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7193234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17.35KB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应精馏法制乙酸乙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气液平衡方程
对平衡级上某组分i的有如下平衡关系:
每块板上组成的总和应符合下式:
(3)反应速率方程
(4)热量衡算方程
(5)对平衡级进行热量衡算,最终得到下式:
三,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反应精馏塔用玻璃制成。
直径20mm,塔高1500mm,塔内填装φ3×
3mm不锈钢填料(316L)。
塔外壁镀有金属膜,通电流使塔身加热保温。
塔釜为一玻璃容器,并有电加热器加热。
采用XCT-191,ZK-50可控硅电压控制釜温。
塔顶冷凝液体的回流采用摆动式回流比控制器操作。
此控制系统由塔头上摆锤、电磁铁线圈、回流比计数拨码电子仪表组成。
所用的试剂有乙醇、乙酸、浓硫酸、丙酮和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称取乙醇、乙酸各80g,相对误差不超过0.5g,用漏斗倒入塔釜内,并向其中滴加2~3滴浓硫酸,开启釜加热系统至0.4A,开启塔身保温电源0.2A,开启塔顶冷凝水。
每10min记下温度。
2.当塔顶摆锤上有液体出现时,进行全回流操作,全回流15min后,开启回流,调整回流比为R=3:
1(别忘了开小锤下边的塞子),25min后,用微量注射器在1,3,5三处同时取样,将取得的液体进行色谱分析,30min后,再取一次进行色谱分析。
3.将加热和保温开关关上,取出产物和塔釜原料,称重进行色谱分析,关上电源,将废液倒入废液瓶,收拾实验台。
五,实验数据记录
摆锤出现液滴时间为14:
45开启回流比时间为15:
01开始取样时间为15:
31
序号
时间
上段加热
电流(A)
釜加热
下段加热
塔顶温度
(℃)
釜热温度
1
14:
37
0.17
0.42
0.14
22.0
21.0
2
47
0.2
0.4
35.6
84.5
3
57
67.3
83.4
4
15:
07
81.5
5
17
6
27
67.2
82.2
7
67.1
83.1
8
67.0
84.7
9
52
86.8
10
16:
90.6
表1:
实验条件记录表
载气柱前压:
0.05MPa
桥电流:
100mA
进样量:
0.2μl
检测室温度:
135℃
汽化室温度:
125℃
柱箱温度: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f水=0.8701
f醇=1.000
f酸=1.425
f酯=1.307
表2:
色谱分析条件表
取样时间为15:
保留时间
面积
面积百分比(%)
精馏塔上部分析结果
0.198
3001
5.59058
0.559
15818
29.46376
2.601
34866
64.94565
精馏塔中部分析结果
0.189
7394
13.58334
0.560
14369
26.39823
2.621
32669
60.01842
精馏塔底部分析结果
4332
7.81579
0.544
22762
41.06612
2.642
28333
51.11809
表3:
31时色谱分析结果
取样时间为16:
01
0.188
4531
5.75918
0.541
22993
29.22635
2.481
51149
65.01446
0.192
3006
5.64682
0.550
18139
34.07523
2.605
32088
60.27795
0.187
5602
9.22003
0.536
29947
49.28726
2.666
25211
41.49271
表4:
01时色谱分析结果
塔顶流出液质量103.06g
0.191
2937
6.03402
0.555
12808
26.31773
32922
67.64825
表5:
塔顶流出液色谱分析结果
塔釜流出液质量42.84g
0.181
19700
35.41425
0.567
9432
16.95637
1.643
21630
38.88305
2.863
4865
8.74633
表6:
塔釜流出液色谱分析结果
六,实验数据处理
1、计算塔内浓度分布
已知:
f水=0.8701;
