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124931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5.58KB
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文档格式.docx
《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那么,庄子的大智慧中,到底包含着他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的智慧吧!
二、作家作品相关介绍:
1、《庄子何其人》:
2、《庄子》名言名句集锦:
/html/guoxue/zhuzi/zz/2009/1214/46572_2.html
三、完成学案中关于第1、3、4则的预习检测题(见学案)(10分钟)
(请学生口头回答)
四、思考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1、学习第1则: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抒发了庄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体会庄子与惠子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明确:
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庄子告诉我们,并非什么人都可以充当对象。
斫者与被斫者都同样了不起,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成功。
故庄子与惠子同匠石和郢人,双方的对立与配合是自然和谐、天衣无缝的。
他们的对立与配合,不仅凝聚着思想互异的默契,凝聚着友谊,而且也凝聚着个体生命得以最自由最充分发挥的自然真实。
所以,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却极为笃厚,就像庄子与他的好友“惠子”。
在本节选文中,庄子睹物思人,为失去了这样的对手产生无尽的悲凉情怀,所以拿匠石和郢人的寓言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
(2)拓展延伸:
“知音何处寻”(请写出四组类似“庄子与惠子”关系的朋友)
参考:
伯牙与钟子期、管鲍之交、马克思与恩格斯、廉颇和蔺相如(刎颈之交)、柳宗元与刘禹锡等等。
(3)看课后练习
(二)
请问,你认为在“子非鱼”的争论中庄子与惠子谁是胜利者?
为什么?
(可让学生做一个5分钟的辩论。
)
附:
“子非鱼”感悟
/jcwh/201008/t20100819_404735.shtml
3、学习第3则:
(1)这则寓言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作为?
奇特的夸张、大胆的想象,还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雄浑壮阔的描写,极尽写作之能事来写任公子,这可是个目标远大、干大事的人啊!
(2)庄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你有何启发?
你想到了哪些人物?
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
学生说: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你们看他们:
南郭先生、赵括)、蒋干、马谡。
五、交流提升:
(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1、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分别给你怎么样的阅读感受?
(他们之间有何不同?
)明确:
《孟子》的寓言(如《王好战》)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背离现实生活。
《庄子》的寓言倾向于对现实经验做超现实的夸张。
2、对庄子的“奇怪之语”“虚妄之文”,你怎么看?
明确:
东汉前期的著名学者王充曾经用批评的口吻说:
“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
何则?
实事不能快意,而华语惊耳动心也。
”(《论衡·
对作》)又说:
“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
艺增》)他的批评对作家和读者都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可是必须承认,文学作品中的“奇怪之语”“虚妄之文”确实可以给读者带来卓异不凡的审美体验,引起读者更加强烈的阅读快感。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在《移居》诗中说: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世人“好奇”、文以奇为美,本不足为怪,更不应该一概加以贬斥。
只要这种奇文不传达对社会、人生有害的信息,好比是用文锦覆盖着陷阱一样,就不要否认它特有的魅力和巨大的艺术价值。
六、课后作业:
你读了庄子的文章,有哪些感受和启发呢?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
(2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知音何处寻?
千万别好心办坏事!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教学反思】
《庄子》本身并不好懂,但是这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很高,这也源于《庄子》的语言魅力。
“无端崖之辞”,主要是要引导学生领会《庄子》写作艺术的新颖奇妙。
清·
刘熙载《艺概·
文概》评:
“庄子文看似胡说乱说,骨里却尽有分数。
彼固自谓‘猖狂妄行而蹈乎大方’也。
学者何不从‘蹈大方处’求之?
