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混凝土硬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075705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162.88KB
场地混凝土硬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场地混凝土硬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混凝土硬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设备科
财务科
实验室
综合办公室
场地工程施工队
项目组织机构图
第二章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劳动力计划
如果我单位有幸中标承担此项工程的施工,将按合同及业主的要求,立即从全公司范围内,抽调有丰富管理经验及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指挥部。
并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有关前期准备工作的人员在二天内赶至现场。
劳动力计划表如下:
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数量
1
测量工
2
砼工
15
6
木工
7
电工
8
修理工
9
各种技术工种
10
各种司机
18
11
力工
60
合计
111
第三章施工机械及材料计划
一、机械用量计划表
序
号
机械或
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额定功率
Kw
生产能力
m3/h
到达工
地时间
备
注
平地机
2011.4
装载机
3
光轮压路机
6t
4
压路机
14t
5
自卸汽车
5t
洒水车
砼搅拌机
350L
稳定土拌合设备
平板振
12
13
14
二、材料计划用量表
材料名称
单位
水泥
t
2200
碎石
M3
5066
砂
1400
砂砾
5115
第四章施工部署、工期及工期网络计划图
一、总体设想
(一)编制施工组的总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
该项目工期短、质量要求高、工种多,管理困难,因此,在编制本施工组织总设计时,确定一下知道思想:
采用先进可行的科技成果,有效的组织措施,创造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工期,为业主争创好的效益。
在编写过程中,充分体现业主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对今后施工组织实施起到良好的知道作用。
在具体施工组织编制过程中,不到要遵守本总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更要贯彻各级主管部门提出的意见,融合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方法,结合项目部先进的施工工艺,克服不足,顺利实现质量、工期目标的要求。
按照国家规范规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做好质量管理,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规定要求施工。
(二)主要决策:
项目部组织对该项目有施工经验的精兵强将和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进场,与业主密切配合,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完成该项目的施工。
(三)主要目标:
我们要重信誉,守合同取信于业主,保质量。
具体就是两个确保,一个就是确保合同工期,一个是确保工程质量。
二、施工准备
场地平整:
在业主三通一平的基础上,采用机械化整体按总图平整,周围围墙按总图要求固定式和零设式搭设,且符合现场双标化管理规范,完成时间不影响工程进度。
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应做好一下工作:
施工组织总设计由项目部在施工图会审前完成。
下列工程项目各专业应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现场项目部必须在开工前原材料资源,混凝土强度等级试配和加工车间、职工食堂、宿舍、仓库和主要施工机械的进场。
现场用电:
按现场施工机具设备计算,用电量在800KVA。
照明用电按动力用电量的10%计算,则用电总量为80KVA。
场地采用三相五线制架空设置。
施工用水:
本工程所在地就近接自来水。
三、施工段的划分
施工顺序:
按施工周期长短,安排工程开工顺序。
工种之间紧密配合,互相创造条件,搞好主体交叉施工,确保施工的总工期,其他工程作为调节剂项目。
施工段的划分:
本工程较单一,工期紧。
根据各单位工程的情况结合整体工程,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一个施工段,分别由一个工程处负责施工,对项目部保进度、保质量、包安全、包成本。
四、施工计划度计划
A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必须保证在合同工期天内交工
按照网络计划控制工程进度,搞好立体交叉施工。
尽量考虑在保证总工期的前提下对劳动力、机具、材料、模板投入做到平衡施工。
B总施工进度计划
见附表一
五、施工总平面图
A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图见附图一
第五章施工技术方案
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规划部门确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桩及现场轴线控制网进行施测。
一、施工测量的程序及准备
(一)测量准备工作
与建设单位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现场交接引测点位,编制“施工测量控制点记录表”。
根据设计意图、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与施工部署等,确定控制轴线并进行内业计算。
配备测量人员:
测量人员2,配合人员3人
仪器配置:
测量仪器必须通过计量局检验并有合格证,依据现场情况配置以下测量仪器:
名称
数量
备注
大、中、小线锤
各4个
已有
塔尺
6柄
全站仪
2台
50m钢卷尺
8把
S3型水准仪
3台
对讲机
二、工程测量放线
(一)平面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校核
拟定建筑施工平面定位控制网采用网格,用直角坐标法。
测量遵循的原则是先总体后局部,先对工程进行整体控制,再进行各区段控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
1建立首级测量控制网
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建筑红线点,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确定本建筑物的首级测量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以主轴线作为主要控制轴线,在建筑物周边坚固位置作好标记,作为校核依据。
