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189569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95KB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可以事先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对孔子有初步的认识;
教师准备PPT课件和板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学习“兼、仆、纳、丘、毫、授、佩”七个生字,能正确理解积累“远近闻名”“学问渊博”“学无止境”“风尘仆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六个词语。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想象及补充材料的学习,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体会孔子谦虚好学、求知若渴的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谈话:
师:
孩子们好!
第一次见面,个个坐得这么端正,又用这么甜美的声音跟我打招呼,我很高兴。
给你们送上一份大礼,猜猜里面会是什么?
生猜。
师:
列宁说过“书籍是最大的力量”,今天我要把这最大的力量送给我们三()班的孩子们。
拿出《论语》。
知道《论语》这本书记录了谁的言行吗?
预设1:
知道——大家不错啊,都知道《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一本书。
预设2:
不知道——看来大家今天是和这本书第一次见面,没关系,让我来告诉你们,这本《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论的一本书。
板贴孔子画像,他就是孔子(板书),注意“子”在这里念第三声,“子”是古代对有学问的男人的尊称,一起尊敬地来叫叫孔子。
关于孔子,你们知道些什么?
相信资料袋中的知识会让你收获不少。
自由地读一读。
(出示资料袋)
读完资料袋,你一定对孔子有了更多的了解,谁愿意来说说?
评价:
你看得很真仔细,了解得真多。
你能从这一大段文字中读出主要的内容,很了不起。
当学生说到每到孔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时渗透:
是啊,孔子很受后人广泛的尊敬,每年9月28日是孔子的生日,每年这一天,全国甚至世界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祭孔仪式,今年的9月28日呀,是孔子2563岁的诞辰日!
为纪念孔子诞辰两千五百六十三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密山儒家学会将在9月28日举办“孔子诞辰纪念”活动。
准备好上课了吗?
上课。
一、揭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补全课题)拜字很容易写错,可以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左边的第一笔是撇,右边有四横。
2、一起读课题,注意不要拖长音。
二、初读课文、正音感知:
1、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得更准,句子读得更通。
读完后,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自由读吧!
(生读师巡视)
2、读词正音:
看大家一遍又一遍认真地读着课文,相信这些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了(出示词语)
我会读:
孔丘仲尼老聃
曲阜洛阳
远近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
随时请教不离左右知识渊博毫无保留
(1)孔丘仲尼老聃
谁领大家读第一行?
(指生领读正音)全对了,真能干,发现什么?
随机:
对,孔丘、仲尼、老聃都是人名。
孔丘就是——(孔子),对,孔子名丘,叫孔丘(板贴:
孔丘);
仲尼是谁?
——(孔子),也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板贴:
仲尼);
古人有名,有字,称呼自己用名,别人称呼自己用字,都是为了表示谦虚和礼貌。
称呼起来,很有讲究,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可要注意。
来,现在让我们带着崇敬尊称一下——(齐称:
孔子)真好,第三声没有忘记。
孔丘仲尼
那“老聃”呢?
对,就是大思想家老子(板贴老子画像、老子、老聃),也来尊称一声——(老子),老聃。
(2)曲阜洛阳
第二行,谁来?
这个“曲”字是多音字,念第一声,再来读读。
这是两个地名,在中国地图上,这儿就是山东曲阜,这儿是河南洛阳。
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洛阳是老子的故乡。
(3)远近闻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
随时请教不离左右毫无保留知识渊博
第三行和第四行,能读吗?
自己先读一读,(指生领读正音)
渊博:
学识深而且广,那知识渊博就是指?
发现什么?
(四字词语)读课文时,我们要关注这些词,并注意积累在心。
3、感知:
课文讲了孔子的什么事情?
你能结合课题来概括,真能干!
你把刚学的词语“”运用了,一学就会呀
你读了一遍课文就能把课文的具体事情给讲下来了,老师为你骄傲。
你能把主要内容给概括出来了,我真喜欢你。
(你真厉害,还说出了拜师的原因。
)(板:
→)
孔子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离开家乡曲阜,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我们其他同学也可以和同桌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果学生有困难就出示孔子(什么时候)(为什么)拜(谁为)师。
我们通过拓展课题的方法将文章主要内容说得完整而有条理,这个方法不错,以后我们可以尝试着使用。
4、理清文章顺序:
课文就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那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请你再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在写什么,想完后,看着大屏幕来作出选择。
课件出示:
结合课文内容,想想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请选择:
(1)
为什么拜——怎么拜——结果
(2)
结果——为什么拜——怎么样
想好了吗?
请选择。
你们都认为课文是按照为什么拜,怎么拜,结果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的是吗?
好,那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答案对还是不对?
三、精读课文。
(一)感悟孔子的谦虚好学。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1、请其他同学边听想第一自然段在写什么?
抽生读。
你读得不错,那谁能来告诉我们第一自然段主要在说什么吗?
(师引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
正是告诉我们孔子拜师的原因,你是从这段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你读给大家听听。
(他总觉……老子为师)抽生1后课件出示句子:
他总觉得自己……老子为师。
我听出来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谁也愿意再读读,告诉我们老子拜师的原因?
