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专项指导之记叙文的人物与写作手法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249483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1.44KB
现代文阅读专项指导之记叙文的人物与写作手法Word格式.docx
《现代文阅读专项指导之记叙文的人物与写作手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专项指导之记叙文的人物与写作手法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离开。
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
沙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
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
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
⑩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
(选自《情感读本·
道德篇》,有删改)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谢达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地点
情节
主要事件
学校
开端
看见沙宁老师被捕。
集中营门口
发展
高潮
2.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2)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
4.“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
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栅栏两边苹果甜》,回答问题。
栅栏两边苹果甜
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
里,尽管他们的房子十分相似,但艾尔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
在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脾气,胡安拥有的东西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蓬蓬勃勃地开出满树的粉色花朵;
秋天,苹果树的枝头缀满红艳、甜美的果实。
这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
“我的苹果树开出的花最美丽,结出的果实最甜美,这使我成为普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
”“那的确是棵很美的苹果树。
”胡安赞同地说,“你也让我们一同欣赏它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
”听到别人也从他的
苹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减少了一大半。
他越想越不高兴,为了独享苹果树恩赐的幸福,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枝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家的庭院。
艾尔想:
“我不能剪掉它,秋天它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
不过,胡安怎么可以从我的树上获得好处呢?
”在粉红色花朵盛开的春天,他异常烦恼;
到绿叶满枝头的夏天,他心事重重;
当果实挂满枝头的秋天来到时,他决定解决此事。
④艾尔站在庭院里采摘苹果,他很努力,却怎么也够不到栅栏另一边枝条上的苹果,他很沮丧。
然而,第二天,他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苹果蛋糕,卡片上面写着“谢谢”,署名“胡安”。
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胡安偷了他的苹果!
⑤他带着蛋糕,急匆匆赶往市长家。
他把蛋糕掷到桌上说:
“看这个,这是用从我家树上采摘的苹果制作的,胡安犯了偷盗罪!
”市长问:
“你肯定做蛋糕的苹果是你的吗?
”艾尔怒气冲冲地说:
“当然!
许多年前,我父亲在庭院里亲手栽下这棵苹果树,土地和树都属于我,苹果当然也属于我。
”市长说:
“从现在起四天后,法官将去普韦布洛村考察。
你既然提交了案子,肯定能得到公正的裁决。
”艾尔皱起眉头问:
“我应该怎么为法官准备证词?
”“你已经站在自己一方讲述了事情,但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
法官希望你了解问题的两个方面,请你明天带着胡安的观点再来。
”市长说。
⑥艾尔朝家的方向走,他努力想象胡安可能会说什么。
树枝确实越过了栅栏,胡安又那么贫穷,任何食品当然都受他欢迎。
“不过,那是我的苹果树!
”艾尔对着一条路过的狗语气坚定地说。
⑦第二天清晨,艾尔返回市长家,说出了他想象的胡安一方的辩词。
“他会说苹果落到了他家庭院,因此变成他的了。
”艾尔说,“但是,如果一条狗跑进他家院子,狗却不会变成他的。
”艾尔为自己想出的精彩辩词感觉十分自豪。
“但胡安为什么要送给你苹果蛋糕呢?
”市长问道。
“为什么?
嘲笑我呗!
”艾尔说。
市长说:
“可是,胡安没有能力送给别人食物啊。
你的说法有欠妥当。
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你还需要考虑一天。
”艾尔勉强地说:
“我将去和胡安谈一谈,但这只会使我的证据更加充分!
”
⑧晚上,艾尔坐在院子中,出神地凝视着树木和栅栏。
A微风下,苹果树发出沙沙的声响;
栅栏边,盛开的小花也快活地眨着眼睛。
苹果树是我的,所以它的果实也是我的,但是苹果落到了胡安家院子里……胡安为什么要送给我蛋糕呢?
