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道题一天只能做出一道的高智商题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
- 文档编号:17186778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0.16KB
11道题一天只能做出一道的高智商题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
《11道题一天只能做出一道的高智商题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道题一天只能做出一道的高智商题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道题一天只能做出一道的高智商题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电子与通信工程
(专业代码:
085208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一)专业简介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本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是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工程领域。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主要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主,即利用信息理论、通信理论、传输与交换理论及信号处理理论研究信号检测、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与应用、通信与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等工程科学与技术问题。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领域以通信技术为核心,以电子信息和通信应用为背景,研究光通信、无线通信、网络通信、网络安全等技术,以培养我国通信产业急需的高级工程人才为目标。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为:
1.全光网技术及新型光纤和光器件技术
结合网络技术高速率、大容量、高安全性等需求,开展基于光路交换的信息安全的超大容量超高速全光网技术,以及面向全光网的光纤及光器件技术研究。
主要包括全光网络关键技术、全光逻辑器件技术及信号处理技术、新型特种光纤技术、光通信器件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等。
2.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结合物联网发展及其在交通控制、公共安全、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开展光纤传感网络及功能器件的研究及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光纤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控制的应用、高精度光纤陀螺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重点目标光纤预警系统、重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及其健康监测、新型光纤传感技术在国家电网信息化中的研究与实用化等。
3.信息网络关键技术
结合信息网络智慧化、移动化、社会化、虚拟化、泛在化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基于信息网络理论,开展信息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主要包括网络体系结构、路由与交换、移动互联网络、传感器网络、物联网、计算机网与信息系统、网络应用与网络行为、网络服务质量、网络测量与建模、云计算、协作信息网络、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处理与知识发现等技术。
4.无线通信与专用移动通信
结合铁路和轨道交通应用需求,开展适应高速轨道交通的无线通信及宽带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包括陆地高速移动无线通信、宽带无线接入、频谱资源管理、LTE-R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等技术。
5.宽带移动通信及关键技术
结合公共移动通信应用需求,开展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主要包括宽带无线通信、通信信号处理、软件无线电与认知无线电、多媒体信息处理、无线传感网络、超高速移动宽带无线接入、基于认知的动态频谱资源共享等技术。
6.网络攻防与网络安全技术
结合信息网络安全性的应用需求,开展信息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协议、网络安全测试与认证、可信计算和可信网络、物联网安全、互联网络舆论分析、社会(社交)网络服务与分析等技术。
7.无线通信中的电磁波新技术
结合无线通信应用的发展,开展电磁场与电磁波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主要包括天线新技术、受限空间高效电波覆盖技术、射频链路技术、抗射频干扰等技术。
二、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与现代技术手段,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三、培养方式及学制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全日制培养方式。
基础学制2年。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研究生导师在与研究生本人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应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论文撰写及工程实践训练等环节的要求和进度做出安排。
导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研究生的学习、工程实践及论文进展情况,解决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一般应在校内0.5学年内完成。
专业实践一般应在现场或实习单位进行,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
研究生导师和企业导师应联合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工程实践训练,确保工程实践的质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
课程设置应包含政治理论、外语、数学和专业课。
各领域可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分,以达到工程硕士学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最低应修满32学分,其中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等)7学分;基础理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2学分;专业技术类课程、选修及其他课程12学分;实践环节9学分;论文环节2学分;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五、科学研究及实践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工程实践训练环节可以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参加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科研项目,也可以到联合培养单位或实习单位进行主题明确、内容明确、计划明确的系统化实践训练。
对校内实践的学生实行单导师制。
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
对校外实践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有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的主要责任,主要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企业导师主要指导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
完成实践环节后,由实习单位出具学生的实习情况鉴定,学生需撰写和提交专业实践报告。
专业实践报告主要介绍在实践环节中的实际工作(技术开发、产品调试、市场调研、技术支持等)情况和工作总结。
学院组织专家对学生的实习鉴定和专业实践报告进行审阅并给出实习成绩评定,不通过者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六、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新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1.学位论文开题
开题报告作为论文工作的起点,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相关工作综述、本人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
考核小组对开题报告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考核并给出评价。
开题报告考核合格方可继续开展论文的研究工作。
论文开题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
