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123620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130.52KB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8.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溶于水可发生化学反应:
CO2+H2O═H2CO3
B.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P+O2
P2O5
C.除去铜中少量铁粉的方法之一:
2Fe+6HCl═2FeCl3+3H2↑
D.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
CaCO3
CaO+H2O
9.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
17
C.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
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 )
A.切完西瓜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
B.用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留有划痕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将二氧化碳通入燃着的两支高低蜡烛的烧杯中,蜡烛自低到高依次熄灭
11.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
7
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12.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2分)如图是A、B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
(1)B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填“得”或“失”).
(2)A和B所表示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4.(3分)我国煤炭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煤炭工业应重点关注煤炭安全色开采、智能矿山建设、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
(1)煤是一种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的气化是使煤变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有:
①2C+O2=2CO②C+H2O=CO+H2③CO+H2O=H2+CO2
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反应②和反应③的相同点是 (填序号)
A、都是置换反应B、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D、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15.(2分)水通入直流电后可分解,如图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3分)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 (填“大”或“小”);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17.(2分)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 ;
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 .
18.(4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D .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
三、简答题(共12分)
19.(2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的原理.
(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用作燃料 .
(2)实验室制取氧气. (写出一个即可)
20.(3分)化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请回答下列文学内容中所蕴含着化学知识问题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真金不怕火炼.
(3)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21.(4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实验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什么?
(2)实验B中集气瓶内注入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C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22.(3分)某合金粉末除含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已知铝能够与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现在只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确定该合金的组成.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一定量的合金粉末,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剩余物备用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无色体放出
②取步骤①所得固体物质,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固体物质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请回答:
(1)该合金的组成是 .
(2)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3.(10分)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
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 (填字母).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 (填字母).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4)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 ,再添加药品.
(5)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2.96g,如果该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变成白色沉淀,则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冶炼生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016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绿色化学.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A、根据废旧电池的危害考虑;
B、根据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解答;
C、根据开发风能等新能源不仅节约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减少污染解答;
D、根据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解答.
A、废电池大量丢弃于环境中,其中的酸、碱电解质溶液会影响土壤和水系的pH,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或碱性化,而汞、镉等重金属被生物吸收后,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在人体内聚集,使人体致畸或致变,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
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可以节约资源,故正确;
C、开发风能等新能源不仅节约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减少污染,应合理使用化石燃料,不能禁止,故错误;
D、垃圾是被废弃的资源,分类回收,利用垃圾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而且可以减少污染,故正确;
答案:
C
【点评】可以从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和绿色环保的含义进行分析,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行为都是符合“绿色世纪”的主题.环境保护与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中考常考题型之一,平时要多加积累.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来分析;
B.根据元素符号的写法来分析;
C.根据氧元素在周期表中信息来分析;
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来分析.
A.碳是6号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4结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错误;
B.7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故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氧的原子序数为8,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故正确;
D.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同,即质子数不同,所以核外电子数也不相同,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及周期律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4.(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考虑.B.根据还原剂来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进行分析.D.根据性质来分析.
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
B.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故错.
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因此二氧化碳本身没有酸性,不能使石蕊纸花变红,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用于灭火,着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类推法,属于易错题目,因而同学们对一些典型的概念、理论准确记忆,理解把握,并多涉猎题型进行训练.
5.(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A、根据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进行解答;
B、根据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进行解答;
C、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D、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
A、煤矿的矿井可能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故A正确;
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酒精能用于杀菌消毒,故B正确;
C、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厨房天然气泄露,不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应该关闭阀门,并且开窗通风,故C错误;
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过高,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故D正确.
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两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A、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说明铝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选项正确.
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与金属活动性无关,故选项错误.
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是因为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不能得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选项错误.
D、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与金属活动性无关,故选项错误.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
测量容器﹣量筒;
加热器皿﹣酒精灯.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
图中瓶塞没有倒放、试管没有倾斜,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
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是否配平;
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正确.
B、红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错误.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不是三价铁.正确的反应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D、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
CaO+CO2↑,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
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分析】A、根据尿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CO2+2NH3═CO(NH2)2+H2O,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考虑.
D、根据用CO2和NH3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进行分析判断.
A、尿素是由尿素分子构成的,1个尿素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H3═CO(NH2)2+H2O,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
(17×
2)=22:
17,故选项说法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经常省略不写,故C错.
D、用CO2和NH3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故选项说法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化学式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铁的锈蚀条件来分析;
B.根据合金比组成成分金属的硬度大考虑;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来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A.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所以切完西瓜后将菜刀洗净擦干放在干燥的地方,不容易生锈,故正确;
B.合金比组成成分金属的硬度大,所以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故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将CO2沿着烧杯壁到入盛有燃着高低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火焰从低到高依次熄灭,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A错误;
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故B错误;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
28=4:
7,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在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A、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氧化铁失去氧,则固体的质量应减少,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B、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
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4×
2):
32=3:
2,反应后镁减少的质量比氧气减少的质量多,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对应.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南阳市 唐河县 九年级 学期 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