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207328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7.96KB
五年级音乐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
《五年级音乐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音乐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
复习唱好《拉萨谣》
3、
聆听《东北秧歌》
4、
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
2、学生齐唱。
(二)
开始上课
跟录音演唱。
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师:
“演唱完杂藏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
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
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
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
引出“秧歌舞”。
9、
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11、结束。
第三课时:
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哪个少数民族?
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
(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
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师:
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
歌曲的演唱形式:
领唱、齐唱
(2)
歌曲的风格特点:
少数民族音调
2、师:
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
a、休止符b、装饰音。
3、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
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
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5)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课时
复习唱好《拉萨谣》《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一、
谈话导入:
二、复习歌曲《拉萨谣》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三、复习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四、合奏练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五、教师放录音,共同欣赏,评价。
第二单元古诗新唱
第一课时:
学唱歌曲《梅花》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一、发声练习:
1=D2/4
222 55┃66 5┃02 56┃6·
2 ┃5 —┃5—║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
内容情绪是什么?
此歌适合在何种情况下唱?
3、找出曲中的附点音符节奏,并作上记号,哪个同学来试唱一下,(注意X·
X中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
第二次听录音,要求学生轻声哼唱。
1、
“开火车”,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唱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
2、
放慢速度跟琴唱第一段
3、
请个别视唱第二段
4、
分组唱
5、
练习齐唱。
第二课时
学唱《静夜思》
1、学会歌曲《静夜思》,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
2、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3、学习4/4拍节奏特点,学会4/4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1=C-F 2/4
▼▼▼▼ ▼▼▼▼ ╭——╮
5555┃6531┃32┃1 —║
lalalala
lalalala
la
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学唱曲谱
4、看谱,并听琴音
5、找出旋律特点。
6、听琴音,学唱歌曲。
7、“开小火车”将全曲分为11个乐句,每个学生唱一句,先听后唱,不妥之处其余同学补充。
8、分段唱:
第一乐段——男生。
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9、练习齐唱歌曲。
10、学习了解4/4拍节奏特点,“强、弱、次强、弱”。
11、学习4/4拍指挥式。
12、练习边做指挥式,边唱歌曲。
13、小结。
第三课时
活动表演《古诗朗诵演唱会》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读唐诗》。
2、通过朗诵演唱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知道诗与歌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发声练习:
1、听录音欣赏歌曲《读唐诗》。
2、再次欣赏找一找歌曲的特点。
3、根据标题,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场景。
4、第三次欣赏,要求跟谱轻哼,以加深印象。
5、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演唱活动。
6、小结。
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
第一课时
欣赏歌曲《天堂》、《牧民的一天》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
(简单的旋律)
1=F2/4
1 12┃(32 3)┃5653┃2 —┃
(2532)┃(12 3)┃2161┃5 -║
方法:
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
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
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1)X XX┃XXX┃XX XX┃X -║
(2)X·
X XX┃XX X┃XXXX XX┃X -║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
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XXX XX┃X -║
( )X XX┃X X X║
( )XXXXXX┃X -║
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2、讨论:
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
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
方法同上。
七、小结。
学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
1、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
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
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
3、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
4、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
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出示图片)
5、边听音乐边打节奏聆听音乐,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听赏并说说歌曲中唱到的景致。
学生欣赏画面学生拍打铃鼓(随意的)跟随老师的节奏打一打铃鼓。
4/4
0
x
xx
|通过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直切本课主题。
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好奇。
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手鼓等演奏),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歌教学
1、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2、师:
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
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
为什么?
讲述音乐知识“⌒”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7、师:
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8、解释“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三、分析处理歌曲
1、总结旋律结构特点,出示图谱。
(1)师:
我们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你能用自己的图谱来表示吗?
