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一语文下学期最新试题过关滚动单元卷人教版必修3原卷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182551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93.25KB
新高考高一语文下学期最新试题过关滚动单元卷人教版必修3原卷版Word格式.docx
《新高考高一语文下学期最新试题过关滚动单元卷人教版必修3原卷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高一语文下学期最新试题过关滚动单元卷人教版必修3原卷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描重在借形传神,以“眉目”传情达意。
“眉”以“似蹙非蹙”状之,见出其多愁善感;
“目”以“似喜非喜”状之,写出她敏感多疑。
而“态”“娇”“闲静”“弱”“病”等词语,意在突出其气质的独特性。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强调其聪明颖悟及病态之美。
宝玉眼中的这段描写又与前面众人眼中的黛玉形象——“举止言谈不俗”“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相互映衬,相互印证。
凡此可见,“出场定型”的写人方法是颇为允当的,它可以在人物亮相的瞬间一下子使其形象鲜明起来,给读者一个明确深刻的总体印象,使读者容易把握。
同时,也为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楼梦》中的“出场定型”是曹雪芹在集前人之大成基础上的新创造。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曹操等均是“出场定型”,如曹操的奸雄性格在作者五十七个字的概述中“出场定型”,并且以许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定下其一生的性格特征。
在以后一系列反复强化的情节中,作品始终围绕其“奸”“雄”这两个层面,不断强化其性格特征。
《水浒传》的中心人物宋江形象的塑造,也是“出场定型”。
但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所定之“型”——人物的思想性格还显得单薄,而《红楼梦》所定之“型”,其内涵则丰富得多,已深入到人物的感觉、知觉、意志、情感等层面,而这些内容显然是人物形象塑造当中更细密、更隐微、更个性化的东西。
(选自《论<
红楼梦>
的人物出场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出场定型”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出场定型”是小说中用来描写人物的一种方法,其好处是能使读者对人物有一个整体印象。
B.小说中,人物一出场,作者就总体描绘其肖像特征,概括其思想性格,这种方法就是“出场定型”。
C.“出场定型”能够使小说中的人物在亮相的瞬间形象鲜明,它主要包括“由形到神”和“由神到形”两种手法。
D.“出场定型”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都得到了使用,如对曹操、宋江、贾宝玉等人的描写。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中的人物,曹雪芹都采取了“出场定型”的方法,如贾宝玉,作者从服饰、容貌、内心之情等多个方面为其“定型”。
B.对林黛玉的出场描写,作者先用“细看形容,与众各别”概括林黛玉给人们的整体感觉,然后从“貌”“神”“心”进行细描。
C.“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定下了曹操一生的性格特征,在随后的情节发展中,曹操“奸”“雄”的性格特征不断得到强化。
D.和《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对人物的定型相比较,《红楼梦》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更细密、更隐微、更个性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红楼梦》第三回中,作者描写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出场,分别从对方眼中写出,这样安排正是作者别出心裁之处。
B.曹雪芹塑造人物善于以形写神,如对林黛玉“眉”“目”的描写就写出了她多愁善感、敏感多疑、聪明颖悟的“神”。
C.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的人物“出场定型”法,可谓既集前人之大成,又有自己个性化的创造。
D.运用“出场定型”法描写人物的小说,其人物形象更容易被读者把握,这一点已经被曹雪芹等人证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善心
①小区院里有几只流浪猫。
到底几只是不确定的。
因为,五分钟之前,在草坪里见到一只灰黑相间的狸猫,五分钟之后,在楼头便利店的外置货架上又看到一模一样的一只蜷在那儿假寐,你不知道是刚才的那只漂移过来了,还是它的同胞兄弟。
这都是可能的。
但是,涛子一家三口搬走之后,邻居们很快就搞清楚了,一共五只。
它们的关系有点复杂,院里人现在也没有真正看透,不过,数量是明晰的。
②涛子一家搬走时正值初冬,不会是他——第三次中风的半残人,估计是他老婆或者儿子,把一扇窗户打开,在纱窗上剪出一个小方口——方口的最上边没有剪,就像一个小方门帘。
五只流浪猫竟然明白那是专门给它们预留的绿色通道,当天就迁进新居了。
③猫们进进出出。
有时候,只有一个小脸儿躲在纱窗后面,端庄威仪,就是一只小脸老虎嘛!
