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类试题解题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112409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60.74KB
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类试题解题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
《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类试题解题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类试题解题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高考文言文分析综合题错项陷阱设置揭秘
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往往有一道题是分析综合题。
这是考查考生全面把握文言阅读材料内容与主旨的“压轴题”,年年必考。
这道题常常以指出错误选项的形式来设置,因而探究命题人错项陷阱设置的技巧,对提高考生的辨别能力,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文意理解的正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1.无中生有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命题人在选项中故意编造一些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或者是捏造的情节,以此来干扰考生思维。
如2011年北京卷第9题B项:
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原文引周公、齐桓和曹子的事例是为了论证“小过”不能“掩其大美”,B项“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无中生有。
2.张冠李戴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将原文某人做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导致对象错位。
如2011年江苏卷第7题C项:
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
继任者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陈公弼)安排他到鄂州做官”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原文为“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
诏(皇帝的命令或文告)复以正民为鄂州”。
3.弄错时间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将原文叙述的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不同事件之间的时间混乱表述。
我们来看2010年全国卷Ⅱ第10题D项:
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
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根据文意,张凝、李重贵只是来“策应”保裔,当时,在与契丹血战时,保裔已经“为敌所覆”,张凝、李重贵才赶去赴援,并非是张、李二人“与他共同抗敌”。
此项在时间表述上混乱。
4.颠倒顺序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将原文中没有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情当做已发生的事情,将原文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当做已出现或必然出现的情况来表述。
如2010年山东卷第12题C项:
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C项中说申甫“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明显将“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与皇帝授予申甫官职这两件事的先后顺序弄错了。
根据原文“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
‘臣不才,愿以死自效。
’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可知,应该是申甫先被皇帝召见,他非常感动,表示愿意誓死为国效力,然后皇帝才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5.故意误译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对原文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或词类活用现象等作不恰当的解释,故意歪曲理解原文语句的意思。
如2011年浙江卷第18题D项:
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比照原文“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
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
”逐一分析关键词发现,“拜”为“授予官职”之意,“兼”为“兼任”之意,是升官,这里却错解为“贬谪”。
又如2011年辽宁卷第6题B项:
宋庆礼处事求实,勇于开创局面,他坚持实施玄宗意图,另址再建营州城,管理归附的外族;
又开屯田八十余处,使得营州仓廪充实,百姓逐渐富有。
B项原文“更于柳城筑营州城”,“更”在文中为“再,复”之意,是“再在柳城修筑营州城”。
另外,“使得营州仓廪充实,百姓逐渐富有”的原因不只是开屯田八十八处,还在于“招集商胡,为立店肆”。
6.事件杂糅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或杂糅文段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或杂糅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杂糅不同人物的观点态度,或杂糅同一人物对不同事件的观点态度,使考生头绪难以理清,正误难以分辨。
如2007年湖南卷第12题B项:
在作者看来,“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都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当然是治国有“术”的表现。
