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2500字doc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7075040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3.11KB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2500字docWord文档格式.docx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2500字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2500字doc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校史馆中,通过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延安大学曲折的建校过程,而延大的建校史一定程度上就是我国在那一艰难时期的建国史、我党在延安期间发展史的缩影。
延安大学在1941年由泽东青年干校、中国女子大学和陕北公学院合并而成。
在今天,依托着其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成为了其特色专业,学校正源源不断地为延安当地以至于陕西省全省输送着各类人才。
其校史中许多校友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
通过了解同学们认识到,如果延安大学加大对于优势专业的投入,甚至以此形成一种文化产业,那么相信这样的一段光荣历史一定会反哺延安人民,进一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接下来在延安大学学生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路遥纪念馆,了解路遥的生平。
伟大的作家路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在贫困和疾病中也不放弃写作,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文学创作。
正如北大才女刘媛媛在演讲中所说的“贫穷并没有斩断一个人成功的所有可能性”。
即使生活贫困但精神世界仍然可以很富有,依然可以有所成就,追求在大多数人看来很奢侈的梦想。
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同学们难以忘怀这位“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作家。
路遥的作品将作为本次课题的重要切入口,成为成员们进一步了解黄土文化的重要契机。
参观学习过程中,鲁雄刚副书记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路遥及期作品的深刻认知,是同学们对路遥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形象。
接下来,同学们步行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
在延安大礼堂外的树阴下,同学们首先聆听了延安大学行政学院团委书记李生策的报告回顾了xx当年相应号召上山下乡后的一系列成长史。
从文革时父亲遭受迫害,自己毅然决定下乡,到无法坚持逃回北京,再到被祖父母鼓励重返延安,与当地群众共同建设,在屡遭驳回的基础上,不断申请入团、申请入党,最终成功入党并被选为梁家河村村支书,率先建设沼气池的故事让同学们不无感慨。
同学们还了解到,在当今的延安,还有许多xx长期捐赠而得以不断发展的学校等设施。
随后,大家走入党的七大会址大礼堂。
会厅内正中央挂着毛主席和朱德的画像,两边的24面党旗象征着从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年。
这里见证了“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中共七大的召开,也见证过名剧《白毛女》的首映。
礼堂不远处的中共中央办公厅,是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举行地。
周围,分布着周恩来,朱德,毛*东等人的旧居。
同学们穿梭于一个又一个窑洞中,在阴凉的窑洞中感受着当年热火朝天的革命工作氛围。
此时的延安,难得地下起了雷暴雨,延河由于上游水库泄洪,水位上涨了不少,整个延安突然又笼罩在了烟雨之中,平添几分秀气,显出了少有的面貌。
第二天的参观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画上了句号。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展现延安革命历史最全面、最广泛的展示集中地。
不论是党来到延安、在延安发展各项事业、搞大生产运动还是后期的战略转移、再次解放延安,针对延安革命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馆内都有丰富的展示。
馆内的讲解与丰富的史料展示和场景复原,让同学们对延安革命史中重要的人、事以及时间节点有了深入的了解。
“世界的延安”展厅也将成为小分队课题的重要切入点,期望深入了解在延安的国际友人及他们与延安革命史交织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天夜里,历经不少周折,校党委朱志远书记专程来到了延安,看望参加实践的同学并一起参加了小分队的活动。
次日夜晚,朱书记还饶有兴致与部分同学一起来到街边小吃店,一边关心学生的食宿问题,一边交流社会实践的体验,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的关心和对社会实践工作的高度重视。
