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生物考试逐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113215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83.29KB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生物考试逐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生物考试逐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生物考试逐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葡萄糖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K+在细胞内浓度高,进入细胞为逆浓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由图可知Na+在细胞外浓度高,进入细胞为顺浓度梯度,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
由题可知葡萄糖利用储存在Na+浓度梯度中的能量进入细胞时,利用的载体与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使用的载体是同一载体,C正确;
由图可知葡萄糖在细胞内浓度高,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为逆浓度梯度,D正确。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具有高效性,但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
B.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C.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D.酶可以降低所催化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且酶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A正确;
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B正确;
酶在细胞外也可以发挥其催化能力,C错误;
酶的作用机理为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
5.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肝癌细胞的无氧呼吸也非常活跃。
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缅教授发现肿瘤抑制因子p53通过影响关键酶的活性抑制癌细胞的无氧呼吸,但不影响正常细胞。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肝癌细胞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并产生乳酸
B.正常细胞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
C.肝癌细胞利用葡萄糖产生ATP的效率比正常细胞低
D.p53最可能抑制了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关键酶
【解析】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场所为细胞质基质,A正确;
动物细胞有氧呼吸发生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正确;
由题可知,肝癌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无氧呼吸非常活跃,且无氧呼吸产生ATP的效率远低于有氧呼吸,故产生ATP的效率要比其他细胞低,C正确;
由题可知,p53通过影响关键酶的活性抑制癌细胞的无氧呼吸,但不影响正常细胞,而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呼吸均需要将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
故如果p53是抑制了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关键酶,则正常细胞的有氧呼吸也受到影响,与题意不符,D错误。
6.下图为某陆生植物体内碳流动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
B.叶肉细胞中的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C.在叶肉细胞中会发生由单糖合成二糖或多糖的过程
D.④受阻时,②③的进行能缓解C3积累对卡尔文循环的抑制
【答案】A
【解析】过程①为二氧化碳的固定,不需要ATP提供能量,也不需要[H],这一阶段结束后生成的C3还原为糖类时,才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A错误;
卡尔文循环也叫做暗反应,发生场所为叶绿体基质,B正确;
由图中信息可知,ADP-葡萄糖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与果糖反应生成蔗糖,ADP-葡萄糖在叶绿体中可以合成淀粉,C正确;
④过程受阻时,蔗糖无法运出细胞,使蔗糖合成受阻,C3堆积,此时②③过程的进行,可以消耗多余的C3以缓解C3积累对卡尔文循环的影响,D正确。
7.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有时会观察到多极纺锤体的出现(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1:
正常纺锤体图2:
多极纺锤体
A.图1细胞所处的时期最可能是分裂间期
B.在分裂过程中纺锤体会周期性的出现和消失
C.纺锤丝能够牵引染色体在细胞中移动
D.多极纺锤体的出现可能导致染色体无法均分
【解析】纺锤体是前期出现,末期消失,分裂间期不会有纺锤体,A错误;
纺锤体在前期出现,末期消失,在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的出现和消失,B正确;
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C正确;
染色体是由纺锤丝牵引着移向细胞两极的,多极纺锤体的出现会使得染色体移向不同的方向,导致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D正确。
8.如图1所示,某精原细胞中①、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①为正常染色体。
该对染色体联会后交叉互换导致产生图2所示情况,形成异常配子。
图1图2
A.图1中②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
B.图2所示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C.该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与正常配子相同
D.该精原细胞产生含有正常染色体的配子比例为1/2
【解析】图1中同源染色体上基因顺序发生了颠倒,可知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A正确;
细胞中仍存在同源染色体,并处于联会状态,因此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正确;
由题干信息可知,相连染色体中间会断裂并进入子细胞,没有着丝粒的染色体会丢失。
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但是会出现结构异常的染色体,C正确;