控制点的设置考虑在场内不易破坏和通视条件较好的位置。
为保证测量时视线的畅通无阻,在平行各主轴1.5m的位置建立控制线。
为了方便地上工程的施工测量,轴线控制点布置在基坑外的平面上,并保护好各控制点不被破坏,做好明显标记,定期检查。
每次放线时,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上,后视另一相应的控制点,这样依次投出全部主控制线,然后依据主控轴线,用50m钢尺,按照施工图纸,分出各条轴线位置及墙柱梁位置,每跨轴线误差控制在1mm以内。
施工时由下到上进行层层放线。
2建立二级测量控制网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建立二级测量控制网,拟建立的二级测量控制网主要有基础施工阶段测量控制网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测量控制网。
(二)、测量精度控制
1、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线:
主轴线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精度不低于20"
。
三、砂砾垫层施工
1、施工准备
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基底情况。
应在垫层施工前办理隐检手续。
施工前由测量小组根据设计要求的标高,每隔10m设置一个标高控制桩。
2、工艺流程
检验砂砾质量→铺筑砂砾垫层→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3、砂砾垫层施工
对砂砾进行技术鉴定,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规范的规定。
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压实的方法。
本工程大面积的砂砾垫层,采用压路机压实。
边、角及小面积采用人工敷填,基本就位后利用小型机械进行震动压实,以确保基层的密实性。
砂砾垫层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
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铺筑的砂砾应均匀。
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好的砂砾。
铺筑砂砾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砾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
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用水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
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
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4、找平和验收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碾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的环刀取样;
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
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拉线找平,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5、成品保护
回填砂砾垫层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和测量控制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照明设施;
防止级配砂砾不准或铺筑超厚。
级配砂砾成活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
否则应适当经常洒水润湿。
四、水泥稳定沙砾基层
1、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采用集中拌和法施工。
(1)准备下承层: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在铺筑前必须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合格。
其表面平整、坚实,没有任何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
(2)施工放样:
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15米设一桩,平曲线段5~10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边缘外0.3~0.5米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标出基层边缘的设计高。
(3)备料:
水泥、砂砾原材料符合规范要求。
(4)拌和:
采有按重量比掺配,稳定土拌和站集中拌和。
拌和时,控制好水泥剂量及含水量的大小,拌和均匀,无粗细离析现象。
(5)运输:
拌和好后,根据铺筑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干密度算出的每车混合料的摊辆面积,将混合料均匀的倒在路幅中间。
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
当摊铺现场距拌和站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中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
(6)摊铺、整形:
用摊铺机将混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保持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并按规定路拱调整好摊铺机的拱度。
同时设一个3~5人的小组,携带一辆装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车,跟在摊铺机后面,及时消除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铲除粗集料,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或补撒拌匀的水泥细集混合料,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
(7)碾压:
摊铺和整形后,立即进行碾压。
碾压时先稳压,防止推拥,再振压,最后静压,防止振松已成型的基层。
碾压方向与路中心线平行。
直线段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侧到外侧,一次连续均匀进行碾压。
保证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并有正确的断面和路拱。