第三天一早,朱书记、鲁书记与同学们一起乘坐公交抵达南桥,参观中共西北局旧址博物馆。
与其他博物馆不同,这里除了党的建设工作外,更加偏重西北局在发展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关系上的成果,详实展示了陕甘宁边区建设的经济数据,展柜里也放着许多老百姓生活常用的物品。
在序言厅的墙上,摘录着毛主席的一句话“我说陕北是亮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
……陕北已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试验区。
”“这里就好像是整个当今中国的prototype。
”一圈浏览后,同学们对陕北地区是怎样孕育出了整个新中国文明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后,大家来到了抗大旧址纪念馆。
大门口的“活泼、紧张、严肃、活泼”分外抢眼。
整个展馆,完整展现了抗大从没有教员、没有教材、没有教室的“三无”学校,通过在延安革命时期不断吸纳生源与人才,最终发展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国防大学等多所学校,成为新中国公立高等教育源头的完整历程。
窑洞教室、草纸教材、糙米糠菜、几十人的大通铺与如今的上科大校园仿佛站在历史隧道的两头。
从一无所有到光辉遍洒,抗大的办学历程无疑激励着每一个人在践行“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上科大人才培养理念的路上走得更远。
在雨中,学校领导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延安市地标——宝塔山的山顶,放眼山下,尽是当今延安城区整齐、欣欣向荣的面貌。
同学们在革命纪念馆曾经了解到,当年在日军与国*党军的轮番轰炸下,延安古城几乎丧失殆尽,而只有宝塔作为航标得以留存。
一时间,同学们涨起了豪情,登上台阶,一起摆出了前进的手势。
第四天一早,同学们又和朱书记与鲁书记共同乘坐公交车来到了枣园革命遗址附近。
大家首先来到了张思德纪念碑前,聆听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性教育教研室教授李世民讲述延安精神与张思德的事迹。
李教授以亲近生活的口吻,将张思德的优秀品质概括为“言必信、行必果”、“说的少、做的多”,并一同分析了白求恩同志与雷锋同志的事迹。
末了,李教授还提醒同学们注重历史唯物主义,要结合历史环境来分析人物,才有价值与意义。
随后,大家步行来到枣园旧址,瞻仰遗迹。
毛主席一生159篇重要文章,2篇写于延安,而其中29篇就在枣园完成。
枣园内的灌溉沟渠和一间间窑洞,大家听着讲解,一处处走过。
几站公交车又将大家带到了唐乐宫剧场,品鉴舞台剧《延安保育院》。
在《延安颂》、《延安保卫战》等当地的大型演出中,该剧因着眼点独特、情节动人、视觉效果出色而获得了更多的好评。
在这里,组内的同学发生了意见上的碰撞与交织。
一些同学在演出结束后热泪盈眶,也有一些同学认为剧情没有跳出老规矩、没有营造好整体的节奏。
该剧将作为课题“新形式宣传”部分的重点研究对象,探索进行符合当代人审美习惯的红色文化衍生宣传应该具有哪些合适的手段与出发点,也力图为该剧本身提出有益的建议。
下午,同学们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延安大学团委,聆听李教授的报告《延安精神与成功之路》。
报告中,李教授指出,不管是奥运精神还是世博精神,归根结底,他们都发源于陕北、发源于延安。
李教授说,延安精神归根结底是“艰苦奋斗”精神,加上党中央正确的政治路线,就能将党,将国家,带上成功之路。
同学们就马锡五审判法这一话题进行了一些提问,李教授由此告诉大家,“司法为民”,中国社会目标是法治,然而当下不能完全脱离人治,因而马锡五审判法在当下依旧有它的意义在。
李教授最后说到,做事,我们要讲求辩证唯物主义;
做人,我们要讲求历史唯物主义。
第五天,由于前期活动紧凑,不少同学感觉疲惫,小分队进一步分为小组进行活动。
一个小组上午出发,前往凤凰山附近进行了考察,探访了陕甘宁边区银行旧址与延安市中山图书馆(即市图书馆)。
同学们发现,延安市市内的文化设施亟待完善,市图书馆内的图书更新缓慢,建筑陈旧,读者稀少;
而街上曾有过的书报亭也在市容整治的时候被一笔抹去,作为新华书店的发祥地,城市中却难觅书香,让人惋惜。
另一个小组下午出发,来到了《延安日报》社,找到了许怀金社长,一方面了解延安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与政策走向,另一方面调研延安媒体行业的新媒体发展规划。
许社长亲切地向同学介绍说,延安依靠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长期以来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
但是近年来受到国际能源市场价格下跌影响,开始步入了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阶段。
许社长同时也骄傲地说,延安地区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黄帝陵与陕北黄土风情人文风情也是延安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
安塞县的腰鼓早已在世界各地打响,教练员供不应求。
《星光大道》节目中,陕北民歌歌手也屡屡夺冠,刮起一股“陕北风”。
民间剪纸更是充满艺术气息,惹人喜爱。
在新媒体发展问题上,许社长拿出了市委市政府的许多文件说,在新一轮媒体融合建设中,《延安日报》社担纲了延安新闻网、延安日报网的建设工作,即将进行早期过刊数字化,微信、微博、客户端全覆盖,多媒体采编平台培训等工作。
本次课题将试图建立一个介绍延安历史资源的专题网站,期望能与延安新闻网合作,为自助游旅客提供充分的导览信息。