庄子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子之文,可以是评之。
”所以,我在这节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在这种语言表达中体会其内在的深意和手法之妙,并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感悟。
总的说来,教学效果还是挺好的。
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思维品质的提高还需要学生在平时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
江西于都中学联系方式:
13979702536)
【篇二】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
1.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
2.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3.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难点】
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
2课时
一、导入
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
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
二、走近庄子
《庄子》的主要思想:
核心是追求具有超越性和超脱性的绝对精神自由。
不像其他诸子那样试图寻找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而是走向极端,认为现实社会存在本身,就是一张无所不包的网,是造成苦恼和苦难的根源。
二、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分别朗读第1、2、3则,正字正音。
(二)集体朗读
三、梳理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1.字词
顾:
回头。
漫:
污,弄脏。
匠石:
名为石的工匠。
斫:
用斧头砍。
听:
任意。
失容:
面容变色。
虽然:
虽是这样。
质:
对象、目标。
引:
拉开弓。
盈贯:
拉足弓弦。
措:
安放。
适:
往。
沓:
合。
象人:
木偶人。
履:
踩踏。
若:
你。
逡巡:
退却。
揖:
拱手行礼、请。
进之,让他走向前。
踵:
脚后跟,也泛指脚。
至人:
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又神人、真人。
挥斥:
纵放、意气奔放。
八极:
八方。
恂:
通瞬。
恂目,眨眼,眼睛转动。
殆,危险。
2.文中节选的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第1则:
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
在这则寓言里,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
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
信赖,能够产生力量。
小结:
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2则:
人做到了忘物和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功。
生活中这类例子很多。
列御寇的射箭术很高明,可以在胳膊肘上放一杯水的情况下还百发百中,他已经忘记了弓箭和射术,也就是说,射箭在他那里已经成了一种下意识行为,所以他射箭时看上去像是个木头人。
但这还不够,当伯昏无人让他站到悬崖边上射箭时,他就腿软而射不出箭了,因为这仍是有心射箭的技巧,心中还装着个“我”,受着自己的束缚,因此射箭术达不到超一流。
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人与物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
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
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是不可缺少的。
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
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
第3则: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如: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填湖造地、盲目建设“开发区”
第4则: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赵括(纸上谈兵)、蒋干(群英会蒋干中计)、马谡(失街亭)
四、思考讨论
1.知音何处寻
(1)伯牙、钟子期
高山流水尽知音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李白与杜甫
诗坛上,两人比肩而立,相视而笑。
杜甫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中写道:
“怜君如弟兄”,又写道: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二人一起饮酒赋诗,六博畋猎,累了就在一起休息,情同手足。
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写道: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表达了对二人短暂友情的难舍难分。
在另外一首宴别杜甫的长诗中,李白又饱含深情地对二人的友谊作了如下的描绘: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
(3)管鲍之交
《列子·
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
该词语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仲说:
“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
我曾经替鲍叔牙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
我曾经多次作战,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
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
生我的是父母,最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鲍叔牙推荐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属。
鲍叔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吃俸禄,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常常成为有名的大夫。
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牙能了解人。
(4)廉颇与蔺相如(刎颈之交)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
(5)马克思与恩格斯
2.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分别给你怎么样的阅读感受?
《孟子》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背离现实生活。
(如五十步笑百步、邻人攘鸡、揠苗助长等等)
《庄子》寓言则倾向于对现实做超现实的夸张,形成了新奇的文风。
(如“列御寇射箭”,“任公子钓鱼”的故事)
【篇三】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无端崖之辞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积累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4、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
【教学设想】
1、讲读与讨论相结合
2、重点讲读第1、3、4则
3、拟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关于先秦诸子的“四大台柱”及其散文风格:
孟轲犀利荀况浑厚
韩非峻峭庄周?
庄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恣肆)
这一特点在庄子散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阅读课本第77页关于庄子及《庄子》的简介、第78的“引入话题”部分。
二、析“无端崖之辞”
——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及其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奇”。
因为庄子认为天下之人皆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他在表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时,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且看庄子如何运用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言辞,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请七位同学朗读。
(及时正音)
四、讲读第1则
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
如“运斤成风”)后口译。
【参考译文】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人说:
“有一个郢地人,白色的尘土弄脏了他的鼻子尖,大小厚薄就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他让一位名字叫石的木工来砍掉它。
匠石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放手砍下去,全部把那点儿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受伤。
郢人站着,脸色一点儿都没变。
宋元公佐听说了这件事,把匠石召来说:
‘试着为寡人砍一砍!
