地方的关系,A项排除;
古代重视加强皇权,C项错误;
废除御史制度,打破权力制约,不利于地方稳定,D项错误。
7.古希腊500人会议的议员们在任职期间可以免服兵役,在城邦中的庆典中享有特别座位;
在公元前450年后,议员也可以领取相当于成熟工匠三分之一日薪的薪资。
材料中描述的这些现象
A.导致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B.反映了财产限制走向极盛
C.对形成城邦具有促进作用
D.推动了雅典公民积极参政
【解析】“可以免服兵役、享有特别座位”等做法必然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所以也必然会推动雅典公民积极参政,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材料并没体现出民主政治衰落和财产限制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中描述的这些现象是对形成民主政治具有促进作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D。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
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8.罗马《查士丁尼法典》规定:
在荒地、无主土地或自己的土地内发现的主人不明的埋藏物,归发现人所有;
但如果是在他人的土地内发现的,土地主人有权获得埋藏物价值的一半。
这说明古代罗马
A.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维护公民的土地私有权
C.鼓励公民追求社会财富
D.重视利益的自然公平性
【解析】“谁发现归谁所有”等的规定意在强调古代罗马重视利益的自然性,这样也是公平等的,所以材料可以说明古代罗马重视利益的自然公平性,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是《人权宣言》的规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土地私有权和鼓励公民追求社会财富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9.著名学者陈恒认为:
不同于希腊人的是,罗马人可以把公民权逐步地给予其他拉丁城市,给予整个意大利,以至于整个帝国,但希腊人做不到这点。
希腊人在城邦管理上是“排外”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雅典民主易于导致机体暴政
B.古希腊具有强烈的排外意识
C.罗马崇尚秩序,维护公民权益
D.雅典民主制存在固有的弊端
【解析】罗马人扩大公民权的范围,而希腊人一直不愿给予外邦人公民身份,这体现了希腊民主的狭隘性,说明希腊的民主体制存在严重缺陷,故答案为D项;
集体暴政主要是指雅典民主的表现形式,而材料强调的是民主制的范围,故A项锴误;
希腊民主发展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这密切了希腊与外部的联系,所以不能因希腊人不愿给予外人相应的政治权益,而认为其其有强烈的排外意识,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罗马人在国家管理方面的灵活性,但不能体现“罗马崇尚秩序予,维护公民权益”,故C项排除。
10.2017年2月8日,英国下议院就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进行投票,结果为494票支持、122票反对。
首相特蕾莎梅在投票结果出来后表示无异议。
这是因为
A.首相不拥有行政权
B.英国奉行均势外交
C.首相须对议会负责
D.国王对议院的支持
【解析】材料反映了议会投票首相还得表示无异议,这是英国的行政程序,这是英国首相须对议会负责而导致的,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首相拥有行政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均势外交和国王对议院支持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1.1787年6月,新泽西代表马丁(反联邦派)说:
“脱离了大不列颠,就使13个邦处于自然状态……我们加入邦联时是平等的和自由的……如果谁要把我们弄得不平等和不自由,我是绝对不会让步的。
”这一主张
A.有助于推动各州反抗殖民统治
B.意味着中央政府权力需要强化
C.旨在传播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
D.推动美国邦联政府的迅速建立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马丁担心各州的权力因联邦政府权力加强而遭受损失,故意在强调中央政府权力需要强化,协调联邦与各州之间的利益,B项正确。
1783年,美英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故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材料主要围绕联邦和邦联之间权力展开争论,与旨在传播自由平等的思想理念不符,排除C。
材料主要围绕由邦联向联邦转变展开争论,D项说法错误,排除。
1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的不信任权没有类似的限制。
与英国相比,此规定的政治影响是
A.让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B.使议会的权力急剧膨胀
C.有助于权力结构的制衡
D.导致倒阁现象频繁发生
【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限制,这说明了参议院权力的膨胀,即保皇派势力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政府中的保皇派经常利用议会推翻当权内阁,故D项正确;
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参议院权力急剧膨胀不代表众议院权力的扩大,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出制约与平衡,故C项错误。
1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共58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普鲁士拥有17名联邦议会代表”。
这
A.表明联邦议会具有唯一立法权
B.表明各邦享有绝对平等的权力
C.突出了普鲁士的地位
D.表明皇帝具有“统而不治”的地位
【解析】需要注意的是“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但普鲁士却拥有17票的权力,这样显然突出了普鲁士的独特地位,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帝国议会也有立法权,所以联邦议会并不具有唯一立法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德国各邦之间权力是不平等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德国皇帝拥有实权而非“统而不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14.17—19世纪,英、美、法、德先后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其主要共同点是
A.议会成员均由选举产生
B.国家元首均有实权
C.政府首脑均对议会负责
D.议会均拥有立法权
【解析】17-19世纪,英、美、法、德先后建立代议制民主。
英国的下议院、德国的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英国的上议院、德国的联邦议会不是由选举产生,故A错误。
英王“统而不治”,故B错误。
美国行政首脑对宪法负责,德国政府首脑对皇帝负责,故C错误。
四国议会虽然权力大小不同,但都拥有立法权。
故D项正确。
15.“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这里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材料提及此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即从广东发端,曾占领北京,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故排除ACD,选B。
16.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
这表明清政府
A.屈服于列强坚船利炮
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国家主权意识缺失