2.学位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应体现本专业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及充足的工作量。
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能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包括应用研究类、产品研发类、工程设计类、工程/项目管理类和调研报告类等五种形式。
3.学位论文评审
(1)论文评审应审核:
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
4.论文答辩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学位论文应由2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专家评阅,通过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3名(及以上)具有同行业高级技术职称专家组成。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课程设置附表与其他要求
1.其他有关要求按照《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学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2.课程设置附表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考核方式
备注
秋
春
公共课
210093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
√
考试
7.0
21009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
√
考试
22001351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外语
32
2.0
√
考试
25999301
信息检索
16
1.0
√
考试
25009310
知识产权
16
1.0
√
考试
基础课
21008300
随机过程I
32
2.0
√
考试
≥2.0
21008302
数值分析I
32
2.0
√
考试
专业课
22001333
通信网理论基础
32
2.0
√
考试
≥12.0
22001325
计算机网络体系与协议
32
2.0
√
考试
22001368
数字通信理论
32
2.0
√
考试
22001311
电磁场理论
32
2.0
√
考试
22001317
光波导理论
32
2.0
√
考试
22001318
光电子器件理论与技术
32
2.0
√
考试
22001309
电波传播原理与应用
32
2.0
√
考试
24001370
光接入网技术
32
2.0
√
考试
22001388
电磁兼容测量技术
32
2.0
√
考试
22001372
无线通信新技术
32
2.0
√
考试
24001371
移动自组织网络
32
2.0
√
考试
22001356
高等路由原理与技术
32
2.0
√
考试
22001397
大数据存储与处理
32
2.0
√
考试
22001389
近世代数与编码技术
32
2.0
√
考试
选修课
跨学科课程
补修课程
导师指定
附注
实践环节
23001313
工程实践训练
9.0
附注
9.0
论文环节
前沿讲座
4次
1.0
附注
2.0
开题报告
1.0
附注:
1.对前沿讲座选听的要求:
听取前沿讲座报告不少于4次,包括学校、学院以及系里聘请的校内外专家的各种学术讲座;
2.工程实践训练须在答辩前完成,完成工程实践训练考核报告;
3.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以当年开课目录为准;
4.对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应补修由导师指定的若干门专业主干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5.补修课程:
导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科研方向的需要指定应修课程,可以为本学科或其他学科的课程。
集成电路工程
(专业代码:
085209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一)专业简介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本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北京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主要以集成电路设计为主,即利用现代CMOS集成电路工艺及器件参数,利用先进的集成电路EDA仿真和设计工具,按照标准的集成电路设计流程,设计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芯片。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领域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等的应用为背景,研究现代SOC系统集成、模拟和数字及RFCMOS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培养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的高级工程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为:
1.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该方向以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为主,研究模拟集成电路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并针对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特点及应用背景,重点研究高性能CMOS模拟运放、高速比较器、带隙基准源、PLL等关键电路模块的理论与设计方法。
2.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该方向以现代SOC系统集成芯片设计方法学为主要研究内容,涉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数字软硬IP核设计、嵌入式系统及研发等内容;同时,针对集成电路工艺及技术的迅速发展,系统集成芯片验证与测试、信号完整性以及功耗管理也是该方向的重要研究内容。
3.数模混合及RFCMOS集成电路设计
该方向主要以高速低功耗数模转换芯片(ADC和DAC)和RFCMOS芯片的理论与设计方法为研究内容,研究数模转换电路及RFCMOS电路基本结构与原理、关键电路模块设计与系统仿真等内容。
4.MEMS及集成电路工艺及器件
该方向主要针对现代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研究基于MEMS的高性能传感器和微机电系统,以及新型半导体器件及工艺。
二、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与现代技术手段,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三、培养方式及学制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全日制培养方式。
基础学制2年。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研究生导师在与研究生本人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应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论文撰写及工程实践训练等环节的要求和进度做出安排。
导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研究生的学习、工程实践及论文进展情况,解决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一般应在校内0.5学年内完成。
专业实践一般应在现场或实习单位进行,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
研究生导师和企业导师应联合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工程实践训练,确保工程实践的质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
课程设置应包含政治理论、外语、数学和专业课。
各领域可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分,以达到工程硕士学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最低应修满32学分,其中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等)7学分;基础理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2学分;专业技术类课程、选修及其他课程12学分;实践环节9学分;论文环节2学分;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五、科学研究与实践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工程实践训练环节可以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参加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科研项目,也可以到联合培养单位或实习单位进行主题明确、内容明确、计划明确的系统化实践训练。
对校内实践的学生实行单导师制。
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
对校外实践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有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的主要责任,主要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企业导师主要指导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
