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192223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6.62KB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格式.docx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虽然阅读优秀作文集是课外阅读,但毕竟范围太窄,阅读层次浅,而且不能满足他们求知、求新、求奇,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想独立的欲望,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低。
在教师或家长影响下,学生自然而然地选择阅读小学生优秀作文之类的作.文书,而且缺乏正确的指导。
在2000年11月下旬
,为了解学生对学校《学生读书.计划》的意见,曾对我校中高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在“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答卷中
老师布置读怎样的书
?
对读书提了什么要求
学生毫不例外的
填
每天读作文选
,摘录好词好句子
家长对读课外书有什么意见,鼓励你读怎样的书?
学生第一个就填作文集。
12月
,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曾在语文活动课时间,对五六年级学生办理市图书馆借书证或阅读证情况进行调查,办理了两证的约有5%(学校曾在读书.计划中提出要求),可见学生大多不会利用图书馆等等来扩大阅读面。
电脑的普及,互联网迅猛的发展,上网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小龄化。
网上信息量大,金子与泥沙俱有。
中高年级学生好新奇,缺乏辨别能力,受网上不良读物影响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加强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不仅节约时间与金钱,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一生发展大有裨益。
二、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运用迁移规律,课内指导课外读,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
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
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
课文教学中,
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中年级可以朗读,高年级进行默读,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大纲语).在小学语文教材(新人教版)里都编排了单元导读和读写例话,它要求掌握什么阅读知识,怎样阅读课文,是语文单元阅读教学的纲。
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新人教版)第四组
的导读有如下指引:
“这些课文描写的古今中外的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方面都很有特点。
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透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语文教师要重视单元导读,导读提出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课文阅读教学中领悟掌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是文字优美
,在语文活动课或适合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
,从而满足学生阅读欲望
激发学生积极阅读报刊书籍的积极性
,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
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课堂上少数的课文阅读获得较大的提高
而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得到提高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
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二)教会学生选择课外阅读读物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求快,阅读时囫囵吞枣;
求厚,不切实际地读厚书,缺乏辨别能力,出现不少学生偏爱的现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经常性地推荐有益的读物,还要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清代唐彪在《
读书作文谱
》中把书籍分为五等,主张按等选择读物。
书“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
,有当看之书
,有当再三细读之书
,有当备以资查之书
”唐彪的这个分类是极粗略的,但对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把课外读物分为当读、当看、熟读几类,有选择进行阅读:
第一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配合的书,教材有选文的原著
课文作者或课文人物的传记作品是当读之书
如读了《火烧赤壁》,指导读《三国演义
》。
第二是经典作品
,名家短篇佳作
、童话寓言
、科普读物是当看之书
,如《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
第三是属于字典、辞典的书,这是读书工具,要让学生熟悉它们,并善于运用。
中年级以教师为主选择读物,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成套读物,到了高年级,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了解有关图书分类指示和检阅图书报刊的基本方法
便于他们学会利用校图书室、市图书馆自由选择读物。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要确立阅读的内容和题材应广泛多样、活泼有趣的指导思想。
学生阅读的面宜广,不但阅读的内容要广,阅读的题材、风格也要广。
正如鲁迅在《给颜黎民的信》里说的那样
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三)
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益。
深圳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体会到“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新世纪的竞争离不开高效益,教师要让学
秋天到了(第一册)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看图,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初步认识自然段。
3.认识4个偏旁,学会6个生字。
4.练习用“秋天”、“一会儿”口头造句。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2.初步认识自然段。
3.识字、写字。
4.用“秋天”、“一会儿”练习说话。
教具准备
图片,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二)初步认识自然段。
(三)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看懂图意。
(二)认识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汉字:
天
子
上
下
来
一
大
南
飞
儿
人
2.读带调韵母:
1n 2ng $ng 2i
3.读三拼音节:
ti1n
li2ng
hu2ng
pi4n
(二)学习新课。
1.读课题,板书课题:
看图学文7秋天到了
师述:
前面我们学习看图学词句,是通过看图,理解句义、词义。
现在我们要开始学习看图学文了。
这种类型的课文是由生动的图画和说明图意的短文组成的。
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做到图文结合,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读懂句子和理解词义。
今天我们学的课题是“秋天到了”。
我们一起看到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了哪些变化。
2.指导看图。
按由下到上的顺序观察图画。
(出示图画)
(1)看看地上有些什么?
