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136840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79.79KB
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Word格式.docx
《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9-201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2、销售平稳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38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8885亿元,增长11.6%。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2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1918亿元,增长14.6%。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539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商品零售208988亿元,增长13.6%。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110704亿元,增长12.7%,其中,汽车类增长10.4%,家具类增长2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5%。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环比增长1.24%。
图表-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涨情况
3、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
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8%。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4.7%,烟酒及用品上涨0.3%,衣着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交通和通信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8%,居住上涨2.8%。
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4.6%,油脂价格上涨0.3%,猪肉价格上涨0.3%,鲜菜价格上涨8.1%。
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0.3%。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9%,12月份同比下降1.4%,环比持平。
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0%,12月份同比下降1.4%,环比持平。
图表-10: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情况
4、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0.6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6%,狭义货币(M1)余额33.73万亿元,增长9.3%,流通中货币(M0)余额5.86万亿元,增长7.1%。
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71.9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04.38万亿元。
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89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879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2.56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74万亿元。
5、人口就业总体平稳
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
出生人口164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2‰。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728万人,女性人口66344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0(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60。
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95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6%,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2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2961万人,减少1261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
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8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5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12万人。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8万人。
总体看来,2013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成绩来之不易。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待缓解,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巩固。
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进步、促转型升级、促民生改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6528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2%)。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44056亿元,增长16.3%;
民间投资274794亿元,增长23.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3%。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17.9%,中部地区增长22.8%,西部地区增长23.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241亿元,比上年增长32.5%;
第二产业投资184804亿元,增长17.4%;
第三产业投资242482亿元,增长21.0%。
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81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其中,采矿业投资14750亿元,增长10.9%;
制造业投资147370亿元,增长18.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9744亿元,增长18.4%。
全年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投资716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480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7.0%,国内贷款增长14.4%,自筹资金增长20.8%,利用外资下降3.7%。
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57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新开工项目389256个,比上年增加66194个。
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41%。
图表-11: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同比增长
图表-12:
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类别
发电量
粗钢
钢材
水泥
平板玻璃
十种有色金属
焦炭
化学纤维
乙烯
增长率
7.6%
7.5%
11.4%
9.6%
11.2%
9.9%
8.1%
8.5%
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4%),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9.4%。
房屋新开工面积2012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1.6%。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5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7.5%。
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1428亿元,增长26.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6.6%。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8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8%。
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492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2%。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6.5%。
其中,国内贷款增长33.1%,自筹资金增长21.3%,利用外资增长32.8%。
图表-13: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
7、2015-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14年将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不仅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应有之意,更是推动体制改革、为之营造一个宽松宏观环境的迫切要求。
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需求衰退周期逐渐转换为供给调整周期,并正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