但“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却不是。
相应的信息是:
“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
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由“故”可知“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的后果是“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
即群臣士民说的话显得高深莫测,做起事来就远离实际。
这是不好的方面,怎么是有“术”的表现呢?
7.言过其实
命题者故意拔高或贬低作者的精神从而对其观点态度故意作出错误解说,这是我们常常在解读时容易犯的毛病,即对待古人不能依据其具体时代,不能立足于文本作出合理评价,常常以今律古。
如2010年江西卷第12题B项:
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
原文中“已而太后亦寤,卒听公”,是说太后最终也醒悟过来听从了王德用的做法。
文中并没有表述太后对王德用的赞赏。
8.强加联系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把原文本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或联系不直接的事件强行联系在一起,由此推论出一个不符合原文事实的结论。
如2010年浙江卷19题D项:
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此项表述中,“恃才傲物,言行偏激”的评价与文意不符,作者是站在赞赏的角度来写胡叟的,并未否定他。
另外,胡叟仕途受阻与得罪韦祖思,这两者在文中并没有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所以选项D给出不符合原文事实的结论,属于强加因果,以误导考生。
9.以偏概全(或以全概偏)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故意缩小(或扩大)原文有关信息的范围、作用、程度等,或者断章取义。
如2010年四川卷第10题B项:
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此项中,“全部投入‘虎穴’处死”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这就是明显的以全概偏。
五、课堂导练
【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l0题。
杜慧度,交趾硃鹴人也。
本属京兆。
曾祖元,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
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
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腾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
除龙骧将军。
遁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
遁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
时遁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
追讨于九真、日南。
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
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
义旗进号冠军将军。
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
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追赠右将军,本官如故。
慧度,瑗第五子也。
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
瑗卒,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
七年,除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广武将军、交州刺史。
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
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于石碕,交战,禽循长史孙建之。
循虽败,余党犹有三千人,皆习练兵事。
李子逊李弈、李脱等奔窜石碕,盘结俚、獠,各有部曲。
循知弈等与杜氏有怨,遣使招之,弈等引诸俚帅众五六千人,受循节度。
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
弟交趾太守慧期、九真太守章民并督率水步军,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
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
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亲属录事参军阮静、中兵参军罗农夫、李脱等,传首京邑。
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
高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
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
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
遣长史江悠奉表献捷。
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
禁断淫祀,崇修学校。
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
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
少帝景平元年,卒,时年五十,追赠左将军。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瑗处事果决而有计谋。
他担任太守时两次平定骚乱,先是斩杀作乱的九真太守李逊,境内得到安宁;
继而与玄之击退来犯的胡达,使之退回林邑。
B.杜慧度为人谦逊而顾大局。
杜瑗死,府州官吏推举慧度主持州府事,他未接受;
而当卢循来犯,虽然任命他的诏书尚未到达,他还是率众抗敌。
C.杜慧度一心向公而又谙熟战略。
与卢循决战前,为激励将士他拿出家族全部财产作为奖赏;
交战时他又巧用火攻烧毁敌方一应战舰,大获全胜。
D.杜慧度生活俭朴,治事有方。