有时候,“呼咙呼咙”从窗台上滚下来两只,打得难解难分。
另外一只猫蹲坐在窗下自行车旁淡然地看了一眼身边激战正酣的一对儿,又冷静地转移了视线。
屋里毫不相干的那只却突然冲了出来,直接坠到窗下加入了战斗。
而窗对面墙根儿一辆落着积雪的电动三轮车下面,一只猫爬了出来,拖着长尾巴慢腾腾横过便道,一副吃饱喝足的慵懒样子,却瞬间起动,一溜烟儿完成跑、跳、抓、爬、钻的动作,回屋里去了。
邻居就是通过这样的观察,知道这是个五口之家的。
④涛子一家三口搬走之后已经一年多了吧,无论大雪咆天,还是春雨绵绵,这个房子的主人一直都是五只猫。
涛子被送走之后再没回来过,老婆儿子也不见了踪影。
这五只猫,从外观上能看出它们一两处绝然不同的地方,和少许显性的因果关系。
其中三只大猫:
一只纯白色,至少给它洗个热水澡之后一定是只雪白的美猫;
一只灰黑均匀相间的大狸猫;
一只大块黄白色杂糅的。
两只半大猫,看起来身长和三只大猫没有差别,但显然没有三只大猫强壮,而且似乎面嫩,像是缺点儿见识——没有证据,就是一种感觉罢了。
两只中有一只仿佛是大狸猫翻拍过来的,一只却是白黄黑三色,但主体是白色的,黑和黄两色小块而不规则甚至又重叠地穿插其中。
让人揣测,也许有一只猫离开了……
⑤但是,邻居们并未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下功夫。
有人主动承袭了涛子老婆没搬走时的做法,在窗台上搁一只小吃碟,里面总有食物。
猫们的日子过得挺好的。
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一位平素和涛子相交极深的老邻居去一个叫“颐年园”福利中心的地方看望涛子。
那一天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不光是小孩,不少大人也出来放鞭炮了,地动山摇了一天,空气里弥漫的快乐都是火药味道的。
老邻居从“颐年园”回家,低头看着一地的雪红雪白,竟然一路没有抬头。
及至家门口,一抬头猛然看见昔日涛子家的窗台上摆着好几只小吃碟,里面的嚼果比照往日更是丰盛。
老邻居目瞪口呆,眼泪差点掉下来了。
他站在那儿看了半天,自言自语:
好心人真多呀!
我倒要问你们一句,该管的你们管没有呢?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涛子家人搬走后,邻居们对待流浪猫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们不再只是关注流浪猫的数量问题,而是主动承担起照顾流浪猫的责任。
B.“五只流浪猫竟然明白那是专门给它们预留的绿色通道”暗示流浪猫一直接受涛子家人的照顾,这进一步体现了涛子家人的善心。
C.涛子一家为何搬家,去了哪里,为何涛子没有再回来,涛子的老婆孩子为何不见踪影,小说完全没有交代,这使故事充满悬念。
D.小说采用了对比手法来表现善心这一主题,在日常生活中,善心并不抽象,就是在对待流浪猫这样的小事上面也是能体现出来的。
5.小说第③段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6分)
6.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文末画线的句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17日,中国银联发布《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
这是中国银联连续第十年跟踪消费者支付习惯及风险偏好的变化情况。
手机闪付成为2017年市场份额增速最快的移动支付产品,6成受访者表示使用,较2016年增长1倍。
主要原因在于手机闪付无需解锁、只需指纹验证,更加便捷,并具有金融芯片级安全防护,获得苹果、三星等国际知名手机品牌及华为、魅族、小米、中兴等国产手机主流厂商的高度认可。
同时,使用人群结构变化更为明显,从中高端人群走向社会大众。
随着手机厂商的大力支持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手机闪付的普及程度或向扫码支付看齐。
数据显示,传统密码验证方式的使用比例较2016年下降25%;
动态验证码的使用比例连续两年下滑,2017年再次下降20%。
与此同时,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认证因安全与便捷的独有优势获得青睐。
本次被调查者中使用指纹识别万式的比例为48%,呈现出逐步替代传统密码的趋势。
(摘编自中国银联发布《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有删改)
材料二:
调查显示,5成以上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支付完成线下购买实物、信用卡还款、外卖、打车及充值缴费等日常支付。
其中,打车、叫外卖是90后、80后常用场景;
买电影票、发红包是70后常用场景,资金转账则成为60后的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外卖消费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6成,而80、90后男性群体对其增长贡献最大。
报告显示,70后、80后是网络消费主力军,其中男性月均网上消费额超过5000元的比例(23%)首次超越女性(15%)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90后收入情况虽不及其他年龄段人群,但每月网上消费金额高于5000元以上的比例(23%)却高于其他所有年龄段人群,年轻群体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具有巨大潜力。