⑨艾尔来到胡安家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
胡安打开门,一看是艾尔,就十分友好地笑起来:
“你喜欢那个蛋糕吗?
我必须感谢你。
你家苹果树伸过来的树枝,给我和家人增添了许多快乐,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都令我们无比幸福。
我知道,拥有普韦布洛村最棒苹果树的人肯定也是最慷慨之人,但那些苹果,当然属于你。
我想,我们从你的苹果树那里得到了如此多幸福,只把苹果归还给你就显得过于微薄了,所以,我妻子用所有的苹果烤成了一个香甜的蛋糕,我们希望你喜欢它!
⑩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
此时,他最初的气愤已经像绵白糖一般完全融化在水中了。
⑪“你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吗?
”胡安指着餐桌说。
餐桌上摆着一些简单的饭菜:
豆子、米饭和玉米饼。
艾尔知道,明天法官到来时,他不用提供任何证词了。
他说:
“很乐意,和你们在一起,我很幸福!
但请允许我带点东西过来。
”B说完,艾尔连忙跑回家,仔仔细细地选了一篮最大、最红的苹果,带着这边的甜甜的苹果去了栅栏的另一边。
(选自2013年第9期《特别关注》有改动)
1、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栅栏两边苹果甜”的含义。
(3分)
答:
2、阅读选文②~⑪段,根据本文的故事情节,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4分)
艾尔不满分享果树,修建栅栏。
——
(1)——
(2)——艾尔到胡安家考察,得知真相。
3、选文中艾尔两次“脸涨得通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不同的心理。
(1)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
(2)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
4、文中有A、B两处画线的句子,请选择其中一处分析表达效果。
我选处,表达效果:
5、你认为文中的胡安除了拥有“家人和好脾气”,还拥有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写出两点即可)(4分)
6、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周国平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幸福喜欢捉迷藏。
我们年轻时,它躲藏在未来,引诱我们前去找寻它。
曾几何时,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将它错过,于是回过头来,又在记忆中找寻它。
”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幸福,不经意间已被握在手中,可是我们却不曾感觉到它,仍在苦苦地寻觅着。
幸福在哪里?
文中的艾尔和胡安已经找到,你是否也已经把幸福握在自己的手中了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获得幸福。
(不少于50字)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9题。
(20分)
一件毛衣的温度
①19岁那年,我第一次去北京,为了挽救濒临死亡的爱情。
事情终究还是发展到了那一步。
任我在他校门口一直等着,他始终没有出现。
深秋的夜静得出奇,寂寞的路灯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
我流着泪,无奈地准备打道回府。
②等我到火车站,去南京的火车已走了。
幸运的是,去上海的还有一班,半夜的时候,我坐上了去上海的列车。
车厢里人很少,也很冷。
心急来寻男友的我,竟忘记带件外套,只穿了件薄薄的长袖。
一会儿的工夫,身上的鸡皮疙瘩像好斗的士兵一样整整齐齐地站出来。
我把长袖拉得紧紧的,希望能将自己尽可能多地装进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鼻子开始发痒了,喷嚏一个接着一个地喷涌而出,还带着黏黏的液体。
③我四下寻看着,抱着一丝希望看看能否找到什么东西来御寒。
当头转到左前方的时候,我发现45角处一个二十三四岁的男生在看着我。
当我俩眼神交汇的时候,他赶忙将头低下,我没再理会,继续寻找着。
再看到他的时
候,发现他还在看着我,眉目微蹙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觉得奇怪,便仔细打量起他来。
这是个长相不错的男孩儿,挺拔的身材,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气,因为瘦,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外套显得空荡荡的。
④可能感觉到我一直看着他,他微微抬起头盯着我,嘴微微蠕动了一下,又没了声响。
随即,又低下头去。
顺着他的眼睛看下去,我发现他一直盯着手中的袋子看,从我的位置处,可以辨别出袋子里装的是衣服。
是衣服又怎么样呢?
难道我要向别人借衣服吗?