该细胞中仅有一对染色体出现异常,其他染色体均为正常染色体,因此产生的配子中全部都含有正常染色体,只不过存在正常染色体与异常染色体共存的子细胞,D错误。
9.疟疾主要通过按蚊进行传播,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疟疾发病率。
近年来发现携带疟原虫的按蚊中存在一种化学感应蛋白(SAP2),使它们对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拟除虫菊酯显示出了很强的抵抗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DNA分子杂交的方法检测按蚊是否具有sap2基因
B.按蚊抗药性产生的实质是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C.拟除虫菊酯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该种群中sap2基因的频率
D.抗杀虫剂按蚊的出现会导致人群中疟疾的发病率增加
【解析】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利用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来检测特定的DNA序列,从而判断生物是否具有相应基因,A正确;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抗药性产生的实质是环境对不定向的变异发生了定向的选择,B错误;
拟除虫菊酯杀死了不具备sap2基因的个体,使得具备sap2基因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增加,基因频率也随之增加,C正确;
疟疾可以通过按蚊进行传播,抗杀虫剂按蚊的出现会导致按蚊的数量增加,疟疾的传播速度也会加快,D正确。
10.牵涉痛是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的现象。
例如心肌缺血时,除心前区疼痛外还常感到左肩和左上臂疼痛,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来自内脏还是体表(如下图)。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和③、②和③之间都能通过递质传递信息
B.图中①②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结构
C.脊髓可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D.特定部位的疼痛可以提示某些内脏疾病的发生
【解析】①和②为传入神经,③为神经中枢,①和②可以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③表面的受体来传递信息,A正确;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①②为传入神经,③为神经中枢,无法构成完整的反射弧,B错误;
大脑表面的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兴奋传递至大脑皮层可以产生痛觉,C正确;
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反射弧,可以产生特定的兴奋,因此特定部位的疼痛可以提示某些内脏疾病的发生,D正确。
11.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细胞增生,临床80%以上的甲亢由该病引起,致病机理如图所示。
Graves病患者体内甲状腺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多,下列叙述或推测与此现象无关的是
A.患者的TSH受体可接受TSH或抗体X的刺激
B.抗体X可促进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C.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增多不能抑制抗体X的分泌
D.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增多能抑制垂体释放TSH
【解析】由图可知,患者的TSH受体既可与TSH结合,又能与抗体X结合,故患者的TSH受体可接受TSH或抗体X的刺激,A正确;
由图可知,抗体X可与TSH受体结合,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B正确;
患者甲状腺激素增多后,抗体依然与TSH受体结合,未抑制抗体X的分泌,C正确;
由于负反馈,甲状腺素增多能抑制垂体释放TSH,则甲状腺激素也应该减少,但Graves病患者体内甲状腺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多,故D选项内容与此病无关,选择D。
12.陆均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研究人员对霸王岭、吊罗山和尖峰岭三地的陆均松天然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调查,结果如图。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陆均松种群的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调查陆均松种群的种群数量和年龄结构可采用样方法
C.在进行调查的三个地点中霸王岭的陆均松种群数量最大
D.吊罗山和尖峰岭陆均松的年龄结构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解析】年龄结构是可通过预测死亡率和出生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正确;
陆均松属于植物,故调查其种群数量和年龄结构可采用样方法,B正确;
年龄结构只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此题并未给出陆均松的总数,只给出百分比无法计算调查时的种群数量的大小,C错误;
由图可知,吊罗山陆均松幼年个体最多,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尖峰岭陆均松老年个体最多,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正确。
13.通过选择培养或鉴别培养的方法可筛选出目标培养物。
A.在含有刚果红的培养基上,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B.可以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
C.利用选择培养基确定杂交瘤细胞能否产生所需抗体
D.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需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解析】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分解纤维素,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消失,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A正确;
基因工程构建表达载体时有标记基因,可以用来筛选目的基因,故可以用选择培养基来筛选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B正确;
确定杂交瘤细胞能否产生所需抗体时需要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工具为多孔培养板,而非选择培养基,C错误;
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D正确。
14.利用麦冬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为后期基因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操作流程如下图。
