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竞赛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213710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92KB
知识竞赛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知识竞赛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竞赛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指可燃固体;
B为可燃液体;
C为可燃气体;
D为轻金属。
20、四类火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A可燃固体: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可燃液体:
指液体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乙醇、石蜡等火灾。
C可燃气体:
指气体火灾。
如天然气、氢气、液化石油气、丙烷等火灾。
D轻金属:
指轻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等火灾。
21、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什么灭火器?
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22、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什么灭火器?
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扑救极性溶解B类火灾不得化学泡沫灭火器。
23、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什么灭火器?
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24、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什么灭火器?
25、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应选用什么灭火器?
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26、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扑救汽油、煤油、柴油和木材等引起的火灾。
27、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用于扑灭油类、电器、精密仪器、仪表、图书资料等火灾。
28、四氯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主要用于扑救电器设备火灾。
29、干粉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哪些物质的火灾?
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火灾,有的还适用于扑救木材、轻金属和碱金属火灾。
30、卤代烷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适用于扑救电器、精密仪器及可燃气体、易燃液体。
31、水不能扑救那些火灾?
①碱金属;
②碳化碱;
氢化碱金属;
③三酸(硫酸、硝酸、盐酸),
④轻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
32、水灭不了的火灾类型有那些?
A、电类起火
B、油类起火
什么是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安全管理的“三基”工作是指哪三基?
基层建设;
基础工作;
基本功训练。
安全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安全责任事故是指(B)
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
安全生产的重要基本原则是什么?
“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餐具消毒程序为?
A、一刮;
B、二洗;
C、三冲;
D、四消毒;
、E、存放;
F、保洁。
进入采掘工作面后应进行哪些检查准备工作
(1)首先要拉电线,接电灯,保证采掘作业面照明良好。
(2)敲帮问顶,检查顶板稳定情况,浮石要敲干净,做好支护。
(3)检查通风情况,如空气不良,要架局扇通风。
(4)检查顶、帮水的情况,看是否有透水的预兆。
(5)看逃生通道是否畅通。
(6)检查供水情况,看是否有凿岩供水。
(7)生产工具是否齐全、完好。
安全帽小常识
一、头部的伤害因素
1、头部的伤害因素
⑴物体打击
⑵高处坠落
⑶机械损伤
⑷污染
2、头部防护装备分类
⑴安全帽
⑵防护头罩
⑶工作帽
二、安全帽
1、安全帽的防护作用
当前述的伤害因素发生时,安全帽的各个部件通过变形和合理的破坏,将冲击力分解、吸收。
2、安全帽的种类
⑴按材料分类:
塑料、玻璃钢、橡胶、植物编织、铝合金和纸胶。
⑵按帽檐分类:
50-70、30-50、0-30mm
⑶按作业场所分类:
一般作业类和特殊作业类。
低温、火源、带电等。
3、安全帽的结构
帽壳包括帽舌、帽檐、顶筋、透气孔、插座等。
帽衬是帽壳内部部件的总称。
包括帽箍、顶带、护带、吸汗带、衬垫、下颏带及拴绳等。
4、安全帽的技术性能
GB2811-89《安全帽》规定用5Kg的重锤自高度1m自由或加导向落下冲击佩戴在头模上的安全帽,传递到头模上的力不应超过4900N。
5、安全帽的选用
a)标志:
在安全帽上应有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并有以下永久性标识:
生产厂名、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
b)选择和使用
⑴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安全帽子是否有裂纹、碰伤痕迹、凹凸不平、磨损(包括对帽衬的检查),安全帽上如存在影响其性能的明显缺陷就应及时报废,以免影响防护作用。
⑵不能随意在安全帽上拆卸或添加附件,以免影响其原有的防护性能。
⑶不能随意调节帽衬的尺寸。
安全帽的内部尺寸如垂直间距、佩戴高度、水平间距,标准中是有严格规定的,这些尺寸直接影响安全帽的防护性能,使用者一定不能随意调节,否则,落物冲击一旦发生,安全帽会因佩戴不牢脱出或因冲击触顶而起不到防护作用,直接伤害佩戴者。
⑷使用时一定要将安全帽戴正、戴牢,不能晃动,要系紧下颏带,调节好后箍以防安全帽脱落。
⑸不能私自在安全帽上打孔,不要随意碰撞安全帽,不要将安全帽当板凳坐,以免影响其强度。
⑹受过一次强冲击或做过试验的安全帽不能继续使用,应予以报废。
⑺安全帽不能放置在有酸、碱、高温、日晒、潮湿或化学试剂的场所,以免其老化或变质。
⑻应注意使用在有效期内的安全帽。
主提升机操作工安全常识
1.矿井提升系统按用途可分为主井提升系统和副井提升系统。
2.使用中的钢丝绳罐道与滑套的总间隙超过15mm时,必须更换。
3.根据井筒的倾角和提升容器的不同,矿井提升系统可分为立井普通罐笼、立井箕斗、斜井箕斗、斜井串车提升系统。
4.防坠器主要由开动机构、传动机构、抓捕机构、缓冲机构等部分组成。
5.对金属井架、井筒罐道梁和其他装备的固定和锈蚀情况,每年应检查1次。
6.摩擦提升装置的绳槽衬垫磨损剩余厚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绳槽磨损深度不得超过70mm,任一根提升钢丝绳的张力与平均张力之差不得超过±
10%。
更换钢丝绳时,必须同时更换全部钢丝绳。