可是,寒冷一阵阵袭来,我越来越觉得冷,身上的温度越发的低了。
心里的两个念头在不停地打架,“借”还是“不借”,抗争越来越激烈。
最后,还是“不借”败了!
⑤打定主意后,我借着去厕所的名义,回来的途中,经过他的位置前,小心地问他一句:
“袋子里的衣服可以借我穿下吗?
等下车我就还你。
”他猛然抬起头,瞪大了眼睛,又有些欣喜地看着我,拿出袋子里的毛衣。
他红着脸说:
“毛衣上有个小洞,你不介意的话,就穿上吧!
”道了声谢谢,我拿着毛衣疾步回到位置上,立刻就将它套在身上。
有了大大的毛衣,身子顿时暖了起来,一个个鸡皮疙瘩也像败军一样急急撤退了。
等身子暖和起来,我才注意到毛衣的袖口处的确有个小洞,不大,但在一整片灰色中还是显得很扎眼,像个自卑的小孩子一声不响地躲在角落里。
我看着那个手指般粗细的洞,幡然醒悟过来为什么他一直看着我又欲言又止的样子了。
他一定早就觉察出我的处境,想借衣服给我,却又碍于衣服的不完美不好意思将衣服递上。
瞬间,一股热热的东西在我心里来回翻滚起来……
⑦到南京的时候,他将毛衣留给了我,我没有拒绝,因为有毛表的相伴,我不再感觉到寒意。
⑧至今,我还留着那件毛表。
虽然它旧了,还有一个小洞。
⑨人生就是如此奇妙。
一个陌生人与你相遇,只占你生命中短短的一寸光阴,有时却又显得如此珍贵。
不知道,远方的他是否还记得自己的一件带着破洞的毛衣,给当时失恋的女孩儿带来多大的宽慰与温暖。
(选自《读者丛书》,有改动)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15.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
16.选文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17.选文第段中那件毛衣虽然旧了,还有一个小洞,可为什么至今“我”还要留着它?
18.结合选文的内容,简要分析男孩儿是个怎样的人。
19.选出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第①段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冷清、寂静的气氛,烘托了“我”接受了失恋这个事实后平静的心情。
B.选文第③段和第⑥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相互照应。
C.选文第④段中“他微微抬起头盯着我”中加点的“盯”字传神地写出男孩儿特别想把衣服借给“我”的心理。
D.结尾段写出了“我”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我”对男孩儿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9题。
曼德拉的番茄
(1)1964年,罗本岛监狱又来了一位新犯人。
像其他犯人一样,他一进门就被换上了专业的囚服,上面写着“第466号”。
他是一个政治犯,被推进了一个不足4.5平方米的单人牢房。
从此,他过上了“暗无天日”的生活。
他每天被囚禁23个小时,仅仅在上午和下午才有半个小时的放风时间,所以,他几乎从来没有见过罗本岛监狱的太阳,也很少有机会感受到窗外的丝丝风声,能感知的只有灰头土脸的囚犯,还有他们所发出的呻吟声。
(2)罗本岛监狱是个阴森的殿堂,那里的狱警动辄就对囚犯们挥起残酷的鞭子。
已经记不清多少个日子,他几乎每天都目睹两个狱警拖着一个犯人,死尸一样地从刑讯室出来,每次都看得他义愤填膺。
他每一次都想改变监狱的现状,无奈的是,身为“重犯”的他始终没有机会。
(3)后来,他和众囚犯被安排到罗本岛监狱的采石场上去做苦工,每天在持枪看守的监督下拼命地搬运石头,动作稍慢就有被毒打的危险。
另外,所有的囚犯只准备逗留在这个采石场里,一旦踏出采石场的边缘,就会被无情地射杀。
由于
石灰石在太阳的照射下具有极强的反光性,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他,每天看到的只有刺眼的白色强光,以至于他的视力逐渐下降。
(4)虽然他的视线逐渐变得模糊,而他的目光却炯炯有神。
为了改变这种悲惨的现状,他利用放风的机会,大胆地向监狱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监狱的院子里开辟一片园子。
哪知道他的这一想法刚一出口,就被监狱当局无情地否决了。
他并没有灰心,几乎一有机会他就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经过了无数次的否决,大约过了五年,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5)监狱当局同意了在监狱墙脚的一片狭长地带供他开辟园子,并且破天荒地给他提供了番茄、辣椒等蔬菜的种子。
院子是用废渣垫起来的,为了开辟菜园,他必须把大量的石块挖出来,这样一来,植物才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罗本岛监狱的院子里从此多了一抹动人的绿色。
但是,由于气候的恶劣,园子的第一茬收成并不是很好,仅仅收获了一篮子不怎么红润的番茄。
他一个也舍不得吃,都分给了自己的狱友和狱警们。