平日里他布衣蔬食,只管弹弹琴,读读《庄》《老》。
而为政却细致绵密,有如治理家庭;
遇上饥荒,常以私人薪俸赈济灾民。
【答案】D
【思路点拨】D项错在“只管弹弹琴”的表述。
根据文意,原文只是说杜慧度“能弹琴”,备选项显然故意曲解。
【命题透析】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技巧点拨】分析概括文意,也是文言文测试的常考题。
做这类的题目,一般程式是按选项逐一确定答题区间,再将选项带入原文仔细对照,逐一排除。
六、方法总结
1、筛选信息题的一般步骤:
①通读存疑。
阅读全文,遇有小的阅读障碍可暂作疑问搁置。
疑问常常有两种情形:
一是冷僻字词或典故,未给注解,通常不会成为出题点,可忽略;
二是冷僻的甚至不曾见过的内容出现在相关题中,往往会是提示性的,因而也常常是正确的,要敢于确认。
②筛选取要。
在通读的基础上作出信息筛选。
信息筛选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该题的题干实际就成了我们读取信息的路径,沿径寻津,难题就不难解决了。
③读题复归。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均包含了反过来可帮助我们通读原文的内容,要善于利用这些信息。
2、解答归纳要点、概括中心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主次。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多为人物传记,阅读时需弄清与传主有关的事情,涉及的人物和人物关系,有时还要弄清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等。
有时阅读材料提及的不止一个人物,涉及的不止一个事件,表述的不止一层意思,这时就有轻重主次之分。
而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就要分清轻重主次。
(2)辨明因果。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无论记叙文、议论文,都会有种种因果联系,如所叙事件、人物、传主处事的态度、作者的主张等。
要把握文章内容,就要把文中的因果联系辨析清楚。
(3)把握全面。
正确解答这类题,需要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意。
然后看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是“局部内容”还是“整体内容”——如是前者,需要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误;
如是后者,则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力求全面准确。
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要遗漏细节。
(4)仔细查对。
要放回原文中查对,特别是事件中的人物角色、行为的程度等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3、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其选项出错的方式,简单归纳如下:
①望文生义。
主要指罔顾文章整体内容,仅从字面上附会文意,作出错误的认知。
②移花接木。
将彼时彼地的事件,混淆在此时此地里,造成穿凿附会的解读。
③不求甚解。
不细心提取文中信息,关键词语不作推敲,致一知半解,其解读也就似是而非。
④费解难懂。
主要有两种,一是语言表达晦涩,意思不明;
二是文意理解偏差,归纳有误。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亡妻冯孺人行述
朱彝尊
孺人姓冯氏,讳福贞,字海媛,世居嘉兴练浦之阳。
考讳镇鼎,归安县儒学教谕。
教谕君为学官,弟子有名,交渐广,徙碧漪坊,去先太傅文恪公第近止百步。
教谕君年过四十无子,生孺人,特珍爱之。
五龄,延塾师陈翁,授《毛诗》《孝经》。
有费姥者,往来教谕君家。
见孺人聪慧,为先妣唐孺人述之,唐孺人属姥为妁。
是夕,教谕君梦文恪公衣衮造其门,遂以孺人许彝尊为配。
寒家自文恪公以宰辅归里,墓田外无半亩之产。
至本生考安度先生,家计愈窘,岁饥,恒乏食,行媒既通,力不能纳币①。
彝尊年十七,为赘婿于冯氏之宅。
遭乱,两家各去其居,安度先生播迁塘桥之北。
彝尊既昏,孺人赞予往侍养。
教谕君以田二十亩持券付孺人,孺人语予曰:
“割父之田以奉翁,非力养矣。
”辞不受,挈其女至塘桥,鬻所有金条脱,治饔膳。
隘不能容,遂赁梅里道南茅亭之居,迎先生至里。
予年二十,即以诗古文辞见知于江左之耆儒遗老。
时四方知名士往来于禾者,辄造梅里,孺人治酒肴必丰,虽夜分区画立办。
宾客过者,谈宴极欢,或淹留旬日方去。
花钿无多,尽付质库,昼夜纺绩以赎。
客至,复质,如是以为常。
岁癸卯,予客永嘉。
其冬,安度先生病革,家无斗储,孺人邀予姊妹同视汤药。
予归未旬日,而安度先生弃世。
孺人哀毁,治丧事靡不中礼。
既而予游大同,转客太原,入于京师,复留济南。
孺人力持门户,延经师于家诲昆田,必具酒肉,操作愈勤。
夜率二女治机绞不辍,坐昆田于纺车之旁,执卷于灯背,令就火光课昼所读书,必成诵乃已。
凡昆田交游至,或有燕朋杂于坐,孺人必严诫勿与交。
孺人归予将五十年,盖终身忧患,未尝一日自安。
平居慈爱,虽渔娃灶妾,食必推与之。
以是孺人之殁,闻者无不叹息。
呜呼!
悲夫!
谨摭其遗行,以告立言之君子。
(节选自《曝书亭集》)
【注】①纳币:
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条脱:
古代臂饰。
禾:
嘉禾,嘉兴的古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梦文恪公衣衮造其门
造:
拜访
B.
孺人赞予往侍养
赞:
称赞
C.
治丧事靡不中礼
中:
符合
D.
令就火光课昼所读书
课:
学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寒家自文恪公以宰辅归里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江左之耆儒遗老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延经师于家诲昆田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谨摭其遗行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割父之田以奉翁,非力养矣。
②花钿无多,尽付质库,昼夜纺绩以赎。
(4)文章第三至五段,记述了冯孺人哪些方面的“遗行”?
请简要概括。
【答案】
(1)B
(2)A
(3)①割取父亲的田地来奉养公公,这不是尽力奉养(父母的做法)。
②(冯孺人)首饰没有多少,全部抵押给当铺,白天夜晚纺纱绩麻来换回(典当的首饰)。
(4)奉亲养老,相夫待客,教育子女,慈爱待下。
【解析】【分析】
(1)B项,“孺人赞予往侍养”中“赞”如解释为“称赞”,则与语境不合;
“赞”在此处是“资助”的意思,属于“赞”的生僻义。
《易经》有言,“赞者,佐而助成。
”同学们在平时要多加强文言文的积累。