伴随着这种增速转换2015-2019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特征将会十分明显,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增长速度将略有降低,但企业赢利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
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但是,伴随中国经济未来长达三年的持续调整,大部分企业在生产和投资方面的调整将会更充分,赢利水平会有明显提升,企业自身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能力会逐渐提高。
2)工业增速继续下探,但服务业发展动能逐渐增强。
2013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比上年同期下跌了0.3个百分点,但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
2015-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提高,与伴随着结构转型服务业进入了较快发展阶段有关。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公共服务的日益完善和工业服务专业化的趋势等,将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能,从而有利于推动服务业率先步入复苏之路。
3)制造业投资陷入全面深度调整,但是消费触底后将开始稳步回升。
2013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只有18.5%,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5个百分点。
尽管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也比上年降低了1.2个百分点,但自2月份以来,增速逐月稳步回升。
展望2015-2019年,由于投资关联效应和收入放缓效应,更多上游行业及消费品行业的投资受到影响,导致制造业全面深度调整。
汽车消费、网络消费以及与住宅成交量相关的居住类消费等都有会明显增加,是促使消费持续回暖的根本动力。
4)物价水平总体保持平稳,结构性通胀持续。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维持了2012年下半年以来温和上涨的态势。
但是,食品价格涨幅依旧较大,其中粮食、肉禽和蛋类等涨幅甚至超过了上年同期;
居住类项目价格涨幅也超过了上年同期。
2015-2019年,结构性因素的存在,使得这种价格上升具有一定的趋势性。
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仍然偏低,只能通过农产品价格上涨获得必要的利润。
住房价格的上涨和交通区位便利住房的日益紧缺,则推高了房租。
5)一般贸易恢复弱势增长,加工贸易趋势性衰落特征更加突出。
2013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由上年的4.2%提高到9.3%,特别是进口额增速由上年的1.4%提高到8.6%,同时,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却由上年的8.1%下滑到5.7%,连续3年明显下滑。
2015-2019年,要素成本变化将对加工贸易产生持续不利冲击。
6)央行基本维持了偏松的货币投放力度,但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2013年总体上货币政策稳中偏松,尽管货币供应量M2已超百万亿,但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率,已由2001年的5.69快速下降到2013年的2.53,M1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率也由2.15下降到约0.77。
2015-2019年,中国经济继续调整,进一步减少企业的利润额和现金流,加之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迅速,致使人民币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利率趋于上升,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二、国际贸易环境
1、我国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
全年进出口总额416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出口22100亿美元,增长7.9%,进口19503亿美元,增长7.3%。
进出口相抵,顺差2597.5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219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加工贸易进出口13578亿美元,增长1.0%。
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10876亿美元,增长10.1%,加工贸易出口8608亿美元,下降0.2%。
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11097亿美元,增长8.5%,加工贸易进口4970亿美元,增长3.3%。
12月份,进出口总额389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2077亿美元,增长4.3%,进口1821亿美元,增长8.3%。
图表-14:
2011-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
商务部
2014年,世界经济呈现复苏势头,但风险因素依然突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国内经济开局平稳,但仍然面临下行压力,部分领域风险有所上升。
总的看,外贸具备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2、2014年对外贸易发展环境简析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总体趋于改善,但风险因素依然突出。
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变数。
今年以来,美联储月度量化宽松规模已缩减300亿美元,预计年内将彻底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由于市场预期充分,量化宽松退出并未对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严重冲击,商品价格指数总体稳定,黄金、农产品价格甚至有所上涨,但同时推高了金融市场利率,加速了国际资本重新布局,影响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复苏进程。
美国劳动力市场改善带动消费者信心回升,股价和房价上涨刺激企业扩大投资,2014财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率降幅将从2013财年的2.9%缩小至1.1%,财政紧缩对经济复苏的拖累明显减轻。
欧元区经济温和复苏态势已经确立,失业率高位回落,政府债务上升趋势得以扭转,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放松以避免通缩风险。
日本经济基本摆脱长期通缩局面,虽然面临消费税率提高的冲击,但财政支出增加,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作用。
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总体乏力。
2013年下半年以来,多个新兴经济体采取提高利率、紧缩财政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新兴金融市场资本持续外流状况得以逆转,特别是印度、巴西、南非、印尼、土耳其等国金融形势趋于改善,汇市、股市基本稳定甚至小幅回升,通胀压力开始减轻。
但不少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性矛盾叠加,一些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
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先行指标看,今后一段时期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相对发达经济体的优势将继续缩小,部分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国家经济增长状况甚至可能进一步恶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3.4%,比2013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世贸组织预计,201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4.7%,比2013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从国内看,经济开局平稳,但仍存下行压力。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处于预期合理区间之内。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737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增加了307万人,增长1.8%,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新的进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等矛盾没有根本缓解,部分区域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了新的波动,加上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增长仍面临下行压力。
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环境,2014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不容乐观,存在不少挑战和压力,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外部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复苏步伐加快,国际市场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总体呈回升之势,但风险依然较多。
当前最大的市场风险来自新兴经济体,新兴大国普遍经济增长乏力、进口需求疲弱,一些新兴经济体推行结构性改革,加大财政整固力度,采取措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将进一步抑制进口需求。
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在我国出口增量中占比超过40%,其进口需求持续降温将对我国出口造成一定冲击。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再工业化”,在保持高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其经济复苏与进口需求增长明显不同步。
二是出口竞争力面临多重挑战。
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仍处于持续上涨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不断削弱。
