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实施细则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156569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90.55KB
Xxxx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实施细则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Xxxx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实施细则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实施细则模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竣工日期
2010.9.17
工期天数
902
C座
2008.5.30
2010.12.3
918
质量等级
合格
工程造价
37822(万元)
承包方式
固定总价
工程项目一览表
单位工程
名称
建筑面积(㎡)
结构
类型
层数
檐高
(m)
总高
设备
安装
地下
地上
Xx
183190.92m2
砼框架
+砼核心筒
结构
3
25
99.95
102.9
通风、空调、电梯、消防、人防
2)结构概况:
(1)混凝土强度等级
项目名称
构件部位
砼等级
备注
办公楼主体结构
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
C40
抗渗混凝土S8
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
地下三层~地上七层的柱、
塔楼核心筒混凝土墙
C60
地下室外墙柱、车库内框架柱(塔楼、郡房内除外)C40
地上八层~地上十五层的柱、塔楼核心筒混凝土墙
C50
地上十六层~顶层的柱、塔楼核心筒混凝土墙
地下三层~地上十五层的梁、板及其他混凝土墙
地上十六层~顶层的的梁、板
C30
楼梯
同梁板
后浇带、沉降浇带
主体+5MPa
微膨胀混凝土
C座酒店
C35
抗渗混凝土S10
地下二层~顶层框架柱
方钢框架柱内同标号
地下二层~顶层框架梁、板
其他
基础垫层
C15
圈梁、构造柱
C20
现浇过梁
标准构件
按标准图集要求
(2)钢筋混凝土抗震要求
部位
框架
剪力墙
地下三层~地下二层
三级
地下一层~顶层
一级
地下一层~七层的型钢混凝土构件
底部加强区范围
-4.500~12.850
2.监理依据
序号
类别
法规、规范、规程名称
编号
1
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
2
有关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文件和设计文件
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4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的工程建设监理合同
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6
地方
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DBJ01-41-2002
7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1-51-2003
8
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规程
DB11/382-200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
DB11/383-200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J01-82-2004
国家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规程
DB11/367-2006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DB11/385-2006
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
DB11/386-2006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DB11/T464-2007
行业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2002版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施工图纸
监理规划
3.施工阶段监理
3.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3.1.1审核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设计图纸、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3.1.2现浇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的规定。
3.1.3施工管理人员、质检人员、安全人员是否已到岗到位。
需持证上岗的操作人员是否具有有效的岗位证书。
3.1.4施工用机械是否有安全使用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3.1.5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排好砼运输车进出场施工道路。
3.1.6施工现场的布置、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存有安全隐患。
3.2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2.1现浇结构混凝土施工
3.2.1.1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配合比等应齐全。
到场的预拌混凝土坍落度与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相符。
坍落度检测,每工作班不少于4次,每10车不少于1次。
3.2.1.2基础梁除按常规检查模板的刚度、强度、标高外重点应控制断面尺寸、保护层及梁内预留、预埋件的位置。
3.2.1.3基础柱:
重点应控制纵横两方向的轴线位置及柱底标高。
3.2.1.4基础底板、梁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选用水化热、凝结时间和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当采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延缓水化热的释放。
(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和骨料的含量,降低水泥用量。
(3)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应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
(4)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分块浇筑,计算好接茬时间,以确保混凝土接茬面不超过初凝时间。
(5)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加强蓄热养护和体内散热的综合措施。
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