抽生2
(读得不好,谁能更清楚地告诉大家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边说边板书:
不够渊博)是啊,他觉得自己的知识(一起说)——生接:
不够渊博
我很想知道当时孔子的知识到底渊博不渊博呢?
请你再细细读读这段话,谁来告诉我?
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
生答,师评:
我发现咱们班的孩子真会学习。
那这句话在告诉我们什么?
谁再读读。
我听出来了,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你知道什么是远近闻名吗?
远近闻名,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表达这个意思?
(闻名中外名扬天下声明远播)你看,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换词法来理解词语。
(板书:
换词法)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我这里有一段资料请你们读读,相信你们对年轻时的孔子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补充资料:
20岁时候,孔子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大家称赞为博学好礼。
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曲阜城开创学堂,有很多弟子都来拜他为师,甚至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和秦国的国君齐景公都经常向他请教。
生读。
读了资料,你知道了是什么?
还知道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
那你是不是更能理解这句话了,再读一读。
(确实是带着你们的理解读的)
师小结:
虽然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远近闻名了,可他还是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从中你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谦虚好学的孔子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所以他想拜老子为师。
太好了,你们都明白孔子为什么要拜师了。
那就让我们与孔子一起走上他的拜师之路吧!
(二)感悟孔子的求知若渴,不畏艰辛:
1、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路上怎么样?
谁找到了这一路上怎么样读给大家听听。
抽生1:
你们找得和他一样吗?
那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好了,孩子们吗,能试着填一填吗?
课件出示:
曲阜和洛阳相距(),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到了洛阳。
抽生填。
真棒,括号里的词都填对了,读读括号里的词,你们从这几个变红的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3、引导感悟,充分朗读:
(1)感悟“上千里、几个月、走”。
是呀,上千里该有多远啊!
(上的意思选择)相当于从我们这里到宁波要十几趟的距离呢,谁来读读这个“相距上千里”?
师评:
多么遥远啊。
谁再读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当时的年代,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没有摩托车,连小小的自行车也没有啊!
孔子就靠两只脚——走啊走!
他走了一天又一天,走了一星期——(又一星期),走了一个月——(又一个月),他足足走了——(几个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踏上这遥遥的拜师路,靠着两条腿一步一步地走着,足足走了几个月呀!
这是何等的艰辛啊现在你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了。
(师:
终于走到了洛阳多么艰辛,多么不容易啊)
还有什么感受?
(2)感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这里的“餐”就是吃饭,“宿”就是睡觉,“风餐露宿”就是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是啊,孔子饿了就在野外吃饭,就在路上随便吃一点,困了就在路上歇一歇。
这就是风餐露宿。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解释“日夜兼程”吗?
孔子为了抓紧时间赶路,一天要赶两天的路程,连晚上休息的时间都很少,这就是日夜兼程。
像这样逐个理解词语中的单字,进而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词语的办法。
(板贴:
逐字解释法)
是的,在这遥遥的拜师路上,孔子吃在风雨之中,烈日之下;
睡在月亮之中,露天之下。
脑海里出现这样的画面,一起读——(生齐读)
(3)读说结合,感悟“求知若渴,不畏艰辛”。
是呀,多么得不容易呀,他这样走着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整(几个月),师引读:
孔子一路走来,遭遇了很多困难,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踏上了这茫茫拜师之路,师:
(音乐)孔子走啊走,走过一条条崎岖的小路实在累了,靠在树旁喘口气继续前行,他翻过一座座高山,实在困了,在山脚下打一个盹立即起身,他渡过一条条溪流,实在渴了,捧起溪水喝上两口,仍然前行。
两腿走得酸疼了,脚底也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不知走破了多少双鞋子,不知走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白天,他在步履匆匆地赶路,饿了边走边啃干粮。
此时,当年那个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以拜师求学的孔子仿佛渐渐浮现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把孔子的这份辛苦描述得更加形象吧!
选择一句你最想说的说一说。
白天--------------饿了---------------------------------
烈日当空的中午--------------------------困了--------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晚--------------累了------
(此时,他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但是为了早日到洛阳,他继续迈着沉重的双腿。
(中午的太阳把孔子烤得大汗淋淋,他累得口干舌燥,但是为了早日拜师学习,他挥挥汗,一刻不停。
(孤独可怕的黑夜来临了,耳边传来豺狼虎豹的吼叫声,疲劳也让他累得睁不开眼睛,但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他摸着黑一脚一脚前进。
此时此刻,相信你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了?
女生来读,男生来读。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究竟是为什么呀?
是的,孔子不怕路途遥远,不畏路途艰辛,为的就是早一些到洛阳,早一些见老子!
这是拜师心切,求知若渴呀!
