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考复习理综测试题冲刺卷3附答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209619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08.12KB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考复习理综测试题冲刺卷3附答案Word格式.docx
《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考复习理综测试题冲刺卷3附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南开中学高级高考复习理综测试题冲刺卷3附答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R、S、N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被转录
C.片段M应是基因R或S的非编码区
D.每个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果蝇是真核生物,R、S、N基因中含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中有外显子和内含子,只有外显子能编码蛋白质。
M、Q应是非基因片段或其他基因。
基因中有一碱基对被替换,如果是在外显子部分,则导致遗传密码子的改变,导致氨基酸的改变,才能导致性状的改变,如果密码子改变,而氨基酸没有改变,则蛋白质分子结构没有改变,性状则没有改变。
5.“筛选”是生物学中培育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可能筛选成功的有
A.在无氮培养基上筛选圆褐固氮菌
B.在无碳源培养基上筛选谷氨酸棒状杆菌
C.在小麦试验田中普遍喷洒赤霉菌筛选抗赤霉菌的小麦
D.基因工程中通过对细胞单独培养并检测基因产物进行筛选
B圆褐固氮菌能自行固氮,在培养基中不用加氮源,而其他不能自行固氮的微生物则不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活。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异养型微生物,在无碳源培养基上不能生活。
6.2006年5月16日《长江日报》报道,中国地质大学郑建平教授借助同位素测定方法,发现了一块来自36亿年前地球20千米-30千米深处的地壳岩石,为人类研究地球早期形成演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依据,同位素测定方法中应用较多的是
分析方法,下列关于
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0.012kg
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C.等物质的量的
和
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原子数和质量.
D.
互为同位素.
CA项中13C的中子数为7,而15N的中子数为8;
B项中0.012kg13C所含的碳原子数小于阿伏加德罗常数;
D项中C60、N70为单质。
7.下列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溴化亚铁溶液与少量氯水反应:
2Br-+Cl2====2Cl-+Br2
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OH-====NH3·
H2O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4OH-+O2↑
D.钠与水反应:
Na+2H2O====Na++OH-+H2↑
CA项中Fe2+的还原能力强于Br-,所以氯水首先与Fe2+反应;
B项中
也能与OH-反应;
D项中质量不守恒。
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3(g)
2SO2(g)+O2(g),ΔH1=+197kJ·
mol-1和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
2SO3(l),ΔH2=-akJ·
mol-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197B.a<
197
C.a=197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可表示分子个数
A已知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即由已知可写出2SO2(g)+O2(g)
2SO3(g);
ΔH2=-197kg/mol,且由SO3(g)
SO3(l)还会放热,即反应热数值比197要大。
9.在无色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
、Mg2+B.Al3+、Fe3+、I-、Cl-
C.ClO-、S2-、Cl-、Cu2+D.
、
、K+
D“无色”可排除B、C两项,“酸性溶液中”
不能大量存在,排除A项。
10.有温度相同、体积也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a、b、c,今在a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在b中充入3molNH3,在c中充入2molN2和6molH2,经过足够长时间后,三容器均达到平衡状态,则平衡时三个容器中NH3的体积百分含量最大的是
A.a大B.b大C.c大D.无法确定
C把b中的3molNH3转化为反应物,可得1.5molN2和4.5molH2,a、b、c相比,b、c相当于a加压,NH3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
11.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S、CO2、HCl、HBr、S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
将这种溶液分为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
向另一份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
与此有关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HCl、SO2B.可能含有HBr、CO2
C.肯定没有H2S、CO2、HBrD.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D由“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知,混合气体中不含有H2S、HBr,因为若有前者,要发生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
若有后者,要生成溴单质,溶液变为橙色。
“这种溶液分为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只能来自于SO2的被氧化。