(2)老师出示图谱○
○
2、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3、二度范唱师:
我们的这首歌也可以用这种形式来演唱,请听。
如果加快速度,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5、放歌曲《玛依拉》(课件)师: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与《美丽的夏牧场》作一下比较。
四、总结。
继续学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1、继续学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能理解歌曲的意思。
2、进一步熟悉《美丽的夏牧场》的音乐,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
3、以快乐、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教师谈话:
二、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1、学习第7—12小节的旋律:
注意节奏的变化:
出现了后十六分节奏、弱拍上出现的四分符点音符、前十六分音符。
其中有重复的地方。
2、反复练习9—12小节的旋律。
3、完整地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的第二段歌词
三、欣赏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1、教师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学生欣赏音乐,加深印象。
3、分组练习展示。
第四单元欢快的舞步
欣赏歌曲《大河之舞》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学过程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
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活动《稍息立正站好》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稍息立正站好》。
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欣赏《大家一起来》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第五单元
绿色的畅想
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学唱歌曲《绿色的歌谣》。
1、学会歌曲《绿色的歌谣》,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
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2、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教师谈话导入。
二、学唱新歌《绿色的歌谣》
3、学唱曲谱,找出旋律特点。
4、听琴音,学唱歌曲。
5、分段唱:
6、练习齐唱歌曲。
三、展示
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
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
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
(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
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
(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在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复习唱好《绿色的歌谣》;
演绎《森林狂想曲》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绿色的歌谣》
二、复习歌曲《绿色的歌谣》
3、过渡聆听《绿色的歌谣》。
三、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四、合奏练习《森林狂想曲》。
第六单元
欢乐的鼓声
欣赏乐曲《龙腾虎跃》。
1、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2、欣赏鼓乐《龙腾虎跃》。
体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一、模拟激越的鼓声,为音乐伴奏。
二、教师谈话:
出示实物(儿童玩具拨浪鼓、铃鼓、小军鼓、大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作用。
三、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
2、学生交流听到的乐曲
四、欣赏第一部分。
1、体会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2、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
3、学习鼓的节奏为主题伴奏(拍手、拍腿、用铃鼓或小军鼓)
五、欣赏第二、三部分。
六、完整欣赏全曲。
七、简要介绍曲作者——鼓乐大师李民雄。
八、补充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
学唱歌曲《木鼓歌》。
1、学会歌曲《木鼓歌》,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
能唱好歌曲中的休止音。
3、熟练地演唱歌曲。
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播放《木鼓歌》的录音。
2、简介歌曲表现的内容。
二、学习歌曲《木鼓歌》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练习节奏:
XX、XX┃X 0║XX、XX┃X 0┃
XX、XX┃XXX║XX、XX┃X 0┃
2、学习歌曲第1—4小节的旋律:
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
(第2、4、8、小节)用听唱法慢速练习。
3、学习歌曲第9—12小节旋律。
三、熟练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四、分组练习。
五、小组汇报展示。
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
1、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能理解歌曲的意思。
2、进一步熟悉《木鼓歌》的音乐,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
1、学习第13—18小节的旋律:
出现了后十六分节奏、弱拍上出现的八分符点音符、前十六分音符。
2、反复练习9—18小节的旋律。
3、学习第19—21小节的旋律,注意两个重复出现的乐节。
4、第23—28小节总是出现四度的音程跳跃6—2、2—
5、下滑音记号的唱法。
6、完整地演唱歌曲《木鼓歌》的第二段歌词
三、欣赏歌曲《木鼓歌》。
1、教师播放歌曲木鼓歌》。
音乐活动“鼓声传情”
1、
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小组竞赛活动:
哪个小组知道的带“鼓”的词语多。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制作简易的鼓并创编“鼓的对话
导入部分。
二、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1、看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2、教师播放录像(汉族秧歌舞、维吾尔族的手鼓舞、朝鲜族的长鼓舞、傣族的象脚鼓舞)
3、学生分成小组活动。
把商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到各组指导
三、展示活动。
四、教师进行小结
第七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
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
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
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
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
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
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3、故事梗概。
问:
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
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
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
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
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
8、智斗
9、放绳
10、捉狼、
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音乐教案 年级 音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