A.图中X和Y分别表示愈伤组织和单倍体幼苗
B.需要对对麦冬花药、培养基及操作工具进行灭菌处理
C.图中①和②过程所用培养基中激素用量的比例不同
D.麦冬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体现了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解析】花药离体培养经①(脱分化)形成X(愈伤组织),再由②(再分化)形成胚状体。
故X表示愈伤组织,由配子直接发育得到的个体叫单倍体,Y为单倍体幼苗,A正确;
对麦冬花药(外植体)不能灭菌,只能消毒,B错误;
①(脱分化)、②(再分化)所用培养基中激素用量的比例不同,C正确;
麦冬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是由花粉得到完整个体,体现了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D正确。
15.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两位在基因编辑研究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实现对目标基因进行碱基的敲除、加入等修改。
A.上述操作所引起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
B.进行上述操作时要避免对非目标基因造成影响
C.可以利用该技术对某些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
D.可以利用该技术改造动、植物进行遗传育种
【解析】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对目标基因进行碱基的敲除、加入等修改,导致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
进行基因编辑时要避免对非目标基因造成影响,B正确;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某些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C正确;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造动、植物进行遗传育种,D正确。
二、本部分共6小题,共70分。
16.(10分)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极易造成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从而形成荒漠,灌丛是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植被类型。
研究人员对我国某地荒漠灌丛生境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灌丛具有抗逆性强、抗旱、耐盐等特性,还具有调节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等多种功能,这体现了灌丛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2)研究人员对灌丛生境调查后绘制了结构模型(见下图),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其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_。
蚂蚁占据第_________营养级,请将能量流经蚂蚁所在营养级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3)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灌丛生境中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土壤中的氮含量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种)
细菌多样性指数(ACE)
土壤中氮含量(g/kg)
初级阶段
11
3694.97±
676.29
0.04±
0.01
发育阶段
12
3939.91±
510.61
0.05±
成熟阶段
18
3853.56±
487.31
0.06±
注:
ACE指数越大,表明丰富度越高
从表中数据可知,随灌丛的发育和演化,其中植物和细菌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
综合表中数据变化,下列叙述合理的包括_________。
A.土壤氮含量逐渐增多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有关
B.从初级阶段演化到成熟阶段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C.如果演替的时间足够长,该地一定能够演替形成森林
D.随灌丛的逐渐成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E.灌丛植物可以改良土壤,土壤环境影响植物,二者相互作用
【答案】
(1)间接
(2)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二
(3)植物种类逐渐增多,细菌种类先增多后略降低ADE
【解析】
(1)题干描述内容体现了对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作用,为间接价值。
(2)图中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蚂蚁以灌丛植物为食,是植食性动物,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流经蚂蚁所在营养级的能量为蚂蚁的同化量,蚂蚁的同化量包括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和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如图)。
(3)由表格数据可知植物种类逐渐增多,细菌种类先增多后略降低;
A.土壤氮含量逐渐增多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有关,A正确。
B.从初级阶段演化到成熟阶段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
C.如果演替的时间足够长,该地受气候等因素影响不一定能够演替形成森林,C错误。
D.随灌丛的逐渐成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D正确。
E.灌丛植物可以改良土壤,土壤环境影响植物,二者相互作用,E正确。
17.(12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
推测cntnap2基因与ADHD相关,研究人员尝试通过降低斑马鱼中该基因的表达建立ADHD动物模型。
(1)cntnap2基因在_________中进行转录时,_________酶与基因中的启动子结合催化形成RNA前体。
随后RNA前体中内含子对应部分被切掉,外显子对应部分拼接起来,形成成熟mRNA。
(2)为降低cntnap2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将吗啉反义寡核苷酸导入斑马鱼的受精卵中,吗啉反义寡核苷酸是一种RNA剪接抑制剂,针对它的具体作用,科研人员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1:
导致RNA前体上内含子1的对应序列不能被剪切下去
假说2:
导致RNA前体上内含子1和外显子2的对应序列同时被剪切下去
为了验证上述假说,分别从受精后3天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斑马鱼的脑中提取________,逆转录形成cDNA。
若假说1成立,使用上图所示引物2和引物4进行PCR后电泳的结果为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实验组有目的条带B.实验组无目的条带