“向另一份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可以确定溶液中含有Cl-,但不能肯定原混合气体中含有HCl,因为溶液中通入了Cl2,即引入了Cl-,从而确定溶液中一定含SO2,一定不含H2S、HBr。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O2、HCl。
12.为了配制
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
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①适量的HCl②适量的NaCl③适量的氨水④适量的NaOH
A.①②B.③C.③④D.④
B因
部分水解而使NH4Cl溶液中c(
)∶c(Cl-)<
1∶1,即
+H2O
NH3·
H2O+H+,要使c(
)∶c(Cl-)=1∶1可通过抑制水解达到此目的。
最好是加入适量NH3·
H2O抑制
的水解。
①虽可抑制水解,却增加了C1-;
②增加了Cl-,引进了Na+;
④促进水解,还引进了Na+。
13.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3作发泡剂,原因是
①NaHCO3热稳定性差②增加甜味③与酸反应产生CO2④提供钠离子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BNaHCO3作发泡剂是利用其热稳定性差和与酸反应能产生CO2。
14.2006年5月,武汉市对实行市区禁鸣以来的综合治理摸底调查显示,禁鸣以来取得可喜成果,禁鸣大大降低了噪音污染。
下列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A.汽车笛声的频率可达到25000HZB.汽车笛声的频率可为15HZ
C.汽车笛声若达到90分贝必定是噪音D.汽车笛声可发生干涉和衍射
CD声波的频率为20—20000HZ,故A、B两项错;
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现象,故D项对;
由国家颁布标准可知C项对。
15.如图所示,x为未知放射源,L为一薄铝片,S、N可以提供强磁场。
当将强磁场移开时,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然后将铝片L移开,则计数率大幅度上升,这些现象说明x是
A.纯β粒子放射源B.纯γ光子放射源
C.α粒子和β粒子混合放射源D.α粒子和γ光子混合放射源
D根据三种粒子的特性可知,从未知放射源射出的粒子能穿透薄铝片的可能是β粒子、γ粒子。
β粒子带负电,在磁场中将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发生偏转,打不到计数器上,而题目中说当将强磁场移开时,计数器的计数率是不变的,这说明从未知放射源中射出的粒子一定不含有β粒子,能穿透薄铝片打到计数器上的是γ粒子。
再将铝片L移开,而计数率大幅度上升,说明放射源中还含有其他粒子,这种粒子不能穿透铝片,它是α粒子。
综上所述,x应是α粒子和γ光子混合放射源,选D项。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所以无法制造成功
C.最新的原子理论指出,原子中电子不能用确定的坐标描述,但是它们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是有一定规律的
D.原子中的电子轨道是真实存在的
AC热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但要引起其他变化,A项正确。
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以是不可能制成的,B项错。
原子理论指出,原子中电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是有一定规律的,C项对。
原子中的电子轨道是假想的,不是真实存在的,D项错。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C两项。
17.如图所示,一束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成a、b、c三束单色光
A.三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的关系是va<
vb<
vc
B.若b光束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上有光电子发出,则c光束照射到同种金属表面上时不会有光电子发出
C.若b光束照射到某种金属表上有光电子发出,则a光束照射到同种金属表面上发射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将更大
D.通过同一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Δxa>
Δxb>
Δxc
AC由光的色散知识可知,a、b、c三束单色光中频率是a光的最大,b光次之,c光的最小;
波长是c光的最长,b光次之,a光最短;
波速是c光的最大,b光次之,a光最小。
根据上面所述很快得知A项对。
b光的频率大于c光的频率,b光照射金属表面发生了光电效应,c光照射也可能发生光电效应,所以B项错。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b光的频率小于a光的频率,所以b光照射金属表面发生了光电效应,a光照射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且发射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将更大,C项对。
光通过同一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波长大的条纹间距大,c光的最大,D项错。
18.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滑动变阻器R的中点位置向左滑动时,小灯泡L1、L2、L3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A.L1灯变亮,L2灯变暗,L3灯变亮B.L1灯变暗,L2灯变亮,L3灯变暗
C.L1、L2两灯都变亮,L3灯变暗D.L1、L2两灯都变暗,L3灯变亮
A分析本题得:
电路的连接形式为滑动变阻与灯泡L1并联后与灯泡L2串联再与灯泡L3并联接在电源上。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滑动变阻器R的中点位置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所以整个外电路的电阻变大,干路电流变小,路端电压变大,灯泡L3变亮,所以B、C两项错误;
因为干路电流变小,所以流过灯泡L2的电流变小,所以灯泡L2变暗,L2两端电压变小,则灯L1两端电压变大,所以灯L1变亮。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B、C、D三项全错误。
选择题二(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9.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P的一端插入桌面上小孔中,杆的另一端套有质量为m的小球,今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杆的上端受到球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mRω2B.