D.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解析】材料反映在谈判桌上,清政府争所不争,放弃所不应放弃的。
而这一切是由于清政府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国家主权意识不弱,故选C。
A中“彻底”太绝对,排除A;
B没有揭示本质,排除。
当时清政府寒没有认识到经济主权与政治主权的关系,排除D。
17.“《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
这是指《资政新篇》
A.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B.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
C.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D.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
【解析】《资政新篇》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体现了太平天国顺应世界潮流、顺应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是《天朝田亩制度》而非《资政新篇》,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资政新篇》没挽救太平天国,并未给太平天国带来新生机,也未开启太平天国的新使命,所以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B。
18.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
“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就是他拿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
”他认为太平天国
A.拜上帝教脱离群众思想实际
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C.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D.信仰缺失无法支撑其政权
材料说的是“四不象的天主教”与“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不是说和传统思想相对立,故A项错误;
梁启超分析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不是在论述它和民主化进程的关系,并且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反对清朝专制统治,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故B项错误;
材料主要在说太平天国所宣传的宗教与国民心理相反,不是在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是因为它“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说明梁启超认为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所宣传的拜上帝教的思想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即“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故D项正确。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名师点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清政府和列强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反动势力空前强大。
②领导这次起义的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是新的阶级力量的代表,农民小生产者无法克服自身的狭隘,自私,保守等弱点。
③太平天国未能科学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
④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存在严重的宗派思想,造成内部团结破坏,革命力量削弱。
⑤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领导集团享乐腐化。
⑥太平天国军事战略的严重失误。
⑦宗教迷信对革命的破坏。
19.汉诗因其独特风格在日本代表着高雅的文化修养,包括日本军官的汉诗写作也形成热潮。
期中,殿尾在汉诗《告子孙》中写道:
“试看忠士征清绩,日本隆兴新纪元。
”该诗句显示出
A.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崛起的影响
B.日本对中国文化的仰慕
C.日本走资本主义道路源于中国
D.中日的紧密关系推动了日本发展
【解析】“征清绩、日本隆兴新纪元”等字眼强调的是甲午战争使日本振兴,即该诗句显示出了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崛起的影响,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对日本的影响而非日本对中国文化的仰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日本走资本主义道路源于西方列强而非中国,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中日的甲午战争推动了日本发展而非中日的紧密关系推动了日本发展,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20.19世纪末,许多知识分子对讲究温文尔雅的传统礼仪提出了质疑,而对进化论赞赏有加。
如严复曾强调“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
这些言行
A.旨在重建中国的文化体系
B.带有明显全盘西化的倾向
C.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D.为托古改制作了舆论准备
【解析】19世纪末,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促进民族意识觉醒,救亡图存成为社会主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适应了知识分子要求变革图强的思想,故C正确;
A不是材料的主旨;
材料无法体现全盘西化的倾向和托古改制,排除BD。
21.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11个国家签订条约。
在条约上,李鸿章将名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并在病榻上交代了他的临终奏章: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
”下列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A.惩办义和团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B.增开天津为商埠
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解析】“清政府与11个国家签订条约”等字眼足以证明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辛丑条约》,而惩办义和团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属于该条约的内容,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增开天津为商埠是《北京条约》的内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天津条约》的内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是《望厦条约》的内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22.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富士见楼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了充满民族主义的演说。
这次演说,唤醒了留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学生幡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