C.对照组有目的条带D.对照组无目的条带
若要证明假说2成立,还需要选择上图所示引物_________进行PCR。
(3)用上述方法获得的实验组斑马鱼的运动距离和速度都大于对照组。
科研人员向实验组斑马鱼的培养液中加入托莫西汀(一种常用于治疗ADHD的临床药物),若_________则证明利用吗啉反义寡核苷酸获得了ADHD斑马鱼模型。
(1)细胞核RNA聚合
(2)RNAAD3和4
(3)斑马鱼的运动距离和速度降低
(1)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在核糖体上,转录需要RNA聚合酶与基因中的启动子结合催化形成RNA前体。
(2)RNA通过逆转录获得cDNA。
吗啉反义寡核苷酸是一种RNA剪接抑制剂,可以抑制RNA的剪接。
若假说1成立,则实验组内含子1的对应序列不能被剪切,引物2还可以和内含子1的对应序列结合进行扩增,所以用引物2和引物4进行PCR后电泳的结果为实验组有目的条带。
对照组内含子1的对应序列能被剪切,所以用引物2和引物4进行PCR后电泳的结果为实验组没有目的条带。
若假说2成立,则需要找到一个在外显子2的对应序列可以结合的引物,图中引物3、6符合要求,但引物6的方向不符合题目要求,故只能选择引物3,再用引物4一起进行扩增,若扩增成功,则证明假说2成立。
(3)科研人员向实验组斑马鱼的培养液中加入托莫西汀(一种常用于治疗ADHD的临床药物),此药物可以治疗ADHD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现象,若实验组斑马鱼为ADHD斑马鱼,则用了此药物后,实验组斑马鱼的运动距离和速度降低均会下降。
18.(12分)氧化应激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产生的继发性损伤之一,过多的活性氧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表现为长度增加,进而影响其功能。
科研人员对相关机制进行了研究。
(1)神经元中的高尔基体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_______。
当神经元受损时,高尔基体还可以形成囊泡,修补神经元的断端细胞膜,这一功能与高尔基体膜具有_______的结构特点有关。
(2)Src蛋白分布于高尔基体等处,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科研人员使用H2O2构建氧化应激神经元模型进行相关实验,并在_______下观察、测定并统计各组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
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NLN是分布于高尔基体膜上的蛋白质,其作用是保持高尔基体的结构稳定。
科研人员设计了可以特异性干扰ANLN基因表达的RNA片段(ANIi)和无关RNA片段。
①已知ANLN基因转录的mRNA的部分序列为:
5’-GCUCACACUUCUCACCAAU-3’,推测导入大鼠神经元的ANIi与无关RNA序列分别为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3’-AAGAGGCUUGCACAGUGCA-5’
B.3’-CGAGUGUGAAGAGUGGUUA-5’
C.3’-UAUCGGAGUGUGUUA-5’
②科研人员利用该干扰技术,探究在氧化应激状态下,Src与ANLN的上下游调控关系。
请在
(2)实验的基础上补充设计3组实验,并选择相应的材料及处理方式填入下表。
组号
④
⑤
⑥
材料及处理
_______
检测指标
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
a.正常神经元b.H2O2氧化损伤神经元
c.SAd.ANIie.无关RNA
实验结果说明Src通过调控ANLN稳定高尔基体结构。
(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请提出一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氧化应激的可行措施________。
(1)加工、分类和包装流动性
(2)显微镜激活Src可以解除氧化应激造成的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
(3)①B、A
②
b、d
b、e
b、c、d
(顺序可调换)
(4)注射SA激活神经元中的Src;
研制药物促进神经元中ANLN的表达(合理即可)
(1)高尔基体的功能为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高尔基体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①②组实验结果显示,H2O2氧化损伤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更长,结合题干“活性氧使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表现为长度增加”,可得结论“氧化应激可造成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
①②③组实验结果显示,加入SA(Src激活剂)后,高尔基体平均长度恢复至正常神经元水平,可得结论“激活Src可以解除氧化应激造成的高尔基体结构不稳定”。
(3)①由题可知ANIi可以特异性干扰ANLN基因表达,即可以特异性与ANLN基因转录的mRNA结合,故需选择能与其互补结合的序列B。
无关RNA应符合“核苷酸种类、数目相同,序列不同”的要求,用于排除核苷酸种类、数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需选择序列A。
②本实验的目的为“利用该干扰技术,探究在氧化应激状态下,Src与ANLN的上下游调控关系”,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是本实验的前提,故需选择氧化损伤神经元(b)为材料进行实验。
上下游调控关系指Src与ANLN的调控顺序,结合题干中给的实验结果“Src通过调控ANLN稳定高尔基体结构”可知有两种情况:
1.Src通过调控ANLN稳定高尔基体结构;
2.ANLN通过调控Src稳定高尔基体结构。
结合提供的实验材料,可以选择b、c、d作为实验组进行实验验证,若为情况1,加入SA和ANIi后,Src被激活、下游的ANLN表达被干扰,调控通路被阻断,无法稳定高尔基体结构,使高尔基体平均长度增长;
若为情况2,加入SA和ANIi后,ANLN的表达虽然被干扰,但下游的Src被SA激活,可以维持高尔基体结构稳定,高尔基体平均长度与正常神经元相近。
另还需设置b、d及b、e组进行对照,排除ANIi及核苷酸种类、数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本题为开放性的题目,答案可以围绕着如何维持高尔基体的稳定性,比如:
激活Src或促进ANLN的表达等维度作答,合理即可给分。
19.(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1)~(4)题。
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有效的措施。
中国科学家分别从减毒活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五大技术方向推进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疫苗的设计和研发。
对于疫苗的研发,研究人员已经相继开展临床前研究并启动了相应的临床试验。
减毒活疫苗的制备原理是将病原体经过人工处理后,使病毒失去致病性,但保留了原有的增殖能力和免疫原性,这种疫苗感染人体的效果接近自然感染,一般来说免疫效果好,免疫应答速度快,疫苗生产成本也不高,容易量产。
但减毒活疫苗需要做出毒力恰到好处的毒株,研发时间长,还有低概率的致病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东城区 期末 生物 考试 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