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课《大学语文》讲义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193913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35
- 大小:233.04KB
自考公共课《大学语文》讲义文档格式.docx
《自考公共课《大学语文》讲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公共课《大学语文》讲义文档格式.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一句话 闻一多
再别康桥 徐志摩
雨 巷 戴望舒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我愿是一条急流 裴多菲
------第四单元 小 说------
前 言
婴 宁 蒲松龄
宝黛吵架 曹雪芹
断魂枪 老 舍
哦,香雪 铁 凝
金鲤鱼的百裥裙 林海音
苦 恼 契诃夫
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新版《大学语文》作文辅导 1、寡人之于国也
一、作家作品
孟子:
(1)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人。
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所编。
二、主旨
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
三、疑难词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
更加)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走:
跑)
3.直不百步耳。
(直:
只)
4.数罟不入洿池。
(数:
细密)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
动词,王天下,即以仁政统治天下)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
归罪岁:
一年的收成斯:
这样)
7.谨庠序之教。
(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
约束,制止;
发:
发放。
)
四、课文翻译
原文: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译文:
梁惠王说:
“我对于我的国家,(可以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它上面了。
河内地区年成无收,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地区去,把粮食输送到河内地区去;
河东发生了饥荒,我也是这样做的。
我观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的百姓不更减少,我的百姓不更增多,为什么呢?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回答说:
“大王您喜欢战争,请允许我以打仗来说明。
战鼓咚咚响起,双方兵器交接,(一方)扔掉铠甲武器而逃。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后停止。
以(自己)只跑了五十步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那会怎么样呢?
曰:
“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而已,(逃五十步)也是逃跑呀。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说:
“大王您了解了这一点,那么就不要指望你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违背农业生产的时节,粮食就可以吃不完;
密网不撒向池塘,鱼鳖等水产就吃不完;
砍木斧头按时节进入山林,木材就可以用不完。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是让老百姓养活生者、发送死者而没有怨恨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亩宅基地,在上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绸衣服。
鸡、犬、大猪小猪的喂养,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季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到肉了。
百亩的土地,不要耽误农时,几口人的人家就可以免除饥饿了。
认真搞好学校教育,反复地以孝悌的道理教导百姓,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的穿丝绸衣服,吃肉食;
百姓们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称王天下的,从来没有过。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现在)狗猪吃人吃的食物而(您)不加以节制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您)却不知开仓济贫;
人死了,就说:
‘不是我的过错,是年成不好。
’这和用武器刺人把他杀死,然后说:
‘不是我的过错,是兵器之罪’有什么不同?
大王您不归罪于年成,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来到魏国了。
五、学习要点与难点
1.孟子王道政治的内容。
(1)反对霸道,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
(2)使人民养生丧死无遗憾,再施以礼义道德教育。
2.本文论述的线索
以“民不加多”“民如何加多”为线索。
3.本文的内容结构。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2)孟子先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
(3)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及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4.孟子实行王道的措施
(1)初步措施: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根本措施: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
5.善用比喻。
(1)“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2)用拿刀杀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比喻不顾百姓的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6.排比句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7.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风格
先是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批评梁惠王治理国家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这是“抑”;
然后又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这是“扬”;
先批评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又指出只要不怪罪年成,就可以称王天下。
在说理上面,先易后难,步步推进。
8.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
主要采用演绎法。
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养生丧死无憾”(大前提),而梁惠王“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因此认为梁惠王没有实行王道。
"
五十步笑百步"
以及"
用刀杀人"
的比喻,属于类比论证。
六、重点段落分析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这段话的论点:
说明治理国家要考虑主观原因,不能推卸责任。
2.这段话的论证方法:
属于比较法中的类比法。
3.这段话的比喻句:
比喻的本体是“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喻体是: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秋 水
一、作家作品
庄子:
老子后道家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
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给我们的启示是:
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三、疑难词句
1.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东面:
面朝东;
东:
动词,向东)
2.望洋向若而叹。
(望洋:
仰视的样子)
3.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少:
小看,以……为少,动词;
轻:
轻视,以……为轻,动词)
4.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已:
停止;
虚:
虚空)
5.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以:
因为;
自多:
自夸;
多:
自负)
6.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听到各种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就是说的我呀。
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现在我看你难以穷尽……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
8.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不是像你刚才那样自夸水势的浩大吗?
9.拘于虚也。
(虚:
居住的地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日的雨水按照季节来临,千百条小河注入了黄河。
(黄河)水流之大,大到河的两岸和水中洲岛都无法互相分辨牛马的程度。
于是乎,河伯欣然高兴,认为天下美景都汇总到了自己这里。
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进,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这时,河伯改变了他(欣然自喜)的面容,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
“俗话所说的‘懂得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
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难以穷尽的气势,我如果不是亲自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北海若曰: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为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壘空之在大泽乎?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这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北海若说:
“井中之蛙不可能跟它谈论大海,因为它受到居住地点的限制;
只生长一个夏季的小虫不可能跟它谈论冰,因为它受到时令的限制;
孤陋寡闻之人不可能跟他谈论大道理,因为他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
现今你河伯从黄河两岸间走出,看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鄙陋,所以可以跟你谈论大的道理了。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大的。
千万条河流流归大海,没有停止的时候,而大海永远装不满;
尾闾不停地排泄海水,不知到什么时候停止,但大海并没有被排空。
它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大海它超过江河的流量,不可用数字来计算。
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自骄自傲,(原因)在于我认为自己形体得之于天地,气息来源于阴阳;
我在天地之间,好比是小石块小树木存在于高山之上,正感到自己见闻很少,又怎么会自傲自夸?