移动支付使用场景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8年1月,有删改)
材料三:
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代际特征一览表
90后
80后
70后
60后
易受骗指数
★
★★
★★★
★★★★
受损金额
采取止损措施
报案比例
购买账户安全险
(摘编自“搜狐网”,2018年1月18日,有删改)
材料四:
90后人群在使用移动支付时,往往看中便捷性,对安全性有所忽略,如泄露注册金融账号并透露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在Wi-Fi网络下输入移动支付密码等。
70后、80后中仍有超过一半人群并未购买账户安全险,对于账户安全险的重视度不够,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被盗刷的可能性低,没有必要办理。
60后人群容易受优惠信息的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对于任何渠道有优惠的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去扫一扫。
调查显示,相比2016年,自行承担所有损失的消费者占比下降12%,其中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遭遇诈骗后,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卡片可帮助减少损失。
受访者中,拨打银行客服挂失卡片,遭遇诈骗但未蒙受损失的比例为47%,而通过第三方挂失等其他方式止损,该比例仅为30%左右。
(摘编自“搜狐网”,2018年1月18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需解锁、只需指纹验证,更加便捷,并具有金融芯片级安全防护,使手机闪付获得国内外手机生产商的高度认可,也让手机闪付从中高端人群走向社会大众。
B.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认证因安全与便捷的独有优势获得青睐,是传统密码验证方式和动态验证码的使用比例连续两年下滑的主要原因。
C.90后、80后打车、叫外卖,70后买电影票、发红包,60后资金转账,手机支付改变着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D.80后和90后这两个群体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外卖消费移动支付场景崛起迅速,比例占总消费的6成左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分析了移动支付比例迅速上升的原因,材料二概括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性别在移动支付比例上升中的贡献及原因。
B.90后收入情况虽然不及其他年龄段人群,但每月网上消费金额高于5000元以上的比例却高于其他所有年龄段人群,说明年轻群体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具有巨大潜力。
C.材料三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损失后,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段,因而,50岁以上的人群中遭骗后,追回损失可能性最小。
D.由于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遭遇诈骗后自行承担所有损失的消费者占比相比2016年有所下降。
9.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移动支付用户怎样避免遭受诈骗减少损失。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
中进士第,补集贤校书郎。
累迁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每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无留才。
三迁谏议大夫。
穆宗立,荒于游畋,内酣荡,昕曙不能朝。
郾进曰:
“十一圣①之功德,四海之大,万国之众,其治其乱,系于陛下。
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
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畜积无有。
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
”帝动容慰谢,迁给事中。
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讲学士,旋进中书舍人,谢曰:
“陛下使臣待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
臣无功,不足副厚恩。
”帝惭曰:
“朕少间当请益。
”高釴适在旁,因言:
“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天下之人不知有向儒意。
”帝重咎谢,咸赐锦、币。
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十篇,上之,以便观省。
迁礼部侍郎,出为虢州观察使。
先是,上供财乏,则夺吏奉助输,岁率八十万。
郾曰:
“吏不能赡私,安暇恤民?
吾不能独治,安得自封?