(6)在混凝土养护时随时监测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度,其温度差不大于25℃。
(7)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45d或60d)代替28d强度,
3.2.2墙体混凝土浇筑的控制
3.2.2.1竖向施工缝的留置位置按施工图纸规定留置,当设计图纸未明确时应由设计人员明确。
3.2.2.2水平施工缝、竖向施工缝已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成,并已合格。
上道工序已经验收。
3.2.2.3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浇筑一层1:
1砂浆3—5厘米,浇筑第一步的高度为40厘米,以后每步浇筑高度为50—60厘米,连续分层浇筑至设计标高。
3.2.2.4迎水面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厘米。
3.2.2.5当外墙为防水混凝土,内墙为普通混凝土需分两次浇筑时,其竖向施工缝留置位置应由设计人员确定。
3.2.3主体结构混凝土
3.2.3.1框架梁、柱砼应分层振捣,上下层砼间隙时间为2h,不能超过砼初凝时间进行。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下料高度不超过500mm,振捣棒不得振动钢筋,边下料边振捣,连续作业浇筑到顶。
3.2.3.2当柱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楼板的设计强度时,应对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采取有效措施。
3.2.3.3混凝土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
大体积混凝土及结构复杂的工程,应按设计要求留设施工缝。
3.2.3.4后浇带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并按规定时间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后浇带表面清理干净,并对钢筋整理或施焊。
后浇带宜选用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并应表面覆盖养护。
3.2.3.5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受冻前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30%(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或40%(矿渣硅酸盐水泥);
高空作业时,应在其外侧采取挡风保温措施。
3.2.3.6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92等的有关规定。
3.2.4高强混凝土施工
3.2.4.1高强混凝土施工前,生产、施工各方必须共同制定书面文件,规定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实施细则,并明确专人监督施行。
施工单位必须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制的混凝土性能提出具体要求,待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
3.2.4.2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必须大于设计要求的标准强度值,以满足强度保证率的要求。
超出的数值应根据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确定。
当缺乏可靠的强度统计数据时,C50和C6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不低于强度等级值的1.15倍;
C70和C8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不低于强度等级值的1.12倍.
3.2.4.3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现浇构件相连接时,两种混凝土的接缝应设置在低强度等级构件中,并离开高强度等级构件一段距离。
如高等级框架柱与低强度等级的梁相连接时,接缝应设置在距柱两倍梁高的梁上。
3.2.4.4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不应大于3m。
3.2.4.5泵送高强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未120~200mm。
3.2.4.6高强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必须立即覆盖养护或立即喷洒或涂刷养护剂,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养护时间不少于7d。
3.2.4.7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防止混凝土开裂,高强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根据环境状况和构件所受的内、外约束程度加以限制。
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不宜高于75℃,并应采取措施使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差小于25℃。
3.2.5防水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浇筑的控制
3.2.5.1防水混凝土宜采用商品混凝土,如现场自拌的,开盘时试验室人员必须到现场。
3.2.5.2商品混凝土应随首辆罐车提供配合比及全部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有碱集料要求的,还应提供碱含量计算书。
3.2.5.3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中4.1.2条各条款的规定,配合比应符合4.1.3条各款的规定。
3.2.5.4底板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当施工图设有后浇带时,施工缝留置在该处。
当施工图未设后浇带而施工又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取得设计人员同意并办理文字手续。
3.2.5.5底板与墙体间的水平施工缝,要按设计规定留置。
3.2.5.6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不少于两次,并符合规定。
3.2.5.7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试件的制作应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第4.1.5条规定,即:
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混凝土强度等级试件的制作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01-82-2004)中7.4.1条各项条款的规定。
3.2.5.8防水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冬、雨季施工按季节性施工方案执行。
3.2.6后浇带混凝土浇注
3.2.6.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施工单位不得提前浇筑。