井下电钳工安全常识
1.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超过127V。
2.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应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
3.矿井电力系统中,用户和用电设备按其重要性的不同进行分级,可分为一级负荷、三级负荷、二级负荷。
4.年产60000t以下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
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的要求。
5.不可以带电检修和移动电气设备。
6.煤矿井下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
局部通风方法
向井下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法。
按通风动力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局部通风机通风、矿井全风压通风和引射器通风,其中以局部通风机通风最为常用。
(1)局部通风机通风。
局部通风机的常用通风方式有压入式、抽出式、压抽混合式。
压入式通风:
局部通风机及其附属装置安装在距离掘进巷道口lom以外的进风侧,将新鲜风流经风筒输送到掘进工作面,污风沿掘进巷道排出。
抽出式通风:
局部通风机安装在距离掘进巷道口10m以外的回风侧。
新鲜风流沿巷道流入,污风通过风筒由局部通风机抽出。
混合式通风:
混合式通风是压入式和抽出式两种通风方式的联合运用,其中压入式向工作面供新鲜风流,抽出式从工作面抽出污风,其布置方式取决于掘进工作面空气中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掘进、装载机的位置。
(2)矿井全风压通风。
全风压通风是利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风压,借助导风设施把新鲜空气引入掘进工作面。
其通风量取决于可利用的风压和风路风阻。
(3)引射器通风。
。
利用引射器产生的通风负压,通过风筒导风的通风方法称为引射器通风。
引射器通风一般都采用压入式。
氧气瓶的安全使用应遵守以下几点:
为保障氧气瓶的使用安全,国家先后颁布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等法规和标准,对氧气瓶的设计、制造、检验、充装和使用等都做了科学和明确的规定。
1.使用的氧气瓶必须是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
新瓶必须有合格证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出具的检验证书。
2.氧气瓶必须按规定定期检验。
超期的气瓶严禁充装。
3.氧气瓶禁止与油脂接触。
操作者不能穿有油污过多的工作服,不能用手、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4.氧气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远离明火与热源,其使用安全距离应在10米以上,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不少于3米,并不能同室存放。
5.冬季使用氧气瓶,如遇瓶阀或减压器冻结,可用开水或蒸气解冻,禁止明火烘烤。
6.氧气瓶内的氧气不应用尽,要求保留0.1MPa以上的余压以防止其它气体倒流进入瓶内。
7.与电焊工同在一处作业时,为防止气瓶带电,应在瓶底加绝缘垫。
与气瓶接触的管道设备应设接地装置,防止因产生静电而引起火灾和爆炸。
在同一场地进行焊接作业时,氧气瓶要保证绝缘,气瓶不可导电。
8.安装减压器前,应先开启瓶阀吹掉瓶嘴处污物,开启瓶阀动作要轻缓,人要站在侧后面。
9.夏季露天作业和运输时,氧气瓶要遮阳防止曝晒,避免气体膨胀造成超压。
10.应随时检查氧气瓶的状态,防震胶圈要完好无损。
为保护瓶阀,运输和储存时必须装配瓶帽。
锅炉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超压运行。
如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装置失灵,或者在水循环系统发生故障,造成锅炉压力超过允许压力,严重时会发生锅炉爆炸。
2、超温运行。
由于烟气流差或燃烧工况不稳定等原因,使锅炉出口气温过高,受热面温度过高,造成金属烧毁或发生爆管事故。
3、锅炉水位过低会引起严重缺水事故;
锅炉水位过高会引起满水事故,长时间高水位运行,还容易使压力表管口结垢而堵塞,使压力表失灵而导致锅炉超压事故。
4、水质管理不善。
锅炉水垢太厚,又未定期排垢,会使受热面水侧面存泥垢和水垢,热阻增大,而使受热面金属被烧坏;
给水中带有油质或给水呈酸性,会使金属壁过热或腐蚀;
碱性过高,会使钢板产生脆化。
5、水循环被破坏。
结垢会造成水循环被破坏;
锅炉碱度过高。
炉筒水面起泡沫,汽水共腾,易使水循环遭到破坏,炉内的水况紊乱,有的受热面管将发生倒流或停滞,或者造成“汽塞”,在停滞水流的管内产生泥垢和水垢堵塞,从而烧坏受热面管或发生爆炸事故。
6、锅炉工的误操作、错误的检修方法和未对锅炉进行定期检查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竞赛试题
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把(c)和安全生产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之中。
A预防艾滋病B防范恐怖袭击C应急管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c)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区域、骨干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列为公共服务重点工程。
A国家级B国家、省两级C国家、省、市三级
3.(B)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A防灾减灾工作B安全生产应急管理C防汛抗旱
4.国务院办公厅设置(B),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
A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C国家灾害预防中心
5.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国家应急领导机构为国务院安委会,(B)具体承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
A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B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6.《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B)的应急管理体制。
A预防为主B属地管理为主C政府主导
7.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C)的原则。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8.《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B)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A自愿B有义务C没有义务
9.《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