完成实践环节后,由实习单位出具学生的实习情况鉴定,学生需撰写和提交专业实践报告。
专业实践报告主要介绍在实践环节中的实际工作(技术开发、产品调试、市场调研、技术支持等)情况和工作总结。
学院组织专家对学生的实习鉴定和专业实践报告进行审阅并给出实习成绩评定,不通过者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六、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论文的内容可以是:
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1.学位论文开题
开题报告作为论文工作的起点,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相关工作综述、本人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
考核小组对开题报告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考核并给出评价。
开题报告考核合格方可继续开展论文的研究工作。
论文开题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
2.学位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应体现本专业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及充足的工作量。
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能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学位论文评审
(1)论文评审应审核:
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
4.论文答辩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学位论文应由2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专家评阅,通过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3名(及以上)具有同行业高级技术职称专家组成。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课程设置附表与其他要求
1.其他有关要求按照《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学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2.课程设置附表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考核方式
备注
秋
春
公共课
210093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
√
考试
7.0
21009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
√
考试
22001379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外语
32
2.0
√
考试
25999301
信息检索
16
1.0
√
考试
25009310
知识产权
16
1.0
√
考试
基础课
21008303
矩阵分析Ⅰ
32
2.0
√
考试
≥2.0
21008302
数值分析I
32
2.0
√
考试
专业课
22001357
高等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32
2.0
√
考试
≥12.0
22001359
高等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32
2.0
√
考试
22001373
现代半导体器件与工艺
32
2.0
√
考试
22001367
数字逻辑综合与测试
32
2.0
√
考试
24001307
VLSI物理设计
32
2.0
√
考试
选修课
跨学科课程
补修课程
导师指定
附注
实践环节
23001313
工程实践训练
9.0
附注
9.0
论文环节
前沿讲座
4次
1.0
附注
2.0
开题报告
1.0
附注:
1.对前沿讲座选听的要求:
听取前沿讲座报告不少于4次,包括学校、学院以及系里聘请的校内外专家的各种学术讲座;
2.工程实践训练须在答辩前完成,完成工程实践训练考核报告;
3.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以当年开课目录为准;
4.对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应补修由导师指定的若干门专业主干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5.补修课程:
导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科研方向的需要指定应修课程,可以为本学科或其他学科的课程。
控制工程
(专业代码:
085210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一、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
(一)专业简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领域的控制工程专业,是以轨道交通自动化控制为核心,研究在确保载运工具(以陆路交通为主)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高速、重载、高密度运行的方法技术,是控制、通信、计算机、微电子及信息等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交叉集成应用。
控制工程专业拥有“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研究中心”、“运输自动化与通信”铁道部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电磁兼容”国家认证认可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和一批运输自动化、控制及通信领域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条件和研究环境。
(二)研究方向
控制工程专业围绕国家轨道交通产业和行业重大需求,形成了控制理论及应用、智能控制理论与智能工程、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轨道交通节能优化控制、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交通智能控制技术、交通系统建模仿真测试与控制技术及轨道交通系统电磁兼容技术等轨道交通特色及优势研究方向。
各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以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特点,重点研究数据驱动控制方法及技术、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等技术。
研究内容包括数据驱动控制理论、学习与适应控制理论、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理论、智能交通理论等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智能控制理论与智能工程
以智能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特点,重点研究神经元网络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多智能体技术、网络控制技术、协调控制,自适应容错控制技术、信息融合、专家系统等。
研究内容包括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理论、基于知识的专家控制、学习控制和自学习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从微观角度)、模糊逻辑控制、混沌控制理论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3.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
以交通工程理论及自动化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通信、计算机、控制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重点研究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系统的控制技术、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保证轨道交通安全、节能及高效。
研究内容包括轨道交通的控制方法及技术、轨道交通自动化调度指挥系统设计及实现技术、轨道交通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设计及实现技术等。
4.轨道交通节能优化控制
以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轨道交通节能需求及系统特点,研究现代轨道交通复杂对象及多目标的节能优化控制方法及技术,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
研究内容包括列车节能优化技术及基于知识的专家控制技术等。
5.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
结合最新的信息感知特征提取技术、故障模式识别及分类决策技术,研究适用于交通控制系统设备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信息状态智能感知及处理技术,实现系统信息的智能感知、识别、传输、处理、决策和控制等一体化过程,提高感知及处理水平,增加系统安全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一天 只能 做出 一道 智商 北京 交通大学 电子 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