碾压过程中确保基层表面始终保湿,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水泥终凝时间。
(8)接缝处理:
同时施工的两工作段的搭接部分,应采用对接形式。
前一段摊铺后,留5~8米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要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第一段一起碾压。
末端缝的修理,将末端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高度与混合料压实厚度相同的方木,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回填3米长,其高度比方木高约5厘米。
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9)养生:
采用潮湿草帘覆盖养生不少于7天,且至上层结构层施工前,该层表面必须覆盖,不得暴晒。
养生期间封闭交通,施工机械一律走施工便道。
2、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
(1)材料的准备
水泥:
水泥按设计要求标号,正规厂家生产有效期内的合格产品,各指标值符合规范要求。
砂砾石:
压碎值不大于35%,应预先筛分成3-4个不同粒级,使颗粒组成符合表15设计要求。
表15骨料密实型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集料级配
筛孔尺寸(mm)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100
65-85
35-58
22-32
16-28
8-15
0-3
(2)、下承层准备
使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斜度,没有任何松散材料,使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若不符合则应进行修整、复压,使其达到规范要求标准。
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10-15米设桩,平曲线段每5-10米设桩,并在两侧边缘外设施工指示桩。
进行水准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结构层边缘的设计标高,对应桩号打铁桩。
并挂好钢丝绳,钢丝绳必须拉直。
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做全面的检查、维修、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
2、配合比设计
根据图纸的说明及有关的技术规范选定合理的配合比,在目标配合比阶段,采用工程实际需用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生产配合比阶段对拌合机所产生的成品料进行取样,并进行筛分,确定各料仓的材料比例,对拌和机配料进行标定,同时,反复调整料仓比例,使供料均衡。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根据试验段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进行施工,已经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动。
3、铺筑试验段
为了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检验采用的机械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在结构层施工前,进行试验段的铺筑,试验段的铺筑要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并与实际施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
结果要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验收,试验段确定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施工工序、松铺系数和压实厚度、最佳含水量等均作为今后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
4、拌和
厂拌的设备及布置位置应在拌和以前提交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后,方可进行设备的安装、检修、调试,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拌和方法和要求应符合《公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要求,并应保证拌和均匀。
开始拌料前,拌和场的已备有能满足3-5天的摊铺用料,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合比,拌和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为0.5-1.0%,摊铺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0.5%左右。
在充分估计施工富余强度时要从缩小施工偏差入手,不得以降低碎石用量的方式提高面基层强度。
每天开始搅拌之后,出料时要取样检量是否符合设计的配合比,进行正式生产之后,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
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要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
拌和机出料不允许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办法。
一定要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拌和机内的死角得不到充分搅拌的材料要及时清除。
5、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运输采用大吨位汽车运输,以尽量减少与摊铺的时间间隔。
为分散运输车辆对已铺好面的压力,均匀地使车辆在已完成的铺筑层整个表面上通过,应专人指挥,速度减慢。
运输时覆盖篷布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水份散失,并保持装载高度,以防离析,同时注意卸料速度、数量与摊铺厚度、宽度相协调,以便均匀摊铺拌和料。
6、摊铺
摊铺前首先进行挂线,然后摊铺机依照所挂线进行摊铺,使混合料按要求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混合料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1.0-2.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份散失。
摊铺时两台摊铺机前后间距不宜超过5m,为避免纵向接缝出现质量问题,采用两机摊铺,一次碾压成型,每日工作缝接头应做到横缝对齐。
