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文选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7071012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3.73KB
读书文选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读书文选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文选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导报、教师博览、师道、江苏教育、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学、烟台教育等。
网络名师:
铁皮鼓魏智渊、红袖陈晓华、干国祥、袁卫星、清澈小舟朱国红、唐金龙、张曼凌、马玲、丁莉莉、朱寅年、孙明霞、徐莉、沈旎、彭清亮等。
(三)重视人文
刊物:
《读者》、《意林》、《读书》、《青年文摘》、《特别关注》、《领导文萃》、《演讲与口才》、《辽宁青年》,等等。
名家:
季羡林、周国平、余秋雨、易中天、于丹、李开复、徐小平、史铁生、王小波、余光中、林清玄、刘墉、张晓风等。
好书:
《时文选萃》、《智慧背囊》、《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没有任何借口》、《把信送给加西亚》,以及中外名著,等等。
(在人文图书方面,我知之不多)
三、读书的策略(怎样读)
(一)读书的技巧
我们知道,读书的方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读书有没有捷径,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因为读书要下苦功夫,有一定量的时间作保障,付出一定量的脑力劳动。
但读书有没有小巧门,据我个人来看,应该有一些。
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每天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做很多的家务,哪有多少时间来读书?
我想,要在有限的时间提高读书的质量,需要掌握一点小巧门。
下面,用“三个一”来概括我读书的技巧。
1、翻烂一本经典。
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也不管是教育的还是文学的,你可以选一本最爱,反复读,把主要内容装入脑子里,掌握其精神实质所在,这样就会熟烂于心,脱口而出,进而能够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简单地说,也就是要有一本看家的书。
2、主攻一个专题。
作为一线教师要研究的专题很多,仅课堂教学层面的就有理念践行、方式转变、模式建构,有目标设计、内容呈现、过程掌控,有课堂提问、习题训练、师生互动,有课前预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有情境创设、方法选择、媒体运用,有教学导入、活动组织、反馈小结,有激励评价、效果检测和信息反馈,有思想教育、价值引领、情绪调适,有知识传统、方法渗透和规律揭示,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实验探究,有教学容量、教学密度、教学节奏,有知识点、训练量、达成度,有环节步骤、时间划分、先后顺序,等等。
我们读书时可以选这其中的一个方面作为主题,进行专题研究,深挖一口井。
美国当代管理学家托马斯·
卡林经过研究表明:
“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持续不断地花6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
”要做到短期速成,就必须目标专一。
卡莱尔说:
“最弱的人,集中其精力于单一的目标,也能有所成就;
反之,最强的人,分心于太多的事务,可能一无所成。
”六个月到一两年,甚至用更短的时间,你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而且由一个主题拓展到多个主题,这样就会触类旁通,快速地将“一口井”变成“一个湖”。
3、精研一位名家。
例如管理者可以研究李希贵;
班主任可以研究魏书生、任小艾、丁榕、万玮等;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研究李吉林、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窦桂梅、薛瑞萍、王崧舟、薛法根、孙双金、闫学等;
中学语文教学可以研究钱梦龙、程翔、韩军等;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研究邱学华、刘德武、徐斌、华应龙、陈惠芳等;
中学数学教师可以研究顾泠沅、孙维刚、张思明、任勇等;
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可以研究裴娣娜、郑金洲、陈向明等。
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需要、任教学科、性格特点等来确定一位重点学习对象,收集有关重点学习对象的所有资料,长期研究,掌握其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在实践中应用。
这样你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二)读书的要求
读书应有所得。
那么如何才能把书读得深刻高效呢?
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三个词”来体现。
1、追根究底——知“其”所以然,把书看深。
例如致知在格物。
《大学》中有一句最著名的话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
此句的意思是说,“人要想达到认识明确,关键在于穷究而使之明白事物的道理。
”
在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他是怎样表达的,这样表达能什么好处。
例如在读《小学语文课堂诊断》一书,这本书中有八章,即:
课程性质——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习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
文本处理——怎样做到尊重与超越的统一;
课堂生成——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精彩吗;
语文教学资源——怎样开发和提炼才能价值;
因类而异——怎样把握不同内容的教学特点;
教学技艺——是目的还是手段;
课堂评价——教师的终结判定还是师生间的视界融合。
再例如《课堂焦点:
新课程教学九辩》共九章:
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教学简约与教学展开,生活原味与知识品味,表现活动与思想活动,关注个性与关注共性,自主学习与指导学习,授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学科知识与学科文化。
以这两本书,我们应该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是如何阐述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倡导我们如何去做。
我们也可以思考,除了这些问题,我认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还有哪些?
这些主要问题我们应当怎样解决?