(三)读对话,感悟学无止境。
1、师:
孔子从曲阜道洛阳走了上千里,凭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几个月后终于来到了洛阳,此时,他的衣服可能他的鞋子可能
他的头发也,脸上
像这样疲劳的样子用文中一个词语就是(风尘仆仆)。
你看通过想象画面我们也读懂了风尘仆仆的意思,你又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想象画面法)
2、(出示插图)好学的孔子终于来到了洛阳,你能看懂图中所画的内容吗?
生:
孔子来到洛阳向老子行礼拜师。
拜是古代的一种礼节,不同的场合拜的方式也不同,在这样的场合,要把左手放在右手的外侧,身体前倾,头略低于手。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呀,孔子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赶来,此时此刻他看见洛阳城外,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迎候着他,这就是他尊敬的老师呀,孔子深深地一拜。
(引导学生做拜的动作)
在这一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觉孔子拜师的心意很真挚,他很想拜老子为师,他是个很懂礼貌的人,他很尊敬老子,并想跟他好好地学习。
孩子们,就将你们感受到的这些融入到课文的朗读之中吧!
请你轻轻地坐下,同桌读读老子与孔子的这段对话,把当时两位圣人见面的情景再现。
学生自由练习,然后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直接读人物语言。
你是——(学生拖长音,读出疑问的语气。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因为他(老子)不知道孔子是谁,所以老子是问“你是——”
小结:
会读书的同学,能读出标点符号所包含的意思。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
3、理解“学无止境”:
孩子,你说得多好呀!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出示句子)。
1)“止境”是什么意思?
预习的时候,查过字典吗?
(出示:
止境:
边际)
2)“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因为孔子觉得学无止境,所以在他三十岁的时候,虽然已经是远近闻名老师了,但是对自己还不满足,会不远千里拜老子为师,学习更多的知识。
我们生活中见过这样的人吗?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学无止境。
四、积累佳句,拓展阅读。
1、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孔子谦虚好学,求知若渴、谦逊有礼的品质。
其实,孔子的一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精神财富,单单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变成了一部书叫《论语》,对后世影响很大。
今天我把这本书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好好地读一读。
出示论语名句读一读: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你还知道孔子拜师的其他故事吗?
老师搜集了两个孔子拜师的故事,课后大家可以一起交流交流。
(1)孔子拜项橐(tuó
)为师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昔仲尼,师。
”“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而“项橐”是燕国一少年。
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
“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
”孔子笑着说:
“请讲。
”项橐朝孔子拱拱手问:
“什么水没有鱼?
什么火没有烟?
什么树没有叶?
什么花没有枝?
”孔子听后说:
“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
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
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
没有枝也难于开花。
”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
“不对。
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孔子叹道:
“后生可畏啊!
老夫愿拜你为师。
”
(2)孔子跟师襄子学琴
师襄是与孔子同时代鲁国著名的乐官。
古代乐官一般叫师,后来担当这一职务的人就把师作为自己的姓,冠于名之前。
如师襄,又称师襄子,加子表示尊重。
孔子年轻时曾跟师襄学琴。
师襄教了他一首曲子后,他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手法从生疏渐至熟练。
过了十天,师襄子对他说:
“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很不错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说:
“曲调是学会了,可是奏曲的技巧还尚未学好。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认为孔子的手法已经很熟练,乐曲也弹奏得更和谐悦耳了,就说:
“你已经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说:
“我虽然掌握了弹奏技巧,可还没有能够全部领会这首曲子的志趣神韵呢。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被他精妙的弹奏迷住了。
一曲终了,师襄子长长吁了一口气说:
“你已经领会了这首曲子的志趣神韵,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还是说:
“我虽然弹得有点像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请师襄子来听琴。
一曲既罢,孔子若有所思地说:
“我知道作曲者是怎样一个人了。
此人身躯魁梧,脸庞黝黑,双眸炯炯,仰首望天,一心要感化四方。
莫非这曲子是周文王所作?
我想除了他,别人是作不出这样好的曲子来的!
师襄子既惊讶又敬佩,身不由己的躬身相拜说:
“你说得很对!
我的老师曾告诉我,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
你百学不厌,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孔子急忙回礼,说:
“我现在可以学弹新曲了!
3、小结:
孩子们,是孔子让我们知道“学无止境”!
你们在不断学习,老师也在不断学习,今天在场的所有人也在相互学习,可见学习是没有尽头的,让我们齐读“学无止境”下节课,你们的语文老师讲带领你们继续去感悟孔子拜师的结果以及老子的品行。
下课!
孩子们,学无止境,祝大家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再见!
第二课时
1、演一演孔子拜师的经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结果,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感悟老子的品行。
一、演一演孔子拜师的经过。
二、感悟老子的品行。
1、感悟老子的谦逊有礼:
对话中的一对近义词“迎候”和“等候”的理解。
2、感悟老子的诲人不倦:
老子是怎么教孔子的?
三、总结:
孔子和老子,一个谦虚好学,一个诲人不倦,这是怎样的一种学者风范啊!
有人想写一副对联来赞美这一对师徒,请你们用文中的四字词语把对联补充完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子拜师 人教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孔子 拜师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