(小草,黄叶)
①地上的黄叶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从树上飘落下来的)
②叶子为什么会从树上飘落下来?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就从树上飘落下来)
天气凉了,树木为了保持自己身体里的水分养分,度过寒冷的冬天,就把叶子脱落下来了。
(2)看看天空怎么样了?
(3)天上有什么?
(天上有一群大雁排成一字往南飞)
(4)谁能看图说说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
①自己练习,同桌说。
②指名说。
(三四个)大家评议。
有不完整的地方教师给以补充。
3.初读课文。
(1)认识自然段。
一篇课文往往是由几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
自然段是一种段的表现形式,在第1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也就是两个字的位置,这样的段就叫做自然段。
现在我们找找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你是怎样找到的?
(2)初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出完整句,不顿词、断句。
①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②分自然段练习朗读。
a.读读第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表述的图画上的哪一部分。
(学生带着问题,看图自己练读。
指名读)
b.读第2自然段。
(同前)
(3)指名读全课。
(2~3人)
(4)指导学生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
教师检查,订正。
第二课时
(一)图文结合,从图入手,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二)读懂每句话,用“秋天”、“一会儿”练习口头造句。
初步背诵课文。
(一)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用“秋天”、“一会儿”口头造句。
(三)背诵课文。
(一)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
问: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课文里哪些地方讲秋天到了?
2.学习第1自然段,教师范读后提问。
(1)第1自然段由几句话组成的?
每句话讲了什么?
(读第1自然段课文,思考问题)自己练习,指名回答问题。
(1~2人)板书:
天气凉了
树叶黄了
落下来
(2)“一片片叶子”和“一片叶”有什么不同?
(很多片,一片)
(3)说“一片叶子”落下来行不行?
为什么?
(4)树叶从哪儿落下来?
(5)说说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了)
(6)谁能读出这几个特征来?
这个自然段一共三句话。
先说天气凉了,接着讲由于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最后讲由于树叶黄了,所以“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三句话之间联系得很紧密。
(7)我们练习背背这个自然段。
①读时想:
有几句话?
每句话讲些什么?
这几句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边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背书就容易了。
②自己练读。
③指名试背。
评议以表扬为主。
2.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图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画的哪一部分。
(2)这段话共有几句话?
(3)读第1句话,讲讲“那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表示程度深,也就是特别的意思)
板书:
天空蓝高
①读出天特别蓝,特别高的意思,读第1句。
(学生自练,指名读)
②天空又蓝又高,也是秋天的特征之一。
(4)读第2句,间:
这句讲什么?
①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
(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
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
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②这句话里告诉我们大雁怎样飞的呢?
(大雁飞的时候总是成群结队的,由头雁带领大家飞行,排队飞行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
大雁往南飞
一会儿人字
一字
③“一会儿”是什么意思?
(“一会儿”表示时间不长)
④读一读句子,教师重点指导“一会儿……一会儿……”的读法,这句话表示大雁飞行时,两种队形经常的短时间内互相变换。
这两个“一会儿”在读的时候,要连得紧一些。
(学生自练,读熟,指名读)
⑤这个自然段的两句话里描述了几个秋天的特征?
都是什么?
⑥谁能看着板书试着背背这个自然段。
天空:
蓝高
大雁:
往南飞
一会儿
一会儿
⑦自己练背,指名背。
3.学习第3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几句话?
说的是什么?
看看图,读读课文,再回答。
(2)“啊!
”这句话表示什么?
“啊!