C.
D.mg
C以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受到重力mg,杆对球的作用力N,二力的合力F为小球做圆周运动提供向心力。
F=mRw2,解直角三角形得:
N=
,故C项正确。
20.如图所示,某空间存在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微粒由a点进入电磁场并刚好能沿ab直线向上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一定带负电B.微粒动能一定减小
C.微粒的电势能一定增加D.微粒的机械能不一定增加
A对该种粒子进行受力分析得: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方向的电场力,垂直速度方向的洛伦兹力,其中重力和电场力是恒力,沿直线运动,则可以判断出其受到的洛伦兹力也是恒定的,即该粒子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项错误;
如果该粒子带正电,则受到向右的电场力和向左下方的洛伦兹力,所以不会沿直线运动,该种粒子一定是带负电,A项正确;
该种粒子带负电,向左上方运动,所以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一定是减小的,C项错误;
因为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所以该粒子的机械能增加,D项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应该为A项。
21.如图(a)所示,圆形线圈P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正上方悬挂一相同的线圈Q,P和Q共轴,Q中通有变化的电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P所受的重力为G,桌面对P的支持力为Fn,则
A.t1时刻Fn>
GB.t2时刻Fn>
G
C.t3时刻Fn<
GD.t4时刻Fn=G
AD由(b)图看出,在t1时刻Q中的电流增加,产生的磁场增强,通过P的磁通量增加,P中有感应电流产生,P中的感应电流所受的安培力将阻碍P中磁通量的增加,使P远离Q,安培力方向向下,所以此时Fn>
G;
在t2和t4时刻,Q中的电流不变,穿过P的磁通量不变,P中无感应电流,也就不受安培力,所以Fn=G;
在t3时刻,Q中的电流为零,两线圈间没有相互作用,因此Fn=G,故正确选项是A、D两项。
重庆南开中学高2007级高考复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22.(17分)给你以下器材:
待测直流电源1个(电动势未知,内阻约几欧),电阻箱1个,电流表1个,电流表表盘有刻度但无刻度值,量程符合要求,开关1个,另有导线若干条。
(1)请在方框中画出用以上有关器材测量电源内阻的电路图。
(电阻箱的符号为
)
(2)请根据所用的器材情况,说明实验操作方案及要记录的数据,并根据你所测出的数据导出电源内阻的表达式。
用该实验方案测电源内阻引起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1)电路图如图所示:
(4分)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调节电阻箱,记录对应的电阻箱的电阻R1、R2和对应的电流表指针所指的刻度n1、n2(3分)
设电流表的分度值(每格代表的电流值)I0,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r=
③(3分)
引起内阻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流表的内阻。
(3分)
23.(16分)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铭牌上给出了如下的技术参数表
规格
后轮驱动直流电机
车型
26″电动自行车
额定输出功率
120W
整车质量
30kg
额定电压
40V
最大载量
120kg
额定电流
3.5A
质量为M=70kg的人骑此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所受阻力F阻恒为车和人总重的k=0.02倍,g取10m/s2,求:
(1)此车电机的内阻和正常工作时的效率;
(2)仅在电机正常工作时,人骑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g取10m/s2)
(1)由表可知电机的输出功率为P出=120W,额定电压为U0=40V,额定电流为I0=3.5A。
电机正常工作时输入功率为:
P入=U0I0=40×
3.5=140W(3分)
所以电机的效率为:
η=P出/P入=
=85.7%(3分)
设电机的内阻为r,则由欧姆定律知:
P入-P出=I02r(3分)
解得η=85.7%r=1.63Ω(3分)
(2)设车的质量为m,由题意知行驶时所受阻力为F阻=k(M+m)g
当达到最大速率vm时,应有P出=F阻vm(3分)
解得:
vm=6.0m/s(1分)
24.(19分)国家飞蝶射击队在进行模拟训练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被训练的运动员在高H=20m的塔顶,在地面上距塔水平距离为s处有一个电子抛靶装置,圆形靶可被以速度v2竖直向上抛出。
当靶被抛出的同时,运动员立即用特制手枪沿水平射击,子弹速度v1=100m/s。
不计人的反应时间、抛靶装置的高度及子弹在枪膛中的运动时间,且忽略空气阻力及靶的大小。
(1)当s取值在什么范围时,无论v2为何值都不能被击中?