甚至对这两本书我们还可以比较着读,读出各自的优劣。
这样,我们想把书读得深一些,可以将所读的相同内容的书进行联系、分析、比较和评判,把这本书中没有的内容加在旁边,这样你的认识就会更加全面;
可以把所读的感悟写在书上、本上,甚至写成读书随笔,这样你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刻;
可以对所读的内容进行评价判定,找出精华,指出不足,这样你的阅读就会更加理性。
总之,追根究底可以让你把书读得深入,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
2、温故知新——知“质”之不变,把书看薄。
例如因材施教与差异教育;
各识一经与多元智能;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教学相长与师生共同成长;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主学习;
探索与探究;
互助与合作;
观念与理念等。
义务教育阶段新旧课程目标的异同:
在总体上,课程目标都分为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
原课程目标分小学和初中,现从一贯的角度整体表述;
原课程目标较为具体,现较为概括简练。
高中阶段新旧课程目标的异同:
在总体上,原课程目标是培养各类人才;
新课程提出培养专门人才、创新人才;
原课程目标是升学预备教育和社会就业准备的双重任务;
现只概括地提终身发展的任务。
魏书生说,新理念就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把明白的事情说糊涂。
因此,我们在读书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其精神实质,把最为关键的最核心的东西抓出来,这样就能把书看薄,由旧知新。
3、融会贯通——知“道”之所在,把书看透。
例如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事物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
如地球上陆地占20%,水占80%;
空气中氧气占20%,其它成分占80%。
人的肌体当中真正的有机物质只占20%,而水分却占了80%。
经济学家说,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的财富;
社会学家说,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他们一生卓越;
管理学家说,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往往是20%的人完成80%的工作任务,创造80%的财富。
对教师而言,20%是优秀的,80%是一般的;
用80%的时间来处理20%的事情;
教师个人的成功是把80%的时间用于研究,20%用于工作。
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占20%,应该用80%的时间来处理。
每个班级,20%的孩子成绩优秀,表现活跃,学习积极主动;
80%的孩子成绩一般(后10%的为学困生);
20%的时间内学生被老师带动进入全效学习状态,80%的时间内学生没有达到优质高效的利用(有10%的时间内效果极其低效)。
由此可见,我们读书要读透,要知道书中所蕴含的“道”,还要知道“道”是普遍存在的,更要运用所掌握的“道”来改进实践、改变现实。
(三)读书的心得
在读书方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心得,下面,我用“五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悟。
1、当梦想照进现实——追逐梦想,点燃激情。
我认为,教师成长需要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
一是内在需要;
二是外在环境。
在内在需要方面,教师要有追求专业成长的强烈愿望。
有的人想成为名师,对此我们要肯定他的进取心,善待他的功利心。
专业成长的愿望是内因、内动力,这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如果发动机不运转,仅靠外力来推拉不是行的。
在外在环境方面,我觉得需要有支持性的条件:
一是需要有氛围,应该创造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大气候;
二是需要有载体,应该开展相应的活动给教师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三是需要有引领,应该通过培训与辅导等形式给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技术指导。
四是需要有机制,应该有与教师专业成长相适应的激励性制度和奖励性政策。
这样,才会形成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
为此,对读书方面,我们尽可能创造出一种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市开展了“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相信不久在将来肯定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领军人物。
有人说,在我国,产生大教育家、大批名师的时代将即来临。
成功的大门将会我们敞开。
这时,对教师来说关键是有梦想,并努力去追寻。
梦想是我们前行的方向,激情是我们成长的力量。
当梦想的阳光照耀着现实的土壤,我们应该通过读书来获取精神的水分和营养来滋养心灵,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2、我的命运我做主——读懂人性,超越自我。
我的命运我做主,说起来简单,做起难,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弱点。
我们需要到困难就是不是想逃避,对别人的意见是不是盲从,对自己的缺点是不是不自知,对要做的事情是不是拖延,在众人面前是不是紧张,在别人成功的时候是不是嫉妒,在功利思想盛行的当今是不是浮躁,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不是冷漠,在遇到挫折时是不是消极悲观,在做事情上是不是好高骛远,在工作上是不是不思进取,等等。
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些人性的弱点,就需要加强修炼,逐一克服,从而超越自我。
当然,人性是辩证统一的,人性有弱点,也有优点。
诸如正直善良、虚心好学、积极进取、热情大方、胸怀宽阔、谦逊有礼、求真务实。
人性是永恒的,也是相通的。
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
(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
(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赞许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上有自己实现的成就感。
总之,我们要洞察人性,利用人性的优点来抑制自己人性的弱点,利用人性的优点来引导学生克服人性的弱点,为自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3、把读书当成习惯——热爱读书,持久行动。
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每天仅仅拿出15分钟的时间用于读书是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热爱读书。
例如:
加拿大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奥斯勒兼任多种社会职务,日程表里排满了工作内容。
但他规定自己必须在睡觉前抽出15分钟阅读喜欢的书。
许多年后,奥斯勒对读书效果进行过计算。
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以读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字,一星期可以读3.15万字,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
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
学习材料
(一)
教师角色新思考
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
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
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
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
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
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
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为了完成教育使命,我们的教师角色越来越多,为了把教育做好,教师到底要扮好哪些角色,还真不好一下子说清楚,也许教师应该成为一名魔法师——能解决很多问题的魔法师!
学习材料
(二)
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弗莱尼
一、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
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
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
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二、上课的经验
4.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
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
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
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
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5.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
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
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
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6.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
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
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7.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
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
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8.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
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
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考试的经验
9.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
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10.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
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好的回忆。
11.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
“不进则退”。
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
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12.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
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
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四、提问的经验
13.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
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
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
问题要有实际意义,为今后学习奠基;
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
14.提问与思维。
“选择思维”的问题是:
“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
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
”,增加思路。
“前瞻思维”的问题是:
“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要有预见。
15.“情感思维”的问题是:
“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
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吗?
”尝试体验;
“换位思维”的问题是:
“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
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
”设身处地。
16.要鼓励学生提问题。
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
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
五、综合的经验
17.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
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
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
“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18.每一学年都要调查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
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进。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在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出“审美和立美”,艺无止境。
19.每上一节课,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
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
“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
20.要珍惜时间。
力争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培养较强的能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良好的人格。
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学习材料(三)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
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
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
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
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
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
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
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
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
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学习材料(四)
新课改基本理念集锦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书文选Microsoft Word 文档 读书 文选 Microsoft