这说明
A.东京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心
B.推翻清政府的时机成熟
C.革命思想传播进一步深入
D.孙中山的革命威望崇高
【解析】东京自始至终都没有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心,故A项错误;
1905年,根据所学知识,此时推翻清政府的时机尚不成熟,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唤醒了留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学生焕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可以看出革命思想传播进一步深入,故C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孙中山的革命威望是否崇高,故D项错误。
材料“唤醒了留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学生焕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是解题的关键。
23.辛亥革命后,“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
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
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治体制的激励
B.民众民族意识的增强
C.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
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
【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建立,政治体制改变导致了政党纷纷建立,所以材料中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治体制的激励,而和民族意识、民主共和观念无关联,辛亥革命后人民的权利并未得到保障,所以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解答因果型历史选择题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
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
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24.中华民国在1913年公布的《外交官领事官服制暂行章程》规定:
“除外交部总长之外,规定了六个等级,在这些等级之间,服饰自然都有严格区别,级别越高,服饰越复杂、考究、精致。
”这一规定
A.与民主精神背道而驰
B.体现了外交礼仪的规范
C.反映出外交的近代化
D.展现了服饰文化的精髓
【解析】“等级”的存在是和辛亥革命所追求的民主、平等相矛盾的,即材料中的规定与民主精神是背道而驰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这样的“等级”外交礼仪是非常不规范的,也反映不出外交的近代化,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
这一规定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并未展现服饰文化的精髓,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25.1919年5月8日,北京《晨报》上一篇题为《学生界事件昨闻》的文章说:
“各学生被捕入警厅后,前夕即由该厅略加讯问,未有结果。
闻厅中对于学生尚不苛待……并谓在厅阅报等尚颇自由云。
”材料现象说明
A.近代中国已实现了文明执法
B.警察支持“五四”爱国行动
C.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了同情
D.中共进行了积极地救援活动
【解析】“尚不苛待”等字眼说明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了警察们同情,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近代中国并未实现文明执法,警察也未支持“五四”爱国行动,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
1919年中共尚未诞生,所以中共不可能进行积极地救援活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26.1926年2月,中共中央提出,“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须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所以我们说准备广东政府的北伐,不仅是广东做军事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路线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
这可以说明
A.中共革命重心已经转移到农村
B.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准备北伐
C.农民运动推动了北伐胜利进军
D.北伐战争推翻了三大军阀
27.“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毛泽东诗词反映的事件背景是
A.工农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
B.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到来
C.“八七会议”总方针的确立
D.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解析】工农红军战略转移是指长征。
长征期间,毛泽东建议放弃向湖南转移,改向敌人统治薄弱的贵州地区进军,这与“要向潇湘直进”不符,排除A;
国民大革命期间中共没有掌握军队,而土地革命期间的中共军队才叫工农红军,排除B;
国民革命失败后,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故选C。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军队叫人民解放军,排除D。
28.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
这些改动的前提是
A.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放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以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上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题干中名称的变化,正是这一时代背景的产物,故A项正确;
A项决定D项,故D项排除。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是国内阶级矛盾的产物,与题意无关,故B项排除。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在1936年,时间不符合,故C项排除。
29.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毛泽东著)的精神归纳成“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这一认识逐步成为中国军民抗战的战略指导思想。
这表明国共两党
A.实现了抗战政策的一致
B.做到了战场的协调作战
C.推动了相持阶段的到来
D.认识到了抗战的艰巨性
【解析】“论持久战、积小胜为大胜”等字眼反映了国共两党都认识到了抗战的长期性、艰巨性等,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国共两党抗战政策是不一致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协调作战以及抗战相持阶段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
解答推理型选择题可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疆 兵团 第二 华山 中学 1819 学年 下学 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