(2)若s=100m,v2=20m/s,试通过计算说明靶能否被击中。
(1)若抛靶装置在子弹的射程以外,则不论抛靶速度为何值,都无法击中。
由
得s>
x=v1
=200m
当s>
200m时,无论v2为何值靶都不能被击中。
(6分)
(2)若靶能被击中,则击中处应在抛靶装置的正上方,设经历的时间为t1,则
s=v1t1t1=
s=1s(3分)
y1=
gt12=
×
10×
12m=5m(3分)
y2=v2t1-
gt12=15m(3分)
∵y1+y2=5m+15m=20m=H,
∴靶恰好被击中。
25.(20分)如图所示,电容器固定在一个绝缘座上,绝缘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d,电容为C,右极板有一个小孔,通过小孔有一长为
d的绝缘杆,左端固定在左极板上,电容器极板连同底座、绝缘杆总质量为M。
给电容器充入电量Q后,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量+q的环套在杆上以某一初速度v0对准小孔向左运动(M=3m)。
设带电环不影响电容器板间电场的分布,电容器外部电场忽略不计。
带电环进入电容器后距左板最小距离为
d。
试求:
(1)带电环与左极板间相距最近时的速度;
(2)若取左板的电势能为零,当环距左板最近时环的电势能;
(3)带电环受绝缘杆的摩擦力。
(1)当带电环距左板最近时,环和电容器等达到共同速度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3分)
V=
v0=
v0(3分)
(2)环在距左板最近时的电势能ε=-q
(3)设从开始到环距左板最近的过程中,电容器移动的距离为s
由动能定理得
其中F电=qE=
(2分)
解之得:
f=
26.(15分)甲、乙、丙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丙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乙、丙两元素同主族,其余均为常见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1)丙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X属_____________晶体。
(2)A+D→C的反应属于下列何种反应类型(填序号)_____________。
A.化合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
C.非氧化还原反应D.离子反应
(3)工业生产中,将D转化为E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氧气Na2SO4离子(6分)
(2)A、B(2分)
(3)400—500℃,催化剂(3分)
(4)2Na2O2+2H2O====4NaOH+O2↑(4分)
解析:
由甲、乙可在丙中燃烧可知,丙可能为氧气,也可能为氯气,但考虑到丙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确定丙为氧气,从而确定乙为硫。
由A与水反应能生成化合物B和氧气可断定,A应为过氧化钠,B为氢氧化钠。
再由乙与丙反应,可得出D为二氧化硫,E为三氧化硫,C为硫酸钠,最后可得出X为硫化钠。
27.(15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
E与A同主族;
A、B、C这三种元素,每一种与D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
(2)D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__纵行。
(3)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4)E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盐X的水溶液显__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
(1)HNa(3分)
(2)216(3分)
(3)
(4)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3分)
(5)酸
+H2O====NH3·
H2O+H+(3分)
28.(15分)
(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容量瓶检漏的操作:
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观察是否漏水
D.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
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固体碳酸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热,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E.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2)某中学学习小组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的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右图),请你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对该试剂可能是什么物质的溶液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①猜想:
这种试剂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ACDE(3分)
A项中,左右手的操作正确,但眼睛注视的位置不对,因为终点的确定是准确测定溶液浓度的关键,所以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
C项中,当发现不漏液时,不是反复倒置,而是将活塞旋转180°
后再次倒置,若仍不漏液,即说明不漏液。
D项中,用稀盐酸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南开 中学 高级 高考 复习 测试 冲刺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