3.2.6.2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标号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3.2.6.3商品混凝土、自拌混凝土的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应齐全。
3.2.6.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模板、钢筋、止水板(带)安装必须验收合格。
3.2.6.5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底板的接槎处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将旧混凝土表面浮浆清除,用水冲洗干净,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再浇筑混凝土。
细致振捣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3.2.6.6墙体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对旧混凝土面及水平施工缝进行处理,如设计另有要求时,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置(如剔槽贴防水条等),并经验收。
检查迎水面、保护层,厚度≥50毫米。
层间墙体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浇筑厚度控制在50mm左右。
3.2.6.7楼板后浇带应对接槎面进行处理。
3.2.6.8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试件的制作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01-82-2004)的规定,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试件制作应符合《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第4.1.5条的规定。
3.2.7箱型钢管和型钢混凝土施工
3.2.7.1钢管内的混凝土浇注工作,宜连续进行,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需留施工缝时,应将钢管封闭,防止水、油和异物等落入。
3.2.7.2每次浇注前应先浇灌一层10~20cm的无石同标号水泥砂浆,增强与下层的结合和以免自由下落的混凝土粗骨料产生堆积出现烂根现象。
3.2.7.3一次浇注高度不宜大于2m,每次振捣时间不小于30s。
3.2.7.4当混凝土浇灌到钢管顶端时,可以使混凝土稍未溢出后再将留有排气孔的层间隔板或封顶板紧压在管端,随即进行点焊,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50%后,再将隔板或封顶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补焊。
3.2.7.5型钢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对梁不宜小于100mm,且梁内型钢翼缘离两侧距离之和,不宜小于截面宽度的1/3;
对柱不宜小于120mm。
3.2.8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3.2.8.1混凝土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顶部的预埋件应垂直与孔道中心线。
3.2.8.2灌浆水泥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不小于42.5号水泥,水灰比0.4-0.45,灌浆28天后标准强度应不小于30Mpa;
并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3.2.8.3预应力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后才能张拉;
3.2.8.4预应力梁全部张拉前,严禁拆除梁下受力支撑;
3.2.8.5张拉完毕后按照设计详图进行封堵。
3.3施工监理程序
3.3.1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程序
3.3.2分包单位资格审查工作程序
3.3.3分项、分部工程签认工作程序
4、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保证项目
项目及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的规定。
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观察检查和检查施工记录
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
4.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
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和用刻度放大镜检查
基本项目
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数量
合格
优良
蜂窝面积
梁、柱上一处不大于1000cm2,累计不大于2000cm2;
基础、墙、板上一处不大于2000cm2,累计不大于4000cm2。
梁、柱上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cm2;
基础、墙、板一处不大于400cm2,累计不大于800cm2。
按梁、柱和独立基础的件数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件;
带形基础、圈梁每30~50m抽查1处(每处3~5m),但均不少于3处;
墙和板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礼堂、厂房等大间按两轴线为一间,墙每4m左右高为1个检查层,每面为1处,板每间为1处,但均不少于3处。
尺量外露石子面积及深度
孔洞面积
梁、柱上一处不大于40cm2,累计不大于80cm2;
基础、墙、板上一处不大于100cm2,累计不大于200cm2。
无孔洞
凿去孔洞周围松动石子,尺量孔洞面积及深度
主筋露筋长度
梁、柱上的露筋长度不大于10cm,累计不大于20cm;
基础、墙、板上的露筋长度不大于20cm,累计不大于40cm。
无露筋
尺量钢筋外露长度
缝隙夹渣层长度、深度
梁、柱上的缝隙夹渣层长度和深度均不大于5cm;
基础、墙、板上的缝隙夹渣层长度不大于20cm,深度不大于5cm,且不多于二处。
无缝隙夹渣层
凿去夹渣层,尺量缝隙长度和深度
5.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要点
预控措施
设计图纸会
审和设计交底
1.认真熟悉有关设计图纸。
2.核对图纸内容与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的一致性。
3.整理审图意见和建议报建设单位。
4.开工前督促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
5.明确设计单位对各方会审图纸问题的答复。
6.施工单位整理设计交底记录,各方签字,需要设计单位出设计变更和洽商的,应督促办理。
分包单位资质审查
1.审查《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2.审查施工企业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