(6)罗本岛监狱的条件简直太艰苦了,以至于能够吃到这样的番茄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他一从采石场回来就细心照料自己的园子,他每天把全部心思都花在自己的园子上,许多人都说他是监狱里的“植物学家”,而他自己则把那片园子看成了自己的心灵园地。
每当采石场上的石灰石刺伤了他的眼睛,他就借放风的时间回到自己的园子
望一望。
那样一片生命的绿在微风的吹拂中,轻轻摇曳,红润可爱的西红柿从绿叶中探出头来。
这片菜园缓解了他眼睛的疲劳,也消解了他在采石场里所遭受的委屈。
(7)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自从有了这片菜园之后,整个监狱有了很大的改观:
每到放风时间,许多狱友都会帮助他来照料一下满园的蔬菜,在狱警们不注意的时候,他们还能揣几个番茄回去,以备夜晚享用。
更令人称奇的是,狱警们的态度似乎也变得和蔼多了,因为他总是把新采摘的番茄发给狱友们,然后再由狱友们送到狱警们手中。
吃了犯人的番茄,狱警们拿鞭子的手,也不再那么蛮横了。
一个黑人狱警说:
“每当我莽撞地举起鞭子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这是一群递给我番茄吃的人,他们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人,总是在我最疲劳的时候递给我新鲜的水果……”
(8)囚犯和狱警们的关系逐渐融洽起来,这位第466号囚犯,也在罗本岛监狱整整种了18年的菜园。
这位第466号囚犯不是别人,正是黑人总统曼德拉。
曼德拉用几只番茄就让整个监狱变得融洽起来,乍一看,这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其实,曼德拉哪里是在经营菜园,他是在耕作一片片心灵的腹地呀!
(9)一颗乐观坚定的心,即使是身处磨难重重的地狱,也能开垦出一片阳光明媚的伊甸园来!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曼德拉为改变监狱现状做了哪些努力。
(4分)
15、选文
(2)段表现了曼德拉当时怎样的心情?
16、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
虽然他的视线逐渐变得模糊,而他的目光却炯炯有神。
17、选文(6)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有什么表达作用?
18、结合链接材料。
说说你对选文(8)段中画波浪线句含义的理解。
【链接材料】曼德拉(1918——2013)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为成功废除在南非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种族隔离制度一生,曾多次入狱,被囚长达二十七年,1993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19、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选文标题既交代了主人公,又提示了选文相关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选文
(1)—(3)段主要描写了囚犯们悲惨的生活状况,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C.选文在(8)段才揭示出“第466号”囚犯是黑人总统曼德拉,既解开前文悬念,又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D.囚犯把曼德拉种的番茄送给狱警,这是狱警转变了对囚犯态度的根本原因。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5—28题(12分)
《原来你离我那样近》
安宁
1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
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当民工,风餐露宿。
每个月领了钱,父亲便会定时地打到她的卡上。
③她知道自己在心底,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
她羡慕那些总能收到父母寄来的包裹或是打来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呼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一股脑儿展示给她;
或者听他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羞涩无比。
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
而她与父亲,明明同在北京,却好像远在天涯。
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漫不经心地问她:
“你父母什么时候来看你?