第六天一早,同学们拜访了八一敬老院。
与别的敬老院不同,这里的老人基本都是经历过战役的延安地区的老人。
在交流过程中,有的老人兴致勃勃拿出自己的书法作品给同学们展示;
有的老人拉着同学的手在挂满历史照片的走廊里一路小跑,兴奋地介绍着革命的岁月;
有的老人清了清嗓子就唱起了嘹亮的军歌。
尽管年事已高,但老人们个个神采奕奕,看同学们听不懂陕北方言,就动笔写了起来。
临走时,几位老人把同学们拉到了毛主席像旁一起拍了照,同学们都感叹道“这里真不像一家敬老院啊”。
晚上,在动身前往南泥湾的前夜,同学们和带队老师来到了延安大学团委的办公室,进行了一次思想交流会,讨论了近期在延安的参观与实践后的感受,并结合课题主要切入点“国际友人在延安”、“《延安保育院》演出”、“路遥的黄土高原”、“新媒体宣传建设”的撰稿方案,对延安市中心“千城一面”、抗大与科大创校比较、延安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当代人接受红色教育时不自觉“跳出”历史情境,难以浸入、八一敬老院所见所闻、文化设施建设落后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进一步提升了对延安精神和红色文化的认识,并以此结束了小分队在延安市区的实践活动。
8月7日一早,同学们与陪伴了多日的延安大学团委的志愿者同学们告别。
同学们将离开延安市区,前往南泥湾,住宿窑洞,卷起裤管,下地干活,开展下一段珍贵的人生体验。
范文二
有这样一段记忆,雕刻在心、无法磨灭;
有这样一段征程,充满艰辛、风雨无阻;
有这样一群老人,矢志不渝、奉献不止。
为了缅怀革命先辈、传承革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月28日,校学生会实践团一行人在刘嘉老师的带领下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楼前出发,奔赴湖州槐坎,开启了为期三天的“重走革命之路追寻红色记忆”社会实践活动。
读不完的历史
6月28日中午,校学生会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顺利到达了湖州市长兴县槐坎乡温塘村。
下午2点,实践团首先前往槐坎乡江南红村苏浙新四军纪念馆进行参观。
到达纪念馆的时候,队员们感受着革命的气息,经过讲解员的讲解,知道了粟裕将军在革命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革命战役中,长兴县一共有104位战士奋勇抗战,而现如今仅剩下两名幸存者,这两位老人现在都有102岁的高龄。
随后,调研团面对党旗进行了庄重宣誓,并在粟裕将军墓前进行了深沉的哀悼与怀念。
纪念馆里的记录,让队员们学习到了当年革命先辈坚韧不屈、勇于奉献的精神,也更加清晰的明白我们身上肩负的重任。
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沿着革命的道路,继承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踏不尽的征程
6月29日早上午,校学生会实践团继续探寻红色革命路程。
队员们从住所出发,路经槐坎乡老汽车站、新槐村、东风村、仰峰村,历时2个半小时到达新四军革命旧址——新四军司令部。
在当地村委的带领下,队员们进入了原本封存的司令部旧址,参观了粟裕将军在革命期间的住所,里面包括了粟裕将军的办公室、住房、机关内部的医疗所及纺织坊,并且根据当地村民提供的信息,知道这所住所也是粟裕将军儿子粟戎的出生地。
继续往里走,到达新四军的供给部、政治部和办公室三大旧址。
里面的每个房间都还存放着当时新四军所使用过的工具,这一件件老旧的工具,证明着当年新四军在这里为百姓做过的贡献。
中午,实践团到达了东风村的革命旧址——方司令和谭司令的住址和十月村的革命旧址——苏浙公学旧址。
这里面的事物和粟裕将军住所的事物相似,俭朴、简约,这都是新四军生活的体现,也是叙述着新四军战役过程中生活的不容易。
下午,我们返回住所。
一天下来,我们行走了两万四千多步,虽然大家都感到筋疲力尽,但是也纷纷表示了解了苏浙新四军的部分历程,重走他们的老路,就是为了感受艰辛,为了能够更加珍惜我们的现有的好生活,好好利用现在好的条件,加强学习,将来成才能够更好地报效社会。
道不尽的故事
6月30日,实践团的任务就是寻找新四军革命仍然还幸存下来的革命老战士。
在村委的帮助下,有幸找到了一位革命老爷爷和一位了解革命的老婆婆。
爷爷说:
1943年的时候新四军在此革命,因为要扩军,所以他也参加了战役,那年,他才18岁。
老人含泪给我们介绍着当时新四军革命的辛酸历程,他说,这段辛酸史,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更感谢新四军带给他们帮助。
在老婆婆家里,她和我们描述了当时的战争情况。
她说:
自己的爷爷是个地下革命党,她用颤抖的手一边笔画着,一边讲述当时的战争史,老婆婆含泪说:
她的爷爷和母亲被日本鬼子抓住,逼供新四军内部信息,在拒绝回答后被狠狠的鞭打。
她还描述了新四军的逃亡过程。
听着这些血泪史,我们也跟着落泪了。
三天社会实践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带给每一位队员很大的感触与收获。
队友们纷纷表示,这次暑期红色之旅,不仅带领我们重温历史,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了那段峥嵘岁月,而且也进一步切实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
我们会更加铭记历史,发挥红色精神,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情怀深入心,伴随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暑期社会 实践 报告 2500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