3.审查分包单位的业绩,必要时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实地考察。
工程材料报验
1.审查《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
2.审查水泥、外加剂、出厂质量证明或合格证、许可证,建委颁发的准用证或复试单。
3.水泥选用低热和中热的水泥品种,加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
减少水泥用量。
4.使用外掺剂减水,推迟水化热释放速度和发热高峰。
5.选用5-40mm石子和中、粗砂来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6.控制石子含泥量不大于1%,砂子含泥量不大于2%。
7.核查新材料、新产品的鉴定证明和确认文件。
主要施工设
备和测量仪器
1.审查《月工、料、机动态表》。
2.检查施工设备、混凝土测定记录仪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数量要满足工程需要。
3.建立设备、仪器控制台帐。
审查施工方案、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1.审查承包单位的审批手续要齐全。
2.审查施工部署合理,施工方法可行,质量保证措施可靠。
根据工程进度、气温预测、施工环境、规定好测温孔布置、测温方案、浇筑方案、养护措施、。
3.方案符合规范和有关规定要求。
4.配备的人力、材料、设备能满足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
5.审查消防、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符合有关规定。
核查承包单位质量保
证体系和现场管理体系
1.督促承包单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现场管理体系。
2.检查质检员、资料员、混凝土测温人员、安全员等持证上岗情况,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混凝土输送
1.预拌混凝土运输
1)核对随车运输单的配合比、强度等级及使用部位是否与配合比申请书相符;
2)现场检查坍落度是否与配合比申请书相符;
2.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2.1冬季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在混凝土罐车和泵送管道上采取保温措施;
2.2夏季混凝土施工要选择合理的浇灌时间,最高浇筑温度控制在40℃以下。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1.浇筑方法:
一般混凝土采用分层分段踏步式推进的方法。
泵送混凝土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
2.混凝土振捣:
泵送浇筑时,在每条浇筑带前、后布置二道振动器,分别布置在底排钢筋与混凝土的坡脚处和混凝土的卸料口,确保混凝土的下部和上部的振捣密实。
对浇筑后的混凝土,在振动界限以前给予二次振捣,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10%~20%。
3.混凝土的闭水处理:
支模时,在混凝土浇筑方向两侧和顶端模板的底部留孔排出泌水和浮浆。
当混凝土坡脚接近尽端模板时,改变浇筑方向并加强两侧混凝土的浇筑,使中间形成水潭,用泵及时排除。
4.混凝土表面处理:
混凝土浇完后表面有较厚的水泥浆。
振捣后,按标高用长刮杠刮平,在初凝前用滚筒来回碾压数遍,用木抹子打磨压实,接近终凝前,用木抹子再抹压一遍,使收水裂缝闭合,然后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9
混凝土养护
1.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25℃以内,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就地取材,选用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保温保湿材料。
3.保温养护:
用油布、塑料薄膜、草包、锯末、炉渣、砂等不易透风的保温材料,计算选用适当的厚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护散热和温度梯度。
4.保湿养护:
采用蒸汽养护,或蓄水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的干缩裂缝。
10
混凝土测温
1.在混凝土内不同部位埋设传感器,用混凝土测定记录仪,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测。
2.混凝土测温布置、纵横要均匀,每处测温上下间距控制在50cm。
3.将传感器用绝缘胶布绑扎好,放到预定的测点位置与钢筋绑扎牢,绑扎时要与钢筋隔开不能直接接触,把传感器的信号馈线收成一束,固定在横向钢筋下引出到机房。
4.混凝土测温入模5min开始测温,一般测温记录要求:
72小时内每小时测1次,以后每4小时测1次,内外温差不大于25~28℃时,水化热下降,终止测温。
11
后浇带施工
1.后浇带的位置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2.当地上、地下都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后浇带应贯通底板、墙板、顶板整个结构,后浇带部分的钢筋应连续不断。
3.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宜少于60d。
4.后浇缝可留成企口缝,阶梯缝或平直缝。
5.后浇带应选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提高一个等级。
施工前,原结构两侧面浮浆要凿清,形成毛面,清洗,保持湿润,并刷水泥素浆。
6.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其养护时间不少于4个星期。
13
施工资料
1.根据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进行资料整理。
2.主要原材料出厂质量证明和质量试(检)验报告符合要求。
3.施工记录齐全。
除了普通混凝土应有的试验记录文件外,还应有混凝土入模时大气温度记录、养护温度记录、内外温差记录和裂缝检查记录。
6.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
混凝土强度不足
1、原材料质量不良:
1.1水泥贮存时间过长,活性降低;
1.2石子强度低、稳定性差,含泥量大。
2、施工工艺存在问题
2.1向泵车中加水;
2.2浇灌方法不当:
不分层浇注、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够。
1、严格考察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体系,指定其在本工程使用的水泥、砂石料的供应厂家,检查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与原材料检验报告是否与实际相符;
2、严禁往混凝土泵车中加水,发现后立即把该泵车中的商品混凝土进行退场处理或就地移做他用。
3、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指导施工,监理人员进行旁站监督。
4、混凝土浇灌完毕后,认真按施工方案进行养护作业。
大体积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x 建筑工程 项目 监理 实施细则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