我想,四海在天地这个大空间里,不正好像小小的蚁穴存在于大湖之中吗?
中原地区在四海之内,不就像米粒存在于粮仓之中吗?
世间万物数量有万种,人不过是其中之一。
大地上九州之地,粮食所生长的地方,舟船车马所通达的地方,人不过是万物之一种。
拿个人和万物相比,不正像根细小的毛的末梢存在于马的身体之上吗?
五帝所沿续的(业绩),三王所争夺的(天下),仁人志士所忧虑的(事情),任劳任怨者所为之劳苦的(目标),都只不过是马体之毫末。
伯夷以辞让君位而取得名声,孔子以谈说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这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夸自傲一样吗?
”
1.本文的寓言特色
本文虚构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
海若是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是庄子要批判的思想观点。
2.景物描写的作用
开头的景物描写,以河水与海水大小的对比,陪衬河伯与海若的不同思想境界,形象的突出了主题,为后文的发展作了铺垫。
3.本文主要采用类比论证法,同时也有归纳法,演绎法。
为了阐发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列举“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人卒九州”等等事物,用的是归纳法;
“礨空之在大海”“稊米之在大仓”用的是类比法。
演绎法:
大前提是无限的宇宙中的人的认识十分有限;
小前提是孔孟是人,所以说孔孟之道是既少又轻。
4.善用比喻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也是排比句)
(2)吾在天地之间,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也是反诘句)
(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5.排比句
(1)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6.反诘句
【补充】设问、反问、反诘
设问(正面问):
(1)吃了吗?
(2)你是个大学生吗?
反问(反面问):
(1)难道你还没有吃饭吗?
(2)难道你不是个大学生吗?
反问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反问句,一种是反诘句。
这里的反问句是有问有答,而反诘句是只有问而无答。
(1)难道你不是个大学生吗?
我看你就是个大学生。
(反问句)
(反诘句)
【课文中的反诘句】
(1)吾在天地之间,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也是比喻句)
(2)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3)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
(4)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5)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文章开始第一段。
(1)这段话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
从主观视觉感受来反映客观世界的黄河。
(2)这段话的大意。
写河伯由自大到自己认识到渺小的转变。
(3)这段话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起到铺垫作用。
2.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1)这段的观点:
五帝等人的作为,都是微不足道的;
伯夷、仲尼是在自高自大。
(2)这段话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归纳法、类比法。
3、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
是唐王朝灭亡之后,宋王朝建立之前的五个朝代的连续更迭:
梁、唐、晋、汉、周。
《五代史》就是记录这五个朝代更迭的历史。
欧阳修:
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
曾经支持范仲淹的变法“庆历新政”。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
阐述了国家的盛衰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
通过五代后唐李存勖政权的盛衰,论证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满招损,谦得益”的道理。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
给;
其:
语气副词,表命令。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匣子放入梁朝君臣的首级,送进太庙,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喜讯向他报告时,他的气概盛大,可说是够豪壮的。
3.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四处响应,庄宗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逃散,君臣面面相视,不知逃到哪里,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衣襟,是何等衰败的景象。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
全部,所有的。
5.智勇多困于所溺。
溺:
沉溺的人或事情。
四、课文翻译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啊!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人事决定的吗!
推究庄宗得到天下与其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知曰:
"
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世人传说晋王李克用临终之际,把三支箭交给庄宗而对他说:
“梁,是我的仇敌;
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
契丹跟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晋而归附于梁。
这三桩事,我死而有憾。
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遗愿!
”庄宗接过箭,把它们藏在宗庙里。
此后用兵之时,就派遣官员用猪羊二牲作祭品到宗庙去祷告,恭敬地取出箭,放在织锦的袋子里,背着它冲杀在前,等到凯旋之时,再把箭放回宗庙里。
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着燕父子,用木匣子装置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宗庙,把箭交回先王的灵前,禀告报仇成功的消息时,他意气洋洋,可以说是极为豪壮啊!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四方响应,庄宗张皇失措地由东门逃出,还没有见到敌人;
士卒就已纷纷逃跑溃散,君臣面面相对,不知该逃亡何处,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这是多么的衰败呀!
难道因为得到天下困难,失去天下容易的缘故吗?
或者认真推究他成败的原因,其实都是由于人为的呢?
《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尚书》上说:
“自满就要招致损失,谦虚就会有所补益。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旺,安逸享乐可以把自身毁掉,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所以当庄宗气势正盛时,天下所有的豪杰,都没有人能跟他争锋;
到了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包围着他,而身遭杀害,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可见祸患常是由细小的事情逐渐积累起来的,而充满智慧和勇敢的人大多被所沉迷的事物陷于困境,难道仅仅是伶官的事是这样的吗?
1.本文是史论。
2.本文的中心论点。
3.本文主要是对比论证方法。
后唐庄宗李存勖在消灭仇敌时,意气风发,极写其强盛;
在大功告成,天下平定后,又极写其衰败,在盛衰、成败、兴亡的对比中,阐述了本文的主旨。
文章第三段运用的是演绎法,用名言论据来证明后唐庄宗亡国的教训。
4.本文的论据
历史事实论据:
后唐庄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语文 自考 公共课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