”表示明白了。
从以上描绘图画内容的自然段中知道了这些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因为秋天来了。
用这两句话.总结了全文。
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指名读,齐读。
教师评议、指导。
(三)巩固练习,出示黑板,做课后习题。
第三课时
(一)认识4个新偏旁:
(禾木旁)、刂(立刀旁)、人(人字头)、宀(宝盖儿)。
(二)学会6个生字:
秋、到、气、会、个、字。
(三)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四)练习用“一会儿”、“秋天”口头造句。
(五)继续练习背诵课文。
(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口头造句。
(二)识字、写字。
指名朗读课文。
(1~2人)
(二)认识新偏旁。
1.
,禾木旁。
板书“禾”、“
”,问:
禾苗的禾做偏旁时笔画有什么变化?
(第5笔捺改为点)跟教师一起读两遍。
2.刂,立刀旁。
教师板书“刂”,问:
立刀旁由几笔组成?
是怎样组成的?
(两笔组成,第一笔短竖,第二笔竖钩)跟教师读两遍。
3.“人”字做偏旁名称是“人字头”。
4.宀,宝盖儿。
(1)教师板书“宀”,告诉学生这个偏旁叫“宝盖儿”,让学生读两遍。
(2)“宝盖儿”由几笔组成的?
应该怎样记住?
一笔点(丶),二笔左点(
),三笔横钩(宀)。
5.指板书让学生读两遍后,指名读。
(二)学习新字。
1.识记“秋”。
(1)我们学的这课课题是什么?
qi&
秋,拼读音节。
(2)谁有最好的办法记住“秋”?
(用偏旁加熟字的办法记住秋。
秋,左右结构,左边禾木旁,右边“火”字,一共9笔,秋天的秋)
让学生用上边的办法自己口述两遍。
(3)用“秋”口头组词语。
秋天秋风秋雨收秋秋季
2.识记“到”。
(1)这课书的课题“秋天到了”,我们学习“到”字。
d4o
教师板书:
到,让学生练习拼读。
(2)识记字形。
“到”字不好记,聪明的同学一定能想出办法,比一比谁的办法好。
①偏旁加笔画加熟字。
(
)
②偏旁加旧字去笔画。
(“去”字去掉上面“
”字是“
”)
③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你们看“到”字的左下部是“土”字吗?
和“土”字有什么不一样?
(是“土”字,“土”字做为一个字的部件,放在字的左下方时,把第三笔横改为提“
(3)书空练习。
口述内容同“秋”。
(4)口头组词语。
来到到达等到迟到
3.识记“气”。
(1)秋天的天气怎么样?
(天气凉了)
q@
气,让学生拼读。
(2)识记方法。
这个字我们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数笔画的方法,即按笔顺笔画记字形)
记法是:
一笔小撇(
),二笔横(),三笔横(
),四笔横折小弯钩(气)。
(同“秋”)
天气气候生气气味气球
4.识记“会”。
(1)大雁往南飞时,队形有什么变化?
(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
hu@
(2)教师板书:
会,拼读音节。
(3)“会”是什么结构的字?
把你们记住字形办法说一说。
(上下结构,上面人字头,下面白云的“云”字)
一会儿开会学会会议会客
5.自学“个”字。
6.识记“字”。
z@
(1)教师板书字,问学生能不能拼读?
(2)方法:
启发学生自学,指名说。
(上下结构,上面宝盖儿,下面儿子的“子”一共6画,人字的“字”)
(3)口头组词语。
人字大字写字识字字帖字典
7.巩固字形和读音。
教师指黑板,让同学读。
(顺读、混读)
(三)指导书写。
1.秋,启发学生自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和认读7个生字。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认识1个偏旁,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由、冬、汗、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蚂蚁”图,认识它吗?
“蚂蚁”,并教学。
再出示“蝈蝈”图,板书“蝈蝈”。
引导小朋友观察,抓住蝈蝈的外形的特点,并读准字音。
小朋友,从外形看,你喜欢蚂蚁,还是蝈蝈呢?