”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
“他们忙呢。
④这也是父亲曾给她的理由。
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应该是借了别人的手机。
他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
她还没有来得及问及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
“55秒了,快挂!
”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下“嘟嘟”的声音。
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刺入她的身体。
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与她不会有相见的机会,除非回家。
但没有想到,她与他却以一种难堪的方式,看到彼此。
⑥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便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
就在她完成了所有工作打算回到座位上安心观看电影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
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跑去围观,发现穿着制服的门卫正拉着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朝外走。
到台阶处的时候,门卫用力地将男人一推,男人一个趔趄,便重重地跌倒在台阶下的花池旁。
周围一群同样衣着的民工,一哄而上,试图反击。
一片混乱的叫嚷声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干活的民工,听人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的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
被门卫拉着的那个民工,假说找自己的女儿,试图混进去看。
门卫当然识破了他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最初看到的一幕。
⑦礼堂里的灯渐次暗了下去。
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
她一下子怔住了。
那一刻,她觉得似乎被一根钉子给钉住了,她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⑧最终,在人群的拥挤里,她没有回头,迅速地走开。
但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她的泪水终于哗哗流了下来。
⑨从没有想到,父亲离她如此地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
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找过她。
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她的名字。
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
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
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
(有删节)
25.结合语境,解释文段③中的加点词语。
模棱两可:
26.第⑤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作用:
分析:
27.从文找出与第⑨段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结合文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句子:
28.通读文章,谈谈你对“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
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一句的理解。
答案:
1.
(1)手握一枚手雷,大叫着冲向敌人而被捕。
(2)准备用火柴点燃油库而被纳粹射杀。
2.示例一:
例句:
“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为“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埋下伏笔。
(1)交待了谢达找到了巧妙传递情报的办法,使故事情节合情合理;
(2)表现了谢达慷概赴死的献身精神。
示例二:
“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为“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或“悄悄的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埋下伏笔。
交待谢达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的原委,表现了沙宁和谢达的机智、聪明。
3.
(1)描写了赛夫得知沙宁被捕后震惊的神态;
表现赛夫为地下组织遭破坏后如何完成任务的担忧。
(2)描写了沙宁在集中营看见谢达后的出乎意料之外、发愣的神情;
同时表明沙宁对谢达来集中营意图的疑惑不解(或沙宁老师对谢达说“我来上课”的心领神会)。
4.含义:
一是沙宁在集中营给孩子们上课;
二是以谢达为代表的波兰人民在集中营上演的为反抗纳粹而慷慨赴死的感人的一课。
1.故事围绕“集中营的课堂”展开,是文章的线索。
2.“集中营”和“课堂”两个场所构成鲜明的对比,耐人寻味;
3.以谢达、沙宁(为代表的波兰人民)将集中营变成了反纳粹的课堂,突出了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主题。
二、答案
1、既指艾尔家的苹果香甜(1分),也指善良、宽容消除了二人的隔阂(1分),给栅栏两边的两个家庭带来愉悦、幸福、甜蜜(1分)。
(计3分)
2、
(1)艾尔发现树枝伸过栅栏,心事重重(2分)。
(2)艾尔发现苹果被偷,向市长投诉(2分)。
(计4分)
3、
(1)表现了艾尔因发现自己的苹果被“偷”而气愤、恼火的心理(2分)。
(2)表现了艾尔明白真相后羞愧、内疚的心理(2分)。
4、A运用了景物描写和拟人修辞(2分)。
写微风中苹果树的声响和栅栏旁边
星星点点的小花在风中摇曳的情态,渲染温馨的气氛,衬托艾尔此时内心微妙的变化(1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文 阅读 专项 指导 记叙文 人物 写作 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