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A)。
A应当给予补偿
B应当给予双倍赔偿
C无需给予补偿
10.《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A)。
A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
B其损失的工资待遇和福利由被救援单位或人员补偿
C其损失的工资待遇和福利由被救援单位或人员所在地民政部门补偿
11.《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预警分为四级预警,其中最高级别为(A)预警。
A红色B黄色C蓝色
12.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C)和社会安全事件。
A地质灾害B森林火灾C公共卫生事件
13.《安全生产法》规定,(A)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县B市C省
14.《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C)、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A纺织企业B机械加工企业C矿山
1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A)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A员工宿舍B厂区每个路口C每个办公室
16.生产经营单位对(C)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事故频发场所B每个操作岗位C重大危险源
1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B)企业必须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A经营B生产C储存、销售
1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C)。
A实施监督B签订安全责任书C定期组织演练
1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禁止利用(A)运输剧毒化学品。
A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B汽车C火车
20.申请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主办单位应当按照分级管理的规定,向有关人民政府(A)提出申请,取得《焰火燃放许可证》。
A公安部门B安全监管部门C环保部门
2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A)等内容。
A应急救治措施B逃生路线C岗位操作规程
2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C)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A防爆B贵重物资重点保护C应急疏散
2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B)。
A视物品毒性决定通风时间
B必须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
C必须备好足够的灭火器
24.《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A)。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B经请示分管安全的领导,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C经过安全技术人员检测,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
2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C)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A2B3C4
26.当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B)。
A应当废弃不用B应当及时修订C可以免于重新备案
27.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C)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A1B2C3
28.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B),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A限期整改B停产停业整顿C关闭或取缔
2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A)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事故现场有关人员B安全管理人员C特种作业人员
3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A),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A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B请示领导、获得批准
C保持物件完整、保证现场痕迹不受破坏
31.每个矿井至少有(B)个独立的能行人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32.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时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高温气浪和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此时应(A),寻找避灾路线进入新鲜风流。
A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B深呼吸C保持原地不动
33.以下关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避灾、救援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发现事故预兆时迅速戴好自救器,撤离到安全地区
B无法撤离时应立即进入避难硐室
C救援人员要先抢救距离新鲜风流较远的人员
34.发生有毒气体泄漏时,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C)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浓度高于18%时
B矿井、长距离隧道、地下室等较封闭空间内
C高浓度气体泄漏时
35.在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疏散人员可通过旗帜、树枝或利用手帕等迅速辨明风向,并向(A)撤离。
A上风向或侧风向B下风向或侧风向C低洼处
36.以下哪种情况不宜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C)
A触电后停止呼吸的B高处坠落后停止呼吸的
C硫化氢中毒停止呼吸的
37.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该采用下述什么方法急救?