D项中的“课”属于词类活用现象,这也属于实词常考查的类型,同学们需要多加注意。
故选B项。
(2)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翻译为“凭借……的身份”。
B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需要重点关注,这里容易被误翻为“的”,而实际上是指示代词,表示“这一类的人”,类似的课内例句还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项,第一个“于”意思是“到”,第二个“于”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D项,第一个“其”译为“她的”,第二个“其”译为“一定”,表示强调语气。
故选A项。
(3)本题中,第一句重点实词为“割”“奉”“力养”,翻译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割”,割取;
“以”,目的连词,来;
“奉”,奉养;
“力养”,尽力奉养;
“非……”,否地判断句。
第二句的重点实词为“花钿”“质库”“绩”,翻译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花钿”,本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此处代指“首饰”;
“质库”,当铺;
“纺绩”,把丝麻等纤维纺成纱或线;
“以”,目的连词,来。
(4)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三至五段,分别讲了冯孺人典当首饰招待四方名士、倾心尽力侍奉公公并料理丧事、力持门户抚养孩子、慈爱乡里帮助贫苦之人的事,但是要注意这些都是事件,而非题目中问的“方面”,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还需要再进一步进行概括,大致可分为招待客人、侍奉公公、抚养子女、对待乡里四个方面。
故答案为:
⑴B;
⑵A;
⑶①割取父亲的田地来奉养公公,这不是尽力奉养(父母的做法)。
⑷奉亲养老,相夫待客,教育子女,慈爱待下。
【点评】⑴该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重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完成这类题,需要考生在课下多做练习,熟记重点实词的意思。
在考试过程中,还要有语境意识,把考查的词放在上下文语境中分析。
⑵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涉及18个常见虚词,重在考查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与否。
完成这类题目,首先需要关注词性的差异。
虚词数量不多,但是用法纷繁,掌握起来不容易。
有的虚词意义一样,只是词性有细微差别,这就需要考生对虚词词性足够重视。
⑶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包括实词理解能力、虚词理解能力、句式理解能力、整体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翻译题需要做到关注字词句,落实得分点。
⑷该题考查文言文概括分析的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文本时理解文本意思,概括主要内容。
【附参考译文】
亡妻姓冯,名福贞,字海媛,世代居住在嘉兴练浦的北面。
他的先父名镇鼎,担任归安县儒学教谕。
教谕君担任学官,学生很有名望,他的交际也渐渐广泛,搬迁到碧漪坊居住,这里距离我的先祖太傅文恪公的宅第只有百步之近。
教谕君年过四十没有孩子,生下我的妻子,特别珍惜喜爱她。
五岁的时候,请来塾师陈翁,教授她《毛诗》《孝经》。
有一位姓费的老婆婆,到教谕君家来。
见我的妻子很聪明,就向我的先母唐孺人叙述这件事,唐孺人就嘱托老婆婆去做媒人。
这天夜里,教谕君梦见文恪公穿着官服到门上来拜访,于是就将妻子许配给我。
我家自从文恪公凭宰辅的身份回归故里,除了墓田外没有半亩田产。
到我的生父安度先生时,家计更加困窘,遇上荒年,常常缺少食物,媒人说媒之后,没有能力送去聘礼。
我这年十七岁,到冯家做了入赘的女婿。
遭遇乱世,两家都离开了自己的居所,我父亲就搬到了塘桥北。
我结婚之后,妻子佐助我去侍奉供养我的父亲。
教谕君拿二十亩土地的田契交给我妻子。
妻子对我说:
“分割我父亲的土地来奉养公公,我们就不是竭尽全力在奉养。
就推辞没有接受,带上她的女儿到塘桥,卖掉她的金手镯,为我父亲备办饭食。
房屋太狭小了,容不下多人居住,就到梅里道南茅亭租下房子,将我父亲接到梅里。
我二十岁时,就凭着诗辞古文被江东的德高望重的宿儒知晓。
当时四面八方有名的往来于嘉禾的读书人,经常到梅里看望我,我妻子一定备办丰盛的酒菜,即使半夜也立即筹划办理。
前来拜望的宾客,谈笑宴饮非常高兴,有的停留十天才离开。
首饰已经所剩无几,都抵押给了当铺,妻子昼夜不停地纺织来赎回它们。
客人来了,就再去抵押,像这样都习以为常了。
癸卯年,我客居永嘉。
这年冬天,我父亲病重,家里没有一斗米的储蓄,我妻子就请我姊妹一同来端汤喂药。
我回家不到十天,父亲就离世了。
我妻子因悲伤过度而容颜消损,办理丧事没有不符合礼节的。
不久我到大同游历,转而客居太原,到达京城,又滞留在济南。
妻子竭力持家,请老师到家中教导昆田,一定为老师备办好酒好肉,操持劳作更加勤勉。
夜里带领两个女孩不停地纺织,让昆田坐在纺车旁,拿着书卷在灯后面,让他就着灯光学习白天读过的书,一定要能够背诵出来才停下来。
凡是昆田结交的朋友来到家里,如有不讲规矩的朋友夹杂其中,我妻子一定严厉告诫他不要和这人交往。
我妻子嫁给我将近五十年,一生处于忧患之中,不曾有一日过上安稳日子。
平时为人慈爱,即使是打渔的孩子烧饭的婢女,也一定把自己的饭食让给他们吃。
所以我妻子去世时,听到的人没有不叹息。
唉,真叫人悲伤啊!
这里拾取一些她遗留的事迹,来告诉给著书立传的君子。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世以儒素称。
擢进士第,调为修武尉,累进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
方时承平,选常万人,李林甫为尚书,专国政,以铨事委晋卿及宋遥,然岁命它官同较书判,核才实。
天宝二年,判入等者凡六十四人,分甲、乙、丙三科,以张爽为第一。
爽,御史中丞倚之子,倚新得幸于帝,晋卿欲附之,爽本无学,故议者嚣然不平。
安禄山因言之,帝为御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爽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
帝大怒,贬倚淮阳太守,遥武当太守,晋卿安康太守。
明年徙魏郡即充河北采访使居三年政化大行尝入计谒归壶关望县门辄步吏谏止晋卿曰:
“公门当下,况父母邦乎?
”郡太守迎犒,使所属令行酒,酒至,必立饮白酹,侍老有献,降西阶拜而饮,时美其恭。
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阅读 分析 综合 试题 解题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