’匠石说:
‘我以前确曾能砍掉鼻子尖上的尘土。
虽是这样,但我的对象(搭档)死了很久了!
’自从先生惠子死了以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3、解读
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而对跟随自己的人说了一番让人摸不
着头脑的话,奇;
白色尘土弄到鼻子尖上,再平常没有了,可是这位郢人却让木匠来砍掉这尘土,又奇。
木匠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任意砍下去,竟把那苍蝇翅膀一般大小厚薄的尘土全部砍了下去,郢人的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这是木匠的高妙之处,也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
斧头呼呼生风地从自己鼻子尖上砍过去,郢人岿然站立面不改色。
这是郢人的高妙之处,又是《庄子》为文大奇之处。
其实,《庄子》这里不是单说匠石的高妙,也不是单说郢人的高妙,其根本是在说二人搭档配合的高妙。
换一个木匠,郢人断不会如此安然地承受这一砍;
换一个对象,匠石也不可能砍得如此准确无误。
所以宋元公佐要匠石试着表演一下砍去鼻子尖上的尘泥,殊不知没有郢人,匠石根本不能发挥如此高超的技艺。
庄子说到这里,一般人仍然是摸不着头脑,于是他点破其中的寓意,说: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原来庄子是在感慨,自从惠子死了以后,自己已经没有谈话的对象了,自己已经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古人常说,钟子期死,而伯牙不复鼓琴。
庄子这里说,郢人死,匠石不复斫鼻端之垩;
惠子死,自己无与言者。
4、小结
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极为笃厚。
常人描述这种关系,可能不过尔尔。
而在《庄子》一书中,惠子与庄子的关系,竟是如此奇特。
这一则中,庄子用匠石和郢人之间搭档配合的高妙来类比自己和惠子之间的不断争论又极为深厚的朋友关系。
所以,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
一旦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五、讲读第2则
1、齐读。
2、在疏通词句(尤其是重要词语)后口译。
【参考译文】
列御寇给伯昏无人表演射箭,他拉满了弓弦,安放一杯水在他的胳膊肘上,把箭射了出去,第一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二支箭又搭在了弦上,第二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三支箭又搭在了弦上。
在这时候,列御寇就好像是木偶人一样(不该动的地方纹丝不动)。
伯昏无人说:
“这是射箭的射箭,不是不射箭的射箭。
试着跟你登上高山,踩在高而危险的石头上,身临百丈深渊,你还能射箭吗?
于是伯昏无人就登上高山,踩在高而且险的石头上,下临百丈深渊,背对着深渊倒退着走过去,脚掌有三分之二(一说“十分之二”)悬空,向列御寇拱手行礼,让他走向前去。
列御寇吓得趴在地上,汗水一直流到脚后跟。
“那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上可以登上青天窥探,下可以潜入地下的黄泉,意气奔放于八方,神情不会改变。
现在你有惊恐目眩之意,你对于射中目标,可能性太小了!
拉满了弓弦,安放一杯水在他的胳膊肘上,把箭射了出去。
一奇!
第一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二支箭又搭在了弦上,第二支箭刚刚射出去,第三支箭又搭在了弦上。
二奇!
伯昏无人提出更换射箭的场地。
三奇!
伯昏无人背对深渊,脚掌大部悬空,竟然面不改色心不跳。
四奇!