摊铺混合料时,摊铺机要保持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作业。
在摊铺过程中,尽可能做到摊铺机不随意停顿及变换速度。
机械摊铺部分不得用人工进行反复修整,如有某个断面不符合要求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人工局部挖除(厚度>
10厘米)找平。
对于摊铺机无法摊铺到的地方,可采用人工摊铺。
现场配有试验员、质检员,随时进行检测,将结果通知拌和站,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面质量。
在摊铺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配合人工消除粗细集料窝,直至满足要求。
7、碾压
每台摊铺机后面,应紧跟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一次碾压长度一般为50-80m,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有监理旁站。
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小于或等于其最佳含水量。
碾压应遵循试铺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前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1.8-2.2km/h,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碾压一直进行至达到压实度≥98%时为止,且表面无明显轮迹。
压路机倒车换挡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基层,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后尽量原路返回,换挡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挡倒车位置错开,要成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应配专人进行铲平处理。
压路机停车要相互错开3m以上,并应停在已碾压好的段上,以免破坏基层结构。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稳定层表面不受破坏。
对于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后的坑洞应及时用同材料的二灰碎石分层回填,并用铁锤夯实。
8、接缝的处理
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摊铺时,必须连续作业不中断,每天收工之后,当第二天还将连续施工时,则每天收工时,可不设置横缝,只需对摊铺机后的可碾压段进行碾压成型,不可碾压的范围用塑料布覆盖,保持混合料原有含水量,第二天开机时,将其揭开,与新铺段一起碾压。
横向接缝尽量设在与构造物相接处。
横缝应与中心线垂直设置,其设置方法:
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整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略高出方木;
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在重新开始摊铺温柔合料之前,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撤除,并将作业面顶面清扫干净;
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考虑到特殊情况,当需要半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纵缝应按下面的方法处理:
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定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在混合料摊铺的同时,靠近支撑的部分,应人工进行摊平,然后整型和碾压;
在铺筑另一幅时或在养生结束后,拆除支撑;
第二幅混合料摊铺时,靠近第一幅的部分,应人工进行摊平。
然后,进行整型和碾压。
9、养生及交通管制
水泥稳定砂砾分层施工时,必须在下层水泥稳定碎石养生期达到7天后方可进行上层铺筑。
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养生期不应少于7天,养生采用湿润的土工布覆盖养生,并保持在整个养生期间的潮湿状态。
项目部设专人负责养生工作,并有每日养生日记。
在养生期7天内禁止一切车辆在基层行驶并设有专人进行交通管制。
五、混凝土面层施工
1.基本要求
A.基层经检测,必须符合检验评定标准各项指标的要求,并应进行基层测定,验算的基层整体模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B.采用的水泥,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C.施工配合比应根据现场测定水泥的实际标号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验,选择最佳配合比;
2.水泥砼面层质量检验标准如下表:
水泥砼面层质量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频率
弯拉强度
在合格标准之内
板厚度
代表值
-5
2处/200m
极值
-10
平整度
σ(mm)
1.5
2.5
平整度仪,连续检测
1次/100m
IRI(m/km)
4.2
最大间隙
h(mm)
每处用三米直尺连续量
10次,每次取最大间隙
抗滑构造深度(mm)
0.8
砂铺法
1处/200m
相邻板高差(mm)
抽量,每条胀缝2点
2条/200m
纵、横缝顺直度(mm)
纵缝20m拉线,横缝沿板宽拉线
4处/200m
4条/200m
中线平面偏位(mm)
20
经纬仪
4点/200m
路面宽度(mm)
±
抽量
纵横高程(mm)
水准仪
横坡(%)
0.15
0.25
混凝土面层施工时,为保证工程质量,需要控制和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
(1)、基层完成后应检查其密实度;
基层完成后应检查其强度和刚度及均匀度。
(2)、按规定的要求验收水泥、砂、碎石;
测定砂、石的含水量,以调整用水量;
测定坍落度,必要时调整配合比。
(3)、检查磅秤的准确性;
抽查材料配量的准确性。
(4)、摊铺混凝土之前,应检查基层的平整度和横坡;
校正模板的位置和标高;
检查传力杆的定位。
(5)、夏季施工时,应测定混凝土拌和及摊铺时的温度。
(6)、观察混凝土拌和、运送、震捣、整修和接缝等工序的质量。
(7)、每铺筑400m3,同时制作二组抗折件龄期分别为7d和28d,每铺筑1000至2000m3混凝土增做一组试验,龄期为90d或更长,备作验收或检查后期强度时用。
抗压试件可利用抗折试验进行试验,抗压试验数量与抗折数量相对应,试件在现场与路面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湿治养生。
施工中应及时测定7d龄期的试件强度,检查其是否以达到28d强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场地 混凝土 硬化 工程施工 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