(蝈蝈,身上的颜色是碧绿的,而且会唱歌。
小朋友都很喜欢它。
这样引导,可以提高小朋友的认识——看一个人,不仅要看外表,更要看它的思想。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蚂蚁和蝈蝈”的故事。
(把课题补充完整。
)齐读课题。
二、范读课文。
(低年级要十分重视范读。
初读课文,最好不要让小朋友自由读,因为自由读,只会是齐读。
三、教学生字。
1.教学6个生字。
出示“粮食”。
小朋友知道的粮食有哪些呢?
教学“粮”字。
出示“汗”。
人们在什么时候身上会出汗呢?
教学“汗”字。
什么时候人们会是“满头大汗”?
出示“自由自在”。
教学词语的意思。
什么时候我们觉得自由自在的,很高兴?
指导读准“由”字。
出示“冬”。
指导读准字音,“冬”,就是冬天的“冬”。
课文中还有一个词语叫“过冬”,小朋友知道它的意思吗?
出示“呼”。
老师做呼气的动作,问:
老师在干什么?
(呼气)气从口里出来,所以“呼”是口字旁。
冬天,我们听到北风——“呼呼”地吹。
这里的“呼呼”是表示一种声音。
出示“洞”。
洞,就是山洞的“洞”,水洞的“洞”。
课文中间讲,冬天了,谁住在洞里?
出示“冷”。
冬天,北风吹到人的身上,我们感觉怎么样?
教学“又冷又饿”。
2.教学6个认读的字。
出示:
乘凉刮风躺装。
并进行教学。
(生字教学,分两部分进行,突出重点。
在教学要求学会的6个生字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精神。
3.复习巩固。
(1)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
(3)打乱顺序读。
(注意当堂巩固识字的做法很好。
四、朗读课文。
1.自己把课文读一读,这一次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把句子读正确、通顺。
2.指名分段读,师生评议。
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自己读得好,就自我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其余学生认真听,听他们字音、句子是否正确、通顺,声音是否洪亮。
3.听课文录音朗读。
⒋齐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由”、“冬”。
注意的“冬”的第二笔。
2.指导书写“汗”、“粮”。
注意左右结构。
3.学生描红。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书写姿势。
(写字指导的安排很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在低年级,作业力争在课堂上完成,是对的。
五、.总结。
《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锄禾》的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懂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全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每个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
一幅彩色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
很多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了,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
《锄禾》
二、指名朗读课文。
同学们认真看书,然后在书上划出生字来,指名读生字。
三、讲读课文:
(一)板书: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1.讲解字意:
锄:
给禾苗锄草松土,是在劳动,指动作。
禾:
指禾苗或庄稼。
日:
太阳。
当:
正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午:
中午。
2.请同学们讲解上述字的意思。
3.说说前半句话的意思:
(参考:
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松土。
4.理解字意:
滴:
滴到的意思。
5.说说后半句诗的意思。
汗水滴到禾苗下边的土里。
(二)看图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中午,太阳高高悬挂在空中,农民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擦汗,在田间给禾苗锄草松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三)板书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1.理解字意:
盘:
盘子
餐:
饭食
皆:
都的意思
2.第2句诗的意思:
(提示:
可以让同学自己来说。
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四)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指名2~3人)
(五)指名背诵全诗。
四、小结: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艰辛的同情。
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指名3~5人。
二、学习生字:
(一)辅导学习:
dāng当
1.分析字形、上边“当”,下边“彐”。
2.组词:
当中、当时。
3.指导书写:
pá
n盘
1.分析字形:
上下结构,上边“舟”,下边“皿”
盘子一盘菜
(二)自学生字:
wǔ午 hà
n汗 lì
粒 xí
n辛 kǔ苦
要求:
分析字形结构并组出词语来,然后自己在田格里各写一个。
(三)读词语
当中 当时 中午 下午 汗水 盘子 米粒 辛苦
苦瓜 饭粒 汗珠 一粒米
(四)组词练习:
汗( ) 午( ) 粒( ) 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中高 年级 语文 课外阅读 现状 指导 策略 一年级 语文教案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