”即以府常费代之。
又诏赋粟输太仓者,岁数万石,民困于输,则又辇而致之河。
郾乃旁流为大敖②受粟,窦而注诸艚。
民悦,忘输之劳。
改鄂、岳等州观察使。
自蔡人叛,鄂、岳常苦兵,江湖盗贼显行。
郾修治铠仗,造蒙冲,驶追穷蹑,上下千里,岁中悉捕平。
又观察浙西,迁检校礼部尚书,卒于宫。
赠吏部尚书,谥曰德。
郾不藏资,有辄周给亲旧,为治其昏丧。
居家怡然,不训子弟,子弟自化。
室处痺漏,无步庑,至霖淖,则客盖而屐以就外位。
治虢以宽,经月不答一人。
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
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闻者服焉。
(节选自《新唐书·
崔郾传》)
(注释)①十一圣:
穆宗之前的十一个皇帝。
②敖:
通“廒”,储存粮食的仓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
B.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
C.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
D.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
军队住一宿也叫舍。
B.《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论语》《周易》和《春秋》六部经书。
C.礼部,古代的官署,隋唐起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学校等事宜。
D.赠,古代皇帝给已死的官吏及其亲属加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郾忠于职守,严格要求官员。
他在吏部任职,亲自考查官员,注重选拔人才;
在虢州为官,对下属官吏不赡养父母、不体恤百姓的行为给予了严厉批评。
B.崔郾为人耿直,善于劝谏皇帝。
他从祖上基业、国家安危和百姓生计的角度直谏穆宗勤于朝政,后委婉劝谏敬宗习读儒家经典,他的建议都被采纳。
C.崔郾推行善政,体恤百姓疾苦。
他在虢州修建粮仓和运粮通道,免去了百姓长途运粮之苦;
在鄂州、岳州整治军务,消除了老百姓所受的盗匪之患。
D.崔郾居室简陋,关心亲朋故友。
他的房屋低湿,又没有走廊,客人在雨天只能站在屋外;
他不积蓄钱财,经常周济亲朋好友,供他们办理婚丧大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
(2)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唐多令咏柳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逑。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注释:
①“粉堕”、“香残”都指柳絮堕枝飘残,这两句暗含林黛玉的身世。
②逑:
伴侣。
③缱绻:
缠绵,缠绵,情好而难分。
④忍淹留:
怎忍心长久漂泊在外。
14.本诗是如何借柳絮展示自我形象的?
(4分)
15.宝钗在看了这首词后说:
“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它说好了,才不落俗套。
”于是写了一首《临江仙》,其中有“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之句是把这两句和林黛玉的《唐多令》中的“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比较一下。
看两人分别了表达什么感情。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
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
, 。
(2)《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明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持否定态度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
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
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
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
另一方面,作家喟叹“”。
()——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
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
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的收益。
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C.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D.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炙手可热曲高和寡形同陌路惨淡经营
B.街谈巷议曲高和寡渐行渐远苦心经营
C.街谈巷议高山流水形同陌路惨淡经营
D.炙手可热高山流水渐行渐远苦心经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在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
可是我想说,①。
读书风气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风气,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反映。
因为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②。
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可以说充满了浮躁气。
③,走捷径、取巧的人多了。
此种情况下,培养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读书风气,尤为重要。
如果说人们往往喜欢追求时尚的话,读书也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21.阅读下列材料,请给5G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
5G为何这么热看看网友怎么说
近来,5G的热度逐步攀升。
从国家政府到企业,厂商。
从新闻媒体到大众百姓,整个社会都在热议5G这个焦点,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猫眼智客:
1G、2G、3G、4G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是在人与人的通信往来上,最早的语音通信文字简讯以及4G网络下的多媒体都只是让人连接人变得更容易,5G则是让万物互联,因为所有入网产品的连接响应速度几乎快到零延时。
再加上超高速率超大连接等优点,5G从传统的人连接人直接飞升到人连接万物,万物连接万物的水平。
老金看世界:
5G超高速,低时延以及海量介入的特性,使得5G可以去支持很多新兴科技,目前很多领域都有应用5G,如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机控制、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未来5G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It老菜鸟:
5G有着高稳健性,他支持网络分片技术,也就是5G网络可以实现基于应用的分层,让不同使用需求的应用互相稳定传输,互不干扰。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
但前不久,某大学出版社搞了一个出版物“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红楼梦》高居榜首;
榜单前10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
《百年孤独》《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赫然其中。
而同时,通俗文学作品以及通过网络阅读小说(文学)的方式则大受欢迎。
是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落后于通俗文学了,还是旧的阅读方式过时了?
抑或是……?
对此,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你据此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 考高一 语文 下学 最新 试题 过关 滚动 单元 卷人教版 必修 原卷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