原来,伯昏无人是用“至人”的精神境界和列御寇进行对比。
4.、小结
这一则通过列御寇和伯昏无人二人的故事归纳出“至人”的精神标准。
六、讲读第3则
【参考译文】南海的神是儵,北海的神是忽,中间地方的神是浑沌。
儵和忽常常在浑沌的地方见面,浑沌待他们非常好。
儵和忽商议着报答浑沌的恩德,说:
“人都有一口、两耳、两眼睛、两鼻孔‘七窍’,来看、听、饮食、呼吸,这浑沌偏偏没有,试着给他凿开七窍吧。
”他们每天凿一窍,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柳宗元曾以种植树木为喻谈为官治民的道理,用郭橐驼种树来表达
“为官要蕃民生而安民性”这样一个主题,已经够奇特的了,可是庄子则是奇上加奇。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三位神,即南海之神儵,北海之神忽,中间地方的神浑沌。
“儵”“忽”和“浑沌”三个名字,就包含了多种寓意:
“儵”、“忽”意思是指急速,一方面比喻有为,一方面也直观地说明了南海、北海之神何以能够经常相遇于中央之神浑沌之地;
“浑沌”一名一方面透露了中央之帝没有七窍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是譬喻天性淳朴未被破坏。
儵与忽常常到中央之帝浑沌那里会面,浑沌待他们非常好,所以儵与忽商量报答浑沌的恩德。
儵、忽、浑沌三方的关系是积极的友善的,儵与忽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如何报答呢?
世间众生皆有七窍,浑沌偏偏没有,所以儵与忽很自然也很善意地要为他开凿七窍。
再看这报恩的结果:
儵与忽每天开凿一窍,七天下来而七窍成,浑沌也一命呜呼了。
庄子的意思跟柳宗元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说明违背人民性命之理的作为,即便是出自善意,也必将会导致悲惨的结局。
然而,由于庄子是通过南海北海二神为浑沌开凿七窍而致其毙命的故事来表达的,不仅写得更为简洁,而且写得更为神奇,所以更有震撼力,更具独创性。
联系历史上的“大跃进”、“文革”,现在不少地方盲目地建设“开发区”、“招商引资”等等,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5、讨论:
从这则选文看,做为一个领导者,应当如何使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
【提示】
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
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好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所以,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地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评价社会,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七、作业
复习1—3则,详读第4、6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讲读第4则
本则较多)后口译。
任国公子做了巨大的鱼钩以及巨大的黑钓绳,用五十头阉割过的牛做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把鱼竿投向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一年过去了却没有钓到一条鱼。
可不久就有一条大鱼吞了那鱼饵,牵动着巨大的鱼钩,陷没向深水里游去,它奔驰簸荡而展开鱼鳍,激起的白色波浪像山一样高大,东海里面的水都震动了,发出的声音响亮可怕就像鬼神的声音一样,威震千里。
任国公子钓到了这条鱼,剖开它做成干肉,从钱塘江往东,从九疑山往北,没有谁吃这鱼吃不饱的。
旋即后世那些才能小的道听途说之辈,都惊走相告。
要是高举小钓竿、细钓绳,奔向灌溉的沟渠,守着那小鱼儿,这样对钓得大鱼来说太难了!
粉饰肤浅小语来游说一县之长,这样对于获得很显达的地位来说也差得太远了!
所以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或说传闻),那就不可以参与管理世事,还差得远呢!
钓鱼的事情太常见了,可是《庄子》所写的钓鱼却让天下人叹为观止。
任国公子钓鱼,真是不同凡响:
鱼钩之大、钓绳之巨、钓饵之多、钓竿投放之远、钓鱼时间之长都堪称奇特!
任公子是多么了不起。
期年之后,终于有一条鱼吞了那五十头牛做成的鱼饵:
上钩之鱼形体之大、威势之猛、声音之响、鱼肉之多、饱人之众也堪称奇特!
这表面上还是在说鱼之大,骨子里则仍是说任公子是多么了不起。
那些才小识浅的道听途说之辈听说了任公子钓鱼的事情,都为之惊恐且奔走相告。
这再一次烘托出任公子其人其事的了不起。
接下来转笔,以三言两语写了另外一种人物、另外一种钓鱼,和任公子钓鱼进行对比:
此等人事,无一不与任公子有天壤之别。
不过,《庄子》的用意毕竟不是说钓鱼的事情,它要说的是:
没听说过任氏钓鱼的风俗(或说传闻),那就不可以参与治理世事,还差得远呢!
言外之意是说,只有具备大才能、大思想、大学说、大抱负、大作为的人才能参与治理世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庄子 无端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