沿海地区出口企业用工成本在连续多年上涨后,2014年以来又上涨了10-15%,目前已相当于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周边国家的2-3倍甚至更高。
2010年以来,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工业地价累计涨幅达到17%。
受成本上涨影响,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订单和产能向周边国家转移趋势明显。
近年来,我国机械装备等高端制造业技术实力和出口竞争力明显提升,成为出口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但随着发达国家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重视和投入,相关出口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扩大市场份额的难度增大。
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小幅贬值,改变了长期以来单边升值的态势,但2010年至今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0%,而同期周边国家货币总体呈贬值态势,人民币相对竞争对手货币大幅升值,后续叠加影响持续发酵,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收汇周期长的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是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
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失业率总体偏高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了维护本国产业的市场份额,仍在实行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频频出台新的贸易限制措施,中国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
今年上半年,我国共遭受18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53起,涉案金额52.9亿美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0.4%和136%,其中美国对我国多个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2012-2013年食用盐的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政策影响分析
图表-15:
国内盐业制度改革进程
时间
政策变动
1996年
国务院颁布了《食盐专营办法》这一行政法规,实行严格专营
2002年
经贸委被撤销,盐政管理职能转移到国家发改委。
原经贸委下发《关于盐业管理职能有关问题的通知》,旨在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遭遇波折搁浅。
2004年
广东省就撤销了食盐专卖局,两年后又恢复。
2005年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见》中首次写入盐业改革。
2006年
十一五规划中将盐业体制改革放在重要位置。
2009年
发改委体改司制定《关于推进盐业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但却陷入僵局
2010年
28家制盐企业签署《全国部分大中型制盐企业对盐业体制改革的建议》,由中盐协会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转交,但无实质进展。
发改委牵头制订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大体框架完成,但受既得利益者多方阻挠,再次搁浅。
2011年
日本地震引起短时期抢盐现象,工信部随即表示食盐生产和供应有充分保障,盐业总公司启动应急机制,专营改革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十二五改革将盐业制度改革放在重要位置。
2013年
工信部停止签发食盐准运证,运输权下放给省、市、自治区地方政府。
对国务院第197号令《食盐专营办法》修正,将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审批权从国务院下放至各省、市、自治区。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到粮盐等国企改革。
2014年
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6年4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5号发布)。
杭州先略整理
2014年4月2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第10号令,“根据《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2]52号)和《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3]44号),现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6年4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5号发布),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
在我国现行的盐业管理政策下,主要有国务院《食盐专营办法》(国务院令第197号,2013年修正)和《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6年4月28日公布,国家发改委令第45)两个框架性文件。
此次《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废止,但《食盐专营办法》应仍然有效。
此次废止对现有食盐销售制度没有实质改变,但象征着专营制度拉开序幕。
二、相关行业标准分析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重点对地市、县级盐业公司分装批发的加碘食用盐进行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本次共抽查了85家企业生产、分装的119种食用盐产品,合格108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0.8%。
本次抽查中,大多数企业生产的碘盐加碘均匀,质量稳定,食用盐质量普遍提高,尤其精制盐感观好、质量高、加碘均匀,已成为国内市场食用盐的主导产品。
抽查结果表明:
私盐冲销得以遏制,碘盐质量明显提高
私盐严重干扰着防治碘缺乏病措施的落实,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自河北黄骅私盐事件曝光以来,各地有关部门加大了打击非法加工、经营食盐的力度,针对私盐冲击市场的严峻形势,严肃查处各类私盐违法案件,有效地遏制了私盐的冲击,净化了盐业市场。
贯彻执行新标准,食用碘盐更放心
为避免盐含碘量过高或过低给人民身体带来不健康影响,我国卫生组织将加碘量确定了上、下界限。
2000年以来,对食用盐标准进行了相应修订,部分技术指标有了一定提高及明确的规定,既规定了食用盐中碘的加入量,又提出了加碘均匀的界限指标,进一步促进了食用盐产品质量的提高。
本次抽查中粉碎洗涤盐的合格率较低,主要原因是盐的粒度不达标。
一些地区市民习惯食用不同粒度的盐,致使一些企业的食用粉碎洗涤盐粒度未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同时食用盐粒度不均匀又易造成加碘不均匀。
此次抽查粉碎洗涤盐样品中粒度指标不合格的有11种,碘指标不合格的有3种。
另外,食品的标识、标注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购。
有的企业只注重产品的技术指标,对食品的意义认识不够,忽视了对食品标签的把关。
本次抽查有16种产品的标识、标注不符合《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如有的产品未注明生产日期、等级,有的未注明企业名称。
第三节2012-2013年食用盐的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行业的社会环境,就是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
社会环境对我们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狭义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劳动组织、学习条件和其它集体性社团等。
社会坏境对人的形成和发展进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人类活动给予社会环境以深刻的影响,而人类本身在适应改造社会环境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变化。
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是众多而复杂的,但就对传播活动的影响来说,它主要有四个因素:
(1)政治因素,它包括政治制度及政治状况,如政局稳定情况、公民参政状况、法制建设情况、决策透明度、言论自由度、媒介受控度等;
(2)经济因素,它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如实行市场经济的程度、媒介产业化进程、经济发展速度、物质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广告活动情况等;
(3)文化因素,它是指教育、科技、文艺、道德、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
(4)讯息因素,它包括讯息来源和传输情况,讯息的真实公正程度、讯息爆炸和污染状况等。
如果上述因素呈现出良好的适宜和稳定状态,那么就会对大众传播活动起着促进、推动的作用;
相反,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2014年10月29日,在中国盐业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盐业协会披露,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在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通过,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见征求。
方案核心为废止盐业专营,具体内容为从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有关规定,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允许跨区经营。
经历了十多年的博弈,盐业改革终于迈出早该迈出的一步,也为动奶酪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范本。
中国的盐业专营有着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其肇自西汉儒生贾谊的《盐铁论》。
但以现代的眼光审视之,不管这项制度有着多么悠久的历史,对政府有着多大的利益诱惑,只要其违背基本的市场经济规律,就应该让其走向终结。
在一两块钱的盐里,包含了许多违反市场常识之处,加总来看,就构成了一幅与时代气息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食用 行业 发展 环境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