f醇=1.000;
f酸=1.425;
f酯=1.307且
故以15:
31精馏塔中部液体的含量作为计算举例:
已知乙酸的沸点较高,不能进入到塔内,故塔体内共有3个组分,即水、乙醇、乙酸乙酯。
对其余各组实验采用相同的处理,可得到以下表格:
组分
精馏塔上部
精馏塔中部
精馏塔底部
水含量(%)
4.08
10.13
5.93
乙醇含量(%)
24.72
22.63
35.81
乙酸乙酯含量(%)
71.20
67.24
58.26
表7:
31含量分析结果
图1:
31含量在塔内的分布图
4.20
4.17
7.19
24.52
28.93
44.19
71.28
66.90
48.62
表8:
01含量分析结果
图2:
01含量在塔内的分布图
如图所示,不同时间段分别在精馏塔的上部、中部和底部取样做色谱分析可知,原料乙醇在精馏塔底部含量最多;
而产物乙酸乙酯在精馏塔中间含量最多,水在精馏塔底部含量最多。
我们知道若采用塔釜进料的间歇式操作,反应只在塔釜内进行,可能是各个组分的沸点不同所致。
2、进行乙酸和乙醇的全塔物料衡算
以塔顶色谱分析作为计算举例:
且已知塔顶流出液的质量为103.06g,故:
组分含量
水(g)
乙醇(g)
乙酸(g)
乙酸乙酯(g)
原料
80.00
塔顶
4.51
22.60
75.94
塔釜
11.52
6.34
20.71
4.27
因此对乙醇进行物料衡算:
乙醇的量=塔顶乙醇质量+塔釜乙醇质量+乙醇反应质量
80.00=22.60+6.34+乙醇反应质量
故:
乙醇反应质量=51.06g
n乙醇=51.06/46=1.11mol
对乙酸进行物料衡算:
乙酸的量=塔顶乙酸质量+塔釜乙酸质量+乙酸反应质量
80.00=0+20.71+乙酸反应质量
乙酸反应质量=59.29g
n乙酸=59.29/60=0.99mol
可以知道,理论上乙醇和乙酸的反应量应为1:
1,可能是因为有部分液体残留在精馏塔中,也可能是因为色谱分析存在误差所致。
3、计算反应收率及转化率
对于间歇过程,可根据下式计算反应转化率:
转化率=[乙酸加料量-釜残液乙酸量]/乙酸加料量
=(80.00-20.71)/80.00
=74.11%
收率=生成乙酸乙酯量/乙酸加料量相对应生成的乙酸乙酯量*100%
选择性=收率/转化率=68.36%/74.11%=92.24%
七,结果分析及讨论
1、实验注意事项
①使用微量注射器在3个不同高度取样,应尽量保持同步。
②在色谱分析时,样品容易挥发可能导致后面两个量进样不够,故一开始取样应取足够多。
③在使用微量进样器进样时速度尽量要快。
④为保证停留时间的一致,进样和点击开始的时间尽量一致。
⑤在称取釜残液的质量时,必须等到持液全部流至塔釜后才取釜残液。
2、实验误差分析
①可能是有部分液体残留在精馏塔中所致。
②可能是色谱分析中出现的误差所致。
八,思考题
1.怎样提高酯化收率?
答:
对于本实验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是可逆反应,为提高酯化反应的收率,可以通过减小一种生成物的浓度,或者用反应精馏的方法,是生成物中高沸点或者低沸点的物质从系统中连续的排出,是平衡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以提高酯化收率。
2.不同回流比对产物分布影响如何?
当回流比增大时,乙酸乙酯的浓度会增加。
3.采用釜内进料,操作条件要作哪些变化?
酯化率能否提高?
釜内进料,应保证在釜沸腾条件下进料,塔内轻组分上移,重组分下移,在不同的填料高度上均发生反应,生成酯和水,转化率会有所提高。
4.加料摩尔比应保持多少为最佳?
此反应的原料反应摩尔比为1:
1,为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应使某组分过量,因乙醇的沸点较低,易被蒸出,因此应把乙醇多加,比例约为2:
1即可。
5.用实验数据能否进行模拟计算?
如果数据不充分,还要测定哪些数据?
能进行模拟计算。
还要测定的数据还有塔顶温度,塔釜温度,塔板下降液体量,塔板上液体混合物体积,塔板下降液体量,上升蒸汽量。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人员:
同组人:
实验地点:
天大化工技术实验中心室
实验时间:
班级/学号:
级班组号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反应 精馏 法制 乙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