A马上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B马上去医院救治
C用干净布或卫生纸覆盖,快速去医院救治
38.如果是遇湿易燃物品发生火灾,禁止用(A)灭火。
A水、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沙土
39.发生化学灼烫后,正确急救的第一步是(A)。
A迅速脱去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
B马上送医院处理
C找到合适的中和剂撒到烧伤处,进行酸碱中和
40.发生苯泄漏事故时,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佩戴(B),进入内部实施关阀堵漏任务的救援人员要穿全封闭式防化服。
A过滤式防毒面具B隔绝式呼吸器C简易防化服
41.点燃烟花爆竹如发生瞎火现象,不允许伸头靠近观察,一般等(C)分钟后再处理。
A5B10C15
42.在冶炼生产中因高温液体喷溅事故受伤的伤员,如口渴可饮用(A)。
A盐开水B白开水C糖水
43.金属熔铸时引发的金属熔液火灾,应用(B)灭火器扑灭。
A泡沫B干粉C二氧化碳
44.为防止敲击火花引起爆炸,带煤气作业时,应当使用(A)工具。
A铜质B钢质C铁质
45.炼铁高炉检修时,应首先检测作业点空气中(B)气体的浓度。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氨气
46.矿山企业应使每个职工熟悉应急预案,并且每(B)至少组织一次矿山救灾演习。
A半年B1年C2年
47.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的矿山,应设专人负责地压监测,发现大面积地压活动预兆,应(B)。
A立即上报矿长批准,将人员撤离
B立即停止作业,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C将情况告知作业人员,建议人员撤离
48.下列哪个不宜作尾矿库库址?
(A)
A工矿企业、大型水源地、水产基地和大型居民区上游
B位于厂区、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且地势低于选矿厂
C地质条件良好的天然洼地
49.下列锅炉压力容器缺陷中最危险的是(C)。
A均匀腐蚀B变形C裂纹
50.下述关于金属切削机床的不安全操作方式是(B)。
A清除铁屑戴护目镜B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
C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有防弯装置或托架
51.锅炉发生严重缺水事故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
A叫水B紧急停炉C立即上水
52.冲压作业事故伤害部位主要是作业者的(A)。
A手部B脚C眼睛
53.使用砂轮机时禁止(A)。
A两人共用一台砂轮机B使用防护挡板C一人单独操作
54.皮带传动的危险部位包括(A)。
A皮带进入皮带轮的部位B轮轴部位
C皮带离开皮带轮的部位
55.大型坍塌事故现场,在周围道路上要禁止(C)行驶,这有助于避免因震动引发现场的二次倒塌。
A救护车B救援挖掘机C所有非救助车辆
56.施工现场拆除作业中,要严格按照(B)的顺序逐层拆除。
A从外到内,从下到上
B从外到内,从上到下
C从内到外,从上到下
57.遇重、特大交通事故,有众多伤员需送往医院时,应(A)。
A先重伤,后轻伤B轻伤重伤同等对待C先轻伤后重伤
58.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应当在故障车来车方向(C)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
A80B100C150
59.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C)喷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
60.扑救电气火灾,首先应做的是(B)。
A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B切断电源
C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61.发生火灾时,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适当的做法应当是(C)。
A大声呼救B强行逃生
C退居室内,关闭门窗,同时可向室外发出求救信号
62.遇到高楼发生火灾,下列处理措施中正确的是(C)。
A乘坐普通电梯逃生B向上逃跑
C躲避到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等地等待救援
63.遇到地铁发生火灾,下列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 竞赛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